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下西洋帶回一頭麒麟,這神獸在如今的動物園,已是尋常動物'

"

圖騰是人類處於早期社會時不約而同創造的一種"偶像",古人們往往是將凶猛或神聖的動物、植物作為部落崇拜的對象,通過對它們的頂禮膜拜而尋求護佑。

舉例來說,位於俄羅斯的早期部落選擇了熊為圖騰,而馳騁草原的匈奴人則以狼為圖騰。放眼中華大地,因為地大物博、部落眾多,圖騰更是數不勝數,不過,其中當然是龍最為普遍。

"

圖騰是人類處於早期社會時不約而同創造的一種"偶像",古人們往往是將凶猛或神聖的動物、植物作為部落崇拜的對象,通過對它們的頂禮膜拜而尋求護佑。

舉例來說,位於俄羅斯的早期部落選擇了熊為圖騰,而馳騁草原的匈奴人則以狼為圖騰。放眼中華大地,因為地大物博、部落眾多,圖騰更是數不勝數,不過,其中當然是龍最為普遍。

鄭和下西洋帶回一頭麒麟,這神獸在如今的動物園,已是尋常動物

除了龍,我國古代也曾有過以老虎、鳳凰等生物為圖騰的部族,在著名的《禮記》中就曾經提到過:"麟、鳳、龜、龍,謂之四靈。"對於龍,我們知道它能夠騰雲駕霧,中華民族還自稱為龍的傳人。而鳳凰則是"不死鳥",它涅槃重生,是百鳥之王。龜是長壽的象徵,曹操有"神龜雖壽,猶有竟時"的名句。

相比起來,同為四靈之一的麒麟就顯得沒有那麼受關注了。

那麼,我國古代到底有沒有麒麟這種生物呢?

今天我們提到"四靈",相信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這四大神獸。但上文已經說到,《禮記》所主張的四靈中並沒有虎,而是代之以麒麟,並且還有人為其註解道:"麟為百獸之長,鳳為百禽之長,龜為百介之長,龍為百鱗之長。"關於為何白虎無法進入四靈的陣容,書中解釋道:"朱鳥、玄武、靑龍、白虎,四方宿名也。"

《禮記》認為,白虎是星宿名,它與青龍、朱雀、玄武並列只存在於討論星宿問題時,白虎的職能範圍是守衛天空,而麒麟才更能作為百獸之長的代表。不過,《禮記》之外的許多書籍還是以白虎為西方守護神,而將麒麟忽視或作為四神獸的附屬。只在清朝典籍《易冒》中,麒麟被賦予了守衛天下之中的使命,與其它神獸同列。

"

圖騰是人類處於早期社會時不約而同創造的一種"偶像",古人們往往是將凶猛或神聖的動物、植物作為部落崇拜的對象,通過對它們的頂禮膜拜而尋求護佑。

舉例來說,位於俄羅斯的早期部落選擇了熊為圖騰,而馳騁草原的匈奴人則以狼為圖騰。放眼中華大地,因為地大物博、部落眾多,圖騰更是數不勝數,不過,其中當然是龍最為普遍。

鄭和下西洋帶回一頭麒麟,這神獸在如今的動物園,已是尋常動物

除了龍,我國古代也曾有過以老虎、鳳凰等生物為圖騰的部族,在著名的《禮記》中就曾經提到過:"麟、鳳、龜、龍,謂之四靈。"對於龍,我們知道它能夠騰雲駕霧,中華民族還自稱為龍的傳人。而鳳凰則是"不死鳥",它涅槃重生,是百鳥之王。龜是長壽的象徵,曹操有"神龜雖壽,猶有竟時"的名句。

相比起來,同為四靈之一的麒麟就顯得沒有那麼受關注了。

那麼,我國古代到底有沒有麒麟這種生物呢?

