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河邊灌木叢一年間發現6名女子遺體,警方懸賞600萬卻毫無線索

動物 米勒 兔子 法制 國際 三三資訊 2018-12-10
澳洲河邊灌木叢一年間發現6名女子遺體,警方懸賞600萬卻毫無線索

​​我們都知道,犯罪分子在作下命案之後,大都會想方設法的毀滅罪證、逃避打擊。其中,分屍、拋屍就是一種很常見的掩蓋手段。當然,這個活做起來提心吊膽,一旦半路被警察攔住,那就是鐵板釘釘的現行犯了。所以,有人甚至總結出了“遠拋近埋”的規律,並將其用於犯罪地理學的研究之中。

而今天要講的這個案子呢,或許與此還有些關係呢。

懸案提示

○本案至今仍未破獲○

本案,於1980年到1981年期間,發生在澳大利亞的泰龍北(Tynong North,AUS)一帶。

案子的開頭,是幾起人口失蹤案件。

第一位失蹤的女士,名叫艾莉森·魯克(Allison Rooke),時年59歲,平時住在澳洲的北弗蘭克森(Frankston North)。1980年5月3日早晨,她出門購物,但卻再也沒有回來。

兩個月後的7月5日,當地一名男子在遛狗時,無意中在河邊的灌木叢裡發現了她的遺體。法醫證實,她的死因是頭部遭到了鈍器打擊,屍體上沒有遭到過猥褻的跡象,而隨身的錢包則不見了。

因此,當時警方認為,這可能是一起臨時起意的搶劫殺人案件,也並沒有多想。

第二位失蹤的女士,叫做伯薩·米勒(Bertha Miller),時年73歲,住在澳洲的格倫·愛麗絲(Glen Iris)。同年8月10日,她乘坐電車準備去普蘭區(Prahran)的一個教堂。然而,她並沒有在教堂出現,而是失蹤了。

第三位失蹤的女士,叫做凱瑟琳·海德蘭(Catherine Headland),時年14歲。同年8月28日,她從男朋友家出來,準備坐公交車車去納雷沃倫(Narre Warren),去逛那兒的百貨商場。遺憾的是,她從此也消失了。


澳洲河邊灌木叢一年間發現6名女子遺體,警方懸賞600萬卻毫無線索

刊登的凱瑟琳的尋人啟事

​事實上,凱瑟琳失蹤之後,警方曾經一度懷疑過她的男友,但查來查去始終沒有任何證據;而警方從未想過,她會和前面兩位女士的失蹤有啥關係——畢竟青春少女和中年女子之間,似乎差別還是蠻大的吧。

接著,就有了第四位失蹤的女子。1980年10月6日,早晨9點半左右,18歲的女孩安瑪麗·薩金特(Ann-Marie Sargent),從她母親在柯蘭本(Cranbourne)的住處出來,準備坐車去丹德農(Dandenong)上班。

臨行前,她嚮往常一樣給母親揮手道別,卻沒有像往常一樣重新回到母親身邊,而是突然就失蹤了。

那麼,這三起失蹤的案子,到底有什麼關係呢?

答案,於同年年底揭曉:1980年12月6日這天,當地一名男子,走到泰龍北的一條小河邊,準備扔垃圾,確切的說,是一隻兔子的屍體——這種做法很不文明,但那個時代似乎也不太講究這些。

而就在河邊的灌木叢裡,他無意中看到了一些骸骨。作為一名動物養殖者,他很快驚恐的發現,那些骨頭並不是什麼動物的,而是人類的!

接到報警後,警方速度趕到了現場,確認了該男子發現的,的確是人類的屍骨。

經過法醫鑑定,得出了一個可怕的結論:這一堆骸骨顯然並不是同一個人的,而是三名女子的!

這些屍骨的衣物和隨身物品,看來都被嫌疑人帶走或扔掉了,身邊並未發現可用來驗證身份的信息。

幸好,澳洲失蹤的人口不多,警方隨即按照骸骨的年齡、性別進行了排查,很快就鎖定了屍骨的身份:正是上述三位失蹤的女子。

隨後,根據牙醫記錄,警方確定了她們的身份,並確認了她們都死於頭部的外力襲擊。然而,她們都並不是來自於富裕的家庭,年齡跨度也相當的大,為什麼會被同一個、同一夥嫌疑人盯上呢?

