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片|“叫好不叫座”的無奈與反思 - 《年輕老闆娘是小學生!》專題之齋藤雅弘談製片

製片|“叫好不叫座”的無奈與反思 - 《年輕老闆娘是小學生!》專題之齋藤雅弘談製片

作者:izumi/Anitama 封面來源:《年輕老闆娘是小學生!》

據製作人齋藤透露,除了已播出的電視系列之外,《年輕老闆娘是小學生!》原本還有另一項TV動畫企劃。但因進展得並不順利,不得已一時陷入擱置狀態。可當齋藤看到高阪希太郎為企劃精心繪製的角色設定後,他非常想將該項目製成成品,於是在那時加入進企劃團隊。過後,齋藤聽取了相關人士的諫言,既然高阪繪製的圖畫如此出彩,不妨請他出任作品的監督。之後,幾經輾轉,企劃轉為了後來的劇場版。

作為原作方的講談社,想將自家的暢銷作動畫化,本是順理成章的想法,DLE社方面,同樣將此事視為理所當然,於是,雙方未經細想,一拍即合。不過,對於長年承接Flash動畫製作的DLE社而言,進到以作畫主打的“傳統動畫”領域,感覺自己全然是個“新手”。也因此,DLE不像那些深諳此道的大型動畫製作公司,在製作時欠缺“商業運作”的經驗。且齋藤本人彼時對企劃的關注,也更多著眼於品質的完成度,“天真”的以為,既然有MADHOUSE的高阪監督坐鎮,觀眾理應買賬才是。事後回想,凡事想當然,必定會被現實當頭棒喝。

製片|“叫好不叫座”的無奈與反思 - 《年輕老闆娘是小學生!》專題之齋藤雅弘談製片

從時間節點考察,劇場版的企劃要先於TV版,之所以讓後者先期播放,主要是出於,原作雖為人氣作品,但距離第1捲髮售畢竟已過去了15個年頭,所以,想在劇場版公映前,調動一下市場氣氛。此舉的另一層考量是,鑑於劇場版的PR經費屬於一次性投資,花了就沒了,可要是能將“宣傳品”轉化為IP,則能夠加以二次利用,儘可能多的回收成本。因此,按照齋藤原先的構想,將TV系列的製作託付給MADHOUSE方面,素材基本再與劇場版通用的話,可以最大限度壓縮成本。然而,由於兩方面監督的在演出意圖上存在差異,當初的“美好”設想並未實現。並且,其餘的諸項節儉措施,也因這樣或那樣的緣故,未能奏效……

另據齋藤介紹,TV版的時長也做出了調整。按起初預算制定的是,“一期、每話30分鐘”的企劃,但考慮到劇場版的宣傳,還是決定人為拉長露出週期,於是改為“兩期、每話15分鐘”。15分鐘的片長,對於影像、是個不小的考驗,但在節奏感安排上來說、相對利好,所以,總體上講算是利多於弊。

雖然操作起來有些不易,但好在DLE之前出品過相同時長的3DCG動畫《家有穆珂》,恰巧齋藤又是那部片子的動畫製作P兼製作委員會P。外加音響監督谷東老師,又是TV版共同監督中的一位,所以,製作陣裡還是有人比較熟悉情況。且為了保險起見,在《年輕老闆娘》的腳本正式投入作業前,齋藤還特地請《穆珂》的編劇人員,為第1話把了一下關。

又因為,齋藤本人經手過不少短篇動畫的製作,有些1話平均僅有2分鐘,所以,他對做短片倒是沒有任何牴觸。事實上,TV系列的畫質呈現、以及觀眾的口碑反響都還不錯,但遺憾的是,受眾面依舊較為狹窄。且劇場版的遭遇也極其相似,除了核心粉外,影片乏人問津……儘管得到了業內普遍好評,可一旦想要推而廣之,就困難重重,屬於典型的“叫好不叫座”。此外,齋藤還總結,在“引導電視版觀眾走向影院”這點上,自己還需下更大的功夫。