今天我們提到"四靈",相信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這四大神獸。但上文已經說到,《禮記》所主張的四靈中並沒有虎,而是代之以麒麟,並且還有人為其註解道:"麟為百獸之長,鳳為百禽之長,龜為百介之長,龍為百鱗之長。"關於為何白虎無法進入四靈的陣容,書中解釋道:"朱鳥、玄武、靑龍、白虎,四方宿名也。"

《禮記》認為,白虎是星宿名,它與青龍、朱雀、玄武並列只存在於討論星宿問題時,白虎的職能範圍是守衛天空,而麒麟才更能作為百獸之長的代表。不過,《禮記》之外的許多書籍還是以白虎為西方守護神,而將麒麟忽視或作為四神獸的附屬。只在清朝典籍《易冒》中,麒麟被賦予了守衛天下之中的使命,與其它神獸同列。

鄭和下西洋帶回一頭麒麟,這神獸在如今的動物園,已是尋常動物

麒麟最初是作為圖騰被人們喜愛,後來在古代著名"雜書"《淮南子》中,有著"毛犢生應龍,應龍生建馬,建馬生麒麟,麒麟生庶獸,凡毛者,生於庶獸"的記載,應龍是一種有翅膀的龍,它曾經在黃帝和蚩尤的戰爭中幫助黃帝取勝,又在大禹治水時為其指引方向,一種觀點認為,應龍是黃帝的祖神,所以應龍一脈和軒轅一脈關係密切。

又因為黃帝是周朝建立者姬姓的始祖,所以麒麟也就成為了周朝的保護神。後來,周天子權威下降,天下進入諸侯割據時代,也是在這時,發生了"西狩獲麟"的歷史事件。儘管對於這一事件,《春秋》中只有寥寥數語,但《公羊傳》裡關於孔子聽說此事後哀嘆道:"吾道窮矣"的記載卻十分令人在意。

不管是《春秋》還是《公羊傳》,都屬於著名的儒家經典和歷史資料,其中記載了魯哀公和大臣們狩獵時誤傷麒麟,並導致其最終死亡的故事。這件事發生後,孔子先是悲傷不已,隨後宣佈擱筆,自此不再著書立說,又在不久後壽終正寢,再加上傳說孔子出生前其母曾見到麒麟,人們便稱之為"遇麟生,見麟死"。

"

圖騰是人類處於早期社會時不約而同創造的一種"偶像",古人們往往是將凶猛或神聖的動物、植物作為部落崇拜的對象,通過對它們的頂禮膜拜而尋求護佑。

舉例來說,位於俄羅斯的早期部落選擇了熊為圖騰,而馳騁草原的匈奴人則以狼為圖騰。放眼中華大地,因為地大物博、部落眾多,圖騰更是數不勝數,不過,其中當然是龍最為普遍。

鄭和下西洋帶回一頭麒麟,這神獸在如今的動物園,已是尋常動物

除了龍,我國古代也曾有過以老虎、鳳凰等生物為圖騰的部族,在著名的《禮記》中就曾經提到過:"麟、鳳、龜、龍,謂之四靈。"對於龍,我們知道它能夠騰雲駕霧,中華民族還自稱為龍的傳人。而鳳凰則是"不死鳥",它涅槃重生,是百鳥之王。龜是長壽的象徵,曹操有"神龜雖壽,猶有竟時"的名句。

相比起來,同為四靈之一的麒麟就顯得沒有那麼受關注了。

那麼,我國古代到底有沒有麒麟這種生物呢?

今天我們提到"四靈",相信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這四大神獸。但上文已經說到,《禮記》所主張的四靈中並沒有虎,而是代之以麒麟,並且還有人為其註解道:"麟為百獸之長,鳳為百禽之長,龜為百介之長,龍為百鱗之長。"關於為何白虎無法進入四靈的陣容,書中解釋道:"朱鳥、玄武、靑龍、白虎,四方宿名也。"

《禮記》認為,白虎是星宿名,它與青龍、朱雀、玄武並列只存在於討論星宿問題時,白虎的職能範圍是守衛天空,而麒麟才更能作為百獸之長的代表。不過,《禮記》之外的許多書籍還是以白虎為西方守護神,而將麒麟忽視或作為四神獸的附屬。只在清朝典籍《易冒》中,麒麟被賦予了守衛天下之中的使命,與其它神獸同列。

