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

很記得2015年有一段時期,當時還是職場菜鳥的船長,不管是上班還是下班,刷到的新聞資訊,大多都在說一部叫《大聖歸來》的國產動畫。那一年,這部動畫電影火遍大江南北,被稱為當年最燃國漫。

歷史總是驚人相似,來到2019年,“最燃國漫”的說法似乎有點再次刷爆網絡的跡象,只不過這次的主角不是孫猴子,而是哪吒。

"

很記得2015年有一段時期,當時還是職場菜鳥的船長,不管是上班還是下班,刷到的新聞資訊,大多都在說一部叫《大聖歸來》的國產動畫。那一年,這部動畫電影火遍大江南北,被稱為當年最燃國漫。

歷史總是驚人相似,來到2019年,“最燃國漫”的說法似乎有點再次刷爆網絡的跡象,只不過這次的主角不是孫猴子,而是哪吒。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哪吒之魔童降世》,截止到7月21日為止,大規模點映已經超過一週時間,目前點映加上預售的總票房約為6114.6萬,豆瓣評分自開映以來基本維持在8.4分以上,7月21日一度飆升到了8.7分甚至8.8分。

"

很記得2015年有一段時期,當時還是職場菜鳥的船長,不管是上班還是下班,刷到的新聞資訊,大多都在說一部叫《大聖歸來》的國產動畫。那一年,這部動畫電影火遍大江南北,被稱為當年最燃國漫。

歷史總是驚人相似,來到2019年,“最燃國漫”的說法似乎有點再次刷爆網絡的跡象,只不過這次的主角不是孫猴子,而是哪吒。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哪吒之魔童降世》,截止到7月21日為止,大規模點映已經超過一週時間,目前點映加上預售的總票房約為6114.6萬,豆瓣評分自開映以來基本維持在8.4分以上,7月21日一度飆升到了8.7分甚至8.8分。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我們知道,豆瓣電影在國內來說具有一定觀影參考價值,起到風向標作用,能達到9分的稱為神作,從這個意義上,《哪吒之魔童降世》至少在國內動畫領域,目前的口碑堪稱華麗級別。

而8.3分的《大聖歸來》當年之所以會被吹爆追捧,成為現象級動畫,靠的並不是故事,恰恰相反,船長到現在都認為它的故事是有點單薄的,不少情節比較乏味空洞,用力過猛,那麼《哪吒之魔童降世》為何風評如此喜人?

我們重點從劇情和風格看看。

"

很記得2015年有一段時期,當時還是職場菜鳥的船長,不管是上班還是下班,刷到的新聞資訊,大多都在說一部叫《大聖歸來》的國產動畫。那一年,這部動畫電影火遍大江南北,被稱為當年最燃國漫。

歷史總是驚人相似,來到2019年,“最燃國漫”的說法似乎有點再次刷爆網絡的跡象,只不過這次的主角不是孫猴子,而是哪吒。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哪吒之魔童降世》,截止到7月21日為止,大規模點映已經超過一週時間,目前點映加上預售的總票房約為6114.6萬,豆瓣評分自開映以來基本維持在8.4分以上,7月21日一度飆升到了8.7分甚至8.8分。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我們知道,豆瓣電影在國內來說具有一定觀影參考價值,起到風向標作用,能達到9分的稱為神作,從這個意義上,《哪吒之魔童降世》至少在國內動畫領域,目前的口碑堪稱華麗級別。

而8.3分的《大聖歸來》當年之所以會被吹爆追捧,成為現象級動畫,靠的並不是故事,恰恰相反,船長到現在都認為它的故事是有點單薄的,不少情節比較乏味空洞,用力過猛,那麼《哪吒之魔童降世》為何風評如此喜人?

我們重點從劇情和風格看看。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作為一個取材於《封神演義》傳統文化經典IP,想要改編得讓觀眾覺得有新鮮感、不挑戰主流價值觀審美、又有較強娛樂性,做到雅俗一體,難度是非常大的。

國產動畫之所以一直不被看好,雖有高峰但總體低迷的局面,很重要原因便是劇本缺乏深度和張力,故事講不好。

而2019年哪吒,在劇情改編方面,用一句簡單的話可以概括:顛覆性有點大

不是照搬照抄,不是無下限惡俗,故事講述的是在陰差陽錯之下,哪吒變成了人人厭惡的大魔王,敖丙成為了人人敬仰的大英雄,不得不說,這個人設反差真大,要知道在原著中懲惡揚善、敢打敢殺的兒童戰神,變成了邪魅性格遭人唾棄滿肚憋屈的熊孩子,而原著中囂張跋扈、不可一世的東海龍王三太子敖丙,反倒變成了心地善良、肩負家族重任的美少龍。

"

很記得2015年有一段時期,當時還是職場菜鳥的船長,不管是上班還是下班,刷到的新聞資訊,大多都在說一部叫《大聖歸來》的國產動畫。那一年,這部動畫電影火遍大江南北,被稱為當年最燃國漫。

歷史總是驚人相似,來到2019年,“最燃國漫”的說法似乎有點再次刷爆網絡的跡象,只不過這次的主角不是孫猴子,而是哪吒。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哪吒之魔童降世》,截止到7月21日為止,大規模點映已經超過一週時間,目前點映加上預售的總票房約為6114.6萬,豆瓣評分自開映以來基本維持在8.4分以上,7月21日一度飆升到了8.7分甚至8.8分。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我們知道,豆瓣電影在國內來說具有一定觀影參考價值,起到風向標作用,能達到9分的稱為神作,從這個意義上,《哪吒之魔童降世》至少在國內動畫領域,目前的口碑堪稱華麗級別。

而8.3分的《大聖歸來》當年之所以會被吹爆追捧,成為現象級動畫,靠的並不是故事,恰恰相反,船長到現在都認為它的故事是有點單薄的,不少情節比較乏味空洞,用力過猛,那麼《哪吒之魔童降世》為何風評如此喜人?

我們重點從劇情和風格看看。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作為一個取材於《封神演義》傳統文化經典IP,想要改編得讓觀眾覺得有新鮮感、不挑戰主流價值觀審美、又有較強娛樂性,做到雅俗一體,難度是非常大的。

國產動畫之所以一直不被看好,雖有高峰但總體低迷的局面,很重要原因便是劇本缺乏深度和張力,故事講不好。

而2019年哪吒,在劇情改編方面,用一句簡單的話可以概括:顛覆性有點大

不是照搬照抄,不是無下限惡俗,故事講述的是在陰差陽錯之下,哪吒變成了人人厭惡的大魔王,敖丙成為了人人敬仰的大英雄,不得不說,這個人設反差真大,要知道在原著中懲惡揚善、敢打敢殺的兒童戰神,變成了邪魅性格遭人唾棄滿肚憋屈的熊孩子,而原著中囂張跋扈、不可一世的東海龍王三太子敖丙,反倒變成了心地善良、肩負家族重任的美少龍。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全片前半部分,基本以輕鬆活潑搞笑以及家庭親情為主,中後段開始,便走向陰暗爆發爽燃風格。

最終雙神大戰的動機,更是完全拋棄了原著中“抽你龍筋敲你龍顱、看你不順眼所以要你死我活”的劇情設計,而是迫於命運的無奈所以即便是惺惺相惜同病相憐但也要形式上分出個勝負、以證明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套路。

而這個套路在“雙雄”類港片中非常普遍,自然談不上什麼新穎,無非是為其蒙上一層浪漫主義悲劇色彩,讓觀眾看了會產生一種既熱血又深感同情的藝術效果。

"

很記得2015年有一段時期,當時還是職場菜鳥的船長,不管是上班還是下班,刷到的新聞資訊,大多都在說一部叫《大聖歸來》的國產動畫。那一年,這部動畫電影火遍大江南北,被稱為當年最燃國漫。

歷史總是驚人相似,來到2019年,“最燃國漫”的說法似乎有點再次刷爆網絡的跡象,只不過這次的主角不是孫猴子,而是哪吒。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哪吒之魔童降世》,截止到7月21日為止,大規模點映已經超過一週時間,目前點映加上預售的總票房約為6114.6萬,豆瓣評分自開映以來基本維持在8.4分以上,7月21日一度飆升到了8.7分甚至8.8分。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我們知道,豆瓣電影在國內來說具有一定觀影參考價值,起到風向標作用,能達到9分的稱為神作,從這個意義上,《哪吒之魔童降世》至少在國內動畫領域,目前的口碑堪稱華麗級別。

而8.3分的《大聖歸來》當年之所以會被吹爆追捧,成為現象級動畫,靠的並不是故事,恰恰相反,船長到現在都認為它的故事是有點單薄的,不少情節比較乏味空洞,用力過猛,那麼《哪吒之魔童降世》為何風評如此喜人?

我們重點從劇情和風格看看。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作為一個取材於《封神演義》傳統文化經典IP,想要改編得讓觀眾覺得有新鮮感、不挑戰主流價值觀審美、又有較強娛樂性,做到雅俗一體,難度是非常大的。

國產動畫之所以一直不被看好,雖有高峰但總體低迷的局面,很重要原因便是劇本缺乏深度和張力,故事講不好。

而2019年哪吒,在劇情改編方面,用一句簡單的話可以概括:顛覆性有點大

不是照搬照抄,不是無下限惡俗,故事講述的是在陰差陽錯之下,哪吒變成了人人厭惡的大魔王,敖丙成為了人人敬仰的大英雄,不得不說,這個人設反差真大,要知道在原著中懲惡揚善、敢打敢殺的兒童戰神,變成了邪魅性格遭人唾棄滿肚憋屈的熊孩子,而原著中囂張跋扈、不可一世的東海龍王三太子敖丙,反倒變成了心地善良、肩負家族重任的美少龍。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全片前半部分,基本以輕鬆活潑搞笑以及家庭親情為主,中後段開始,便走向陰暗爆發爽燃風格。

最終雙神大戰的動機,更是完全拋棄了原著中“抽你龍筋敲你龍顱、看你不順眼所以要你死我活”的劇情設計,而是迫於命運的無奈所以即便是惺惺相惜同病相憐但也要形式上分出個勝負、以證明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套路。

而這個套路在“雙雄”類港片中非常普遍,自然談不上什麼新穎,無非是為其蒙上一層浪漫主義悲劇色彩,讓觀眾看了會產生一種既熱血又深感同情的藝術效果。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然而,鑑於哪吒和敖丙怎麼看都像是坐在同一條船的悲催好基友,所以網絡上,一些同人不可描述作品很快已經出來了。

不過在這部電影當中,靈珠魔丸本為一體。所以說他們“如膠似漆”,船長竟一時反駁不了。

emmmmm,回到正題。

從局部來看,《哪吒之魔童降世》有不少地方被網友狂吐槽,諸如邏輯有硬傷、轉折不夠平滑、人物性格較奇葩、笑話和梗很低級,等等。

所謂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大家內心用來衡量事物的那把尺子都不一樣,標準不一致,所以不管是批評還是讚美,都有一定道理,影評這方面我們很難分出絕對的對和錯。

大概這就是豆瓣電影的存在意義和價值,給了廣大影迷一個觀影參考,不至於盲目看片,花冤枉錢。

"

很記得2015年有一段時期,當時還是職場菜鳥的船長,不管是上班還是下班,刷到的新聞資訊,大多都在說一部叫《大聖歸來》的國產動畫。那一年,這部動畫電影火遍大江南北,被稱為當年最燃國漫。

歷史總是驚人相似,來到2019年,“最燃國漫”的說法似乎有點再次刷爆網絡的跡象,只不過這次的主角不是孫猴子,而是哪吒。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哪吒之魔童降世》,截止到7月21日為止,大規模點映已經超過一週時間,目前點映加上預售的總票房約為6114.6萬,豆瓣評分自開映以來基本維持在8.4分以上,7月21日一度飆升到了8.7分甚至8.8分。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我們知道,豆瓣電影在國內來說具有一定觀影參考價值,起到風向標作用,能達到9分的稱為神作,從這個意義上,《哪吒之魔童降世》至少在國內動畫領域,目前的口碑堪稱華麗級別。

而8.3分的《大聖歸來》當年之所以會被吹爆追捧,成為現象級動畫,靠的並不是故事,恰恰相反,船長到現在都認為它的故事是有點單薄的,不少情節比較乏味空洞,用力過猛,那麼《哪吒之魔童降世》為何風評如此喜人?

