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陶淵明曾祖父,虛偽堪稱東晉嶽不群,搬磚都能搬出優越感'

"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東晉大詩人陶淵明,靠著一首首含義雋永的田園詩,奠定在詩圈兒的祖師爺地位。陶家出了這麼一位宗師級人物,源自家族世代傳承。陶氏家族在東晉算不上頂級豪門,比不上王謝庾桓等世代興旺的大家族,但在陶淵明曾祖父陶侃這一代,一度成為東晉最有權勢的大門閥。

"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東晉大詩人陶淵明,靠著一首首含義雋永的田園詩,奠定在詩圈兒的祖師爺地位。陶家出了這麼一位宗師級人物,源自家族世代傳承。陶氏家族在東晉算不上頂級豪門,比不上王謝庾桓等世代興旺的大家族,但在陶淵明曾祖父陶侃這一代,一度成為東晉最有權勢的大門閥。

此人是陶淵明曾祖父,虛偽堪稱東晉嶽不群,搬磚都能搬出優越感

陶侃字士行,生於三國末年,跨越三國、西晉、東晉三個時代。

歷史人物但凡跟三國掛上都令人眼前一亮,一股英雄人物的即視感。況且此公連跨三朝,是不是還讓你聯想起“三朝老臣”之類的概念?

對不起,這些跟陶侃都沒什麼關係。

一、賣頭髮招待客人的陶媽媽

陶侃早年沒混出什麼名堂,一者他生得晚,二者他生的不是地方。陶侃4歲時蜀漢滅亡,6歲曹魏滅亡。他是吳國人,21歲風華正茂時東吳被西晉滅亡,東吳亡國士庶受盡北方士族歧視。世代簪纓的陶侃只做了個卑微的縣吏,落魄無已。

某次孝廉範逵路過陶家,貧寒的陶家為了好好招待範逵,陶侃之母湛氏不惜把頭髮剪了賣錢。古人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都不能輕易譭棄,湛氏此舉無疑體現了對範逵的絕對尊重。

陶侃也因此而小有名氣,後來被人屢屢推薦,從縣裡擴大到了郡一級。再後來,陶侃使出混身解數,終於託人來到西晉首都洛陽,想去拜望當時炙手可熱的司空張華。

有句話叫作,圈子不同別硬湊。用來說當時的陶侃再合適不過。

"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東晉大詩人陶淵明,靠著一首首含義雋永的田園詩,奠定在詩圈兒的祖師爺地位。陶家出了這麼一位宗師級人物,源自家族世代傳承。陶氏家族在東晉算不上頂級豪門,比不上王謝庾桓等世代興旺的大家族,但在陶淵明曾祖父陶侃這一代,一度成為東晉最有權勢的大門閥。

此人是陶淵明曾祖父,虛偽堪稱東晉嶽不群,搬磚都能搬出優越感

陶侃字士行,生於三國末年,跨越三國、西晉、東晉三個時代。

歷史人物但凡跟三國掛上都令人眼前一亮,一股英雄人物的即視感。況且此公連跨三朝,是不是還讓你聯想起“三朝老臣”之類的概念?

對不起,這些跟陶侃都沒什麼關係。

一、賣頭髮招待客人的陶媽媽

陶侃早年沒混出什麼名堂,一者他生得晚,二者他生的不是地方。陶侃4歲時蜀漢滅亡,6歲曹魏滅亡。他是吳國人,21歲風華正茂時東吳被西晉滅亡,東吳亡國士庶受盡北方士族歧視。世代簪纓的陶侃只做了個卑微的縣吏,落魄無已。

某次孝廉範逵路過陶家,貧寒的陶家為了好好招待範逵,陶侃之母湛氏不惜把頭髮剪了賣錢。古人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都不能輕易譭棄,湛氏此舉無疑體現了對範逵的絕對尊重。

陶侃也因此而小有名氣,後來被人屢屢推薦,從縣裡擴大到了郡一級。再後來,陶侃使出混身解數,終於託人來到西晉首都洛陽,想去拜望當時炙手可熱的司空張華。

有句話叫作,圈子不同別硬湊。用來說當時的陶侃再合適不過。

此人是陶淵明曾祖父,虛偽堪稱東晉嶽不群,搬磚都能搬出優越感

有人引薦固然是好機會,但西晉特別重視門第出身。當時受人歡迎的是北方人士,陶侃是個區區的東吳亡國奴,又不像陸機陸雲兄弟一樣是吳地豪族,你憑引薦人的一句話,就想見當朝顯貴?

