'獨孤求敗無敵天下,除他天縱奇才,還因天龍後武林遭過這場浩劫'

"

對於獨孤求敗究竟是哪個時期的人物,這個話題歷來備受爭論。羽菱君個人一直認為他是“天龍時期”之後,“射鵰時期”之前的人物。而他之所以天下無敵,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在“天龍時期”之後,中原武林曾遭遇了一段長時間的沉寂,導致高手寥寥無幾,也讓百年一遇的武學奇才獨孤難求一敗。還有獨孤求敗其實趕上了“前射鵰時期”,他甚至與王重陽也有過交集,但到五絕爭雄的時候,他卻已經攜神鵰退隱江湖了。

"

對於獨孤求敗究竟是哪個時期的人物,這個話題歷來備受爭論。羽菱君個人一直認為他是“天龍時期”之後,“射鵰時期”之前的人物。而他之所以天下無敵,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在“天龍時期”之後,中原武林曾遭遇了一段長時間的沉寂,導致高手寥寥無幾,也讓百年一遇的武學奇才獨孤難求一敗。還有獨孤求敗其實趕上了“前射鵰時期”,他甚至與王重陽也有過交集,但到五絕爭雄的時候,他卻已經攜神鵰退隱江湖了。

獨孤求敗無敵天下,除他天縱奇才,還因天龍後武林遭過這場浩劫

一.獨孤求敗行走江湖時,正處中原武林的百年沉寂時期,客觀上造成了他的天下無敵。

在“天龍時期”之後,中原武林應當遭遇過一段長時間的沉寂,這段時間裡,一批批正當壯年的高手,接連因為各種原因而突然離世,許多武學典籍也就此湮沒失傳,傳承出現斷層,青黃不接,致使武學一道低迷不振,羽菱君個人將這段時期總結為“中原武林的百年沉寂”。通過《天龍八部》和“射鵰三部曲”的相關情節,我們大致可以還原出,導致這段沉寂期出現的一些原因。

當年雁門關外,喬峰為了挽救蒼生,逼迫遼帝退軍,不惜犧牲自己,悲壯離世,魂斷雁門關,“天龍時期”由此結束(1094年)。但是隨著虛竹遠居天山,段譽迴歸大理,遊坦之躍下懸崖,高手寥寥無幾的中原武林,其實就已經出現武學衰退的跡象。就說中原武學祖庭的少林,隨著玄慈這最後一個玄字輩高手的離世,在喬峰重傷時還能被他單手擒獲的玄寂,接任方丈開始,就預示著少林武學的衰落。更何況在掃地僧“若想武功有成,必先佛法有為”思想的影響下,少林還自此興起了潛修佛法之風,武學一道焉能振興。因而羽菱君所認為的百年沉寂,就是從蕭峰離世,到第一次華山論劍(1194年)。

"

對於獨孤求敗究竟是哪個時期的人物,這個話題歷來備受爭論。羽菱君個人一直認為他是“天龍時期”之後,“射鵰時期”之前的人物。而他之所以天下無敵,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在“天龍時期”之後,中原武林曾遭遇了一段長時間的沉寂,導致高手寥寥無幾,也讓百年一遇的武學奇才獨孤難求一敗。還有獨孤求敗其實趕上了“前射鵰時期”,他甚至與王重陽也有過交集,但到五絕爭雄的時候,他卻已經攜神鵰退隱江湖了。

獨孤求敗無敵天下,除他天縱奇才,還因天龍後武林遭過這場浩劫

一.獨孤求敗行走江湖時,正處中原武林的百年沉寂時期,客觀上造成了他的天下無敵。

在“天龍時期”之後,中原武林應當遭遇過一段長時間的沉寂,這段時間裡,一批批正當壯年的高手,接連因為各種原因而突然離世,許多武學典籍也就此湮沒失傳,傳承出現斷層,青黃不接,致使武學一道低迷不振,羽菱君個人將這段時期總結為“中原武林的百年沉寂”。通過《天龍八部》和“射鵰三部曲”的相關情節,我們大致可以還原出,導致這段沉寂期出現的一些原因。

當年雁門關外,喬峰為了挽救蒼生,逼迫遼帝退軍,不惜犧牲自己,悲壯離世,魂斷雁門關,“天龍時期”由此結束(1094年)。但是隨著虛竹遠居天山,段譽迴歸大理,遊坦之躍下懸崖,高手寥寥無幾的中原武林,其實就已經出現武學衰退的跡象。就說中原武學祖庭的少林,隨著玄慈這最後一個玄字輩高手的離世,在喬峰重傷時還能被他單手擒獲的玄寂,接任方丈開始,就預示著少林武學的衰落。更何況在掃地僧“若想武功有成,必先佛法有為”思想的影響下,少林還自此興起了潛修佛法之風,武學一道焉能振興。因而羽菱君所認為的百年沉寂,就是從蕭峰離世,到第一次華山論劍(1194年)。

獨孤求敗無敵天下,除他天縱奇才,還因天龍後武林遭過這場浩劫

然而在蕭峰離世的僅僅三十二年後,他的女真兄弟完顏阿骨打的後代就攻破了東京城,俘虜了徽欽二帝及大量趙氏皇族、後宮、朝臣等三千餘人,押解北上,這便是“靖康之難”(1126-1127年)。山河破碎,北國大地淪陷於金國,金國為了報復中原武林義士多年的抵抗,在淪陷區血腥的鎮壓和屠殺武人。像丐幫以抵禦外敵入侵為己任這樣的幫派,更是首當其衝,各大幫派,凡是有民族大義的皆被重兵圍剿,滅幫滅派者不計其數,許多武學祕笈就此湮沒在戰火之中,便是丐幫等根基已固的幫派,也是元氣大傷,自此青黃不接,萎靡不振。

“靖康之變”往前六年(1120年),明教教主方臘在東南發動起義,徽宗皇帝派童貫領兵前往鎮壓,又派遣黃裳領兵前往明教總壇剿滅明教。黃裳這一役殺了明教包括使者、法王在內的多名高手,重創了明教,致使明教元氣大傷。而黃裳也因此戰與武林人士的結怨,之後一人獨戰各派高手,一戰下來,黃裳逃亡,自此隱藏四十年,但死在黃裳手下的高手也是不計其數。這一戰,其實也是中原武學一道在遭遇“靖康之變”大難前,先遭受的一次嚴重創傷,更為靖康國破埋下了隱患。

"