我們重點從劇情和風格看看。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作為一個取材於《封神演義》傳統文化經典IP,想要改編得讓觀眾覺得有新鮮感、不挑戰主流價值觀審美、又有較強娛樂性,做到雅俗一體,難度是非常大的。

國產動畫之所以一直不被看好,雖有高峰但總體低迷的局面,很重要原因便是劇本缺乏深度和張力,故事講不好。

而2019年哪吒,在劇情改編方面,用一句簡單的話可以概括:顛覆性有點大

不是照搬照抄,不是無下限惡俗,故事講述的是在陰差陽錯之下,哪吒變成了人人厭惡的大魔王,敖丙成為了人人敬仰的大英雄,不得不說,這個人設反差真大,要知道在原著中懲惡揚善、敢打敢殺的兒童戰神,變成了邪魅性格遭人唾棄滿肚憋屈的熊孩子,而原著中囂張跋扈、不可一世的東海龍王三太子敖丙,反倒變成了心地善良、肩負家族重任的美少龍。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全片前半部分,基本以輕鬆活潑搞笑以及家庭親情為主,中後段開始,便走向陰暗爆發爽燃風格。

最終雙神大戰的動機,更是完全拋棄了原著中“抽你龍筋敲你龍顱、看你不順眼所以要你死我活”的劇情設計,而是迫於命運的無奈所以即便是惺惺相惜同病相憐但也要形式上分出個勝負、以證明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套路。

而這個套路在“雙雄”類港片中非常普遍,自然談不上什麼新穎,無非是為其蒙上一層浪漫主義悲劇色彩,讓觀眾看了會產生一種既熱血又深感同情的藝術效果。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然而,鑑於哪吒和敖丙怎麼看都像是坐在同一條船的悲催好基友,所以網絡上,一些同人不可描述作品很快已經出來了。

不過在這部電影當中,靈珠魔丸本為一體。所以說他們“如膠似漆”,船長竟一時反駁不了。

emmmmm,回到正題。

從局部來看,《哪吒之魔童降世》有不少地方被網友狂吐槽,諸如邏輯有硬傷、轉折不夠平滑、人物性格較奇葩、笑話和梗很低級,等等。

所謂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大家內心用來衡量事物的那把尺子都不一樣,標準不一致,所以不管是批評還是讚美,都有一定道理,影評這方面我們很難分出絕對的對和錯。

大概這就是豆瓣電影的存在意義和價值,給了廣大影迷一個觀影參考,不至於盲目看片,花冤枉錢。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從整體來看,《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改編,船長不覺得差,至少沒有那種強硬為主角配上一個女子當CP、然後扯上什麼愛情宿命輪迴的國產爛俗套路。

但船長也不覺得很好。

正所謂蘿蔔白菜各有所愛。

一方面,我不相信那5萬多(持續上漲)打分的網友,都是營銷號和刷子,肯定有不少真正掏了錢去影院看過後、認為片子優秀然後大力點讚的童鞋;另一方面,改編是一門藝術,根本立足點是要在忠於原著基礎上,做出的創新和大膽嘗試。

原著小說《封神演義》第十二回,關於哪吒的出生,是這樣的描述:

這位神聖下世,出在陳塘關,乃姜子牙先行官是也。靈珠子化身。

雖說文學作品一定要融入時代適應時代,結合主流價值觀精神,才能推陳出新煥發出新的生命力,但是若你問船長最喜歡什麼類型的哪吒,我會毫不猶豫地說是40年前那一部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神仙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

很記得2015年有一段時期,當時還是職場菜鳥的船長,不管是上班還是下班,刷到的新聞資訊,大多都在說一部叫《大聖歸來》的國產動畫。那一年,這部動畫電影火遍大江南北,被稱為當年最燃國漫。

歷史總是驚人相似,來到2019年,“最燃國漫”的說法似乎有點再次刷爆網絡的跡象,只不過這次的主角不是孫猴子,而是哪吒。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哪吒之魔童降世》,截止到7月21日為止,大規模點映已經超過一週時間,目前點映加上預售的總票房約為6114.6萬,豆瓣評分自開映以來基本維持在8.4分以上,7月21日一度飆升到了8.7分甚至8.8分。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我們知道,豆瓣電影在國內來說具有一定觀影參考價值,起到風向標作用,能達到9分的稱為神作,從這個意義上,《哪吒之魔童降世》至少在國內動畫領域,目前的口碑堪稱華麗級別。

而8.3分的《大聖歸來》當年之所以會被吹爆追捧,成為現象級動畫,靠的並不是故事,恰恰相反,船長到現在都認為它的故事是有點單薄的,不少情節比較乏味空洞,用力過猛,那麼《哪吒之魔童降世》為何風評如此喜人?

我們重點從劇情和風格看看。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作為一個取材於《封神演義》傳統文化經典IP,想要改編得讓觀眾覺得有新鮮感、不挑戰主流價值觀審美、又有較強娛樂性,做到雅俗一體,難度是非常大的。

國產動畫之所以一直不被看好,雖有高峰但總體低迷的局面,很重要原因便是劇本缺乏深度和張力,故事講不好。

而2019年哪吒,在劇情改編方面,用一句簡單的話可以概括:顛覆性有點大

不是照搬照抄,不是無下限惡俗,故事講述的是在陰差陽錯之下,哪吒變成了人人厭惡的大魔王,敖丙成為了人人敬仰的大英雄,不得不說,這個人設反差真大,要知道在原著中懲惡揚善、敢打敢殺的兒童戰神,變成了邪魅性格遭人唾棄滿肚憋屈的熊孩子,而原著中囂張跋扈、不可一世的東海龍王三太子敖丙,反倒變成了心地善良、肩負家族重任的美少龍。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全片前半部分,基本以輕鬆活潑搞笑以及家庭親情為主,中後段開始,便走向陰暗爆發爽燃風格。

最終雙神大戰的動機,更是完全拋棄了原著中“抽你龍筋敲你龍顱、看你不順眼所以要你死我活”的劇情設計,而是迫於命運的無奈所以即便是惺惺相惜同病相憐但也要形式上分出個勝負、以證明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套路。

而這個套路在“雙雄”類港片中非常普遍,自然談不上什麼新穎,無非是為其蒙上一層浪漫主義悲劇色彩,讓觀眾看了會產生一種既熱血又深感同情的藝術效果。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然而,鑑於哪吒和敖丙怎麼看都像是坐在同一條船的悲催好基友,所以網絡上,一些同人不可描述作品很快已經出來了。

不過在這部電影當中,靈珠魔丸本為一體。所以說他們“如膠似漆”,船長竟一時反駁不了。

emmmmm,回到正題。

從局部來看,《哪吒之魔童降世》有不少地方被網友狂吐槽,諸如邏輯有硬傷、轉折不夠平滑、人物性格較奇葩、笑話和梗很低級,等等。

所謂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大家內心用來衡量事物的那把尺子都不一樣,標準不一致,所以不管是批評還是讚美,都有一定道理,影評這方面我們很難分出絕對的對和錯。

大概這就是豆瓣電影的存在意義和價值,給了廣大影迷一個觀影參考,不至於盲目看片,花冤枉錢。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從整體來看,《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改編,船長不覺得差,至少沒有那種強硬為主角配上一個女子當CP、然後扯上什麼愛情宿命輪迴的國產爛俗套路。

但船長也不覺得很好。

正所謂蘿蔔白菜各有所愛。

一方面,我不相信那5萬多(持續上漲)打分的網友,都是營銷號和刷子,肯定有不少真正掏了錢去影院看過後、認為片子優秀然後大力點讚的童鞋;另一方面,改編是一門藝術,根本立足點是要在忠於原著基礎上,做出的創新和大膽嘗試。

原著小說《封神演義》第十二回,關於哪吒的出生,是這樣的描述:

這位神聖下世,出在陳塘關,乃姜子牙先行官是也。靈珠子化身。

雖說文學作品一定要融入時代適應時代,結合主流價值觀精神,才能推陳出新煥發出新的生命力,但是若你問船長最喜歡什麼類型的哪吒,我會毫不猶豫地說是40年前那一部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神仙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1979年,為慶祝新中國成立三十週年,《哪吒鬧海》動畫電影上映。

在我國動畫界,有一個在當時聞名世界的“中國學派”,其中《哪吒鬧海》是“中國學派”第二個黃金時代的扛鼎作,是文革後社會影響力最大的動畫作品,同時,該片是中國第一部寬銀幕動畫長片,與《大鬧天宮》並列成為上個世紀中國動畫電影的兩座巍峨大山。

直到今天為止,依然沒有國產動畫能逾越這兩座大山。

其中《哪吒鬧海》豆瓣評分9.0。

"

很記得2015年有一段時期,當時還是職場菜鳥的船長,不管是上班還是下班,刷到的新聞資訊,大多都在說一部叫《大聖歸來》的國產動畫。那一年,這部動畫電影火遍大江南北,被稱為當年最燃國漫。

歷史總是驚人相似,來到2019年,“最燃國漫”的說法似乎有點再次刷爆網絡的跡象,只不過這次的主角不是孫猴子,而是哪吒。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哪吒之魔童降世》,截止到7月21日為止,大規模點映已經超過一週時間,目前點映加上預售的總票房約為6114.6萬,豆瓣評分自開映以來基本維持在8.4分以上,7月21日一度飆升到了8.7分甚至8.8分。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我們知道,豆瓣電影在國內來說具有一定觀影參考價值,起到風向標作用,能達到9分的稱為神作,從這個意義上,《哪吒之魔童降世》至少在國內動畫領域,目前的口碑堪稱華麗級別。

而8.3分的《大聖歸來》當年之所以會被吹爆追捧,成為現象級動畫,靠的並不是故事,恰恰相反,船長到現在都認為它的故事是有點單薄的,不少情節比較乏味空洞,用力過猛,那麼《哪吒之魔童降世》為何風評如此喜人?

我們重點從劇情和風格看看。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作為一個取材於《封神演義》傳統文化經典IP,想要改編得讓觀眾覺得有新鮮感、不挑戰主流價值觀審美、又有較強娛樂性,做到雅俗一體,難度是非常大的。

國產動畫之所以一直不被看好,雖有高峰但總體低迷的局面,很重要原因便是劇本缺乏深度和張力,故事講不好。

而2019年哪吒,在劇情改編方面,用一句簡單的話可以概括:顛覆性有點大

不是照搬照抄,不是無下限惡俗,故事講述的是在陰差陽錯之下,哪吒變成了人人厭惡的大魔王,敖丙成為了人人敬仰的大英雄,不得不說,這個人設反差真大,要知道在原著中懲惡揚善、敢打敢殺的兒童戰神,變成了邪魅性格遭人唾棄滿肚憋屈的熊孩子,而原著中囂張跋扈、不可一世的東海龍王三太子敖丙,反倒變成了心地善良、肩負家族重任的美少龍。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全片前半部分,基本以輕鬆活潑搞笑以及家庭親情為主,中後段開始,便走向陰暗爆發爽燃風格。

最終雙神大戰的動機,更是完全拋棄了原著中“抽你龍筋敲你龍顱、看你不順眼所以要你死我活”的劇情設計,而是迫於命運的無奈所以即便是惺惺相惜同病相憐但也要形式上分出個勝負、以證明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套路。

而這個套路在“雙雄”類港片中非常普遍,自然談不上什麼新穎,無非是為其蒙上一層浪漫主義悲劇色彩,讓觀眾看了會產生一種既熱血又深感同情的藝術效果。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然而,鑑於哪吒和敖丙怎麼看都像是坐在同一條船的悲催好基友,所以網絡上,一些同人不可描述作品很快已經出來了。

不過在這部電影當中,靈珠魔丸本為一體。所以說他們“如膠似漆”,船長竟一時反駁不了。

emmmmm,回到正題。

從局部來看,《哪吒之魔童降世》有不少地方被網友狂吐槽,諸如邏輯有硬傷、轉折不夠平滑、人物性格較奇葩、笑話和梗很低級,等等。

所謂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大家內心用來衡量事物的那把尺子都不一樣,標準不一致,所以不管是批評還是讚美,都有一定道理,影評這方面我們很難分出絕對的對和錯。

大概這就是豆瓣電影的存在意義和價值,給了廣大影迷一個觀影參考,不至於盲目看片,花冤枉錢。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從整體來看,《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改編,船長不覺得差,至少沒有那種強硬為主角配上一個女子當CP、然後扯上什麼愛情宿命輪迴的國產爛俗套路。

但船長也不覺得很好。

正所謂蘿蔔白菜各有所愛。

一方面,我不相信那5萬多(持續上漲)打分的網友,都是營銷號和刷子,肯定有不少真正掏了錢去影院看過後、認為片子優秀然後大力點讚的童鞋;另一方面,改編是一門藝術,根本立足點是要在忠於原著基礎上,做出的創新和大膽嘗試。

原著小說《封神演義》第十二回,關於哪吒的出生,是這樣的描述:

這位神聖下世,出在陳塘關,乃姜子牙先行官是也。靈珠子化身。

雖說文學作品一定要融入時代適應時代,結合主流價值觀精神,才能推陳出新煥發出新的生命力,但是若你問船長最喜歡什麼類型的哪吒,我會毫不猶豫地說是40年前那一部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神仙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1979年,為慶祝新中國成立三十週年,《哪吒鬧海》動畫電影上映。

