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0年老祠堂上演龍舟大戲,看盡車陂端午景

廣州千年古村車陂,龍舟文化和宗祠文化得天獨厚,龍船競技和宗族傳統交織交融。行走在車陂村巷,這裡依然保留著一個老城中村該有的一切氣質:巷道蜿蜒、宗祠遍佈、外來人口集聚。

但這裡也從不乏新鮮事:“讓車陂古村‘又有龍船又有戲’,這不僅是我們古老童謠的故事,也是對車陂未來的美好期待。”自此,車陂人要在老祠堂裡搭臺唱戲、要在車陂湧裡辦起國際龍舟藝術節、要在安置房建起一個龍舟文化展覽館。

550年老祠堂上演龍舟大戲,看盡車陂端午景
《車陂龍舟最有戲》的表演地,550多年的老祠堂晴川蘇公祠。

沿著熱鬧的車陂村公園走,遠遠望去,長了草的屋頂映入眼簾,古樸、滄桑感立馬撲面而來,就到了晴川蘇公祠。

這就是“龍舟劇·宗祠版”《車陂龍舟最有戲》的表演地。刻有《晴川蘇公祠簡介》和《蘇晴川歷史簡介》的兩塊石碑立於祠堂前。祠堂門口,紅紙上貼著不少告示,通知族人近日前來開會,討論如何舉辦即將到來的龍舟賽盛會。門前廣場右前側有鼓臺,用花崗石砌成長方體。

古色古香的門樓,青磚石瓦,古樸而美觀。紅色木質的大門上方有一塊牌匾:晴川蘇公祠。門口貼了對聯:“武功偉業參天地,眉山翰墨貫古今。”

祠堂坐北向南,總面積38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500多平方米。牆體用古時嶺南通用的大青磚砌成,結構為三進兩廊,東西側各有三個廂房,二進名為“式敬堂”。

據悉,蘇公祠最開始並非三進,明朝時只建了一進,也就是祖堂,清朝時才又建了兩進。500多年下來,祠堂歷經了四次修繕。第一次於清康熙二十八年(1700年),維修中座天面。第二次於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前座拆建,換上新的右匾。第三次是上世紀80年代末、重新收回祠堂後。第四次則在2013年。

1991年,蘇家後人籌建了晴川蘇公祠理事會。當時理事會積極與建築隊協商,並向村委提出恢復祠堂的申請,1993年,祠堂終於迴歸蘇家後人,並於當年籌款進行了局部修繕,後向村人開放,成為村裡一大活動中心。雖修繕了幾次,但蘇公祠的總體格局、建築風格,基本都保持著初建的原貌。祠堂裡,很多舊物都留存了下來。

蘇公祠歷代都是車陂村的文化中心。辦過私塾、學堂、學校。蘇公祠以前是車陂小學的舊址,當時也是村裡唯一的小學,在此就讀的不僅有蘇姓族人,也包括四鄰異姓的孩子們。車陂小學1965年搬往新址,祠堂成為建築隊存放材料的倉庫,曾荒廢二十多年。

車陂扒龍舟非遺傳承人蘇應昌介紹,車陂龍舟文化和祠堂文化緊密相連。“郝姓、黃姓、簡姓、黎姓、梁姓、馬姓、麥姓、蘇姓、王姓九大姓氏,都有自己的祠堂。”如今村裡30多座祠堂遍佈,也記錄著每個家族的發源、生息、榮衰和升沉。

550年老祠堂上演龍舟大戲,看盡車陂端午景550年老祠堂上演龍舟大戲,看盡車陂端午景550年老祠堂上演龍舟大戲,看盡車陂端午景

6月5日,農曆五月初三車陂“招景”日,以"龍"會友的車陂湧熱鬧非凡。

出了晴川蘇公祠,映入眼簾的就是貫通村落的車陂湧。

據悉,車陂先賢王道夫祖籍在山西太原,但卻是土生土長的廣州人,南宋祥興二年(1279年)在新會崖門海戰中,因抗擊元軍寧死不屈,為國捐軀,名垂青史,成為後世傳頌的宋末賢臣“三忠五烈”之一。

之後,他的後人就隱居在現在的車陂村,其中一位名叫龍溪的王道夫裔孫,為村落建設盡心盡力,深得村民愛戴。後人為紀念王龍溪的功德,便將流經村中心的河流“車陂湧”取名為“龍溪”,龍溪村也由此得名,指的就是現今的車陂村。

龍溪橫貫車陂村,最終直入珠江,這條河湧早已成為車陂人心中神聖的符號。在“龍舟劇·宗祠版”《車陂龍舟最有戲》裡,幾十個年輕演員用船槳、龍頭、龍形拳等道具和表現形式,為觀眾還原了不少車陂賽龍、招景的真實場景。

“車陂龍舟文化源遠流長,全村目前有超過50艘傳統龍舟,在數量上是廣州自然村之冠。”蘇應昌介紹,村中龍舟活動保留了傳統的起龍、採青、賽龍、藏龍、散龍等傳統步驟,以鬥標、招景、吃龍船飯等形式舉行。“尤其是鬥標和招景,那是我們車陂人的盛事。”