對於獨孤求敗究竟是哪個時期的人物,這個話題歷來備受爭論。羽菱君個人一直認為他是“天龍時期”之後,“射鵰時期”之前的人物。而他之所以天下無敵,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在“天龍時期”之後,中原武林曾遭遇了一段長時間的沉寂,導致高手寥寥無幾,也讓百年一遇的武學奇才獨孤難求一敗。還有獨孤求敗其實趕上了“前射鵰時期”,他甚至與王重陽也有過交集,但到五絕爭雄的時候,他卻已經攜神鵰退隱江湖了。

獨孤求敗無敵天下,除他天縱奇才,還因天龍後武林遭過這場浩劫

一.獨孤求敗行走江湖時,正處中原武林的百年沉寂時期,客觀上造成了他的天下無敵。

在“天龍時期”之後,中原武林應當遭遇過一段長時間的沉寂,這段時間裡,一批批正當壯年的高手,接連因為各種原因而突然離世,許多武學典籍也就此湮沒失傳,傳承出現斷層,青黃不接,致使武學一道低迷不振,羽菱君個人將這段時期總結為“中原武林的百年沉寂”。通過《天龍八部》和“射鵰三部曲”的相關情節,我們大致可以還原出,導致這段沉寂期出現的一些原因。

當年雁門關外,喬峰為了挽救蒼生,逼迫遼帝退軍,不惜犧牲自己,悲壯離世,魂斷雁門關,“天龍時期”由此結束(1094年)。但是隨著虛竹遠居天山,段譽迴歸大理,遊坦之躍下懸崖,高手寥寥無幾的中原武林,其實就已經出現武學衰退的跡象。就說中原武學祖庭的少林,隨著玄慈這最後一個玄字輩高手的離世,在喬峰重傷時還能被他單手擒獲的玄寂,接任方丈開始,就預示著少林武學的衰落。更何況在掃地僧“若想武功有成,必先佛法有為”思想的影響下,少林還自此興起了潛修佛法之風,武學一道焉能振興。因而羽菱君所認為的百年沉寂,就是從蕭峰離世,到第一次華山論劍(1194年)。

獨孤求敗無敵天下,除他天縱奇才,還因天龍後武林遭過這場浩劫

然而在蕭峰離世的僅僅三十二年後,他的女真兄弟完顏阿骨打的後代就攻破了東京城,俘虜了徽欽二帝及大量趙氏皇族、後宮、朝臣等三千餘人,押解北上,這便是“靖康之難”(1126-1127年)。山河破碎,北國大地淪陷於金國,金國為了報復中原武林義士多年的抵抗,在淪陷區血腥的鎮壓和屠殺武人。像丐幫以抵禦外敵入侵為己任這樣的幫派,更是首當其衝,各大幫派,凡是有民族大義的皆被重兵圍剿,滅幫滅派者不計其數,許多武學祕笈就此湮沒在戰火之中,便是丐幫等根基已固的幫派,也是元氣大傷,自此青黃不接,萎靡不振。

“靖康之變”往前六年(1120年),明教教主方臘在東南發動起義,徽宗皇帝派童貫領兵前往鎮壓,又派遣黃裳領兵前往明教總壇剿滅明教。黃裳這一役殺了明教包括使者、法王在內的多名高手,重創了明教,致使明教元氣大傷。而黃裳也因此戰與武林人士的結怨,之後一人獨戰各派高手,一戰下來,黃裳逃亡,自此隱藏四十年,但死在黃裳手下的高手也是不計其數。這一戰,其實也是中原武學一道在遭遇“靖康之變”大難前,先遭受的一次嚴重創傷,更為靖康國破埋下了隱患。

獨孤求敗無敵天下,除他天縱奇才,還因天龍後武林遭過這場浩劫

而在“靖康之變”後,作為武林泰山北斗的少林,雖也淪陷在金國境內,但金廷為了籠絡人心,對少林倒是舊禮敬奉,因而少林能夠在當年的靖康國破中得已倖免於難。然而不久之後卻發生了那起“火工頭陀事件”,導致“羅漢堂”和“達摩堂”,兩堂首座一死一走,兩堂高手傷殘慘重。為了杜絕再現偷學武功之事,寺中凡有天資的少年服事僧人,未被剃度正式納入門下,傳授武功,反而被驅除出寺,而寺中青少一代卻皆是資質平庸之輩。自此少林也開始青黃不接,武學一道進入長達七八十年的中衰時期。

還有紮根江南能與北方丐幫分庭抗禮的第一大幫鐵掌幫,幫主上官劍南因在獲得《武穆遺書》,為了尋找兵法繼承人,為此打算在鐵掌峰大會群雄,計議北伐。豈知此時南宋朝廷畏懼金人,擔心北伐會招來金兵的再一次南侵,因而對鐵掌幫一夥義士非但不加獎助,反而在鐵掌幫大會之日派重兵圍剿。一幫聚義的武林人士盡死在了圍剿官兵的屠刀之下,此役不僅讓鐵掌幫一度不振,更讓江南武林慘遭一次大難。這無疑是讓本身就奄奄一息的中原武學,雪上加霜,復興之路更加遙遙無期。

不止是中土,便是西域天山的逍遙派,也在虛竹接掌靈鷲宮之後出現了內亂,致使逍遙派逐步走向消亡,年老的虛竹除了等待丐幫再出能人幫主,完成他身上的傳功重任,更是不問世事。而繼任大理皇帝的段譽,卻在經歷國家動盪與後來的諸子奪嫡後避位為僧,不再介入世間紛爭。

以上種種原因,導致了中原武林武學不興,人才凋零,也造成了在此期間,百年難得一現的武學奇才獨孤求敗,在中原武林難逢敵手,難求一敗。獨孤求敗生不逢時,倘若往前早生在“天龍時期”,往後晚生在“射鵰時期”,他或許又當不會感到寂寥。

"

對於獨孤求敗究竟是哪個時期的人物,這個話題歷來備受爭論。羽菱君個人一直認為他是“天龍時期”之後,“射鵰時期”之前的人物。而他之所以天下無敵,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在“天龍時期”之後,中原武林曾遭遇了一段長時間的沉寂,導致高手寥寥無幾,也讓百年一遇的武學奇才獨孤難求一敗。還有獨孤求敗其實趕上了“前射鵰時期”,他甚至與王重陽也有過交集,但到五絕爭雄的時候,他卻已經攜神鵰退隱江湖了。

獨孤求敗無敵天下,除他天縱奇才,還因天龍後武林遭過這場浩劫

一.獨孤求敗行走江湖時,正處中原武林的百年沉寂時期,客觀上造成了他的天下無敵。

在“天龍時期”之後,中原武林應當遭遇過一段長時間的沉寂,這段時間裡,一批批正當壯年的高手,接連因為各種原因而突然離世,許多武學典籍也就此湮沒失傳,傳承出現斷層,青黃不接,致使武學一道低迷不振,羽菱君個人將這段時期總結為“中原武林的百年沉寂”。通過《天龍八部》和“射鵰三部曲”的相關情節,我們大致可以還原出,導致這段沉寂期出現的一些原因。