在我國動畫界,有一個在當時聞名世界的“中國學派”,其中《哪吒鬧海》是“中國學派”第二個黃金時代的扛鼎作,是文革後社會影響力最大的動畫作品,同時,該片是中國第一部寬銀幕動畫長片,與《大鬧天宮》並列成為上個世紀中國動畫電影的兩座巍峨大山。

直到今天為止,依然沒有國產動畫能逾越這兩座大山。

其中《哪吒鬧海》豆瓣評分9.0。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不可否認,以前的水墨風格動畫已經成為過去時,無法成為今天的主流,但若從藝術的角度去評判,1979年的《哪吒鬧海》,是船長認為最能代表哪吒這一個IP形象的動畫作品。

理由很簡單,這部電影,從頭到尾都是一部血統純正的國產動畫

是的,從頭到尾,各個方面。

題材

我國剪紙藝術第一人、動畫電影創始人萬籟鳴說過:“動畫片一在中國出現,題材上就與西方的分道揚鑣了。”

上個世紀的中國動畫片,有著與西方動畫片非常明顯的區別,基本算是截然不同,就是那種第一眼看上去你就覺得是“Made in China”的感覺。很大程度上,這是因為中國動畫片都是直接取材於中國傳統文學,比如神話故事、歷史典故、成語寓言等等。

比如《哪吒鬧海》取材於《封神演義》第十二回《陳塘關哪吒出世》至第十四回《哪吒現蓮花化身》。當然,影片一開頭就告訴觀眾這個信息。

"

很記得2015年有一段時期,當時還是職場菜鳥的船長,不管是上班還是下班,刷到的新聞資訊,大多都在說一部叫《大聖歸來》的國產動畫。那一年,這部動畫電影火遍大江南北,被稱為當年最燃國漫。

歷史總是驚人相似,來到2019年,“最燃國漫”的說法似乎有點再次刷爆網絡的跡象,只不過這次的主角不是孫猴子,而是哪吒。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哪吒之魔童降世》,截止到7月21日為止,大規模點映已經超過一週時間,目前點映加上預售的總票房約為6114.6萬,豆瓣評分自開映以來基本維持在8.4分以上,7月21日一度飆升到了8.7分甚至8.8分。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我們知道,豆瓣電影在國內來說具有一定觀影參考價值,起到風向標作用,能達到9分的稱為神作,從這個意義上,《哪吒之魔童降世》至少在國內動畫領域,目前的口碑堪稱華麗級別。

而8.3分的《大聖歸來》當年之所以會被吹爆追捧,成為現象級動畫,靠的並不是故事,恰恰相反,船長到現在都認為它的故事是有點單薄的,不少情節比較乏味空洞,用力過猛,那麼《哪吒之魔童降世》為何風評如此喜人?

我們重點從劇情和風格看看。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作為一個取材於《封神演義》傳統文化經典IP,想要改編得讓觀眾覺得有新鮮感、不挑戰主流價值觀審美、又有較強娛樂性,做到雅俗一體,難度是非常大的。

國產動畫之所以一直不被看好,雖有高峰但總體低迷的局面,很重要原因便是劇本缺乏深度和張力,故事講不好。

而2019年哪吒,在劇情改編方面,用一句簡單的話可以概括:顛覆性有點大

不是照搬照抄,不是無下限惡俗,故事講述的是在陰差陽錯之下,哪吒變成了人人厭惡的大魔王,敖丙成為了人人敬仰的大英雄,不得不說,這個人設反差真大,要知道在原著中懲惡揚善、敢打敢殺的兒童戰神,變成了邪魅性格遭人唾棄滿肚憋屈的熊孩子,而原著中囂張跋扈、不可一世的東海龍王三太子敖丙,反倒變成了心地善良、肩負家族重任的美少龍。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全片前半部分,基本以輕鬆活潑搞笑以及家庭親情為主,中後段開始,便走向陰暗爆發爽燃風格。

最終雙神大戰的動機,更是完全拋棄了原著中“抽你龍筋敲你龍顱、看你不順眼所以要你死我活”的劇情設計,而是迫於命運的無奈所以即便是惺惺相惜同病相憐但也要形式上分出個勝負、以證明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套路。

而這個套路在“雙雄”類港片中非常普遍,自然談不上什麼新穎,無非是為其蒙上一層浪漫主義悲劇色彩,讓觀眾看了會產生一種既熱血又深感同情的藝術效果。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然而,鑑於哪吒和敖丙怎麼看都像是坐在同一條船的悲催好基友,所以網絡上,一些同人不可描述作品很快已經出來了。

不過在這部電影當中,靈珠魔丸本為一體。所以說他們“如膠似漆”,船長竟一時反駁不了。

emmmmm,回到正題。

從局部來看,《哪吒之魔童降世》有不少地方被網友狂吐槽,諸如邏輯有硬傷、轉折不夠平滑、人物性格較奇葩、笑話和梗很低級,等等。

所謂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大家內心用來衡量事物的那把尺子都不一樣,標準不一致,所以不管是批評還是讚美,都有一定道理,影評這方面我們很難分出絕對的對和錯。

大概這就是豆瓣電影的存在意義和價值,給了廣大影迷一個觀影參考,不至於盲目看片,花冤枉錢。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從整體來看,《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改編,船長不覺得差,至少沒有那種強硬為主角配上一個女子當CP、然後扯上什麼愛情宿命輪迴的國產爛俗套路。

但船長也不覺得很好。

正所謂蘿蔔白菜各有所愛。

一方面,我不相信那5萬多(持續上漲)打分的網友,都是營銷號和刷子,肯定有不少真正掏了錢去影院看過後、認為片子優秀然後大力點讚的童鞋;另一方面,改編是一門藝術,根本立足點是要在忠於原著基礎上,做出的創新和大膽嘗試。

原著小說《封神演義》第十二回,關於哪吒的出生,是這樣的描述:

這位神聖下世,出在陳塘關,乃姜子牙先行官是也。靈珠子化身。

雖說文學作品一定要融入時代適應時代,結合主流價值觀精神,才能推陳出新煥發出新的生命力,但是若你問船長最喜歡什麼類型的哪吒,我會毫不猶豫地說是40年前那一部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神仙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1979年,為慶祝新中國成立三十週年,《哪吒鬧海》動畫電影上映。

在我國動畫界,有一個在當時聞名世界的“中國學派”,其中《哪吒鬧海》是“中國學派”第二個黃金時代的扛鼎作,是文革後社會影響力最大的動畫作品,同時,該片是中國第一部寬銀幕動畫長片,與《大鬧天宮》並列成為上個世紀中國動畫電影的兩座巍峨大山。

直到今天為止,依然沒有國產動畫能逾越這兩座大山。

其中《哪吒鬧海》豆瓣評分9.0。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不可否認,以前的水墨風格動畫已經成為過去時,無法成為今天的主流,但若從藝術的角度去評判,1979年的《哪吒鬧海》,是船長認為最能代表哪吒這一個IP形象的動畫作品。

理由很簡單,這部電影,從頭到尾都是一部血統純正的國產動畫

是的,從頭到尾,各個方面。

題材

我國剪紙藝術第一人、動畫電影創始人萬籟鳴說過:“動畫片一在中國出現,題材上就與西方的分道揚鑣了。”

上個世紀的中國動畫片,有著與西方動畫片非常明顯的區別,基本算是截然不同,就是那種第一眼看上去你就覺得是“Made in China”的感覺。很大程度上,這是因為中國動畫片都是直接取材於中國傳統文學,比如神話故事、歷史典故、成語寓言等等。

比如《哪吒鬧海》取材於《封神演義》第十二回《陳塘關哪吒出世》至第十四回《哪吒現蓮花化身》。當然,影片一開頭就告訴觀眾這個信息。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上個世界的老一輩動畫人,因為時代的特殊性,所以生產動畫的大體方針是要寓教於樂,講求娛樂性以及思想性的結合,要能夠給予觀眾一定的教育啟發,畢竟動畫片的絕對主力受眾是青少年。

我國傳統文學領域資源極其豐富,幾乎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加上都是中國人所耳熟能詳的故事,所以改編搬到銀幕上自然非常有親切感和認同感,這是有中國特色以及反映民族精神的文化傑作,哪怕向世界傳播,我們也可以驕傲地說這是我們中國原創的作品,我們不需要抄襲誰,更不需要模仿誰,我們自己就有一座素材和思想源泉的寶庫。

"

很記得2015年有一段時期,當時還是職場菜鳥的船長,不管是上班還是下班,刷到的新聞資訊,大多都在說一部叫《大聖歸來》的國產動畫。那一年,這部動畫電影火遍大江南北,被稱為當年最燃國漫。

歷史總是驚人相似,來到2019年,“最燃國漫”的說法似乎有點再次刷爆網絡的跡象,只不過這次的主角不是孫猴子,而是哪吒。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哪吒之魔童降世》,截止到7月21日為止,大規模點映已經超過一週時間,目前點映加上預售的總票房約為6114.6萬,豆瓣評分自開映以來基本維持在8.4分以上,7月21日一度飆升到了8.7分甚至8.8分。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我們知道,豆瓣電影在國內來說具有一定觀影參考價值,起到風向標作用,能達到9分的稱為神作,從這個意義上,《哪吒之魔童降世》至少在國內動畫領域,目前的口碑堪稱華麗級別。

而8.3分的《大聖歸來》當年之所以會被吹爆追捧,成為現象級動畫,靠的並不是故事,恰恰相反,船長到現在都認為它的故事是有點單薄的,不少情節比較乏味空洞,用力過猛,那麼《哪吒之魔童降世》為何風評如此喜人?

我們重點從劇情和風格看看。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作為一個取材於《封神演義》傳統文化經典IP,想要改編得讓觀眾覺得有新鮮感、不挑戰主流價值觀審美、又有較強娛樂性,做到雅俗一體,難度是非常大的。

國產動畫之所以一直不被看好,雖有高峰但總體低迷的局面,很重要原因便是劇本缺乏深度和張力,故事講不好。

而2019年哪吒,在劇情改編方面,用一句簡單的話可以概括:顛覆性有點大

不是照搬照抄,不是無下限惡俗,故事講述的是在陰差陽錯之下,哪吒變成了人人厭惡的大魔王,敖丙成為了人人敬仰的大英雄,不得不說,這個人設反差真大,要知道在原著中懲惡揚善、敢打敢殺的兒童戰神,變成了邪魅性格遭人唾棄滿肚憋屈的熊孩子,而原著中囂張跋扈、不可一世的東海龍王三太子敖丙,反倒變成了心地善良、肩負家族重任的美少龍。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全片前半部分,基本以輕鬆活潑搞笑以及家庭親情為主,中後段開始,便走向陰暗爆發爽燃風格。

最終雙神大戰的動機,更是完全拋棄了原著中“抽你龍筋敲你龍顱、看你不順眼所以要你死我活”的劇情設計,而是迫於命運的無奈所以即便是惺惺相惜同病相憐但也要形式上分出個勝負、以證明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套路。

而這個套路在“雙雄”類港片中非常普遍,自然談不上什麼新穎,無非是為其蒙上一層浪漫主義悲劇色彩,讓觀眾看了會產生一種既熱血又深感同情的藝術效果。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然而,鑑於哪吒和敖丙怎麼看都像是坐在同一條船的悲催好基友,所以網絡上,一些同人不可描述作品很快已經出來了。

不過在這部電影當中,靈珠魔丸本為一體。所以說他們“如膠似漆”,船長竟一時反駁不了。

emmmmm,回到正題。

從局部來看,《哪吒之魔童降世》有不少地方被網友狂吐槽,諸如邏輯有硬傷、轉折不夠平滑、人物性格較奇葩、笑話和梗很低級,等等。

所謂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大家內心用來衡量事物的那把尺子都不一樣,標準不一致,所以不管是批評還是讚美,都有一定道理,影評這方面我們很難分出絕對的對和錯。

大概這就是豆瓣電影的存在意義和價值,給了廣大影迷一個觀影參考,不至於盲目看片,花冤枉錢。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從整體來看,《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改編,船長不覺得差,至少沒有那種強硬為主角配上一個女子當CP、然後扯上什麼愛情宿命輪迴的國產爛俗套路。

但船長也不覺得很好。

正所謂蘿蔔白菜各有所愛。

一方面,我不相信那5萬多(持續上漲)打分的網友,都是營銷號和刷子,肯定有不少真正掏了錢去影院看過後、認為片子優秀然後大力點讚的童鞋;另一方面,改編是一門藝術,根本立足點是要在忠於原著基礎上,做出的創新和大膽嘗試。