鄭和下西洋帶回一頭麒麟,這神獸在如今的動物園,已是尋常動物

麒麟最初是作為圖騰被人們喜愛,後來在古代著名"雜書"《淮南子》中,有著"毛犢生應龍,應龍生建馬,建馬生麒麟,麒麟生庶獸,凡毛者,生於庶獸"的記載,應龍是一種有翅膀的龍,它曾經在黃帝和蚩尤的戰爭中幫助黃帝取勝,又在大禹治水時為其指引方向,一種觀點認為,應龍是黃帝的祖神,所以應龍一脈和軒轅一脈關係密切。

又因為黃帝是周朝建立者姬姓的始祖,所以麒麟也就成為了周朝的保護神。後來,周天子權威下降,天下進入諸侯割據時代,也是在這時,發生了"西狩獲麟"的歷史事件。儘管對於這一事件,《春秋》中只有寥寥數語,但《公羊傳》裡關於孔子聽說此事後哀嘆道:"吾道窮矣"的記載卻十分令人在意。

不管是《春秋》還是《公羊傳》,都屬於著名的儒家經典和歷史資料,其中記載了魯哀公和大臣們狩獵時誤傷麒麟,並導致其最終死亡的故事。這件事發生後,孔子先是悲傷不已,隨後宣佈擱筆,自此不再著書立說,又在不久後壽終正寢,再加上傳說孔子出生前其母曾見到麒麟,人們便稱之為"遇麟生,見麟死"。

鄭和下西洋帶回一頭麒麟,這神獸在如今的動物園,已是尋常動物

除了《春秋》,還有許多史料都有著對麒麟的記載,如《宋書》中便有"麒麟者,仁獸也。牡曰麒,牝曰麟"的記載,《說文解字》中更是詳細解釋道:"麒,仁寵也,麋身龍尾一角;麐,牝麒也。"之所以說麒麟是仁慈的動物,是因為它"不履生蟲,不折生草",且身上有鱗片、尖角,卻並不主動攻擊他人。

明代《五雜俎》中,有著"龍性最淫,故與陽牛人交,則生麟"的記載,即麒麟和龍和牛之子。到了清朝,《清史稿》中甚至有非常多的農家的牛生出麒麟的記載,它們有的"遍體鱗紋,色青黑,頷下有髯,項皆細鱗",有的"首形如龍,身有鱗紋,無毛,落地而殤",總之是造型奇異,世所罕見。

儘管各種材料中都有關於它的記載,但今天我們卻無法找到如文中所說那般的奇特珍獸,其實,"麒麟"就在我們的身邊。

明永樂十二年(1414),鄭和下西洋的船隊帶回了一隻由即今孟加拉國的榜葛剌國國王進貢的"麒麟",和各種資料所說相同,這隻麒麟不但身上佈滿鱗片似的小塊,還有著牛般的蹄子以及獸角。

"

圖騰是人類處於早期社會時不約而同創造的一種"偶像",古人們往往是將凶猛或神聖的動物、植物作為部落崇拜的對象,通過對它們的頂禮膜拜而尋求護佑。

舉例來說,位於俄羅斯的早期部落選擇了熊為圖騰,而馳騁草原的匈奴人則以狼為圖騰。放眼中華大地,因為地大物博、部落眾多,圖騰更是數不勝數,不過,其中當然是龍最為普遍。

鄭和下西洋帶回一頭麒麟,這神獸在如今的動物園,已是尋常動物

除了龍,我國古代也曾有過以老虎、鳳凰等生物為圖騰的部族,在著名的《禮記》中就曾經提到過:"麟、鳳、龜、龍,謂之四靈。"對於龍,我們知道它能夠騰雲駕霧,中華民族還自稱為龍的傳人。而鳳凰則是"不死鳥",它涅槃重生,是百鳥之王。龜是長壽的象徵,曹操有"神龜雖壽,猶有竟時"的名句。

相比起來,同為四靈之一的麒麟就顯得沒有那麼受關注了。

那麼,我國古代到底有沒有麒麟這種生物呢?