當年雁門關外,喬峰為了挽救蒼生,逼迫遼帝退軍,不惜犧牲自己,悲壯離世,魂斷雁門關,“天龍時期”由此結束(1094年)。但是隨著虛竹遠居天山,段譽迴歸大理,遊坦之躍下懸崖,高手寥寥無幾的中原武林,其實就已經出現武學衰退的跡象。就說中原武學祖庭的少林,隨著玄慈這最後一個玄字輩高手的離世,在喬峰重傷時還能被他單手擒獲的玄寂,接任方丈開始,就預示著少林武學的衰落。更何況在掃地僧“若想武功有成,必先佛法有為”思想的影響下,少林還自此興起了潛修佛法之風,武學一道焉能振興。因而羽菱君所認為的百年沉寂,就是從蕭峰離世,到第一次華山論劍(1194年)。

獨孤求敗無敵天下,除他天縱奇才,還因天龍後武林遭過這場浩劫

然而在蕭峰離世的僅僅三十二年後,他的女真兄弟完顏阿骨打的後代就攻破了東京城,俘虜了徽欽二帝及大量趙氏皇族、後宮、朝臣等三千餘人,押解北上,這便是“靖康之難”(1126-1127年)。山河破碎,北國大地淪陷於金國,金國為了報復中原武林義士多年的抵抗,在淪陷區血腥的鎮壓和屠殺武人。像丐幫以抵禦外敵入侵為己任這樣的幫派,更是首當其衝,各大幫派,凡是有民族大義的皆被重兵圍剿,滅幫滅派者不計其數,許多武學祕笈就此湮沒在戰火之中,便是丐幫等根基已固的幫派,也是元氣大傷,自此青黃不接,萎靡不振。

“靖康之變”往前六年(1120年),明教教主方臘在東南發動起義,徽宗皇帝派童貫領兵前往鎮壓,又派遣黃裳領兵前往明教總壇剿滅明教。黃裳這一役殺了明教包括使者、法王在內的多名高手,重創了明教,致使明教元氣大傷。而黃裳也因此戰與武林人士的結怨,之後一人獨戰各派高手,一戰下來,黃裳逃亡,自此隱藏四十年,但死在黃裳手下的高手也是不計其數。這一戰,其實也是中原武學一道在遭遇“靖康之變”大難前,先遭受的一次嚴重創傷,更為靖康國破埋下了隱患。

獨孤求敗無敵天下,除他天縱奇才,還因天龍後武林遭過這場浩劫

而在“靖康之變”後,作為武林泰山北斗的少林,雖也淪陷在金國境內,但金廷為了籠絡人心,對少林倒是舊禮敬奉,因而少林能夠在當年的靖康國破中得已倖免於難。然而不久之後卻發生了那起“火工頭陀事件”,導致“羅漢堂”和“達摩堂”,兩堂首座一死一走,兩堂高手傷殘慘重。為了杜絕再現偷學武功之事,寺中凡有天資的少年服事僧人,未被剃度正式納入門下,傳授武功,反而被驅除出寺,而寺中青少一代卻皆是資質平庸之輩。自此少林也開始青黃不接,武學一道進入長達七八十年的中衰時期。

還有紮根江南能與北方丐幫分庭抗禮的第一大幫鐵掌幫,幫主上官劍南因在獲得《武穆遺書》,為了尋找兵法繼承人,為此打算在鐵掌峰大會群雄,計議北伐。豈知此時南宋朝廷畏懼金人,擔心北伐會招來金兵的再一次南侵,因而對鐵掌幫一夥義士非但不加獎助,反而在鐵掌幫大會之日派重兵圍剿。一幫聚義的武林人士盡死在了圍剿官兵的屠刀之下,此役不僅讓鐵掌幫一度不振,更讓江南武林慘遭一次大難。這無疑是讓本身就奄奄一息的中原武學,雪上加霜,復興之路更加遙遙無期。

不止是中土,便是西域天山的逍遙派,也在虛竹接掌靈鷲宮之後出現了內亂,致使逍遙派逐步走向消亡,年老的虛竹除了等待丐幫再出能人幫主,完成他身上的傳功重任,更是不問世事。而繼任大理皇帝的段譽,卻在經歷國家動盪與後來的諸子奪嫡後避位為僧,不再介入世間紛爭。

以上種種原因,導致了中原武林武學不興,人才凋零,也造成了在此期間,百年難得一現的武學奇才獨孤求敗,在中原武林難逢敵手,難求一敗。獨孤求敗生不逢時,倘若往前早生在“天龍時期”,往後晚生在“射鵰時期”,他或許又當不會感到寂寥。

獨孤求敗無敵天下,除他天縱奇才,還因天龍後武林遭過這場浩劫

二.獨孤求敗是與王重陽同個時代的高手,而且兩人還有過一次交集。

其實獨孤求敗,是剛好處在了“前射鵰時期”,只不過當後來五絕爭雄於天下時,他已經攜神鵰退隱了江湖,與世隔絕,縱是外面的武林,武學再興,他也是再不知曉,也是再無入世之心,雖在人生末期進入“無劍之境”,但仍舊難免鬱鬱而終。這一點我們從《神鵰俠侶》中,可窺探一二。

楊過卻不懂其意,眼見它站在石墓之旁不走,心想:“武林各位前輩從未提到過獨孤求敗其人,那麼他至少也是六七十年之前的人物。這神鵰在此久居,心戀故地,自是不能隨我而去的了。”新修版《神鵰俠侶•第二十三回》

通過寫楊過所想,獨孤求敗是距楊過所處的時代六七十年前的人物。當時的楊過大約十九歲左右,十六年後,他們夫妻重逢,之後襄陽大戰,楊過打死了蒙古大汗蒙哥,那一年是1259年。也就是說,楊過遇到神鵰時,大約是在1243年。以此向前再推七十年,獨孤求敗至少能活到1173年左右,那時距蕭峰離世已經過了八十年,黃裳也已死了十幾年。那1173年這個時間點,究竟是獨孤求敗一生中的哪個階段呢?按照楊過的話作推測,羽菱君個人認為,應當是獨孤求敗退隱江湖的時間。

"