張華斷然拒絕與陶侃見面。但陶侃不依不撓,仍然固執地前往拜見,神色一如既往地虔誠。大概是不想讓他再來騷擾,張華出於士大夫的禮貌接見了陶侃,並在言語中表現出應有的誠意。陶侃激動得簡直不知道手腳要往哪裡放了,似乎命運將從張華寥寥數語中改變方向。

然而後來的事實證明,這只不過是陶侃的一廂情願。張華接見之後,確實有一些士人願意和他交往了,但在驕傲的北方士族們眼裡,陶侃依然是個圈外人。有一次他和同鄉楊晫坐車拜見某人,結果被吏部郎溫雅看到,溫雅驚訝地諷刺楊晫:“奈何與小人同載?”

扎心,而且是當面扎,有多狠就扎多狠。

在這種到處受冷落的環境中, 陶侃的境遇可想而知。他始終也沒能當上什麼大官,只是在東吳降臣孫秀的賞識下當了個小小的屬員。後來八王之亂爆發,孫秀被殺,陶侃的“洛陽夢”徹底破滅。在洛陽漂泊六年,陶侃別無所獲,只是在別人殘暴的歧視下認清了自己幾乎毫無希望的前途。大概43歲那年,依舊寒酸的陶侃,灰頭土臉地回了老家。

二、大將軍王敦的眼中釘

然而世上又有一句老話: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八王之亂的爆發,毀滅了西晉王朝的半壁江山。那些鄙視過、欺負過陶侃的北方士族,不少人死在戰火之中。而他們構築的那道令人絕望的歧視之網,也悄然崩潰。

陶侃的機會也隨之而來。

陶侃在江南素有名聲,西晉徵南將軍、荊州刺史劉弘奉命鎮壓荊州一帶的叛亂,徵調陶侃為南蠻長史,一同前往鎮壓叛軍。劉弘自認為無論氣節、能力、資望,都不亞於西晉滅吳的頭號功臣羊祜,因之他以羊祜和自己為榜樣,激勵陶侃奮發有為、平亂克難,為西晉王室效力。

"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東晉大詩人陶淵明,靠著一首首含義雋永的田園詩,奠定在詩圈兒的祖師爺地位。陶家出了這麼一位宗師級人物,源自家族世代傳承。陶氏家族在東晉算不上頂級豪門,比不上王謝庾桓等世代興旺的大家族,但在陶淵明曾祖父陶侃這一代,一度成為東晉最有權勢的大門閥。

此人是陶淵明曾祖父,虛偽堪稱東晉嶽不群,搬磚都能搬出優越感

陶侃字士行,生於三國末年,跨越三國、西晉、東晉三個時代。

歷史人物但凡跟三國掛上都令人眼前一亮,一股英雄人物的即視感。況且此公連跨三朝,是不是還讓你聯想起“三朝老臣”之類的概念?

對不起,這些跟陶侃都沒什麼關係。

一、賣頭髮招待客人的陶媽媽

陶侃早年沒混出什麼名堂,一者他生得晚,二者他生的不是地方。陶侃4歲時蜀漢滅亡,6歲曹魏滅亡。他是吳國人,21歲風華正茂時東吳被西晉滅亡,東吳亡國士庶受盡北方士族歧視。世代簪纓的陶侃只做了個卑微的縣吏,落魄無已。

某次孝廉範逵路過陶家,貧寒的陶家為了好好招待範逵,陶侃之母湛氏不惜把頭髮剪了賣錢。古人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都不能輕易譭棄,湛氏此舉無疑體現了對範逵的絕對尊重。

陶侃也因此而小有名氣,後來被人屢屢推薦,從縣裡擴大到了郡一級。再後來,陶侃使出混身解數,終於託人來到西晉首都洛陽,想去拜望當時炙手可熱的司空張華。

有句話叫作,圈子不同別硬湊。用來說當時的陶侃再合適不過。

此人是陶淵明曾祖父,虛偽堪稱東晉嶽不群,搬磚都能搬出優越感

有人引薦固然是好機會,但西晉特別重視門第出身。當時受人歡迎的是北方人士,陶侃是個區區的東吳亡國奴,又不像陸機陸雲兄弟一樣是吳地豪族,你憑引薦人的一句話,就想見當朝顯貴?

張華斷然拒絕與陶侃見面。但陶侃不依不撓,仍然固執地前往拜見,神色一如既往地虔誠。大概是不想讓他再來騷擾,張華出於士大夫的禮貌接見了陶侃,並在言語中表現出應有的誠意。陶侃激動得簡直不知道手腳要往哪裡放了,似乎命運將從張華寥寥數語中改變方向。

然而後來的事實證明,這只不過是陶侃的一廂情願。張華接見之後,確實有一些士人願意和他交往了,但在驕傲的北方士族們眼裡,陶侃依然是個圈外人。有一次他和同鄉楊晫坐車拜見某人,結果被吏部郎溫雅看到,溫雅驚訝地諷刺楊晫:“奈何與小人同載?”