原著小說《封神演義》第十二回,關於哪吒的出生,是這樣的描述:

這位神聖下世,出在陳塘關,乃姜子牙先行官是也。靈珠子化身。

雖說文學作品一定要融入時代適應時代,結合主流價值觀精神,才能推陳出新煥發出新的生命力,但是若你問船長最喜歡什麼類型的哪吒,我會毫不猶豫地說是40年前那一部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神仙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1979年,為慶祝新中國成立三十週年,《哪吒鬧海》動畫電影上映。

在我國動畫界,有一個在當時聞名世界的“中國學派”,其中《哪吒鬧海》是“中國學派”第二個黃金時代的扛鼎作,是文革後社會影響力最大的動畫作品,同時,該片是中國第一部寬銀幕動畫長片,與《大鬧天宮》並列成為上個世紀中國動畫電影的兩座巍峨大山。

直到今天為止,依然沒有國產動畫能逾越這兩座大山。

其中《哪吒鬧海》豆瓣評分9.0。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不可否認,以前的水墨風格動畫已經成為過去時,無法成為今天的主流,但若從藝術的角度去評判,1979年的《哪吒鬧海》,是船長認為最能代表哪吒這一個IP形象的動畫作品。

理由很簡單,這部電影,從頭到尾都是一部血統純正的國產動畫

是的,從頭到尾,各個方面。

題材

我國剪紙藝術第一人、動畫電影創始人萬籟鳴說過:“動畫片一在中國出現,題材上就與西方的分道揚鑣了。”

上個世紀的中國動畫片,有著與西方動畫片非常明顯的區別,基本算是截然不同,就是那種第一眼看上去你就覺得是“Made in China”的感覺。很大程度上,這是因為中國動畫片都是直接取材於中國傳統文學,比如神話故事、歷史典故、成語寓言等等。

比如《哪吒鬧海》取材於《封神演義》第十二回《陳塘關哪吒出世》至第十四回《哪吒現蓮花化身》。當然,影片一開頭就告訴觀眾這個信息。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上個世界的老一輩動畫人,因為時代的特殊性,所以生產動畫的大體方針是要寓教於樂,講求娛樂性以及思想性的結合,要能夠給予觀眾一定的教育啟發,畢竟動畫片的絕對主力受眾是青少年。

我國傳統文學領域資源極其豐富,幾乎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加上都是中國人所耳熟能詳的故事,所以改編搬到銀幕上自然非常有親切感和認同感,這是有中國特色以及反映民族精神的文化傑作,哪怕向世界傳播,我們也可以驕傲地說這是我們中國原創的作品,我們不需要抄襲誰,更不需要模仿誰,我們自己就有一座素材和思想源泉的寶庫。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美術

上個世紀中國動畫大致有三種動畫類型:水墨動畫,剪紙動畫,水墨剪紙動畫。不管哪種形式,都具有濃厚的中國特色,而水墨動畫,其實是將中國傳統繪畫與動畫技術相結合的藝術表現形式,我們之所以會覺得《哪吒鬧海》,《大鬧天宮》,當然還有《九色鹿》,《天書奇譚》等水墨動畫片這麼有親切感,因為這就是我們從小就開始接觸的美術呀。

你小學的時候,肯定用過蠟筆、彩筆畫畫吧?

畫得好的童鞋,其作品還被老師當眾表揚、甚至還張貼到門口的公告牆板上面。

美術,既是無數中國人童年最開始實際應用的藝術,又是中國動畫人得以在世界打出名堂的法寶。

"

很記得2015年有一段時期,當時還是職場菜鳥的船長,不管是上班還是下班,刷到的新聞資訊,大多都在說一部叫《大聖歸來》的國產動畫。那一年,這部動畫電影火遍大江南北,被稱為當年最燃國漫。

歷史總是驚人相似,來到2019年,“最燃國漫”的說法似乎有點再次刷爆網絡的跡象,只不過這次的主角不是孫猴子,而是哪吒。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哪吒之魔童降世》,截止到7月21日為止,大規模點映已經超過一週時間,目前點映加上預售的總票房約為6114.6萬,豆瓣評分自開映以來基本維持在8.4分以上,7月21日一度飆升到了8.7分甚至8.8分。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我們知道,豆瓣電影在國內來說具有一定觀影參考價值,起到風向標作用,能達到9分的稱為神作,從這個意義上,《哪吒之魔童降世》至少在國內動畫領域,目前的口碑堪稱華麗級別。

而8.3分的《大聖歸來》當年之所以會被吹爆追捧,成為現象級動畫,靠的並不是故事,恰恰相反,船長到現在都認為它的故事是有點單薄的,不少情節比較乏味空洞,用力過猛,那麼《哪吒之魔童降世》為何風評如此喜人?

我們重點從劇情和風格看看。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作為一個取材於《封神演義》傳統文化經典IP,想要改編得讓觀眾覺得有新鮮感、不挑戰主流價值觀審美、又有較強娛樂性,做到雅俗一體,難度是非常大的。

國產動畫之所以一直不被看好,雖有高峰但總體低迷的局面,很重要原因便是劇本缺乏深度和張力,故事講不好。

而2019年哪吒,在劇情改編方面,用一句簡單的話可以概括:顛覆性有點大

不是照搬照抄,不是無下限惡俗,故事講述的是在陰差陽錯之下,哪吒變成了人人厭惡的大魔王,敖丙成為了人人敬仰的大英雄,不得不說,這個人設反差真大,要知道在原著中懲惡揚善、敢打敢殺的兒童戰神,變成了邪魅性格遭人唾棄滿肚憋屈的熊孩子,而原著中囂張跋扈、不可一世的東海龍王三太子敖丙,反倒變成了心地善良、肩負家族重任的美少龍。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全片前半部分,基本以輕鬆活潑搞笑以及家庭親情為主,中後段開始,便走向陰暗爆發爽燃風格。

最終雙神大戰的動機,更是完全拋棄了原著中“抽你龍筋敲你龍顱、看你不順眼所以要你死我活”的劇情設計,而是迫於命運的無奈所以即便是惺惺相惜同病相憐但也要形式上分出個勝負、以證明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套路。

而這個套路在“雙雄”類港片中非常普遍,自然談不上什麼新穎,無非是為其蒙上一層浪漫主義悲劇色彩,讓觀眾看了會產生一種既熱血又深感同情的藝術效果。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然而,鑑於哪吒和敖丙怎麼看都像是坐在同一條船的悲催好基友,所以網絡上,一些同人不可描述作品很快已經出來了。

不過在這部電影當中,靈珠魔丸本為一體。所以說他們“如膠似漆”,船長竟一時反駁不了。

emmmmm,回到正題。

從局部來看,《哪吒之魔童降世》有不少地方被網友狂吐槽,諸如邏輯有硬傷、轉折不夠平滑、人物性格較奇葩、笑話和梗很低級,等等。

所謂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大家內心用來衡量事物的那把尺子都不一樣,標準不一致,所以不管是批評還是讚美,都有一定道理,影評這方面我們很難分出絕對的對和錯。

大概這就是豆瓣電影的存在意義和價值,給了廣大影迷一個觀影參考,不至於盲目看片,花冤枉錢。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從整體來看,《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改編,船長不覺得差,至少沒有那種強硬為主角配上一個女子當CP、然後扯上什麼愛情宿命輪迴的國產爛俗套路。

但船長也不覺得很好。

正所謂蘿蔔白菜各有所愛。

一方面,我不相信那5萬多(持續上漲)打分的網友,都是營銷號和刷子,肯定有不少真正掏了錢去影院看過後、認為片子優秀然後大力點讚的童鞋;另一方面,改編是一門藝術,根本立足點是要在忠於原著基礎上,做出的創新和大膽嘗試。

原著小說《封神演義》第十二回,關於哪吒的出生,是這樣的描述:

這位神聖下世,出在陳塘關,乃姜子牙先行官是也。靈珠子化身。

雖說文學作品一定要融入時代適應時代,結合主流價值觀精神,才能推陳出新煥發出新的生命力,但是若你問船長最喜歡什麼類型的哪吒,我會毫不猶豫地說是40年前那一部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神仙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1979年,為慶祝新中國成立三十週年,《哪吒鬧海》動畫電影上映。

在我國動畫界,有一個在當時聞名世界的“中國學派”,其中《哪吒鬧海》是“中國學派”第二個黃金時代的扛鼎作,是文革後社會影響力最大的動畫作品,同時,該片是中國第一部寬銀幕動畫長片,與《大鬧天宮》並列成為上個世紀中國動畫電影的兩座巍峨大山。

直到今天為止,依然沒有國產動畫能逾越這兩座大山。

其中《哪吒鬧海》豆瓣評分9.0。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不可否認,以前的水墨風格動畫已經成為過去時,無法成為今天的主流,但若從藝術的角度去評判,1979年的《哪吒鬧海》,是船長認為最能代表哪吒這一個IP形象的動畫作品。

理由很簡單,這部電影,從頭到尾都是一部血統純正的國產動畫

是的,從頭到尾,各個方面。

題材

我國剪紙藝術第一人、動畫電影創始人萬籟鳴說過:“動畫片一在中國出現,題材上就與西方的分道揚鑣了。”

上個世紀的中國動畫片,有著與西方動畫片非常明顯的區別,基本算是截然不同,就是那種第一眼看上去你就覺得是“Made in China”的感覺。很大程度上,這是因為中國動畫片都是直接取材於中國傳統文學,比如神話故事、歷史典故、成語寓言等等。

比如《哪吒鬧海》取材於《封神演義》第十二回《陳塘關哪吒出世》至第十四回《哪吒現蓮花化身》。當然,影片一開頭就告訴觀眾這個信息。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上個世界的老一輩動畫人,因為時代的特殊性,所以生產動畫的大體方針是要寓教於樂,講求娛樂性以及思想性的結合,要能夠給予觀眾一定的教育啟發,畢竟動畫片的絕對主力受眾是青少年。

我國傳統文學領域資源極其豐富,幾乎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加上都是中國人所耳熟能詳的故事,所以改編搬到銀幕上自然非常有親切感和認同感,這是有中國特色以及反映民族精神的文化傑作,哪怕向世界傳播,我們也可以驕傲地說這是我們中國原創的作品,我們不需要抄襲誰,更不需要模仿誰,我們自己就有一座素材和思想源泉的寶庫。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美術

上個世紀中國動畫大致有三種動畫類型:水墨動畫,剪紙動畫,水墨剪紙動畫。不管哪種形式,都具有濃厚的中國特色,而水墨動畫,其實是將中國傳統繪畫與動畫技術相結合的藝術表現形式,我們之所以會覺得《哪吒鬧海》,《大鬧天宮》,當然還有《九色鹿》,《天書奇譚》等水墨動畫片這麼有親切感,因為這就是我們從小就開始接觸的美術呀。

你小學的時候,肯定用過蠟筆、彩筆畫畫吧?

畫得好的童鞋,其作品還被老師當眾表揚、甚至還張貼到門口的公告牆板上面。

美術,既是無數中國人童年最開始實際應用的藝術,又是中國動畫人得以在世界打出名堂的法寶。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哪吒鬧海》中所有人物造型的線條都畫得足夠流暢,清晰又舒展,不僅沒有多餘,反而安排得很是有講究,如主角哪吒,滾圓沖天鬏,赤裸小腳丫,整體藝術形象可愛稚嫩,很受孩子們歡迎,另外他的劍眉畫得硬挺有力,那一雙烏溜溜大眼睛顯得靈氣十足,又為下文敢於反抗命運、不畏強權的舉動作了伏筆。

"

很記得2015年有一段時期,當時還是職場菜鳥的船長,不管是上班還是下班,刷到的新聞資訊,大多都在說一部叫《大聖歸來》的國產動畫。那一年,這部動畫電影火遍大江南北,被稱為當年最燃國漫。

歷史總是驚人相似,來到2019年,“最燃國漫”的說法似乎有點再次刷爆網絡的跡象,只不過這次的主角不是孫猴子,而是哪吒。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哪吒之魔童降世》,截止到7月21日為止,大規模點映已經超過一週時間,目前點映加上預售的總票房約為6114.6萬,豆瓣評分自開映以來基本維持在8.4分以上,7月21日一度飆升到了8.7分甚至8.8分。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我們知道,豆瓣電影在國內來說具有一定觀影參考價值,起到風向標作用,能達到9分的稱為神作,從這個意義上,《哪吒之魔童降世》至少在國內動畫領域,目前的口碑堪稱華麗級別。

而8.3分的《大聖歸來》當年之所以會被吹爆追捧,成為現象級動畫,靠的並不是故事,恰恰相反,船長到現在都認為它的故事是有點單薄的,不少情節比較乏味空洞,用力過猛,那麼《哪吒之魔童降世》為何風評如此喜人?

