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一睹為快!清溪雙社新船駿水啦,車陂龍船數量居全市之最!

端午節 歷史 賽龍舟 文化 微社區e家通 2019-05-31

昨日下午,車陂湧上又傳來了“噼裡啪啦”的鞭炮聲!車陂一大社——清溪雙社有一條新龍“駿水”啦!自此,車陂村已有52條傳統龍舟,龍舟數量屬廣州自然村之冠。

天河|一睹為快!清溪雙社新船駿水啦,車陂龍船數量居全市之最!


“駿水”含義

一般來說,新龍船造好出廠後要舉行“駿水”儀式,有“新船落水(進水),順風順水”的寓意。由於“進水”有“船隻進水”的歧義,為免帶來不好的含義,大家一般稱為“駿水”。也有一種說法是希望新龍船能扒得像駿馬一樣飛快。

昨天雖然“龍舟水”不斷,尤其番禺已高掛暴雨紅色預警,但清溪雙社的扒仔們仍然依時來到番禺上漖船廠取回新造的龍船。小e也全程跟蹤報道!快上船!來圍觀啦~


天河|一睹為快!清溪雙社新船駿水啦,車陂龍船數量居全市之最!


新龍駿水

早上9時許,清溪雙社兄弟們早早來到上漖船廠,來查看新龍船。他們這次打造的是一條長約23.8米的杉木短龍。

天河|一睹為快!清溪雙社新船駿水啦,車陂龍船數量居全市之最!


父老們首先對龍船進行了奉神儀式,安裝好隊旗、神龕、龍船鼓後,靜靜等待水閘打開,再迎“神龍”出水。

天河|一睹為快!清溪雙社新船駿水啦,車陂龍船數量居全市之最!


天河|一睹為快!清溪雙社新船駿水啦,車陂龍船數量居全市之最!


待雨勢逐漸變小,父老兄弟們齊心協力把龍船從船廠內推出河流。隨著一陣陣鼓聲和鞭炮聲。新龍順利“駿水”!

天河|一睹為快!清溪雙社新船駿水啦,車陂龍船數量居全市之最!


天河|一睹為快!清溪雙社新船駿水啦,車陂龍船數量居全市之最!


鄉親迎接

直到下午,雙社兄弟才從船廠把新龍船帶回車陂,就出現了雨中扒仔激槳車陂湧的一幕。

天河|一睹為快!清溪雙社新船駿水啦,車陂龍船數量居全市之最!


鄉親父老已經在岸上等候多時。遙遙看到遠方有龍船的身影,清溪雙社龍船頭坤叔馬上說:“來了,來了!”然後,其他父老馬上燃放鞭炮,寓意迎接新船回村。而對方也報以一串鞭炮聲,以示迴應。

天河|一睹為快!清溪雙社新船駿水啦,車陂龍船數量居全市之最!


只見龍船在車陂湧內扒了數個來回。坤叔解釋,舊時車陂村內有一座大廟,所有新船回村都要在廟前來回遊弋數次,以示敬意。如今城市發展,村社改造後,大廟已經不復存在,但這個儀式一直保留至今,車陂村內所有村社都如是遵守。


天河|一睹為快!清溪雙社新船駿水啦,車陂龍船數量居全市之最!


清溪雙社曾有八條龍船

早在450年前,車陂馬氏與蘇氏聯姻,從而有了如今的清溪雙社。跟其他姓氏家族不同的是,清溪雙社除了以蘇馬約為主要姓氏族人外,還有不少他姓族人,大家和諧相處數百年。

天河|一睹為快!清溪雙社新船駿水啦,車陂龍船數量居全市之最!


改革開放後,清溪雙社重組龍船會,先後已打造8條龍船。如今僅有一條長約41米的長龍還能使用。

“由於這兩年車陂村大力發展龍舟文化,清溪雙社每年農曆五月初一至初五都扒船外出趁景,越來越多親友從外地回來參加龍舟活動,一條龍船不足以搭乘更多族人,所以我們造多一條船。”清溪雙社青年隊隊長阿成說。

天河|一睹為快!清溪雙社新船駿水啦,車陂龍船數量居全市之最!


阿成介紹,從2015年開始,在鄉親父老支持下,一群熱愛龍舟運動的雙社年輕人成立清溪雙社青年龍舟隊。大家不僅希望在端午節期間扒龍舟,還希望在平時都能參加龍舟活動,“因此,我們又另外買了一條標準龍來練習,這幾年都參加了不少賽事。”阿成說,雙社青年龍舟隊雖然年輕,但也參加了香港、珠三角的賽事,從銅杯組戰到銀碟組,希望未來向金盃組進發。

“歷史上,我們在車陂龍舟賽都取過第一、第二的成績,今年我們會繼續努力!”阿成說。

讓我們為清溪雙社加油!

天河|一睹為快!清溪雙社新船駿水啦,車陂龍船數量居全市之最!


清溪雙社龍舟趣事


1 白尾雕

清溪雙社曾有一條老舊的花龍,屬於“龍船乸”,是車陂村內唯一的一條花龍。這條龍船被稱為“白尾雕”。船頭是一面鏡子,船尾色白色的,船身有花紋圖案,其中有葫蘆紋、八仙過海圖等,十分靚麗。但由於上世紀70年代經濟困難和“破四舊”影響,白尾雕被賣了。

2 族人分頭坐

由於雙社主要由蘇姓和馬姓組成,以往雙社龍舟活動還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蘇氏橈手坐龍頭一端,馬氏橈手坐龍尾一端。1949年後,清溪雙社取消了這一規定,蘇馬兩氏族人坐龍船不再分位置,大家融洽相處,無分你我。

【e家君新欄目·表妹睇龍船】

車陂湧上又出現了龍舟翔遊的身影,這告訴你:端午節來啦!四年來,“微社區e家通文化車陂”小e表妹一直緊跟車陂動態,為您詳細報道車陂龍舟資訊。2019年,我們再續前緣,共睹車陂龍船風采!欲回顧往期精彩內容,請掃碼關注小e,在菜單欄選擇“車陂龍舟”。同時歡迎報料,“碼”住表妹,一齊睇龍船。


【圖文記者 小鹿】

【編輯 橙子魚】

來源:微社區e家通文化車陂(微信號:xxsbejtcb)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