扎心,而且是當面扎,有多狠就扎多狠。

在這種到處受冷落的環境中, 陶侃的境遇可想而知。他始終也沒能當上什麼大官,只是在東吳降臣孫秀的賞識下當了個小小的屬員。後來八王之亂爆發,孫秀被殺,陶侃的“洛陽夢”徹底破滅。在洛陽漂泊六年,陶侃別無所獲,只是在別人殘暴的歧視下認清了自己幾乎毫無希望的前途。大概43歲那年,依舊寒酸的陶侃,灰頭土臉地回了老家。

二、大將軍王敦的眼中釘

然而世上又有一句老話: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八王之亂的爆發,毀滅了西晉王朝的半壁江山。那些鄙視過、欺負過陶侃的北方士族,不少人死在戰火之中。而他們構築的那道令人絕望的歧視之網,也悄然崩潰。

陶侃的機會也隨之而來。

陶侃在江南素有名聲,西晉徵南將軍、荊州刺史劉弘奉命鎮壓荊州一帶的叛亂,徵調陶侃為南蠻長史,一同前往鎮壓叛軍。劉弘自認為無論氣節、能力、資望,都不亞於西晉滅吳的頭號功臣羊祜,因之他以羊祜和自己為榜樣,激勵陶侃奮發有為、平亂克難,為西晉王室效力。

此人是陶淵明曾祖父,虛偽堪稱東晉嶽不群,搬磚都能搬出優越感

為何劉弘會忽然如此高看陶侃?大概一者因為時局艱難,急需敢於任事的人才。二者陶侃十幾年小有薄名,一直活動在江南,看起來確實是一個有著豐富基層經驗的幹吏。

一直以士人身份活動的陶侃,遇到這個不大不小而且充滿著一定風險的機會,他投入了全副精力,率兵奮力與叛軍征戰,幫助劉弘逐步削平張昌、陳敏的叛亂割據勢力。

陶侃積功做到江夏太守,並且在荊州一帶打出了名氣與威信。劉弘去世後,他幾乎成了荊州最有威望的將領。東晉東海王司馬越的屬下華軼南下安緝荊州,陶侃成了他的部下。

但此時八王之亂更加擴大化,琅琊王司馬睿南渡後也一度染指荊州,陶侃棄華軼而歸屬司馬睿。

"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東晉大詩人陶淵明,靠著一首首含義雋永的田園詩,奠定在詩圈兒的祖師爺地位。陶家出了這麼一位宗師級人物,源自家族世代傳承。陶氏家族在東晉算不上頂級豪門,比不上王謝庾桓等世代興旺的大家族,但在陶淵明曾祖父陶侃這一代,一度成為東晉最有權勢的大門閥。

此人是陶淵明曾祖父,虛偽堪稱東晉嶽不群,搬磚都能搬出優越感

陶侃字士行,生於三國末年,跨越三國、西晉、東晉三個時代。

歷史人物但凡跟三國掛上都令人眼前一亮,一股英雄人物的即視感。況且此公連跨三朝,是不是還讓你聯想起“三朝老臣”之類的概念?

對不起,這些跟陶侃都沒什麼關係。

一、賣頭髮招待客人的陶媽媽

陶侃早年沒混出什麼名堂,一者他生得晚,二者他生的不是地方。陶侃4歲時蜀漢滅亡,6歲曹魏滅亡。他是吳國人,21歲風華正茂時東吳被西晉滅亡,東吳亡國士庶受盡北方士族歧視。世代簪纓的陶侃只做了個卑微的縣吏,落魄無已。

某次孝廉範逵路過陶家,貧寒的陶家為了好好招待範逵,陶侃之母湛氏不惜把頭髮剪了賣錢。古人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都不能輕易譭棄,湛氏此舉無疑體現了對範逵的絕對尊重。

陶侃也因此而小有名氣,後來被人屢屢推薦,從縣裡擴大到了郡一級。再後來,陶侃使出混身解數,終於託人來到西晉首都洛陽,想去拜望當時炙手可熱的司空張華。

有句話叫作,圈子不同別硬湊。用來說當時的陶侃再合適不過。

此人是陶淵明曾祖父,虛偽堪稱東晉嶽不群,搬磚都能搬出優越感

有人引薦固然是好機會,但西晉特別重視門第出身。當時受人歡迎的是北方人士,陶侃是個區區的東吳亡國奴,又不像陸機陸雲兄弟一樣是吳地豪族,你憑引薦人的一句話,就想見當朝顯貴?