我們重點從劇情和風格看看。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作為一個取材於《封神演義》傳統文化經典IP,想要改編得讓觀眾覺得有新鮮感、不挑戰主流價值觀審美、又有較強娛樂性,做到雅俗一體,難度是非常大的。

國產動畫之所以一直不被看好,雖有高峰但總體低迷的局面,很重要原因便是劇本缺乏深度和張力,故事講不好。

而2019年哪吒,在劇情改編方面,用一句簡單的話可以概括:顛覆性有點大

不是照搬照抄,不是無下限惡俗,故事講述的是在陰差陽錯之下,哪吒變成了人人厭惡的大魔王,敖丙成為了人人敬仰的大英雄,不得不說,這個人設反差真大,要知道在原著中懲惡揚善、敢打敢殺的兒童戰神,變成了邪魅性格遭人唾棄滿肚憋屈的熊孩子,而原著中囂張跋扈、不可一世的東海龍王三太子敖丙,反倒變成了心地善良、肩負家族重任的美少龍。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全片前半部分,基本以輕鬆活潑搞笑以及家庭親情為主,中後段開始,便走向陰暗爆發爽燃風格。

最終雙神大戰的動機,更是完全拋棄了原著中“抽你龍筋敲你龍顱、看你不順眼所以要你死我活”的劇情設計,而是迫於命運的無奈所以即便是惺惺相惜同病相憐但也要形式上分出個勝負、以證明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套路。

而這個套路在“雙雄”類港片中非常普遍,自然談不上什麼新穎,無非是為其蒙上一層浪漫主義悲劇色彩,讓觀眾看了會產生一種既熱血又深感同情的藝術效果。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然而,鑑於哪吒和敖丙怎麼看都像是坐在同一條船的悲催好基友,所以網絡上,一些同人不可描述作品很快已經出來了。

不過在這部電影當中,靈珠魔丸本為一體。所以說他們“如膠似漆”,船長竟一時反駁不了。

emmmmm,回到正題。

從局部來看,《哪吒之魔童降世》有不少地方被網友狂吐槽,諸如邏輯有硬傷、轉折不夠平滑、人物性格較奇葩、笑話和梗很低級,等等。

所謂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大家內心用來衡量事物的那把尺子都不一樣,標準不一致,所以不管是批評還是讚美,都有一定道理,影評這方面我們很難分出絕對的對和錯。

大概這就是豆瓣電影的存在意義和價值,給了廣大影迷一個觀影參考,不至於盲目看片,花冤枉錢。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從整體來看,《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改編,船長不覺得差,至少沒有那種強硬為主角配上一個女子當CP、然後扯上什麼愛情宿命輪迴的國產爛俗套路。

但船長也不覺得很好。

正所謂蘿蔔白菜各有所愛。

一方面,我不相信那5萬多(持續上漲)打分的網友,都是營銷號和刷子,肯定有不少真正掏了錢去影院看過後、認為片子優秀然後大力點讚的童鞋;另一方面,改編是一門藝術,根本立足點是要在忠於原著基礎上,做出的創新和大膽嘗試。

原著小說《封神演義》第十二回,關於哪吒的出生,是這樣的描述:

這位神聖下世,出在陳塘關,乃姜子牙先行官是也。靈珠子化身。

雖說文學作品一定要融入時代適應時代,結合主流價值觀精神,才能推陳出新煥發出新的生命力,但是若你問船長最喜歡什麼類型的哪吒,我會毫不猶豫地說是40年前那一部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神仙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1979年,為慶祝新中國成立三十週年,《哪吒鬧海》動畫電影上映。

在我國動畫界,有一個在當時聞名世界的“中國學派”,其中《哪吒鬧海》是“中國學派”第二個黃金時代的扛鼎作,是文革後社會影響力最大的動畫作品,同時,該片是中國第一部寬銀幕動畫長片,與《大鬧天宮》並列成為上個世紀中國動畫電影的兩座巍峨大山。

直到今天為止,依然沒有國產動畫能逾越這兩座大山。

其中《哪吒鬧海》豆瓣評分9.0。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不可否認,以前的水墨風格動畫已經成為過去時,無法成為今天的主流,但若從藝術的角度去評判,1979年的《哪吒鬧海》,是船長認為最能代表哪吒這一個IP形象的動畫作品。

理由很簡單,這部電影,從頭到尾都是一部血統純正的國產動畫

是的,從頭到尾,各個方面。

題材

我國剪紙藝術第一人、動畫電影創始人萬籟鳴說過:“動畫片一在中國出現,題材上就與西方的分道揚鑣了。”

上個世紀的中國動畫片,有著與西方動畫片非常明顯的區別,基本算是截然不同,就是那種第一眼看上去你就覺得是“Made in China”的感覺。很大程度上,這是因為中國動畫片都是直接取材於中國傳統文學,比如神話故事、歷史典故、成語寓言等等。

比如《哪吒鬧海》取材於《封神演義》第十二回《陳塘關哪吒出世》至第十四回《哪吒現蓮花化身》。當然,影片一開頭就告訴觀眾這個信息。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上個世界的老一輩動畫人,因為時代的特殊性,所以生產動畫的大體方針是要寓教於樂,講求娛樂性以及思想性的結合,要能夠給予觀眾一定的教育啟發,畢竟動畫片的絕對主力受眾是青少年。

我國傳統文學領域資源極其豐富,幾乎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加上都是中國人所耳熟能詳的故事,所以改編搬到銀幕上自然非常有親切感和認同感,這是有中國特色以及反映民族精神的文化傑作,哪怕向世界傳播,我們也可以驕傲地說這是我們中國原創的作品,我們不需要抄襲誰,更不需要模仿誰,我們自己就有一座素材和思想源泉的寶庫。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美術

上個世紀中國動畫大致有三種動畫類型:水墨動畫,剪紙動畫,水墨剪紙動畫。不管哪種形式,都具有濃厚的中國特色,而水墨動畫,其實是將中國傳統繪畫與動畫技術相結合的藝術表現形式,我們之所以會覺得《哪吒鬧海》,《大鬧天宮》,當然還有《九色鹿》,《天書奇譚》等水墨動畫片這麼有親切感,因為這就是我們從小就開始接觸的美術呀。

你小學的時候,肯定用過蠟筆、彩筆畫畫吧?

畫得好的童鞋,其作品還被老師當眾表揚、甚至還張貼到門口的公告牆板上面。

美術,既是無數中國人童年最開始實際應用的藝術,又是中國動畫人得以在世界打出名堂的法寶。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哪吒鬧海》中所有人物造型的線條都畫得足夠流暢,清晰又舒展,不僅沒有多餘,反而安排得很是有講究,如主角哪吒,滾圓沖天鬏,赤裸小腳丫,整體藝術形象可愛稚嫩,很受孩子們歡迎,另外他的劍眉畫得硬挺有力,那一雙烏溜溜大眼睛顯得靈氣十足,又為下文敢於反抗命運、不畏強權的舉動作了伏筆。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整片的美術風格偏向於色彩濃豔,給人一種誇張又華麗的感覺,比如在場景方面,色彩和畫工運用鮮明突出,山是山,水是水,樹是樹,一點都不含糊,但同時,往往又會在常規山水背景中添上一些陰鬱迷離、暗沉落寞的色彩,給人一種神祕莫測、復古荒誕的心理感受,符合神話故事的主題。

另外,在服裝和造型方面,上個世紀的中國動畫片明顯是參考了中國戲曲,比如紅色是代表正義剛烈(哪吒),白色代表陰險狡詐(敖丙),黑色代表魯莽單純(蝦兵蟹將),所以《哪吒鬧海》主要人物一登場,觀眾大概都能夠對他們的人設和定位有一個認知。

"

很記得2015年有一段時期,當時還是職場菜鳥的船長,不管是上班還是下班,刷到的新聞資訊,大多都在說一部叫《大聖歸來》的國產動畫。那一年,這部動畫電影火遍大江南北,被稱為當年最燃國漫。

歷史總是驚人相似,來到2019年,“最燃國漫”的說法似乎有點再次刷爆網絡的跡象,只不過這次的主角不是孫猴子,而是哪吒。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哪吒之魔童降世》,截止到7月21日為止,大規模點映已經超過一週時間,目前點映加上預售的總票房約為6114.6萬,豆瓣評分自開映以來基本維持在8.4分以上,7月21日一度飆升到了8.7分甚至8.8分。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我們知道,豆瓣電影在國內來說具有一定觀影參考價值,起到風向標作用,能達到9分的稱為神作,從這個意義上,《哪吒之魔童降世》至少在國內動畫領域,目前的口碑堪稱華麗級別。

而8.3分的《大聖歸來》當年之所以會被吹爆追捧,成為現象級動畫,靠的並不是故事,恰恰相反,船長到現在都認為它的故事是有點單薄的,不少情節比較乏味空洞,用力過猛,那麼《哪吒之魔童降世》為何風評如此喜人?

我們重點從劇情和風格看看。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作為一個取材於《封神演義》傳統文化經典IP,想要改編得讓觀眾覺得有新鮮感、不挑戰主流價值觀審美、又有較強娛樂性,做到雅俗一體,難度是非常大的。

國產動畫之所以一直不被看好,雖有高峰但總體低迷的局面,很重要原因便是劇本缺乏深度和張力,故事講不好。

而2019年哪吒,在劇情改編方面,用一句簡單的話可以概括:顛覆性有點大

不是照搬照抄,不是無下限惡俗,故事講述的是在陰差陽錯之下,哪吒變成了人人厭惡的大魔王,敖丙成為了人人敬仰的大英雄,不得不說,這個人設反差真大,要知道在原著中懲惡揚善、敢打敢殺的兒童戰神,變成了邪魅性格遭人唾棄滿肚憋屈的熊孩子,而原著中囂張跋扈、不可一世的東海龍王三太子敖丙,反倒變成了心地善良、肩負家族重任的美少龍。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全片前半部分,基本以輕鬆活潑搞笑以及家庭親情為主,中後段開始,便走向陰暗爆發爽燃風格。

最終雙神大戰的動機,更是完全拋棄了原著中“抽你龍筋敲你龍顱、看你不順眼所以要你死我活”的劇情設計,而是迫於命運的無奈所以即便是惺惺相惜同病相憐但也要形式上分出個勝負、以證明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套路。

而這個套路在“雙雄”類港片中非常普遍,自然談不上什麼新穎,無非是為其蒙上一層浪漫主義悲劇色彩,讓觀眾看了會產生一種既熱血又深感同情的藝術效果。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然而,鑑於哪吒和敖丙怎麼看都像是坐在同一條船的悲催好基友,所以網絡上,一些同人不可描述作品很快已經出來了。

不過在這部電影當中,靈珠魔丸本為一體。所以說他們“如膠似漆”,船長竟一時反駁不了。

emmmmm,回到正題。

從局部來看,《哪吒之魔童降世》有不少地方被網友狂吐槽,諸如邏輯有硬傷、轉折不夠平滑、人物性格較奇葩、笑話和梗很低級,等等。

所謂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大家內心用來衡量事物的那把尺子都不一樣,標準不一致,所以不管是批評還是讚美,都有一定道理,影評這方面我們很難分出絕對的對和錯。

大概這就是豆瓣電影的存在意義和價值,給了廣大影迷一個觀影參考,不至於盲目看片,花冤枉錢。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從整體來看,《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改編,船長不覺得差,至少沒有那種強硬為主角配上一個女子當CP、然後扯上什麼愛情宿命輪迴的國產爛俗套路。

但船長也不覺得很好。

正所謂蘿蔔白菜各有所愛。

一方面,我不相信那5萬多(持續上漲)打分的網友,都是營銷號和刷子,肯定有不少真正掏了錢去影院看過後、認為片子優秀然後大力點讚的童鞋;另一方面,改編是一門藝術,根本立足點是要在忠於原著基礎上,做出的創新和大膽嘗試。

原著小說《封神演義》第十二回,關於哪吒的出生,是這樣的描述:

這位神聖下世,出在陳塘關,乃姜子牙先行官是也。靈珠子化身。

雖說文學作品一定要融入時代適應時代,結合主流價值觀精神,才能推陳出新煥發出新的生命力,但是若你問船長最喜歡什麼類型的哪吒,我會毫不猶豫地說是40年前那一部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神仙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1979年,為慶祝新中國成立三十週年,《哪吒鬧海》動畫電影上映。

在我國動畫界,有一個在當時聞名世界的“中國學派”,其中《哪吒鬧海》是“中國學派”第二個黃金時代的扛鼎作,是文革後社會影響力最大的動畫作品,同時,該片是中國第一部寬銀幕動畫長片,與《大鬧天宮》並列成為上個世紀中國動畫電影的兩座巍峨大山。