今天我們提到"四靈",相信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這四大神獸。但上文已經說到,《禮記》所主張的四靈中並沒有虎,而是代之以麒麟,並且還有人為其註解道:"麟為百獸之長,鳳為百禽之長,龜為百介之長,龍為百鱗之長。"關於為何白虎無法進入四靈的陣容,書中解釋道:"朱鳥、玄武、靑龍、白虎,四方宿名也。"

《禮記》認為,白虎是星宿名,它與青龍、朱雀、玄武並列只存在於討論星宿問題時,白虎的職能範圍是守衛天空,而麒麟才更能作為百獸之長的代表。不過,《禮記》之外的許多書籍還是以白虎為西方守護神,而將麒麟忽視或作為四神獸的附屬。只在清朝典籍《易冒》中,麒麟被賦予了守衛天下之中的使命,與其它神獸同列。

鄭和下西洋帶回一頭麒麟,這神獸在如今的動物園,已是尋常動物

麒麟最初是作為圖騰被人們喜愛,後來在古代著名"雜書"《淮南子》中,有著"毛犢生應龍,應龍生建馬,建馬生麒麟,麒麟生庶獸,凡毛者,生於庶獸"的記載,應龍是一種有翅膀的龍,它曾經在黃帝和蚩尤的戰爭中幫助黃帝取勝,又在大禹治水時為其指引方向,一種觀點認為,應龍是黃帝的祖神,所以應龍一脈和軒轅一脈關係密切。

又因為黃帝是周朝建立者姬姓的始祖,所以麒麟也就成為了周朝的保護神。後來,周天子權威下降,天下進入諸侯割據時代,也是在這時,發生了"西狩獲麟"的歷史事件。儘管對於這一事件,《春秋》中只有寥寥數語,但《公羊傳》裡關於孔子聽說此事後哀嘆道:"吾道窮矣"的記載卻十分令人在意。

不管是《春秋》還是《公羊傳》,都屬於著名的儒家經典和歷史資料,其中記載了魯哀公和大臣們狩獵時誤傷麒麟,並導致其最終死亡的故事。這件事發生後,孔子先是悲傷不已,隨後宣佈擱筆,自此不再著書立說,又在不久後壽終正寢,再加上傳說孔子出生前其母曾見到麒麟,人們便稱之為"遇麟生,見麟死"。

鄭和下西洋帶回一頭麒麟,這神獸在如今的動物園,已是尋常動物

除了《春秋》,還有許多史料都有著對麒麟的記載,如《宋書》中便有"麒麟者,仁獸也。牡曰麒,牝曰麟"的記載,《說文解字》中更是詳細解釋道:"麒,仁寵也,麋身龍尾一角;麐,牝麒也。"之所以說麒麟是仁慈的動物,是因為它"不履生蟲,不折生草",且身上有鱗片、尖角,卻並不主動攻擊他人。

明代《五雜俎》中,有著"龍性最淫,故與陽牛人交,則生麟"的記載,即麒麟和龍和牛之子。到了清朝,《清史稿》中甚至有非常多的農家的牛生出麒麟的記載,它們有的"遍體鱗紋,色青黑,頷下有髯,項皆細鱗",有的"首形如龍,身有鱗紋,無毛,落地而殤",總之是造型奇異,世所罕見。

儘管各種材料中都有關於它的記載,但今天我們卻無法找到如文中所說那般的奇特珍獸,其實,"麒麟"就在我們的身邊。

明永樂十二年(1414),鄭和下西洋的船隊帶回了一隻由即今孟加拉國的榜葛剌國國王進貢的"麒麟",和各種資料所說相同,這隻麒麟不但身上佈滿鱗片似的小塊,還有著牛般的蹄子以及獸角。

鄭和下西洋帶回一頭麒麟,這神獸在如今的動物園,已是尋常動物

當時,人們紛紛先來觀看,還有人寫下"西南之諏,大海之滸,實生麒麟,身高五丈,麋身馬蹄,肉角黦黦,文采焜耀,紅雲紫霧,趾不踐物,遊必擇土,舒舒徐徐,動循矩度"、"仁哉茲獸,曠古一遇"的讚詞。其實,這隻遠渡重洋來到中國的麒麟,就是今天的長頸鹿。

時至今日,日本和韓國受明朝影響,還將長頸鹿稱作"麒麟",這一歷史上發生的有趣謬誤,實在是令人忍俊不禁。

本文作者為“古今事”特邀作家煮酒君。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