對於獨孤求敗究竟是哪個時期的人物,這個話題歷來備受爭論。羽菱君個人一直認為他是“天龍時期”之後,“射鵰時期”之前的人物。而他之所以天下無敵,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在“天龍時期”之後,中原武林曾遭遇了一段長時間的沉寂,導致高手寥寥無幾,也讓百年一遇的武學奇才獨孤難求一敗。還有獨孤求敗其實趕上了“前射鵰時期”,他甚至與王重陽也有過交集,但到五絕爭雄的時候,他卻已經攜神鵰退隱江湖了。

獨孤求敗無敵天下,除他天縱奇才,還因天龍後武林遭過這場浩劫

一.獨孤求敗行走江湖時,正處中原武林的百年沉寂時期,客觀上造成了他的天下無敵。

在“天龍時期”之後,中原武林應當遭遇過一段長時間的沉寂,這段時間裡,一批批正當壯年的高手,接連因為各種原因而突然離世,許多武學典籍也就此湮沒失傳,傳承出現斷層,青黃不接,致使武學一道低迷不振,羽菱君個人將這段時期總結為“中原武林的百年沉寂”。通過《天龍八部》和“射鵰三部曲”的相關情節,我們大致可以還原出,導致這段沉寂期出現的一些原因。

當年雁門關外,喬峰為了挽救蒼生,逼迫遼帝退軍,不惜犧牲自己,悲壯離世,魂斷雁門關,“天龍時期”由此結束(1094年)。但是隨著虛竹遠居天山,段譽迴歸大理,遊坦之躍下懸崖,高手寥寥無幾的中原武林,其實就已經出現武學衰退的跡象。就說中原武學祖庭的少林,隨著玄慈這最後一個玄字輩高手的離世,在喬峰重傷時還能被他單手擒獲的玄寂,接任方丈開始,就預示著少林武學的衰落。更何況在掃地僧“若想武功有成,必先佛法有為”思想的影響下,少林還自此興起了潛修佛法之風,武學一道焉能振興。因而羽菱君所認為的百年沉寂,就是從蕭峰離世,到第一次華山論劍(1194年)。

獨孤求敗無敵天下,除他天縱奇才,還因天龍後武林遭過這場浩劫

然而在蕭峰離世的僅僅三十二年後,他的女真兄弟完顏阿骨打的後代就攻破了東京城,俘虜了徽欽二帝及大量趙氏皇族、後宮、朝臣等三千餘人,押解北上,這便是“靖康之難”(1126-1127年)。山河破碎,北國大地淪陷於金國,金國為了報復中原武林義士多年的抵抗,在淪陷區血腥的鎮壓和屠殺武人。像丐幫以抵禦外敵入侵為己任這樣的幫派,更是首當其衝,各大幫派,凡是有民族大義的皆被重兵圍剿,滅幫滅派者不計其數,許多武學祕笈就此湮沒在戰火之中,便是丐幫等根基已固的幫派,也是元氣大傷,自此青黃不接,萎靡不振。

“靖康之變”往前六年(1120年),明教教主方臘在東南發動起義,徽宗皇帝派童貫領兵前往鎮壓,又派遣黃裳領兵前往明教總壇剿滅明教。黃裳這一役殺了明教包括使者、法王在內的多名高手,重創了明教,致使明教元氣大傷。而黃裳也因此戰與武林人士的結怨,之後一人獨戰各派高手,一戰下來,黃裳逃亡,自此隱藏四十年,但死在黃裳手下的高手也是不計其數。這一戰,其實也是中原武學一道在遭遇“靖康之變”大難前,先遭受的一次嚴重創傷,更為靖康國破埋下了隱患。

獨孤求敗無敵天下,除他天縱奇才,還因天龍後武林遭過這場浩劫

而在“靖康之變”後,作為武林泰山北斗的少林,雖也淪陷在金國境內,但金廷為了籠絡人心,對少林倒是舊禮敬奉,因而少林能夠在當年的靖康國破中得已倖免於難。然而不久之後卻發生了那起“火工頭陀事件”,導致“羅漢堂”和“達摩堂”,兩堂首座一死一走,兩堂高手傷殘慘重。為了杜絕再現偷學武功之事,寺中凡有天資的少年服事僧人,未被剃度正式納入門下,傳授武功,反而被驅除出寺,而寺中青少一代卻皆是資質平庸之輩。自此少林也開始青黃不接,武學一道進入長達七八十年的中衰時期。

還有紮根江南能與北方丐幫分庭抗禮的第一大幫鐵掌幫,幫主上官劍南因在獲得《武穆遺書》,為了尋找兵法繼承人,為此打算在鐵掌峰大會群雄,計議北伐。豈知此時南宋朝廷畏懼金人,擔心北伐會招來金兵的再一次南侵,因而對鐵掌幫一夥義士非但不加獎助,反而在鐵掌幫大會之日派重兵圍剿。一幫聚義的武林人士盡死在了圍剿官兵的屠刀之下,此役不僅讓鐵掌幫一度不振,更讓江南武林慘遭一次大難。這無疑是讓本身就奄奄一息的中原武學,雪上加霜,復興之路更加遙遙無期。

不止是中土,便是西域天山的逍遙派,也在虛竹接掌靈鷲宮之後出現了內亂,致使逍遙派逐步走向消亡,年老的虛竹除了等待丐幫再出能人幫主,完成他身上的傳功重任,更是不問世事。而繼任大理皇帝的段譽,卻在經歷國家動盪與後來的諸子奪嫡後避位為僧,不再介入世間紛爭。

以上種種原因,導致了中原武林武學不興,人才凋零,也造成了在此期間,百年難得一現的武學奇才獨孤求敗,在中原武林難逢敵手,難求一敗。獨孤求敗生不逢時,倘若往前早生在“天龍時期”,往後晚生在“射鵰時期”,他或許又當不會感到寂寥。

獨孤求敗無敵天下,除他天縱奇才,還因天龍後武林遭過這場浩劫

二.獨孤求敗是與王重陽同個時代的高手,而且兩人還有過一次交集。

其實獨孤求敗,是剛好處在了“前射鵰時期”,只不過當後來五絕爭雄於天下時,他已經攜神鵰退隱了江湖,與世隔絕,縱是外面的武林,武學再興,他也是再不知曉,也是再無入世之心,雖在人生末期進入“無劍之境”,但仍舊難免鬱鬱而終。這一點我們從《神鵰俠侶》中,可窺探一二。

楊過卻不懂其意,眼見它站在石墓之旁不走,心想:“武林各位前輩從未提到過獨孤求敗其人,那麼他至少也是六七十年之前的人物。這神鵰在此久居,心戀故地,自是不能隨我而去的了。”新修版《神鵰俠侶•第二十三回》