直到今天為止,依然沒有國產動畫能逾越這兩座大山。

其中《哪吒鬧海》豆瓣評分9.0。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不可否認,以前的水墨風格動畫已經成為過去時,無法成為今天的主流,但若從藝術的角度去評判,1979年的《哪吒鬧海》,是船長認為最能代表哪吒這一個IP形象的動畫作品。

理由很簡單,這部電影,從頭到尾都是一部血統純正的國產動畫

是的,從頭到尾,各個方面。

題材

我國剪紙藝術第一人、動畫電影創始人萬籟鳴說過:“動畫片一在中國出現,題材上就與西方的分道揚鑣了。”

上個世紀的中國動畫片,有著與西方動畫片非常明顯的區別,基本算是截然不同,就是那種第一眼看上去你就覺得是“Made in China”的感覺。很大程度上,這是因為中國動畫片都是直接取材於中國傳統文學,比如神話故事、歷史典故、成語寓言等等。

比如《哪吒鬧海》取材於《封神演義》第十二回《陳塘關哪吒出世》至第十四回《哪吒現蓮花化身》。當然,影片一開頭就告訴觀眾這個信息。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上個世界的老一輩動畫人,因為時代的特殊性,所以生產動畫的大體方針是要寓教於樂,講求娛樂性以及思想性的結合,要能夠給予觀眾一定的教育啟發,畢竟動畫片的絕對主力受眾是青少年。

我國傳統文學領域資源極其豐富,幾乎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加上都是中國人所耳熟能詳的故事,所以改編搬到銀幕上自然非常有親切感和認同感,這是有中國特色以及反映民族精神的文化傑作,哪怕向世界傳播,我們也可以驕傲地說這是我們中國原創的作品,我們不需要抄襲誰,更不需要模仿誰,我們自己就有一座素材和思想源泉的寶庫。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美術

上個世紀中國動畫大致有三種動畫類型:水墨動畫,剪紙動畫,水墨剪紙動畫。不管哪種形式,都具有濃厚的中國特色,而水墨動畫,其實是將中國傳統繪畫與動畫技術相結合的藝術表現形式,我們之所以會覺得《哪吒鬧海》,《大鬧天宮》,當然還有《九色鹿》,《天書奇譚》等水墨動畫片這麼有親切感,因為這就是我們從小就開始接觸的美術呀。

你小學的時候,肯定用過蠟筆、彩筆畫畫吧?

畫得好的童鞋,其作品還被老師當眾表揚、甚至還張貼到門口的公告牆板上面。

美術,既是無數中國人童年最開始實際應用的藝術,又是中國動畫人得以在世界打出名堂的法寶。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哪吒鬧海》中所有人物造型的線條都畫得足夠流暢,清晰又舒展,不僅沒有多餘,反而安排得很是有講究,如主角哪吒,滾圓沖天鬏,赤裸小腳丫,整體藝術形象可愛稚嫩,很受孩子們歡迎,另外他的劍眉畫得硬挺有力,那一雙烏溜溜大眼睛顯得靈氣十足,又為下文敢於反抗命運、不畏強權的舉動作了伏筆。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整片的美術風格偏向於色彩濃豔,給人一種誇張又華麗的感覺,比如在場景方面,色彩和畫工運用鮮明突出,山是山,水是水,樹是樹,一點都不含糊,但同時,往往又會在常規山水背景中添上一些陰鬱迷離、暗沉落寞的色彩,給人一種神祕莫測、復古荒誕的心理感受,符合神話故事的主題。

另外,在服裝和造型方面,上個世紀的中國動畫片明顯是參考了中國戲曲,比如紅色是代表正義剛烈(哪吒),白色代表陰險狡詐(敖丙),黑色代表魯莽單純(蝦兵蟹將),所以《哪吒鬧海》主要人物一登場,觀眾大概都能夠對他們的人設和定位有一個認知。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配樂

與中國傳統音樂的搭配,也使得中國動畫具有了極強的辨識度,要知道我們華夏文明在古樂器方面的發展已經有兩千多年了,這也是一個民族巨大優勢,《哪吒鬧海》中的配樂大量運用了傳統樂器,比如鑼、鼓、嗩吶、編鐘、琵琶、古箏。

比如開頭便運用了編鐘演奏,意喻神話故事的大氣悲壯;李靖得知自己夫人生下了“不知是個什麼”的時候,用琵琶聲來襯托出當時李靖焦急的內心活動狀態;而哪吒與三太子敖丙、龍王大戰時,主要是鑼鼓打擊樂器的緊促性音樂,扣人心絃之餘使人精神緊繃。

"

很記得2015年有一段時期,當時還是職場菜鳥的船長,不管是上班還是下班,刷到的新聞資訊,大多都在說一部叫《大聖歸來》的國產動畫。那一年,這部動畫電影火遍大江南北,被稱為當年最燃國漫。

歷史總是驚人相似,來到2019年,“最燃國漫”的說法似乎有點再次刷爆網絡的跡象,只不過這次的主角不是孫猴子,而是哪吒。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哪吒之魔童降世》,截止到7月21日為止,大規模點映已經超過一週時間,目前點映加上預售的總票房約為6114.6萬,豆瓣評分自開映以來基本維持在8.4分以上,7月21日一度飆升到了8.7分甚至8.8分。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我們知道,豆瓣電影在國內來說具有一定觀影參考價值,起到風向標作用,能達到9分的稱為神作,從這個意義上,《哪吒之魔童降世》至少在國內動畫領域,目前的口碑堪稱華麗級別。

而8.3分的《大聖歸來》當年之所以會被吹爆追捧,成為現象級動畫,靠的並不是故事,恰恰相反,船長到現在都認為它的故事是有點單薄的,不少情節比較乏味空洞,用力過猛,那麼《哪吒之魔童降世》為何風評如此喜人?

我們重點從劇情和風格看看。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作為一個取材於《封神演義》傳統文化經典IP,想要改編得讓觀眾覺得有新鮮感、不挑戰主流價值觀審美、又有較強娛樂性,做到雅俗一體,難度是非常大的。

國產動畫之所以一直不被看好,雖有高峰但總體低迷的局面,很重要原因便是劇本缺乏深度和張力,故事講不好。

而2019年哪吒,在劇情改編方面,用一句簡單的話可以概括:顛覆性有點大

不是照搬照抄,不是無下限惡俗,故事講述的是在陰差陽錯之下,哪吒變成了人人厭惡的大魔王,敖丙成為了人人敬仰的大英雄,不得不說,這個人設反差真大,要知道在原著中懲惡揚善、敢打敢殺的兒童戰神,變成了邪魅性格遭人唾棄滿肚憋屈的熊孩子,而原著中囂張跋扈、不可一世的東海龍王三太子敖丙,反倒變成了心地善良、肩負家族重任的美少龍。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全片前半部分,基本以輕鬆活潑搞笑以及家庭親情為主,中後段開始,便走向陰暗爆發爽燃風格。

最終雙神大戰的動機,更是完全拋棄了原著中“抽你龍筋敲你龍顱、看你不順眼所以要你死我活”的劇情設計,而是迫於命運的無奈所以即便是惺惺相惜同病相憐但也要形式上分出個勝負、以證明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套路。

而這個套路在“雙雄”類港片中非常普遍,自然談不上什麼新穎,無非是為其蒙上一層浪漫主義悲劇色彩,讓觀眾看了會產生一種既熱血又深感同情的藝術效果。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然而,鑑於哪吒和敖丙怎麼看都像是坐在同一條船的悲催好基友,所以網絡上,一些同人不可描述作品很快已經出來了。

不過在這部電影當中,靈珠魔丸本為一體。所以說他們“如膠似漆”,船長竟一時反駁不了。

emmmmm,回到正題。

從局部來看,《哪吒之魔童降世》有不少地方被網友狂吐槽,諸如邏輯有硬傷、轉折不夠平滑、人物性格較奇葩、笑話和梗很低級,等等。

所謂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大家內心用來衡量事物的那把尺子都不一樣,標準不一致,所以不管是批評還是讚美,都有一定道理,影評這方面我們很難分出絕對的對和錯。

大概這就是豆瓣電影的存在意義和價值,給了廣大影迷一個觀影參考,不至於盲目看片,花冤枉錢。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從整體來看,《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改編,船長不覺得差,至少沒有那種強硬為主角配上一個女子當CP、然後扯上什麼愛情宿命輪迴的國產爛俗套路。

但船長也不覺得很好。

正所謂蘿蔔白菜各有所愛。

一方面,我不相信那5萬多(持續上漲)打分的網友,都是營銷號和刷子,肯定有不少真正掏了錢去影院看過後、認為片子優秀然後大力點讚的童鞋;另一方面,改編是一門藝術,根本立足點是要在忠於原著基礎上,做出的創新和大膽嘗試。

原著小說《封神演義》第十二回,關於哪吒的出生,是這樣的描述:

這位神聖下世,出在陳塘關,乃姜子牙先行官是也。靈珠子化身。

雖說文學作品一定要融入時代適應時代,結合主流價值觀精神,才能推陳出新煥發出新的生命力,但是若你問船長最喜歡什麼類型的哪吒,我會毫不猶豫地說是40年前那一部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神仙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1979年,為慶祝新中國成立三十週年,《哪吒鬧海》動畫電影上映。

在我國動畫界,有一個在當時聞名世界的“中國學派”,其中《哪吒鬧海》是“中國學派”第二個黃金時代的扛鼎作,是文革後社會影響力最大的動畫作品,同時,該片是中國第一部寬銀幕動畫長片,與《大鬧天宮》並列成為上個世紀中國動畫電影的兩座巍峨大山。

直到今天為止,依然沒有國產動畫能逾越這兩座大山。

其中《哪吒鬧海》豆瓣評分9.0。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不可否認,以前的水墨風格動畫已經成為過去時,無法成為今天的主流,但若從藝術的角度去評判,1979年的《哪吒鬧海》,是船長認為最能代表哪吒這一個IP形象的動畫作品。

理由很簡單,這部電影,從頭到尾都是一部血統純正的國產動畫

是的,從頭到尾,各個方面。

題材

我國剪紙藝術第一人、動畫電影創始人萬籟鳴說過:“動畫片一在中國出現,題材上就與西方的分道揚鑣了。”

上個世紀的中國動畫片,有著與西方動畫片非常明顯的區別,基本算是截然不同,就是那種第一眼看上去你就覺得是“Made in China”的感覺。很大程度上,這是因為中國動畫片都是直接取材於中國傳統文學,比如神話故事、歷史典故、成語寓言等等。

比如《哪吒鬧海》取材於《封神演義》第十二回《陳塘關哪吒出世》至第十四回《哪吒現蓮花化身》。當然,影片一開頭就告訴觀眾這個信息。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上個世界的老一輩動畫人,因為時代的特殊性,所以生產動畫的大體方針是要寓教於樂,講求娛樂性以及思想性的結合,要能夠給予觀眾一定的教育啟發,畢竟動畫片的絕對主力受眾是青少年。

我國傳統文學領域資源極其豐富,幾乎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加上都是中國人所耳熟能詳的故事,所以改編搬到銀幕上自然非常有親切感和認同感,這是有中國特色以及反映民族精神的文化傑作,哪怕向世界傳播,我們也可以驕傲地說這是我們中國原創的作品,我們不需要抄襲誰,更不需要模仿誰,我們自己就有一座素材和思想源泉的寶庫。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美術

上個世紀中國動畫大致有三種動畫類型:水墨動畫,剪紙動畫,水墨剪紙動畫。不管哪種形式,都具有濃厚的中國特色,而水墨動畫,其實是將中國傳統繪畫與動畫技術相結合的藝術表現形式,我們之所以會覺得《哪吒鬧海》,《大鬧天宮》,當然還有《九色鹿》,《天書奇譚》等水墨動畫片這麼有親切感,因為這就是我們從小就開始接觸的美術呀。

你小學的時候,肯定用過蠟筆、彩筆畫畫吧?