張華斷然拒絕與陶侃見面。但陶侃不依不撓,仍然固執地前往拜見,神色一如既往地虔誠。大概是不想讓他再來騷擾,張華出於士大夫的禮貌接見了陶侃,並在言語中表現出應有的誠意。陶侃激動得簡直不知道手腳要往哪裡放了,似乎命運將從張華寥寥數語中改變方向。

然而後來的事實證明,這只不過是陶侃的一廂情願。張華接見之後,確實有一些士人願意和他交往了,但在驕傲的北方士族們眼裡,陶侃依然是個圈外人。有一次他和同鄉楊晫坐車拜見某人,結果被吏部郎溫雅看到,溫雅驚訝地諷刺楊晫:“奈何與小人同載?”

扎心,而且是當面扎,有多狠就扎多狠。

在這種到處受冷落的環境中, 陶侃的境遇可想而知。他始終也沒能當上什麼大官,只是在東吳降臣孫秀的賞識下當了個小小的屬員。後來八王之亂爆發,孫秀被殺,陶侃的“洛陽夢”徹底破滅。在洛陽漂泊六年,陶侃別無所獲,只是在別人殘暴的歧視下認清了自己幾乎毫無希望的前途。大概43歲那年,依舊寒酸的陶侃,灰頭土臉地回了老家。

二、大將軍王敦的眼中釘

然而世上又有一句老話: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八王之亂的爆發,毀滅了西晉王朝的半壁江山。那些鄙視過、欺負過陶侃的北方士族,不少人死在戰火之中。而他們構築的那道令人絕望的歧視之網,也悄然崩潰。

陶侃的機會也隨之而來。

陶侃在江南素有名聲,西晉徵南將軍、荊州刺史劉弘奉命鎮壓荊州一帶的叛亂,徵調陶侃為南蠻長史,一同前往鎮壓叛軍。劉弘自認為無論氣節、能力、資望,都不亞於西晉滅吳的頭號功臣羊祜,因之他以羊祜和自己為榜樣,激勵陶侃奮發有為、平亂克難,為西晉王室效力。

此人是陶淵明曾祖父,虛偽堪稱東晉嶽不群,搬磚都能搬出優越感

為何劉弘會忽然如此高看陶侃?大概一者因為時局艱難,急需敢於任事的人才。二者陶侃十幾年小有薄名,一直活動在江南,看起來確實是一個有著豐富基層經驗的幹吏。

一直以士人身份活動的陶侃,遇到這個不大不小而且充滿著一定風險的機會,他投入了全副精力,率兵奮力與叛軍征戰,幫助劉弘逐步削平張昌、陳敏的叛亂割據勢力。

陶侃積功做到江夏太守,並且在荊州一帶打出了名氣與威信。劉弘去世後,他幾乎成了荊州最有威望的將領。東晉東海王司馬越的屬下華軼南下安緝荊州,陶侃成了他的部下。

但此時八王之亂更加擴大化,琅琊王司馬睿南渡後也一度染指荊州,陶侃棄華軼而歸屬司馬睿。

此人是陶淵明曾祖父,虛偽堪稱東晉嶽不群,搬磚都能搬出優越感

司馬睿另派周顗任荊州刺史,周顗是個只會飲酒的廢物,荊州方面不斷有亂軍湧入,周顗無計可施,全靠陶侃率軍征戰,方才穩住了荊州的形勢。司馬睿後來不得不委任陶侃為荊州刺史,讓他專職負責鎮守荊州。

專任大州刺史,這個官兒可不小,相當於現在一省之長,陶侃第一次來到了人生巔峰。這個刺史之官,與那些鄙視他的北方士人的官職可不一樣,完全是自己一刀一槍拼出來的,沉甸甸硬實實,含金量之高自不用說。

如果說,陶侃自此之後仕途順利,一直安安穩穩地坐著刺史之位終老,那麼東晉歷史上必然又會出現一位忠於王室、純粹善良的大臣。

只是,命運似乎從來不想讓陶侃老老實實地實現人生價值。在他剛剛有所滿足之時,又狠狠地來了一刀。而正是這一刀,徹底改變了陶侃的心態。

荊州安定之後,陶侃招致了大將軍王敦的妒忌。

"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東晉大詩人陶淵明,靠著一首首含義雋永的田園詩,奠定在詩圈兒的祖師爺地位。陶家出了這麼一位宗師級人物,源自家族世代傳承。陶氏家族在東晉算不上頂級豪門,比不上王謝庾桓等世代興旺的大家族,但在陶淵明曾祖父陶侃這一代,一度成為東晉最有權勢的大門閥。

此人是陶淵明曾祖父,虛偽堪稱東晉嶽不群,搬磚都能搬出優越感

陶侃字士行,生於三國末年,跨越三國、西晉、東晉三個時代。

歷史人物但凡跟三國掛上都令人眼前一亮,一股英雄人物的即視感。況且此公連跨三朝,是不是還讓你聯想起“三朝老臣”之類的概念?

