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美舍河高鐵橋生態修復試驗段首次投放100條烏魚

動物 鯔魚 烏鱧 羅非魚 海口網 2017-06-07

原標題:

高鐵橋試驗段首次投放100條烏魚

通過魚類與底棲動物的適量放養,達到美舍河水生態平衡

海口:美舍河高鐵橋生態修復試驗段首次投放100條烏魚

美舍河大樣村橋下首次投放100條烏魚。 見習記者 龍易強 攝

海口網5月23日消息(見習記者龍易強)22日,記者在美舍河高鐵橋生態修復試驗段瞭解到,今日在美舍河大樣村橋下首次投放100條烏鱧(烏魚)。

上午10時,在大樣村橋下,工作人員把兩大筐烏鱧小心翼翼地投放到美舍河裡。記者看到魚兒在岸邊徘徊了十多分鐘,在適應了河水水溫和環境後四處散開。桑德集團北京愛爾斯生態環境工程有限公司水生態現場負責人耿仕利告訴記者,大樣村處於美舍河高鐵橋段上游,由於水流平穩、人流少,有利於魚類投放。

愛爾斯項目負責人張宇飛介紹道,美舍河裡存在大量羅非魚,羅非魚屬於雜食性動物,以水中植物和碎物為食。“從2月份開始我們在美舍河底種植了具有耐汙能力的矮生苦草,輪葉黑藻,狐尾藻等沉水植物,經過一段時間發現,羅非魚對河底植物破壞比較大。”針對此種情況,項目組決定採取投放烏鱧這種凶猛肉食性魚類對羅非魚進行控制。

烏鱧又稱烏魚,黑魚,適應性強,屬於凶猛的肉食性魚類,烏鱧的攝食量大,往往能吞食其體長一半左右的活餌,胃的最大容量可達其體重的60%左右。“今天我們投放了100條40釐米長,0.8公斤左右烏鱧,計劃三個月內在美舍河逐步投放2噸烏鱧。” 張宇飛告訴記者,在投放完烏鱧後,接下來會投放螺類和蚌類,預計投入5釐米以上的河蚌1580公斤,環稜螺(1000只/公斤)220公斤,蘿蔔螺(500只/公斤)220公斤等。

據瞭解,為提高美舍河河水的自淨能力,構建完整的生態系統,早前桑德集團已在美舍河河底栽種了多種水生植物,目前通過魚類與底棲動物的適量放養,達到水生態平衡,提升水源涵養、生物多樣性,打造自然生態循環體系,使美舍河具有水體自淨及動物棲息雙重功能,讓美舍河變成一條河底有水草浮動,河中有魚蝦漂游的有生命力的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