畫得好的童鞋,其作品還被老師當眾表揚、甚至還張貼到門口的公告牆板上面。

美術,既是無數中國人童年最開始實際應用的藝術,又是中國動畫人得以在世界打出名堂的法寶。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哪吒鬧海》中所有人物造型的線條都畫得足夠流暢,清晰又舒展,不僅沒有多餘,反而安排得很是有講究,如主角哪吒,滾圓沖天鬏,赤裸小腳丫,整體藝術形象可愛稚嫩,很受孩子們歡迎,另外他的劍眉畫得硬挺有力,那一雙烏溜溜大眼睛顯得靈氣十足,又為下文敢於反抗命運、不畏強權的舉動作了伏筆。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整片的美術風格偏向於色彩濃豔,給人一種誇張又華麗的感覺,比如在場景方面,色彩和畫工運用鮮明突出,山是山,水是水,樹是樹,一點都不含糊,但同時,往往又會在常規山水背景中添上一些陰鬱迷離、暗沉落寞的色彩,給人一種神祕莫測、復古荒誕的心理感受,符合神話故事的主題。

另外,在服裝和造型方面,上個世紀的中國動畫片明顯是參考了中國戲曲,比如紅色是代表正義剛烈(哪吒),白色代表陰險狡詐(敖丙),黑色代表魯莽單純(蝦兵蟹將),所以《哪吒鬧海》主要人物一登場,觀眾大概都能夠對他們的人設和定位有一個認知。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配樂

與中國傳統音樂的搭配,也使得中國動畫具有了極強的辨識度,要知道我們華夏文明在古樂器方面的發展已經有兩千多年了,這也是一個民族巨大優勢,《哪吒鬧海》中的配樂大量運用了傳統樂器,比如鑼、鼓、嗩吶、編鐘、琵琶、古箏。

比如開頭便運用了編鐘演奏,意喻神話故事的大氣悲壯;李靖得知自己夫人生下了“不知是個什麼”的時候,用琵琶聲來襯托出當時李靖焦急的內心活動狀態;而哪吒與三太子敖丙、龍王大戰時,主要是鑼鼓打擊樂器的緊促性音樂,扣人心絃之餘使人精神緊繃。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而全片最高潮的哪吒自刎部分,音樂極其悲情豪壯,深沉凝重,催人淚下,讓觀眾深刻感受到了一種義無反顧、毅然決然、無愧於心的英猛勇烈,這一幕感動了無數青少年,讓無數國人久久難忘。

所以綜合這麼看下來,1979年《哪吒鬧海》滿滿的濃厚中國元素,可以說是與中國傳統藝術完美結合的偉大產物,我們中華民族發光發熱的獨特文化,當時得到了亞洲乃至全球動畫界的認可。

1980年獲電影百花獎最佳美術片獎;

文化部1979年優秀影片獎、青年優秀創作獎;

1983年獲菲律賓馬尼拉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1988年獲法國布爾波拉斯文化俱樂部青年國際動畫電影節評委獎和寬銀幕長動畫片獎。

這裡,不得不感謝一下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這是我國第一家專業美術電影製片廠,同時也是最輝煌的中國動畫界巨擘,為我們帶來了無數部極高質量的中國特色水墨和剪紙動畫片。

"

很記得2015年有一段時期,當時還是職場菜鳥的船長,不管是上班還是下班,刷到的新聞資訊,大多都在說一部叫《大聖歸來》的國產動畫。那一年,這部動畫電影火遍大江南北,被稱為當年最燃國漫。

歷史總是驚人相似,來到2019年,“最燃國漫”的說法似乎有點再次刷爆網絡的跡象,只不過這次的主角不是孫猴子,而是哪吒。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哪吒之魔童降世》,截止到7月21日為止,大規模點映已經超過一週時間,目前點映加上預售的總票房約為6114.6萬,豆瓣評分自開映以來基本維持在8.4分以上,7月21日一度飆升到了8.7分甚至8.8分。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我們知道,豆瓣電影在國內來說具有一定觀影參考價值,起到風向標作用,能達到9分的稱為神作,從這個意義上,《哪吒之魔童降世》至少在國內動畫領域,目前的口碑堪稱華麗級別。

而8.3分的《大聖歸來》當年之所以會被吹爆追捧,成為現象級動畫,靠的並不是故事,恰恰相反,船長到現在都認為它的故事是有點單薄的,不少情節比較乏味空洞,用力過猛,那麼《哪吒之魔童降世》為何風評如此喜人?

我們重點從劇情和風格看看。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作為一個取材於《封神演義》傳統文化經典IP,想要改編得讓觀眾覺得有新鮮感、不挑戰主流價值觀審美、又有較強娛樂性,做到雅俗一體,難度是非常大的。

國產動畫之所以一直不被看好,雖有高峰但總體低迷的局面,很重要原因便是劇本缺乏深度和張力,故事講不好。

而2019年哪吒,在劇情改編方面,用一句簡單的話可以概括:顛覆性有點大

不是照搬照抄,不是無下限惡俗,故事講述的是在陰差陽錯之下,哪吒變成了人人厭惡的大魔王,敖丙成為了人人敬仰的大英雄,不得不說,這個人設反差真大,要知道在原著中懲惡揚善、敢打敢殺的兒童戰神,變成了邪魅性格遭人唾棄滿肚憋屈的熊孩子,而原著中囂張跋扈、不可一世的東海龍王三太子敖丙,反倒變成了心地善良、肩負家族重任的美少龍。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全片前半部分,基本以輕鬆活潑搞笑以及家庭親情為主,中後段開始,便走向陰暗爆發爽燃風格。

最終雙神大戰的動機,更是完全拋棄了原著中“抽你龍筋敲你龍顱、看你不順眼所以要你死我活”的劇情設計,而是迫於命運的無奈所以即便是惺惺相惜同病相憐但也要形式上分出個勝負、以證明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套路。

而這個套路在“雙雄”類港片中非常普遍,自然談不上什麼新穎,無非是為其蒙上一層浪漫主義悲劇色彩,讓觀眾看了會產生一種既熱血又深感同情的藝術效果。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然而,鑑於哪吒和敖丙怎麼看都像是坐在同一條船的悲催好基友,所以網絡上,一些同人不可描述作品很快已經出來了。

不過在這部電影當中,靈珠魔丸本為一體。所以說他們“如膠似漆”,船長竟一時反駁不了。

emmmmm,回到正題。

從局部來看,《哪吒之魔童降世》有不少地方被網友狂吐槽,諸如邏輯有硬傷、轉折不夠平滑、人物性格較奇葩、笑話和梗很低級,等等。

所謂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大家內心用來衡量事物的那把尺子都不一樣,標準不一致,所以不管是批評還是讚美,都有一定道理,影評這方面我們很難分出絕對的對和錯。

大概這就是豆瓣電影的存在意義和價值,給了廣大影迷一個觀影參考,不至於盲目看片,花冤枉錢。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從整體來看,《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改編,船長不覺得差,至少沒有那種強硬為主角配上一個女子當CP、然後扯上什麼愛情宿命輪迴的國產爛俗套路。

但船長也不覺得很好。

正所謂蘿蔔白菜各有所愛。

一方面,我不相信那5萬多(持續上漲)打分的網友,都是營銷號和刷子,肯定有不少真正掏了錢去影院看過後、認為片子優秀然後大力點讚的童鞋;另一方面,改編是一門藝術,根本立足點是要在忠於原著基礎上,做出的創新和大膽嘗試。

原著小說《封神演義》第十二回,關於哪吒的出生,是這樣的描述:

這位神聖下世,出在陳塘關,乃姜子牙先行官是也。靈珠子化身。

雖說文學作品一定要融入時代適應時代,結合主流價值觀精神,才能推陳出新煥發出新的生命力,但是若你問船長最喜歡什麼類型的哪吒,我會毫不猶豫地說是40年前那一部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神仙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1979年,為慶祝新中國成立三十週年,《哪吒鬧海》動畫電影上映。

在我國動畫界,有一個在當時聞名世界的“中國學派”,其中《哪吒鬧海》是“中國學派”第二個黃金時代的扛鼎作,是文革後社會影響力最大的動畫作品,同時,該片是中國第一部寬銀幕動畫長片,與《大鬧天宮》並列成為上個世紀中國動畫電影的兩座巍峨大山。

直到今天為止,依然沒有國產動畫能逾越這兩座大山。

其中《哪吒鬧海》豆瓣評分9.0。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不可否認,以前的水墨風格動畫已經成為過去時,無法成為今天的主流,但若從藝術的角度去評判,1979年的《哪吒鬧海》,是船長認為最能代表哪吒這一個IP形象的動畫作品。

理由很簡單,這部電影,從頭到尾都是一部血統純正的國產動畫

是的,從頭到尾,各個方面。

題材

我國剪紙藝術第一人、動畫電影創始人萬籟鳴說過:“動畫片一在中國出現,題材上就與西方的分道揚鑣了。”

上個世紀的中國動畫片,有著與西方動畫片非常明顯的區別,基本算是截然不同,就是那種第一眼看上去你就覺得是“Made in China”的感覺。很大程度上,這是因為中國動畫片都是直接取材於中國傳統文學,比如神話故事、歷史典故、成語寓言等等。

比如《哪吒鬧海》取材於《封神演義》第十二回《陳塘關哪吒出世》至第十四回《哪吒現蓮花化身》。當然,影片一開頭就告訴觀眾這個信息。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上個世界的老一輩動畫人,因為時代的特殊性,所以生產動畫的大體方針是要寓教於樂,講求娛樂性以及思想性的結合,要能夠給予觀眾一定的教育啟發,畢竟動畫片的絕對主力受眾是青少年。

我國傳統文學領域資源極其豐富,幾乎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加上都是中國人所耳熟能詳的故事,所以改編搬到銀幕上自然非常有親切感和認同感,這是有中國特色以及反映民族精神的文化傑作,哪怕向世界傳播,我們也可以驕傲地說這是我們中國原創的作品,我們不需要抄襲誰,更不需要模仿誰,我們自己就有一座素材和思想源泉的寶庫。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美術

上個世紀中國動畫大致有三種動畫類型:水墨動畫,剪紙動畫,水墨剪紙動畫。不管哪種形式,都具有濃厚的中國特色,而水墨動畫,其實是將中國傳統繪畫與動畫技術相結合的藝術表現形式,我們之所以會覺得《哪吒鬧海》,《大鬧天宮》,當然還有《九色鹿》,《天書奇譚》等水墨動畫片這麼有親切感,因為這就是我們從小就開始接觸的美術呀。

你小學的時候,肯定用過蠟筆、彩筆畫畫吧?

畫得好的童鞋,其作品還被老師當眾表揚、甚至還張貼到門口的公告牆板上面。

美術,既是無數中國人童年最開始實際應用的藝術,又是中國動畫人得以在世界打出名堂的法寶。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哪吒鬧海》中所有人物造型的線條都畫得足夠流暢,清晰又舒展,不僅沒有多餘,反而安排得很是有講究,如主角哪吒,滾圓沖天鬏,赤裸小腳丫,整體藝術形象可愛稚嫩,很受孩子們歡迎,另外他的劍眉畫得硬挺有力,那一雙烏溜溜大眼睛顯得靈氣十足,又為下文敢於反抗命運、不畏強權的舉動作了伏筆。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整片的美術風格偏向於色彩濃豔,給人一種誇張又華麗的感覺,比如在場景方面,色彩和畫工運用鮮明突出,山是山,水是水,樹是樹,一點都不含糊,但同時,往往又會在常規山水背景中添上一些陰鬱迷離、暗沉落寞的色彩,給人一種神祕莫測、復古荒誕的心理感受,符合神話故事的主題。

另外,在服裝和造型方面,上個世紀的中國動畫片明顯是參考了中國戲曲,比如紅色是代表正義剛烈(哪吒),白色代表陰險狡詐(敖丙),黑色代表魯莽單純(蝦兵蟹將),所以《哪吒鬧海》主要人物一登場,觀眾大概都能夠對他們的人設和定位有一個認知。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配樂

與中國傳統音樂的搭配,也使得中國動畫具有了極強的辨識度,要知道我們華夏文明在古樂器方面的發展已經有兩千多年了,這也是一個民族巨大優勢,《哪吒鬧海》中的配樂大量運用了傳統樂器,比如鑼、鼓、嗩吶、編鐘、琵琶、古箏。

比如開頭便運用了編鐘演奏,意喻神話故事的大氣悲壯;李靖得知自己夫人生下了“不知是個什麼”的時候,用琵琶聲來襯托出當時李靖焦急的內心活動狀態;而哪吒與三太子敖丙、龍王大戰時,主要是鑼鼓打擊樂器的緊促性音樂,扣人心絃之餘使人精神緊繃。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而全片最高潮的哪吒自刎部分,音樂極其悲情豪壯,深沉凝重,催人淚下,讓觀眾深刻感受到了一種義無反顧、毅然決然、無愧於心的英猛勇烈,這一幕感動了無數青少年,讓無數國人久久難忘。

所以綜合這麼看下來,1979年《哪吒鬧海》滿滿的濃厚中國元素,可以說是與中國傳統藝術完美結合的偉大產物,我們中華民族發光發熱的獨特文化,當時得到了亞洲乃至全球動畫界的認可。

1980年獲電影百花獎最佳美術片獎;

文化部1979年優秀影片獎、青年優秀創作獎;

1983年獲菲律賓馬尼拉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1988年獲法國布爾波拉斯文化俱樂部青年國際動畫電影節評委獎和寬銀幕長動畫片獎。