對不起,這些跟陶侃都沒什麼關係。

一、賣頭髮招待客人的陶媽媽

陶侃早年沒混出什麼名堂,一者他生得晚,二者他生的不是地方。陶侃4歲時蜀漢滅亡,6歲曹魏滅亡。他是吳國人,21歲風華正茂時東吳被西晉滅亡,東吳亡國士庶受盡北方士族歧視。世代簪纓的陶侃只做了個卑微的縣吏,落魄無已。

某次孝廉範逵路過陶家,貧寒的陶家為了好好招待範逵,陶侃之母湛氏不惜把頭髮剪了賣錢。古人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都不能輕易譭棄,湛氏此舉無疑體現了對範逵的絕對尊重。

陶侃也因此而小有名氣,後來被人屢屢推薦,從縣裡擴大到了郡一級。再後來,陶侃使出混身解數,終於託人來到西晉首都洛陽,想去拜望當時炙手可熱的司空張華。

有句話叫作,圈子不同別硬湊。用來說當時的陶侃再合適不過。

此人是陶淵明曾祖父,虛偽堪稱東晉嶽不群,搬磚都能搬出優越感

有人引薦固然是好機會,但西晉特別重視門第出身。當時受人歡迎的是北方人士,陶侃是個區區的東吳亡國奴,又不像陸機陸雲兄弟一樣是吳地豪族,你憑引薦人的一句話,就想見當朝顯貴?

張華斷然拒絕與陶侃見面。但陶侃不依不撓,仍然固執地前往拜見,神色一如既往地虔誠。大概是不想讓他再來騷擾,張華出於士大夫的禮貌接見了陶侃,並在言語中表現出應有的誠意。陶侃激動得簡直不知道手腳要往哪裡放了,似乎命運將從張華寥寥數語中改變方向。

然而後來的事實證明,這只不過是陶侃的一廂情願。張華接見之後,確實有一些士人願意和他交往了,但在驕傲的北方士族們眼裡,陶侃依然是個圈外人。有一次他和同鄉楊晫坐車拜見某人,結果被吏部郎溫雅看到,溫雅驚訝地諷刺楊晫:“奈何與小人同載?”

扎心,而且是當面扎,有多狠就扎多狠。

在這種到處受冷落的環境中, 陶侃的境遇可想而知。他始終也沒能當上什麼大官,只是在東吳降臣孫秀的賞識下當了個小小的屬員。後來八王之亂爆發,孫秀被殺,陶侃的“洛陽夢”徹底破滅。在洛陽漂泊六年,陶侃別無所獲,只是在別人殘暴的歧視下認清了自己幾乎毫無希望的前途。大概43歲那年,依舊寒酸的陶侃,灰頭土臉地回了老家。

二、大將軍王敦的眼中釘

然而世上又有一句老話: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八王之亂的爆發,毀滅了西晉王朝的半壁江山。那些鄙視過、欺負過陶侃的北方士族,不少人死在戰火之中。而他們構築的那道令人絕望的歧視之網,也悄然崩潰。

陶侃的機會也隨之而來。

陶侃在江南素有名聲,西晉徵南將軍、荊州刺史劉弘奉命鎮壓荊州一帶的叛亂,徵調陶侃為南蠻長史,一同前往鎮壓叛軍。劉弘自認為無論氣節、能力、資望,都不亞於西晉滅吳的頭號功臣羊祜,因之他以羊祜和自己為榜樣,激勵陶侃奮發有為、平亂克難,為西晉王室效力。

此人是陶淵明曾祖父,虛偽堪稱東晉嶽不群,搬磚都能搬出優越感

為何劉弘會忽然如此高看陶侃?大概一者因為時局艱難,急需敢於任事的人才。二者陶侃十幾年小有薄名,一直活動在江南,看起來確實是一個有著豐富基層經驗的幹吏。

一直以士人身份活動的陶侃,遇到這個不大不小而且充滿著一定風險的機會,他投入了全副精力,率兵奮力與叛軍征戰,幫助劉弘逐步削平張昌、陳敏的叛亂割據勢力。

陶侃積功做到江夏太守,並且在荊州一帶打出了名氣與威信。劉弘去世後,他幾乎成了荊州最有威望的將領。東晉東海王司馬越的屬下華軼南下安緝荊州,陶侃成了他的部下。

但此時八王之亂更加擴大化,琅琊王司馬睿南渡後也一度染指荊州,陶侃棄華軼而歸屬司馬睿。

此人是陶淵明曾祖父,虛偽堪稱東晉嶽不群,搬磚都能搬出優越感

司馬睿另派周顗任荊州刺史,周顗是個只會飲酒的廢物,荊州方面不斷有亂軍湧入,周顗無計可施,全靠陶侃率軍征戰,方才穩住了荊州的形勢。司馬睿後來不得不委任陶侃為荊州刺史,讓他專職負責鎮守荊州。