6月一過,車陂湧旁便是人潮湧動。郝姓、黃姓、簡姓、黎姓、梁姓、馬姓、麥姓、蘇姓、王姓等9大姓氏命名,組成12個龍舟協會,分別代表各自的姓氏宗族參加一年一度的車陂龍舟賽。車陂湧橫穿村內,有一段長300多米的河道,往來600多米。比賽分為初賽和決賽。冠軍可獲得獎盃、獎金和燒豬等獎品。賽後,所有龍舟隊健兒和村民一起吃龍船飯,其樂融融,友誼與競技共存。

緊跟著賽龍的就是招景。每年五月初三是車陂“招景”日,車陂湧上迎來從各地趕來“趁景”的兩百多條龍船,一河兩岸人山人海,鑼鼓聲爆竹聲響徹雲霄。在微信、電子郵件盛行的今天,親自登門派、收龍船柬,仍是車陂龍船景中“打頭陣”的環節。在車陂招景日當天,車陂公園的“車陂龍船接待處”貼滿了一牆訪客的回柬,紅彤彤頗有一番韻味。

招景正熱鬧,循著飯香過了車陂村公園,洗刷聲、流水聲、刀刃敲擊木墩案板的聲音不絕於耳……車陂村的祠堂後頭,幾十個師傅有條不紊,食材在他們手下變著花樣搭配;車陂村的祠堂前頭,十幾張大圓桌子氣勢十足,桌邊已經有不少村民食客在吹水。

這是車陂村的龍船飯。雞、鴨、魚、肉此起彼伏地在後廚房亮相,白切、淋湯、爆炒、清燉,龍船飯的師傅以最傳統的做法,喚醒食材最為原始的醇厚滋味。除了傳統龍船賽,和比賽分不開的就是令村民遊客垂涎欲滴的龍船飯。來自南沙的樑志勇是每年車陂龍船飯少不了的“大人物”。

“帶上幾十個師傅,有人切肉有人煮菜,每年都來車陂做龍船飯,一年到這時候都特別熱鬧。”勇記飯館的老闆樑志勇介紹,每年的龍船飯都需要提前半天準備,去購買原材料、定製菜單。“今年這桌飯,加上主食和果蔬,一共12道菜,等中午11點肯定上桌。”

松茸煲雞湯、鴻運大拼盤、香滑白切雞、腰豆扣海蔘、滿堂笑哈哈……每道菜都取5字菜名,菜單一直排開頗具特色。樑志勇說,今年一桌飯大概700塊錢,比往年稍漲一點,差不多能做60多桌菜,持續幾天時間。“車陂這桌菜,最重要的就是東坡香芋扣。”這道“意頭菜”,用流油扣肉搭配粉嫩芋頭,以“東坡”為名,取“家肥屋潤”的美好寓意。

“這些都離不開這一條河湧,今年的車陂龍舟賽,也正式拉開了2019尚天河文化季一水同舟國際龍舟文化藝術節的序幕。”作為村子裡文化保育的領頭人,蘇志均坦言,國際龍舟文化藝術節是車陂的一次新嘗試。

文化藝術節以龍舟為主題,貫穿端午假期,歷時8天。內容包括“龍舟劇·宗祠版”、市集嘉年華表演,以及系列互動活動,包括漢服巡禮、至in水鄉市集、水上花市等。賽事方面也精彩紛呈,除了端午期間的傳統龍舟競渡外,9月份還有“一水同舟”杯國際龍舟友誼邀請賽。

在端午節的6月份裡,車陂還為全球遊客提供了扒龍舟體驗、龍舟拔河趣味賽、宗祠遊賞、宗祠城際穿梭、龍舟文化展覽、龍船飯體驗、文化劇表演、文創嘉年華、親子研學、攝影採風、文化課堂等一系列活化鄉村文化的文旅產品項目,帶來一場豐富而濃郁的文化盛宴。

劇裡看不夠的精彩瞬間,車陂人把他們存進了一間村子裡的博物館。

去年年底,廣州第一個以村級為單位的車陂“一水同舟”龍舟文化展覽館正式“開門迎客”。

一間“龍舟博物館”裡有啥好看?坐落在回遷安置小區,展廳共分六個館區,內容分為三大單元,共計九個部分。以車陂的宗祠和龍舟為主題,通過各類手工藝品、特色服飾、油畫、情境再現等手段,輔以文字和解說,將龍舟習俗、龍船製作、車陂民俗等一一道來。值得一提的是,在龍舟文化展覽館的中央位置,還擺放著一艘“一比一”還原的實體龍船模型。

蘇志均介紹,作為廣州首個以“龍舟”為核心的非遺文化傳承保育展館,車陂村民成了此次登臺亮相的“主角”。“館內的所有展品,其實都是由車陂龍舟文化促進會動員全村村民、龍舟愛好者、龍船會等各方各面,共同捐出來的。”蘇志均向記者介紹。“兩年前,我們有了建館的想法。這裡的回遷安置房,大都住著車陂村的村民。我們也想把這個空間好好利用起來。”

“從最開始的自發申請,到後來的集體表決。村民們主動捐展品,把鄉愁記憶收集起來。兩年時間,共建一館,成了每個村民自己的事。”由此,全市第一個以村級為機構單位的龍舟文化展館正式落成,也成為了不少車陂人鄉愁和記憶的承載之地。

採寫:南都記者 董曉妍 攝影:南都記者 譚慶駒 通訊員 孔劍鋒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