這裡,不得不感謝一下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這是我國第一家專業美術電影製片廠,同時也是最輝煌的中國動畫界巨擘,為我們帶來了無數部極高質量的中國特色水墨和剪紙動畫片。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說白了,船長覺得那才是我們中國人看的動畫,我們不要成天看什麼王子公主相知相愛的美麗童話,我們也不是隻有孫悟空和白蛇許仙,我們的經典IP多如牛毛,只是尚待優秀動畫人的挖掘和缺乏成熟的外部時機。

如今整整40年過去,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再次讓哪吒這個家喻戶曉的IP成為影視焦點。

最後,這部新動畫電影雖然劇情方面改編幅度大,顛覆性大,人設反差大,但原核心之一是保留下來了:哪吒反抗命運的精神,這點值得慶幸,所以很多網友反饋說看得燃燒看得熱血,而且這是國內首部IMAX3D動畫電影,衝這一個,就值得去支持。

而船長非常喜歡下面這張中國風海報。

"

很記得2015年有一段時期,當時還是職場菜鳥的船長,不管是上班還是下班,刷到的新聞資訊,大多都在說一部叫《大聖歸來》的國產動畫。那一年,這部動畫電影火遍大江南北,被稱為當年最燃國漫。

歷史總是驚人相似,來到2019年,“最燃國漫”的說法似乎有點再次刷爆網絡的跡象,只不過這次的主角不是孫猴子,而是哪吒。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哪吒之魔童降世》,截止到7月21日為止,大規模點映已經超過一週時間,目前點映加上預售的總票房約為6114.6萬,豆瓣評分自開映以來基本維持在8.4分以上,7月21日一度飆升到了8.7分甚至8.8分。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我們知道,豆瓣電影在國內來說具有一定觀影參考價值,起到風向標作用,能達到9分的稱為神作,從這個意義上,《哪吒之魔童降世》至少在國內動畫領域,目前的口碑堪稱華麗級別。

而8.3分的《大聖歸來》當年之所以會被吹爆追捧,成為現象級動畫,靠的並不是故事,恰恰相反,船長到現在都認為它的故事是有點單薄的,不少情節比較乏味空洞,用力過猛,那麼《哪吒之魔童降世》為何風評如此喜人?

我們重點從劇情和風格看看。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作為一個取材於《封神演義》傳統文化經典IP,想要改編得讓觀眾覺得有新鮮感、不挑戰主流價值觀審美、又有較強娛樂性,做到雅俗一體,難度是非常大的。

國產動畫之所以一直不被看好,雖有高峰但總體低迷的局面,很重要原因便是劇本缺乏深度和張力,故事講不好。

而2019年哪吒,在劇情改編方面,用一句簡單的話可以概括:顛覆性有點大

不是照搬照抄,不是無下限惡俗,故事講述的是在陰差陽錯之下,哪吒變成了人人厭惡的大魔王,敖丙成為了人人敬仰的大英雄,不得不說,這個人設反差真大,要知道在原著中懲惡揚善、敢打敢殺的兒童戰神,變成了邪魅性格遭人唾棄滿肚憋屈的熊孩子,而原著中囂張跋扈、不可一世的東海龍王三太子敖丙,反倒變成了心地善良、肩負家族重任的美少龍。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全片前半部分,基本以輕鬆活潑搞笑以及家庭親情為主,中後段開始,便走向陰暗爆發爽燃風格。

最終雙神大戰的動機,更是完全拋棄了原著中“抽你龍筋敲你龍顱、看你不順眼所以要你死我活”的劇情設計,而是迫於命運的無奈所以即便是惺惺相惜同病相憐但也要形式上分出個勝負、以證明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套路。

而這個套路在“雙雄”類港片中非常普遍,自然談不上什麼新穎,無非是為其蒙上一層浪漫主義悲劇色彩,讓觀眾看了會產生一種既熱血又深感同情的藝術效果。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然而,鑑於哪吒和敖丙怎麼看都像是坐在同一條船的悲催好基友,所以網絡上,一些同人不可描述作品很快已經出來了。

不過在這部電影當中,靈珠魔丸本為一體。所以說他們“如膠似漆”,船長竟一時反駁不了。

emmmmm,回到正題。

從局部來看,《哪吒之魔童降世》有不少地方被網友狂吐槽,諸如邏輯有硬傷、轉折不夠平滑、人物性格較奇葩、笑話和梗很低級,等等。

所謂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大家內心用來衡量事物的那把尺子都不一樣,標準不一致,所以不管是批評還是讚美,都有一定道理,影評這方面我們很難分出絕對的對和錯。

大概這就是豆瓣電影的存在意義和價值,給了廣大影迷一個觀影參考,不至於盲目看片,花冤枉錢。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從整體來看,《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改編,船長不覺得差,至少沒有那種強硬為主角配上一個女子當CP、然後扯上什麼愛情宿命輪迴的國產爛俗套路。

但船長也不覺得很好。

正所謂蘿蔔白菜各有所愛。

一方面,我不相信那5萬多(持續上漲)打分的網友,都是營銷號和刷子,肯定有不少真正掏了錢去影院看過後、認為片子優秀然後大力點讚的童鞋;另一方面,改編是一門藝術,根本立足點是要在忠於原著基礎上,做出的創新和大膽嘗試。

原著小說《封神演義》第十二回,關於哪吒的出生,是這樣的描述:

這位神聖下世,出在陳塘關,乃姜子牙先行官是也。靈珠子化身。

雖說文學作品一定要融入時代適應時代,結合主流價值觀精神,才能推陳出新煥發出新的生命力,但是若你問船長最喜歡什麼類型的哪吒,我會毫不猶豫地說是40年前那一部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神仙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1979年,為慶祝新中國成立三十週年,《哪吒鬧海》動畫電影上映。

在我國動畫界,有一個在當時聞名世界的“中國學派”,其中《哪吒鬧海》是“中國學派”第二個黃金時代的扛鼎作,是文革後社會影響力最大的動畫作品,同時,該片是中國第一部寬銀幕動畫長片,與《大鬧天宮》並列成為上個世紀中國動畫電影的兩座巍峨大山。

直到今天為止,依然沒有國產動畫能逾越這兩座大山。

其中《哪吒鬧海》豆瓣評分9.0。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不可否認,以前的水墨風格動畫已經成為過去時,無法成為今天的主流,但若從藝術的角度去評判,1979年的《哪吒鬧海》,是船長認為最能代表哪吒這一個IP形象的動畫作品。

理由很簡單,這部電影,從頭到尾都是一部血統純正的國產動畫

是的,從頭到尾,各個方面。

題材

我國剪紙藝術第一人、動畫電影創始人萬籟鳴說過:“動畫片一在中國出現,題材上就與西方的分道揚鑣了。”

上個世紀的中國動畫片,有著與西方動畫片非常明顯的區別,基本算是截然不同,就是那種第一眼看上去你就覺得是“Made in China”的感覺。很大程度上,這是因為中國動畫片都是直接取材於中國傳統文學,比如神話故事、歷史典故、成語寓言等等。

比如《哪吒鬧海》取材於《封神演義》第十二回《陳塘關哪吒出世》至第十四回《哪吒現蓮花化身》。當然,影片一開頭就告訴觀眾這個信息。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上個世界的老一輩動畫人,因為時代的特殊性,所以生產動畫的大體方針是要寓教於樂,講求娛樂性以及思想性的結合,要能夠給予觀眾一定的教育啟發,畢竟動畫片的絕對主力受眾是青少年。

我國傳統文學領域資源極其豐富,幾乎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加上都是中國人所耳熟能詳的故事,所以改編搬到銀幕上自然非常有親切感和認同感,這是有中國特色以及反映民族精神的文化傑作,哪怕向世界傳播,我們也可以驕傲地說這是我們中國原創的作品,我們不需要抄襲誰,更不需要模仿誰,我們自己就有一座素材和思想源泉的寶庫。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美術

上個世紀中國動畫大致有三種動畫類型:水墨動畫,剪紙動畫,水墨剪紙動畫。不管哪種形式,都具有濃厚的中國特色,而水墨動畫,其實是將中國傳統繪畫與動畫技術相結合的藝術表現形式,我們之所以會覺得《哪吒鬧海》,《大鬧天宮》,當然還有《九色鹿》,《天書奇譚》等水墨動畫片這麼有親切感,因為這就是我們從小就開始接觸的美術呀。

你小學的時候,肯定用過蠟筆、彩筆畫畫吧?

畫得好的童鞋,其作品還被老師當眾表揚、甚至還張貼到門口的公告牆板上面。

美術,既是無數中國人童年最開始實際應用的藝術,又是中國動畫人得以在世界打出名堂的法寶。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哪吒鬧海》中所有人物造型的線條都畫得足夠流暢,清晰又舒展,不僅沒有多餘,反而安排得很是有講究,如主角哪吒,滾圓沖天鬏,赤裸小腳丫,整體藝術形象可愛稚嫩,很受孩子們歡迎,另外他的劍眉畫得硬挺有力,那一雙烏溜溜大眼睛顯得靈氣十足,又為下文敢於反抗命運、不畏強權的舉動作了伏筆。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整片的美術風格偏向於色彩濃豔,給人一種誇張又華麗的感覺,比如在場景方面,色彩和畫工運用鮮明突出,山是山,水是水,樹是樹,一點都不含糊,但同時,往往又會在常規山水背景中添上一些陰鬱迷離、暗沉落寞的色彩,給人一種神祕莫測、復古荒誕的心理感受,符合神話故事的主題。

另外,在服裝和造型方面,上個世紀的中國動畫片明顯是參考了中國戲曲,比如紅色是代表正義剛烈(哪吒),白色代表陰險狡詐(敖丙),黑色代表魯莽單純(蝦兵蟹將),所以《哪吒鬧海》主要人物一登場,觀眾大概都能夠對他們的人設和定位有一個認知。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配樂

與中國傳統音樂的搭配,也使得中國動畫具有了極強的辨識度,要知道我們華夏文明在古樂器方面的發展已經有兩千多年了,這也是一個民族巨大優勢,《哪吒鬧海》中的配樂大量運用了傳統樂器,比如鑼、鼓、嗩吶、編鐘、琵琶、古箏。

比如開頭便運用了編鐘演奏,意喻神話故事的大氣悲壯;李靖得知自己夫人生下了“不知是個什麼”的時候,用琵琶聲來襯托出當時李靖焦急的內心活動狀態;而哪吒與三太子敖丙、龍王大戰時,主要是鑼鼓打擊樂器的緊促性音樂,扣人心絃之餘使人精神緊繃。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而全片最高潮的哪吒自刎部分,音樂極其悲情豪壯,深沉凝重,催人淚下,讓觀眾深刻感受到了一種義無反顧、毅然決然、無愧於心的英猛勇烈,這一幕感動了無數青少年,讓無數國人久久難忘。

所以綜合這麼看下來,1979年《哪吒鬧海》滿滿的濃厚中國元素,可以說是與中國傳統藝術完美結合的偉大產物,我們中華民族發光發熱的獨特文化,當時得到了亞洲乃至全球動畫界的認可。

1980年獲電影百花獎最佳美術片獎;

文化部1979年優秀影片獎、青年優秀創作獎;

1983年獲菲律賓馬尼拉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1988年獲法國布爾波拉斯文化俱樂部青年國際動畫電影節評委獎和寬銀幕長動畫片獎。

這裡,不得不感謝一下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這是我國第一家專業美術電影製片廠,同時也是最輝煌的中國動畫界巨擘,為我們帶來了無數部極高質量的中國特色水墨和剪紙動畫片。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說白了,船長覺得那才是我們中國人看的動畫,我們不要成天看什麼王子公主相知相愛的美麗童話,我們也不是隻有孫悟空和白蛇許仙,我們的經典IP多如牛毛,只是尚待優秀動畫人的挖掘和缺乏成熟的外部時機。

如今整整40年過去,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再次讓哪吒這個家喻戶曉的IP成為影視焦點。

最後,這部新動畫電影雖然劇情方面改編幅度大,顛覆性大,人設反差大,但原核心之一是保留下來了:哪吒反抗命運的精神,這點值得慶幸,所以很多網友反饋說看得燃燒看得熱血,而且這是國內首部IMAX3D動畫電影,衝這一個,就值得去支持。

而船長非常喜歡下面這張中國風海報。

40年前,哪吒這個娃娃已經讓中國動畫達到巔峰

對於國漫,我們理應給多一些包容和理解,但是想要成功甚至鑄就經典,純靠市場營銷手段是不行的,歸根到底,還是要做出屬於我們中國人的獨特故事,做出能讓我們感同身受、昂揚奮發的精神內涵。

我們一點都不想崇洋媚外,我們真的很想有一天,再次像上個世紀那樣,沉迷於中國動畫。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