專任大州刺史,這個官兒可不小,相當於現在一省之長,陶侃第一次來到了人生巔峰。這個刺史之官,與那些鄙視他的北方士人的官職可不一樣,完全是自己一刀一槍拼出來的,沉甸甸硬實實,含金量之高自不用說。

如果說,陶侃自此之後仕途順利,一直安安穩穩地坐著刺史之位終老,那麼東晉歷史上必然又會出現一位忠於王室、純粹善良的大臣。

只是,命運似乎從來不想讓陶侃老老實實地實現人生價值。在他剛剛有所滿足之時,又狠狠地來了一刀。而正是這一刀,徹底改變了陶侃的心態。

荊州安定之後,陶侃招致了大將軍王敦的妒忌。

此人是陶淵明曾祖父,虛偽堪稱東晉嶽不群,搬磚都能搬出優越感

王敦執掌東晉最高兵權,野心非常大。江南形勢大概穩定後,他便開始安插自己的兄弟子侄,到各大州郡搶佔要職。荊州國防位置相當重要,所轄郡縣又多,是一塊大肥肉。王敦派其族弟王廙擔任荊州刺史,將陶侃轉調至廣州當刺史。為了樹起王氏的威信,消解陶侃的影響,王敦甚至要殺掉陶侃,後來迫於時局動盪才沒有下手。

半生努力,付諸流水。辛苦付出,慘遭剝奪。

什麼天道酬勤,什麼付出就有回報。在陶侃看來,簡直都是胡說八道。

無論人生態度,還是政治態度,陶侃徹底來了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三、陶侃搬磚

陶侃率領被王敦閹割過的荊州殘部軍隊,開赴廣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掃平了那裡叛亂,開始了人生中最悠然自得的一段歲月。

北方的八王之亂已轉變為五胡亂華,西晉屢遭打擊,已是窮途末路,琅琊王司馬睿趁機在江南發展勢力,東晉的基本規模已成。天下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新的秩序正在形成。

如果陶侃此時還在荊州,四方鼎峙,機會多多,憑藉在荊州大戰數年的本事,進一步擴大勢力,甚至在東晉朝廷混上更高的地位未始不可能。然而這一切美好的希冀,都被王敦無情地擊碎。

陶侃內心的怨怒不問而知。只是與士族們打了這麼些年交道之後,陶侃也一改起初那種急切而激烈的表現自我的方式,他變得更加含蓄而委婉,對自身形象和名聲更加看重了。哪怕他對王敦和琅琊王司馬睿恨得牙癢癢,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也不敢表現出來。表面上,反倒要表現出一股忠於王室、九死不悔的良好態度。

正是在這種態度支配下,他做出了那樁名聞千古的“陶侃運甓”之舉。

甓就是築牆所用之磚,運甓,也就是搬磚。

"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東晉大詩人陶淵明,靠著一首首含義雋永的田園詩,奠定在詩圈兒的祖師爺地位。陶家出了這麼一位宗師級人物,源自家族世代傳承。陶氏家族在東晉算不上頂級豪門,比不上王謝庾桓等世代興旺的大家族,但在陶淵明曾祖父陶侃這一代,一度成為東晉最有權勢的大門閥。

此人是陶淵明曾祖父,虛偽堪稱東晉嶽不群,搬磚都能搬出優越感

陶侃字士行,生於三國末年,跨越三國、西晉、東晉三個時代。

歷史人物但凡跟三國掛上都令人眼前一亮,一股英雄人物的即視感。況且此公連跨三朝,是不是還讓你聯想起“三朝老臣”之類的概念?

對不起,這些跟陶侃都沒什麼關係。

一、賣頭髮招待客人的陶媽媽

陶侃早年沒混出什麼名堂,一者他生得晚,二者他生的不是地方。陶侃4歲時蜀漢滅亡,6歲曹魏滅亡。他是吳國人,21歲風華正茂時東吳被西晉滅亡,東吳亡國士庶受盡北方士族歧視。世代簪纓的陶侃只做了個卑微的縣吏,落魄無已。

某次孝廉範逵路過陶家,貧寒的陶家為了好好招待範逵,陶侃之母湛氏不惜把頭髮剪了賣錢。古人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都不能輕易譭棄,湛氏此舉無疑體現了對範逵的絕對尊重。

陶侃也因此而小有名氣,後來被人屢屢推薦,從縣裡擴大到了郡一級。再後來,陶侃使出混身解數,終於託人來到西晉首都洛陽,想去拜望當時炙手可熱的司空張華。

有句話叫作,圈子不同別硬湊。用來說當時的陶侃再合適不過。

此人是陶淵明曾祖父,虛偽堪稱東晉嶽不群,搬磚都能搬出優越感

有人引薦固然是好機會,但西晉特別重視門第出身。當時受人歡迎的是北方人士,陶侃是個區區的東吳亡國奴,又不像陸機陸雲兄弟一樣是吳地豪族,你憑引薦人的一句話,就想見當朝顯貴?