通過寫楊過所想,獨孤求敗是距楊過所處的時代六七十年前的人物。當時的楊過大約十九歲左右,十六年後,他們夫妻重逢,之後襄陽大戰,楊過打死了蒙古大汗蒙哥,那一年是1259年。也就是說,楊過遇到神鵰時,大約是在1243年。以此向前再推七十年,獨孤求敗至少能活到1173年左右,那時距蕭峰離世已經過了八十年,黃裳也已死了十幾年。那1173年這個時間點,究竟是獨孤求敗一生中的哪個階段呢?按照楊過的話作推測,羽菱君個人認為,應當是獨孤求敗退隱江湖的時間。

獨孤求敗無敵天下,除他天縱奇才,還因天龍後武林遭過這場浩劫

因為武林中對上一代高手的記憶,提起一位高手時,一般都是提及這位高手,他在闖蕩江湖時的傳奇故事。“武林各位前輩從未提到過獨孤求敗其人,那麼他至少也是六七十年之前的人物”,這句話其實就是在說,獨孤求敗闖蕩江湖的時候,是至少六七十年前的事。由此可見,1173年應當是獨孤求敗退隱的時間點。而通過“縱橫江湖,殺盡仇寇奸人,敗盡英雄豪傑,天下更無抗手,無可柰何,惟隱居深谷,以雕為友”這句話,可看出獨孤求敗退隱江湖的時候,就是他無敵於天下之時。因而獨孤求敗應當是他四十歲時,退隱了江湖。

看劍下的石刻,見兩行小字道:“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四十歲前恃之橫行天下。”新修版《神鵰俠侶•第二十六回》

橫行天下,自然就是無敵了。由此可見,獨孤求敗應當就是在四十歲時退隱了江湖,而那一年就是1173年左右。再過二十年,第一次華山論劍舉行,那時的獨孤求敗大約六十歲,這就是說,獨孤求敗很可能就僅比王重陽大了三四歲而已,而比五絕中最小的黃藥師,則大了三十多歲。獨孤求敗退隱江湖的時候,除了王重陽,其他四絕才在幾歲到十歲左右的幅度,甚至還沒出生,這也是他們不知道獨孤求敗這號人物的原因。而在獨孤求敗無敵於天下的十年中(三十歲之後,到他退隱江湖),王重陽則剛好有兩年在高舉義旗抗金,有八年時間則是在古墓避中世,到他被林朝英激出古墓時,獨孤求敗則剛退隱江湖不久。

先師心灰意懶,又覺無面目以對江湖舊侶,始終不肯出墓。直到八年之後,先師一個生平勁敵在墓門外百般辱罵,連激他七日七夜,先師實在忍耐不住,出洞與之相鬥。豈知那人哈哈一笑,說道:‘你既出來了,就不用回去啦!’先師恍然而悟,才知這人倒是出於好心,乃可惜他一副大好身手埋沒在墳墓之中,用計激他出墓。新修版《神鵰俠侶•第四回》
"

對於獨孤求敗究竟是哪個時期的人物,這個話題歷來備受爭論。羽菱君個人一直認為他是“天龍時期”之後,“射鵰時期”之前的人物。而他之所以天下無敵,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在“天龍時期”之後,中原武林曾遭遇了一段長時間的沉寂,導致高手寥寥無幾,也讓百年一遇的武學奇才獨孤難求一敗。還有獨孤求敗其實趕上了“前射鵰時期”,他甚至與王重陽也有過交集,但到五絕爭雄的時候,他卻已經攜神鵰退隱江湖了。

獨孤求敗無敵天下,除他天縱奇才,還因天龍後武林遭過這場浩劫

一.獨孤求敗行走江湖時,正處中原武林的百年沉寂時期,客觀上造成了他的天下無敵。

在“天龍時期”之後,中原武林應當遭遇過一段長時間的沉寂,這段時間裡,一批批正當壯年的高手,接連因為各種原因而突然離世,許多武學典籍也就此湮沒失傳,傳承出現斷層,青黃不接,致使武學一道低迷不振,羽菱君個人將這段時期總結為“中原武林的百年沉寂”。通過《天龍八部》和“射鵰三部曲”的相關情節,我們大致可以還原出,導致這段沉寂期出現的一些原因。

當年雁門關外,喬峰為了挽救蒼生,逼迫遼帝退軍,不惜犧牲自己,悲壯離世,魂斷雁門關,“天龍時期”由此結束(1094年)。但是隨著虛竹遠居天山,段譽迴歸大理,遊坦之躍下懸崖,高手寥寥無幾的中原武林,其實就已經出現武學衰退的跡象。就說中原武學祖庭的少林,隨著玄慈這最後一個玄字輩高手的離世,在喬峰重傷時還能被他單手擒獲的玄寂,接任方丈開始,就預示著少林武學的衰落。更何況在掃地僧“若想武功有成,必先佛法有為”思想的影響下,少林還自此興起了潛修佛法之風,武學一道焉能振興。因而羽菱君所認為的百年沉寂,就是從蕭峰離世,到第一次華山論劍(1194年)。

獨孤求敗無敵天下,除他天縱奇才,還因天龍後武林遭過這場浩劫

然而在蕭峰離世的僅僅三十二年後,他的女真兄弟完顏阿骨打的後代就攻破了東京城,俘虜了徽欽二帝及大量趙氏皇族、後宮、朝臣等三千餘人,押解北上,這便是“靖康之難”(1126-1127年)。山河破碎,北國大地淪陷於金國,金國為了報復中原武林義士多年的抵抗,在淪陷區血腥的鎮壓和屠殺武人。像丐幫以抵禦外敵入侵為己任這樣的幫派,更是首當其衝,各大幫派,凡是有民族大義的皆被重兵圍剿,滅幫滅派者不計其數,許多武學祕笈就此湮沒在戰火之中,便是丐幫等根基已固的幫派,也是元氣大傷,自此青黃不接,萎靡不振。

“靖康之變”往前六年(1120年),明教教主方臘在東南發動起義,徽宗皇帝派童貫領兵前往鎮壓,又派遣黃裳領兵前往明教總壇剿滅明教。黃裳這一役殺了明教包括使者、法王在內的多名高手,重創了明教,致使明教元氣大傷。而黃裳也因此戰與武林人士的結怨,之後一人獨戰各派高手,一戰下來,黃裳逃亡,自此隱藏四十年,但死在黃裳手下的高手也是不計其數。這一戰,其實也是中原武學一道在遭遇“靖康之變”大難前,先遭受的一次嚴重創傷,更為靖康國破埋下了隱患。