更重要的是,三個人失蹤的時間,分別是8月10日、8月28日和10月6日;失蹤的地點,看起來也並不相同,並且都離發現屍體的泰龍北有一定距離。

那麼,為什麼凶手要費盡力氣,特意把三具屍體丟到一起呢?旁邊就是河流,扔進水裡很省事;如果是為了更好的掩藏屍體,挖個坑豈不是更可靠嘛?


澳洲河邊灌木叢一年間發現6名女子遺體,警方懸賞600萬卻毫無線索

三名女子失蹤的地點示意圖

​(ABC這3個點,分別是她們各自要去的目的地;黑點為發現屍體的位置)

這件事情,讓澳洲警方非常的困惑。此外,開頭說的艾莉森·魯克被害案件,也讓警方懷疑是同一夥人所為,因為北弗蘭克森距離泰龍北,開車大概只要50分鐘。

當地警方隨後展開了大規模的調查,也在附近進行了搜索,但都沒有什麼收穫;而當地居民當然也被搞的人心惶惶。

實際上,就在發現屍體之前幾天,1980年11月29日,34歲的納魯莫·斯蒂芬森(Narumol Stephenson)也失蹤了:當天晚上,她從布倫維克(Brunswick)的一個朋友家離開,然後就徹底的融入了夜色。

恐懼繼續蔓延。次年十月(1981-10-09),北弗蘭克森的喬伊·賽摩(Joy Summers,時年55歲)女士,準備出門購物。同樣,她計劃中應該是去乘坐公交車,但卻沒能等到:一個月之後,她的遺體在北弗蘭克森的一條小河邊被人發現了,同樣死於頭部的鈍器襲擊。

在此之後,女士莫名其妙失蹤的案子,總算在北弗蘭克森、泰龍北漸漸消失了。正當人們幾乎都忘記此事時,恐怖又一次出現了:1983年2月,一名男士路過泰龍北時,汽車的車胎癟了。

他隨即停車換胎,然後就在河邊的灌木叢裡看到了一具骨骸:經過比對,警方確認,那就是失蹤了兩年的納魯莫·斯蒂芬森女士。


澳洲河邊灌木叢一年間發現6名女子遺體,警方懸賞600萬卻毫無線索

本案六位受害人

​這下,當地居民真的是炸鍋了。很明顯,這6名受害人很可能就是死在同一個罪犯手裡,而此人就長期在北泰龍一帶活動,習慣性的將受害人的遺體扔在河邊的灌木叢中。

儘管很難解釋這種作案習慣,但從慣用伎倆(MO)的角度來說,6起案件是同一個人所為的概率極大。

澳洲警方隨後開展了大規模的排查,甚至還懷疑過是連環殺手雷蒙德·艾德蒙茲(Raymond Edmunds)所為。此人在1980-1983年間,也曾在維多利亞省活動過,而且被法庭認定犯有兩起性侵、殺人案件,被判處終身監禁。


澳洲河邊灌木叢一年間發現6名女子遺體,警方懸賞600萬卻毫無線索

雷蒙德·艾德蒙茲

​然而,雷蒙德對此矢口否認。考慮到他當時已經被判處終身監禁並限制假釋,隱瞞自己的這幾起罪孽意義不大;更重要的是,他並沒有把受害人屍體拖到一起扔掉的習慣,而是將受害人遺體掩埋,這一點也和本案有很大差別。

因此,時至今日,北泰龍的這6起詭異的案件,依然沒有結論。當地警方懸賞600萬個袋鼠幣(摺合軟妹幣2895W元),但看來並沒有得到有效的線索。如果那條小河會說話,它又會告訴我們些什麼呢?

澳洲河邊灌木叢一年間發現6名女子遺體,警方懸賞600萬卻毫無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