張華斷然拒絕與陶侃見面。但陶侃不依不撓,仍然固執地前往拜見,神色一如既往地虔誠。大概是不想讓他再來騷擾,張華出於士大夫的禮貌接見了陶侃,並在言語中表現出應有的誠意。陶侃激動得簡直不知道手腳要往哪裡放了,似乎命運將從張華寥寥數語中改變方向。

然而後來的事實證明,這只不過是陶侃的一廂情願。張華接見之後,確實有一些士人願意和他交往了,但在驕傲的北方士族們眼裡,陶侃依然是個圈外人。有一次他和同鄉楊晫坐車拜見某人,結果被吏部郎溫雅看到,溫雅驚訝地諷刺楊晫:“奈何與小人同載?”

扎心,而且是當面扎,有多狠就扎多狠。

在這種到處受冷落的環境中, 陶侃的境遇可想而知。他始終也沒能當上什麼大官,只是在東吳降臣孫秀的賞識下當了個小小的屬員。後來八王之亂爆發,孫秀被殺,陶侃的“洛陽夢”徹底破滅。在洛陽漂泊六年,陶侃別無所獲,只是在別人殘暴的歧視下認清了自己幾乎毫無希望的前途。大概43歲那年,依舊寒酸的陶侃,灰頭土臉地回了老家。

二、大將軍王敦的眼中釘

然而世上又有一句老話: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八王之亂的爆發,毀滅了西晉王朝的半壁江山。那些鄙視過、欺負過陶侃的北方士族,不少人死在戰火之中。而他們構築的那道令人絕望的歧視之網,也悄然崩潰。

陶侃的機會也隨之而來。

陶侃在江南素有名聲,西晉徵南將軍、荊州刺史劉弘奉命鎮壓荊州一帶的叛亂,徵調陶侃為南蠻長史,一同前往鎮壓叛軍。劉弘自認為無論氣節、能力、資望,都不亞於西晉滅吳的頭號功臣羊祜,因之他以羊祜和自己為榜樣,激勵陶侃奮發有為、平亂克難,為西晉王室效力。

此人是陶淵明曾祖父,虛偽堪稱東晉嶽不群,搬磚都能搬出優越感

為何劉弘會忽然如此高看陶侃?大概一者因為時局艱難,急需敢於任事的人才。二者陶侃十幾年小有薄名,一直活動在江南,看起來確實是一個有著豐富基層經驗的幹吏。

一直以士人身份活動的陶侃,遇到這個不大不小而且充滿著一定風險的機會,他投入了全副精力,率兵奮力與叛軍征戰,幫助劉弘逐步削平張昌、陳敏的叛亂割據勢力。

陶侃積功做到江夏太守,並且在荊州一帶打出了名氣與威信。劉弘去世後,他幾乎成了荊州最有威望的將領。東晉東海王司馬越的屬下華軼南下安緝荊州,陶侃成了他的部下。

但此時八王之亂更加擴大化,琅琊王司馬睿南渡後也一度染指荊州,陶侃棄華軼而歸屬司馬睿。

此人是陶淵明曾祖父,虛偽堪稱東晉嶽不群,搬磚都能搬出優越感

司馬睿另派周顗任荊州刺史,周顗是個只會飲酒的廢物,荊州方面不斷有亂軍湧入,周顗無計可施,全靠陶侃率軍征戰,方才穩住了荊州的形勢。司馬睿後來不得不委任陶侃為荊州刺史,讓他專職負責鎮守荊州。

專任大州刺史,這個官兒可不小,相當於現在一省之長,陶侃第一次來到了人生巔峰。這個刺史之官,與那些鄙視他的北方士人的官職可不一樣,完全是自己一刀一槍拼出來的,沉甸甸硬實實,含金量之高自不用說。

如果說,陶侃自此之後仕途順利,一直安安穩穩地坐著刺史之位終老,那麼東晉歷史上必然又會出現一位忠於王室、純粹善良的大臣。

只是,命運似乎從來不想讓陶侃老老實實地實現人生價值。在他剛剛有所滿足之時,又狠狠地來了一刀。而正是這一刀,徹底改變了陶侃的心態。

荊州安定之後,陶侃招致了大將軍王敦的妒忌。

此人是陶淵明曾祖父,虛偽堪稱東晉嶽不群,搬磚都能搬出優越感

王敦執掌東晉最高兵權,野心非常大。江南形勢大概穩定後,他便開始安插自己的兄弟子侄,到各大州郡搶佔要職。荊州國防位置相當重要,所轄郡縣又多,是一塊大肥肉。王敦派其族弟王廙擔任荊州刺史,將陶侃轉調至廣州當刺史。為了樹起王氏的威信,消解陶侃的影響,王敦甚至要殺掉陶侃,後來迫於時局動盪才沒有下手。