獨孤求敗無敵天下,除他天縱奇才,還因天龍後武林遭過這場浩劫

而在“靖康之變”後,作為武林泰山北斗的少林,雖也淪陷在金國境內,但金廷為了籠絡人心,對少林倒是舊禮敬奉,因而少林能夠在當年的靖康國破中得已倖免於難。然而不久之後卻發生了那起“火工頭陀事件”,導致“羅漢堂”和“達摩堂”,兩堂首座一死一走,兩堂高手傷殘慘重。為了杜絕再現偷學武功之事,寺中凡有天資的少年服事僧人,未被剃度正式納入門下,傳授武功,反而被驅除出寺,而寺中青少一代卻皆是資質平庸之輩。自此少林也開始青黃不接,武學一道進入長達七八十年的中衰時期。

還有紮根江南能與北方丐幫分庭抗禮的第一大幫鐵掌幫,幫主上官劍南因在獲得《武穆遺書》,為了尋找兵法繼承人,為此打算在鐵掌峰大會群雄,計議北伐。豈知此時南宋朝廷畏懼金人,擔心北伐會招來金兵的再一次南侵,因而對鐵掌幫一夥義士非但不加獎助,反而在鐵掌幫大會之日派重兵圍剿。一幫聚義的武林人士盡死在了圍剿官兵的屠刀之下,此役不僅讓鐵掌幫一度不振,更讓江南武林慘遭一次大難。這無疑是讓本身就奄奄一息的中原武學,雪上加霜,復興之路更加遙遙無期。

不止是中土,便是西域天山的逍遙派,也在虛竹接掌靈鷲宮之後出現了內亂,致使逍遙派逐步走向消亡,年老的虛竹除了等待丐幫再出能人幫主,完成他身上的傳功重任,更是不問世事。而繼任大理皇帝的段譽,卻在經歷國家動盪與後來的諸子奪嫡後避位為僧,不再介入世間紛爭。

以上種種原因,導致了中原武林武學不興,人才凋零,也造成了在此期間,百年難得一現的武學奇才獨孤求敗,在中原武林難逢敵手,難求一敗。獨孤求敗生不逢時,倘若往前早生在“天龍時期”,往後晚生在“射鵰時期”,他或許又當不會感到寂寥。

獨孤求敗無敵天下,除他天縱奇才,還因天龍後武林遭過這場浩劫

二.獨孤求敗是與王重陽同個時代的高手,而且兩人還有過一次交集。

其實獨孤求敗,是剛好處在了“前射鵰時期”,只不過當後來五絕爭雄於天下時,他已經攜神鵰退隱了江湖,與世隔絕,縱是外面的武林,武學再興,他也是再不知曉,也是再無入世之心,雖在人生末期進入“無劍之境”,但仍舊難免鬱鬱而終。這一點我們從《神鵰俠侶》中,可窺探一二。

楊過卻不懂其意,眼見它站在石墓之旁不走,心想:“武林各位前輩從未提到過獨孤求敗其人,那麼他至少也是六七十年之前的人物。這神鵰在此久居,心戀故地,自是不能隨我而去的了。”新修版《神鵰俠侶•第二十三回》

通過寫楊過所想,獨孤求敗是距楊過所處的時代六七十年前的人物。當時的楊過大約十九歲左右,十六年後,他們夫妻重逢,之後襄陽大戰,楊過打死了蒙古大汗蒙哥,那一年是1259年。也就是說,楊過遇到神鵰時,大約是在1243年。以此向前再推七十年,獨孤求敗至少能活到1173年左右,那時距蕭峰離世已經過了八十年,黃裳也已死了十幾年。那1173年這個時間點,究竟是獨孤求敗一生中的哪個階段呢?按照楊過的話作推測,羽菱君個人認為,應當是獨孤求敗退隱江湖的時間。

獨孤求敗無敵天下,除他天縱奇才,還因天龍後武林遭過這場浩劫

因為武林中對上一代高手的記憶,提起一位高手時,一般都是提及這位高手,他在闖蕩江湖時的傳奇故事。“武林各位前輩從未提到過獨孤求敗其人,那麼他至少也是六七十年之前的人物”,這句話其實就是在說,獨孤求敗闖蕩江湖的時候,是至少六七十年前的事。由此可見,1173年應當是獨孤求敗退隱的時間點。而通過“縱橫江湖,殺盡仇寇奸人,敗盡英雄豪傑,天下更無抗手,無可柰何,惟隱居深谷,以雕為友”這句話,可看出獨孤求敗退隱江湖的時候,就是他無敵於天下之時。因而獨孤求敗應當是他四十歲時,退隱了江湖。

看劍下的石刻,見兩行小字道:“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四十歲前恃之橫行天下。”新修版《神鵰俠侶•第二十六回》

橫行天下,自然就是無敵了。由此可見,獨孤求敗應當就是在四十歲時退隱了江湖,而那一年就是1173年左右。再過二十年,第一次華山論劍舉行,那時的獨孤求敗大約六十歲,這就是說,獨孤求敗很可能就僅比王重陽大了三四歲而已,而比五絕中最小的黃藥師,則大了三十多歲。獨孤求敗退隱江湖的時候,除了王重陽,其他四絕才在幾歲到十歲左右的幅度,甚至還沒出生,這也是他們不知道獨孤求敗這號人物的原因。而在獨孤求敗無敵於天下的十年中(三十歲之後,到他退隱江湖),王重陽則剛好有兩年在高舉義旗抗金,有八年時間則是在古墓避中世,到他被林朝英激出古墓時,獨孤求敗則剛退隱江湖不久。

先師心灰意懶,又覺無面目以對江湖舊侶,始終不肯出墓。直到八年之後,先師一個生平勁敵在墓門外百般辱罵,連激他七日七夜,先師實在忍耐不住,出洞與之相鬥。豈知那人哈哈一笑,說道:‘你既出來了,就不用回去啦!’先師恍然而悟,才知這人倒是出於好心,乃可惜他一副大好身手埋沒在墳墓之中,用計激他出墓。新修版《神鵰俠侶•第四回》
獨孤求敗無敵天下,除他天縱奇才,還因天龍後武林遭過這場浩劫

那麼與獨孤求敗同處一個時代的高手,潛隱四十年,破解敵人武功的黃裳,在獨孤求敗還在與河溯群雄爭鋒時去世了,剩下的就只有斗酒神僧和林朝英,還有在古墓中的王重陽。但是斗酒神僧世外高人,連著下《九陽真經》都是掩藏在《楞伽經》中,沒有外揚,就不要說去江湖上爭雄了。而林朝英一介女流,更不願在外拋頭露臉,她習武僅是為了一個王重陽,何況獨孤求敗行走江湖時,她跟王重陽的武功也尚未大成。這寥寥一兩人的高手不出,獨孤求敗始終就難逢敵手。

