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也曾努力拉攏士族朝臣,無奈遭人鄙棄,最終再次祭起屠刀'

"
"
董卓也曾努力拉攏士族朝臣,無奈遭人鄙棄,最終再次祭起屠刀

"
董卓也曾努力拉攏士族朝臣,無奈遭人鄙棄,最終再次祭起屠刀

董卓也曾努力拉攏士族朝臣,無奈遭人鄙棄,最終再次祭起屠刀

"
董卓也曾努力拉攏士族朝臣,無奈遭人鄙棄,最終再次祭起屠刀

董卓也曾努力拉攏士族朝臣,無奈遭人鄙棄,最終再次祭起屠刀

董卓也曾努力拉攏士族朝臣,無奈遭人鄙棄,最終再次祭起屠刀

"
董卓也曾努力拉攏士族朝臣,無奈遭人鄙棄,最終再次祭起屠刀

董卓也曾努力拉攏士族朝臣,無奈遭人鄙棄,最終再次祭起屠刀

董卓也曾努力拉攏士族朝臣,無奈遭人鄙棄,最終再次祭起屠刀

董卓也曾努力拉攏士族朝臣,無奈遭人鄙棄,最終再次祭起屠刀

提起董卓,人們心中總是出現殺人如麻的土匪屠夫形象,此人似乎就是一個絲毫不懂政治、只知殺戮的兵痞。但實際上,在他入主洛陽、攫取東漢政權的初期,也曾拉攏朝臣文士,以往這些人為自己服務,進而確保自己對政權的控制。可惜,董卓這一努力收效甚微,這傢伙本身也缺乏耐心,不久就開始動用武力鎮壓異己,最終招致天下反對圍攻。

中平六年,漢靈帝駕崩,大將軍何進欲誅宦官,遂喚手握重兵的董卓入朝以脅迫太后。但在董卓大軍向洛陽進發的途中,何進被宦官集團謀害,隨後宦官集團也被盡誅。董卓趁機進京收服了各部亂兵,牢牢掌握了兵權。董卓雖然以武力起家,但也深知維持統治不能僅僅依靠武力。

大力任用世族名士

首先,董卓開始為遭受宦官迫害的朝臣名士平反。在著名的“黨錮之禍”中含冤而死的陳蕃、竇武及諸黨人,全部復爵位、擢用子孫。其次,提拔大批名士。據史書記載:“(董卓)乃任吏部尚書漢陽周珌、侍中汝南伍瓊、尚書鄭公業、長史何顒等。以處士荀爽為司空,黨錮者陳紀、韓融之徒,皆為列卿。

地方上也大都任用名頭好、資歷深的人士擔任刺史太守等,其中以尚書韓馥為冀州刺史,侍中劉岱為充州刺史,陳留孔伷為豫州刺史,潁川張諮為南陽太守等職務。但董卓自己的親信部曲,在朝廷和地方上都沒有擔任險要職務,基本上都是軍隊裡的將校而己。

世族名士不願與之為伍

儘管如此,董卓的努力還是沒有絲毫效果。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關東各地的世族名士紛起反對,標誌著董卓的拉攏行為歸於失敗。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董卓不能約束涼州眾將。《三國志》、《後漢書》中共記載董卓部主要將領11人,其中,張濟、張繡、樊稠、李蒙、王方、胡軫、楊定、段煨等9人都是板上釘釘的涼州人,另有女婿牛輔籍貫不詳,只有徐榮是遼東襄平人。這些涼州將領劫掠成性,即使在洛陽城內依然動輒縱火搶劫,加上那些羌胡豪帥,多以殺人為樂。

二是董卓統治方式太過凶殘。其“虐刑濫罰,睚眥必死,群僚內外莫能自固”。在這樣一種人人自危的情況下,那些被提拔的世族名士們心懷異志,甚至為反董勢力服務。各路諸侯起兵討伐時,董卓發現起兵的多是自己任命的刺史,甚至身邊的許多朝臣都是袁紹的內應。

放手任用從涼州帶來的羌胡豪帥和舊部將領,如周珌、伍瓊等人,多方舉薦袁紹等人到地方為官。董卓怒斥:“卓初入朝,二子勸用善士,故相從,而諸君到官,舉兵相圖。此二君賣卓,卓何用相負!”隨後,將周珌、伍瓊二人斬首。至此,董卓與世族朝臣徹底決裂,繼續大力任用從涼州帶來的舊部將領和羌胡豪帥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