半生努力,付諸流水。辛苦付出,慘遭剝奪。

什麼天道酬勤,什麼付出就有回報。在陶侃看來,簡直都是胡說八道。

無論人生態度,還是政治態度,陶侃徹底來了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三、陶侃搬磚

陶侃率領被王敦閹割過的荊州殘部軍隊,開赴廣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掃平了那裡叛亂,開始了人生中最悠然自得的一段歲月。

北方的八王之亂已轉變為五胡亂華,西晉屢遭打擊,已是窮途末路,琅琊王司馬睿趁機在江南發展勢力,東晉的基本規模已成。天下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新的秩序正在形成。

如果陶侃此時還在荊州,四方鼎峙,機會多多,憑藉在荊州大戰數年的本事,進一步擴大勢力,甚至在東晉朝廷混上更高的地位未始不可能。然而這一切美好的希冀,都被王敦無情地擊碎。

陶侃內心的怨怒不問而知。只是與士族們打了這麼些年交道之後,陶侃也一改起初那種急切而激烈的表現自我的方式,他變得更加含蓄而委婉,對自身形象和名聲更加看重了。哪怕他對王敦和琅琊王司馬睿恨得牙癢癢,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也不敢表現出來。表面上,反倒要表現出一股忠於王室、九死不悔的良好態度。

正是在這種態度支配下,他做出了那樁名聞千古的“陶侃運甓”之舉。

甓就是築牆所用之磚,運甓,也就是搬磚。

此人是陶淵明曾祖父,虛偽堪稱東晉嶽不群,搬磚都能搬出優越感

據《晉書》記載,陶侃每天早上把一百塊磚搬到臥室,晚上再搬到室外。如此反覆,勤而不輟。

有人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呢?陶侃回答,北方大亂,需要我去安定,我怕在這過的太安逸喪失了鬥志,所以才搬磚鍛鍊。

搬磚鍛鍊意志,從古至今只此一例。

大概也只有浮尚虛名的東晉士人,才能把逼裝得如此清奇。

從中可見陶侃的心眼。

鍛鍊意志有很多種方法,身為將軍,騎馬射箭、操練軍隊似乎更合乎他的身份,更能顯示他忠於王室、心念神州的心思。可是如果那樣做,和那些傖荒武將又有什麼區別?

必須夠古怪、夠獨特,才能顯出我的品格。

不得不說,他的目的達到了。

陶侃在廣州搬了十年磚後,大將軍王敦病死。東晉朝廷忙於清除王氏子弟在荊州勢力,朝中那些顯貴們,很快想起了搬磚將軍陶侃。很快,朝中一紙令下,陶侃復任荊州刺史。

舊地重回,舊權重握,對一個人的心態影響到底有多大?陶侃說不上什麼喜悅,也談不上什麼揚眉吐氣。東晉朝廷雖然沒了王敦,但新掌權的庾亮,仍然從骨子裡瞧不起南方出身的陶侃。

陶侃也沒有踐行當年在廣州的話,什麼定亂平難,都只不過是裝出來的逼而已。北方雖然已經淪入匈奴和羯人之手——此時西晉皇帝早已死光,北方是後趙的天下,現在去興兵北伐豈不是找死。

磚搬了,名聲打出來了就夠了,至於說過的話,就當空氣吧。

陶侃把全副精力用於鞏固在荊州的地位,並且以老辣的手段將荊州經營成陶氏獨立王國,甚至還藉助平定蘇峻叛亂的功勞,迫使朝廷封其為太尉。

當然,陶侃也不是完全話說了當放屁。他瞅準時機,趁後趙發生內亂,在南陽、新野、襄陽一帶兵力不足,派兵攻佔了樊城、新野、襄陽三郡,而後見好就收,再不與發一兵一卒出戰。

能做到如此收放自如,一則陶侃在軍中三十多年經驗豐富,二則東晉國力方盛,有能力與後趙作戰。但陶侃一心想保住自己在荊州勢力,不敢也不想發兵北進。他雖然上書稱“欲為陛下西平李雄,北吞石季龍”,但誰都知道,這只不過是陶侃一貫的裝逼手腕。

想打,誰也沒攔著你,倒是去呀!

公元334年,陶侃去世,享年75歲。陶氏甫一去世,幾個兒子便亂成一團,互相爭權奪利,不久便在庾亮的制壓之下全族覆沒。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