不過獨孤求敗應當與王重陽有過交集,他三十歲誤傷的那位義士,其實就是準備抗金的王重陽。這其中的誤會就是王重陽曾考取過金國的功名,不過那是他為了抗金做準備,但卻讓獨孤求敗誤認為他是投靠了金國,所幸最後誤會得解。獨孤求敗認為誤傷王重陽的“紫薇軟劍”不祥,便將之丟棄山谷,開始轉練重劍,無敵於天下。而王重陽則起義抗金,最後失敗隱入古墓,他出墓創建全真時,獨孤早已退隱江湖,兩人從此也沒再交集。

所以說,獨孤求敗是真的生不逢時,剛好處在了中原武林百年沉寂的末期。種種原因造成的武學不興,高手斷層,讓他雖是百年一遇的武學奇才,卻在他行走江湖的二三十年裡,難逢敵手,最後只能心灰意冷而歸隱山林,與神鵰為伴,當真是無可奈何,誠寂寥難堪。但也正是這號人物的難求一敗,才更讓後世的武林有了百家爭鳴的機會,也才有了楊過的奇遇。倘若獨孤求敗知道他留下的重劍,和看他當年練劍的神鵰能在後來培養出一位絕頂高手,那他也應當感到欣慰了。

"

對於獨孤求敗究竟是哪個時期的人物,這個話題歷來備受爭論。羽菱君個人一直認為他是“天龍時期”之後,“射鵰時期”之前的人物。而他之所以天下無敵,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在“天龍時期”之後,中原武林曾遭遇了一段長時間的沉寂,導致高手寥寥無幾,也讓百年一遇的武學奇才獨孤難求一敗。還有獨孤求敗其實趕上了“前射鵰時期”,他甚至與王重陽也有過交集,但到五絕爭雄的時候,他卻已經攜神鵰退隱江湖了。

獨孤求敗無敵天下,除他天縱奇才,還因天龍後武林遭過這場浩劫

一.獨孤求敗行走江湖時,正處中原武林的百年沉寂時期,客觀上造成了他的天下無敵。

在“天龍時期”之後,中原武林應當遭遇過一段長時間的沉寂,這段時間裡,一批批正當壯年的高手,接連因為各種原因而突然離世,許多武學典籍也就此湮沒失傳,傳承出現斷層,青黃不接,致使武學一道低迷不振,羽菱君個人將這段時期總結為“中原武林的百年沉寂”。通過《天龍八部》和“射鵰三部曲”的相關情節,我們大致可以還原出,導致這段沉寂期出現的一些原因。

當年雁門關外,喬峰為了挽救蒼生,逼迫遼帝退軍,不惜犧牲自己,悲壯離世,魂斷雁門關,“天龍時期”由此結束(1094年)。但是隨著虛竹遠居天山,段譽迴歸大理,遊坦之躍下懸崖,高手寥寥無幾的中原武林,其實就已經出現武學衰退的跡象。就說中原武學祖庭的少林,隨著玄慈這最後一個玄字輩高手的離世,在喬峰重傷時還能被他單手擒獲的玄寂,接任方丈開始,就預示著少林武學的衰落。更何況在掃地僧“若想武功有成,必先佛法有為”思想的影響下,少林還自此興起了潛修佛法之風,武學一道焉能振興。因而羽菱君所認為的百年沉寂,就是從蕭峰離世,到第一次華山論劍(1194年)。

獨孤求敗無敵天下,除他天縱奇才,還因天龍後武林遭過這場浩劫

然而在蕭峰離世的僅僅三十二年後,他的女真兄弟完顏阿骨打的後代就攻破了東京城,俘虜了徽欽二帝及大量趙氏皇族、後宮、朝臣等三千餘人,押解北上,這便是“靖康之難”(1126-1127年)。山河破碎,北國大地淪陷於金國,金國為了報復中原武林義士多年的抵抗,在淪陷區血腥的鎮壓和屠殺武人。像丐幫以抵禦外敵入侵為己任這樣的幫派,更是首當其衝,各大幫派,凡是有民族大義的皆被重兵圍剿,滅幫滅派者不計其數,許多武學祕笈就此湮沒在戰火之中,便是丐幫等根基已固的幫派,也是元氣大傷,自此青黃不接,萎靡不振。

“靖康之變”往前六年(1120年),明教教主方臘在東南發動起義,徽宗皇帝派童貫領兵前往鎮壓,又派遣黃裳領兵前往明教總壇剿滅明教。黃裳這一役殺了明教包括使者、法王在內的多名高手,重創了明教,致使明教元氣大傷。而黃裳也因此戰與武林人士的結怨,之後一人獨戰各派高手,一戰下來,黃裳逃亡,自此隱藏四十年,但死在黃裳手下的高手也是不計其數。這一戰,其實也是中原武學一道在遭遇“靖康之變”大難前,先遭受的一次嚴重創傷,更為靖康國破埋下了隱患。

獨孤求敗無敵天下,除他天縱奇才,還因天龍後武林遭過這場浩劫

而在“靖康之變”後,作為武林泰山北斗的少林,雖也淪陷在金國境內,但金廷為了籠絡人心,對少林倒是舊禮敬奉,因而少林能夠在當年的靖康國破中得已倖免於難。然而不久之後卻發生了那起“火工頭陀事件”,導致“羅漢堂”和“達摩堂”,兩堂首座一死一走,兩堂高手傷殘慘重。為了杜絕再現偷學武功之事,寺中凡有天資的少年服事僧人,未被剃度正式納入門下,傳授武功,反而被驅除出寺,而寺中青少一代卻皆是資質平庸之輩。自此少林也開始青黃不接,武學一道進入長達七八十年的中衰時期。

還有紮根江南能與北方丐幫分庭抗禮的第一大幫鐵掌幫,幫主上官劍南因在獲得《武穆遺書》,為了尋找兵法繼承人,為此打算在鐵掌峰大會群雄,計議北伐。豈知此時南宋朝廷畏懼金人,擔心北伐會招來金兵的再一次南侵,因而對鐵掌幫一夥義士非但不加獎助,反而在鐵掌幫大會之日派重兵圍剿。一幫聚義的武林人士盡死在了圍剿官兵的屠刀之下,此役不僅讓鐵掌幫一度不振,更讓江南武林慘遭一次大難。這無疑是讓本身就奄奄一息的中原武學,雪上加霜,復興之路更加遙遙無期。

不止是中土,便是西域天山的逍遙派,也在虛竹接掌靈鷲宮之後出現了內亂,致使逍遙派逐步走向消亡,年老的虛竹除了等待丐幫再出能人幫主,完成他身上的傳功重任,更是不問世事。而繼任大理皇帝的段譽,卻在經歷國家動盪與後來的諸子奪嫡後避位為僧,不再介入世間紛爭。

以上種種原因,導致了中原武林武學不興,人才凋零,也造成了在此期間,百年難得一現的武學奇才獨孤求敗,在中原武林難逢敵手,難求一敗。獨孤求敗生不逢時,倘若往前早生在“天龍時期”,往後晚生在“射鵰時期”,他或許又當不會感到寂寥。

獨孤求敗無敵天下,除他天縱奇才,還因天龍後武林遭過這場浩劫

二.獨孤求敗是與王重陽同個時代的高手,而且兩人還有過一次交集。

其實獨孤求敗,是剛好處在了“前射鵰時期”,只不過當後來五絕爭雄於天下時,他已經攜神鵰退隱了江湖,與世隔絕,縱是外面的武林,武學再興,他也是再不知曉,也是再無入世之心,雖在人生末期進入“無劍之境”,但仍舊難免鬱鬱而終。這一點我們從《神鵰俠侶》中,可窺探一二。

楊過卻不懂其意,眼見它站在石墓之旁不走,心想:“武林各位前輩從未提到過獨孤求敗其人,那麼他至少也是六七十年之前的人物。這神鵰在此久居,心戀故地,自是不能隨我而去的了。”新修版《神鵰俠侶•第二十三回》

通過寫楊過所想,獨孤求敗是距楊過所處的時代六七十年前的人物。當時的楊過大約十九歲左右,十六年後,他們夫妻重逢,之後襄陽大戰,楊過打死了蒙古大汗蒙哥,那一年是1259年。也就是說,楊過遇到神鵰時,大約是在1243年。以此向前再推七十年,獨孤求敗至少能活到1173年左右,那時距蕭峰離世已經過了八十年,黃裳也已死了十幾年。那1173年這個時間點,究竟是獨孤求敗一生中的哪個階段呢?按照楊過的話作推測,羽菱君個人認為,應當是獨孤求敗退隱江湖的時間。

獨孤求敗無敵天下,除他天縱奇才,還因天龍後武林遭過這場浩劫

因為武林中對上一代高手的記憶,提起一位高手時,一般都是提及這位高手,他在闖蕩江湖時的傳奇故事。“武林各位前輩從未提到過獨孤求敗其人,那麼他至少也是六七十年之前的人物”,這句話其實就是在說,獨孤求敗闖蕩江湖的時候,是至少六七十年前的事。由此可見,1173年應當是獨孤求敗退隱的時間點。而通過“縱橫江湖,殺盡仇寇奸人,敗盡英雄豪傑,天下更無抗手,無可柰何,惟隱居深谷,以雕為友”這句話,可看出獨孤求敗退隱江湖的時候,就是他無敵於天下之時。因而獨孤求敗應當是他四十歲時,退隱了江湖。

看劍下的石刻,見兩行小字道:“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四十歲前恃之橫行天下。”新修版《神鵰俠侶•第二十六回》

橫行天下,自然就是無敵了。由此可見,獨孤求敗應當就是在四十歲時退隱了江湖,而那一年就是1173年左右。再過二十年,第一次華山論劍舉行,那時的獨孤求敗大約六十歲,這就是說,獨孤求敗很可能就僅比王重陽大了三四歲而已,而比五絕中最小的黃藥師,則大了三十多歲。獨孤求敗退隱江湖的時候,除了王重陽,其他四絕才在幾歲到十歲左右的幅度,甚至還沒出生,這也是他們不知道獨孤求敗這號人物的原因。而在獨孤求敗無敵於天下的十年中(三十歲之後,到他退隱江湖),王重陽則剛好有兩年在高舉義旗抗金,有八年時間則是在古墓避中世,到他被林朝英激出古墓時,獨孤求敗則剛退隱江湖不久。

先師心灰意懶,又覺無面目以對江湖舊侶,始終不肯出墓。直到八年之後,先師一個生平勁敵在墓門外百般辱罵,連激他七日七夜,先師實在忍耐不住,出洞與之相鬥。豈知那人哈哈一笑,說道:‘你既出來了,就不用回去啦!’先師恍然而悟,才知這人倒是出於好心,乃可惜他一副大好身手埋沒在墳墓之中,用計激他出墓。新修版《神鵰俠侶•第四回》
獨孤求敗無敵天下,除他天縱奇才,還因天龍後武林遭過這場浩劫

那麼與獨孤求敗同處一個時代的高手,潛隱四十年,破解敵人武功的黃裳,在獨孤求敗還在與河溯群雄爭鋒時去世了,剩下的就只有斗酒神僧和林朝英,還有在古墓中的王重陽。但是斗酒神僧世外高人,連著下《九陽真經》都是掩藏在《楞伽經》中,沒有外揚,就不要說去江湖上爭雄了。而林朝英一介女流,更不願在外拋頭露臉,她習武僅是為了一個王重陽,何況獨孤求敗行走江湖時,她跟王重陽的武功也尚未大成。這寥寥一兩人的高手不出,獨孤求敗始終就難逢敵手。

不過獨孤求敗應當與王重陽有過交集,他三十歲誤傷的那位義士,其實就是準備抗金的王重陽。這其中的誤會就是王重陽曾考取過金國的功名,不過那是他為了抗金做準備,但卻讓獨孤求敗誤認為他是投靠了金國,所幸最後誤會得解。獨孤求敗認為誤傷王重陽的“紫薇軟劍”不祥,便將之丟棄山谷,開始轉練重劍,無敵於天下。而王重陽則起義抗金,最後失敗隱入古墓,他出墓創建全真時,獨孤早已退隱江湖,兩人從此也沒再交集。

所以說,獨孤求敗是真的生不逢時,剛好處在了中原武林百年沉寂的末期。種種原因造成的武學不興,高手斷層,讓他雖是百年一遇的武學奇才,卻在他行走江湖的二三十年裡,難逢敵手,最後只能心灰意冷而歸隱山林,與神鵰為伴,當真是無可奈何,誠寂寥難堪。但也正是這號人物的難求一敗,才更讓後世的武林有了百家爭鳴的機會,也才有了楊過的奇遇。倘若獨孤求敗知道他留下的重劍,和看他當年練劍的神鵰能在後來培養出一位絕頂高手,那他也應當感到欣慰了。

獨孤求敗無敵天下,除他天縱奇才,還因天龍後武林遭過這場浩劫

(圖片來源於網絡)

我是羽菱君,專注於“天龍時代”前、“射鵰時代”前、“倚天時代”前,金庸武俠“三前”空位期前傳的解讀,歡迎關注,一起交流!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