製片|“叫好不叫座”的無奈與反思 - 《年輕老闆娘是小學生!》專題之齋藤雅弘談製片

分析票房不佳的成因,除去公映首日為工作日的客觀不利因素外,齋藤還覺得,作品標題及角色主視覺圖的設計,某種程度上受到了TV系列的束縛。而標題中的“小學生”,對本應成為該片主要受眾的成年觀眾更是起到了“勸退”作用。視覺圖方面,儘管齋藤贊成高阪監督“儘可能忠於原著”的設計方針,但卻出現了事與願違的結果。甚至造成了一部分觀眾“事先未接觸過TV系列,就會不知道電影在說什麼”的錯覺。首映當日為星期五,上學的孩子們又沒法來影院觀影。上述種種,導致不利的連鎖效應反覆累積疊加。

齋藤也很想扭轉局面,只可惜,擺在他面前的是一個兩難課題。飽受詬病的作品標題,他也不是不想改,但根據事前展開的嚴肅問卷調查,得出的結論是,不改為妙。畢竟,大部分追隨原著的核心粉,還是以作品標題作為辨認參照的。就此問題,齋藤與主創成員在內部爭論了將近1年。一想到認定了原作標題不利於劇場版的推廣,就等於置原作於尷尬境地,於情於理說不通,便只得作罷。且平心而論,相比票房收益,齋藤至少覺得,製作方為廣大原作粉呈上了一部能夠帶去美好回憶的佳作,因而,對於當初的決斷,他感到問心無愧。

電影公映1~2周後,來自各社交平臺的應援聲浪日漸高漲。此情此景,著實令齋藤感到寬慰,只不過,由此帶來的影片受眾群180度轉變,是他始料未及的。據他透露,最早他們這邊並沒有開SNS賬號的預定。據觀察,即便是那些雜誌刊載的超有人氣的子供向作品的官推,也大都只有寥寥數百粉絲,因而覺得,低幼向的作品,開了也不見得能吸粉。而大部分深夜動畫的官推,作品放映前的粉絲數大約維持在1萬人上下。假如自家作品開設官推後,乏人問津,反而會造成負面的印象,不如不開。

如此一來,各社交平臺上的用戶為尋求作品信息,全都彙集到原作令丈弘子老師個人推特那裡,直接導致老師一人為電影宣傳孤軍奮戰的尷尬局面。這下、製作方也覺出了不妥,便趕忙開了賬號,因而,初期階段的各個環節顯得十分被動。從3月末至9月末、約半年的公映檔期內,官推粉絲人數在上升至5千人左右後,一度陷入了停滯。據齋藤回憶,公映後不久,粉絲數量曾一度激增,截止受訪前總數約有1萬多人。由這些數據,令齋藤深切感到,社交平臺的用戶們在以積極主動的方式,使勁為作品捧場。

製片|“叫好不叫座”的無奈與反思 - 《年輕老闆娘是小學生!》專題之齋藤雅弘談製片

電影公映約一週後,推特的評論轉發數迅猛上漲,特別是當新海誠監督親自發表評論之後,明顯帶動起一波浪潮。隨後,《FRIDAY》的報道,起到了進一步推波助瀾的作用,尤其該文還被推上了雅虎頭條。再有就是,聲優杉田智和早先動不動愛將“小織(おっこ)”與“オッゴ”(MP-02A Oggo=奧幹,OVA《機動戰士高達 MS IGLOO -默示錄0079-》中登場機體的名稱)聯繫在一起,也為作品爭取到了不少漫畫、動畫業內人士的聲援。還有《穆珂》的作者水品孝之老師等,一批在推特上具有公眾影響力的推主,在觀看影片後的懇切推薦,也幫了很大的忙。

對於網絡傳播所能發揮的實際助推功效尚不明瞭的齋藤,隨後又在“新宿Wald9”親眼目睹,許多觀眾們只為來看高阪監督、豐田智紀P和自己3位大叔的共同登臺致意的午夜0點啟動場,在門票開售後10分鐘內,便將票子一搶而空的盛況。那一刻,齋藤P的心中,曾閃過一絲勝券在握的曙光。

為趁勢跟進,齋藤還不失時機地對外公開了動畫製作的中間素材、以及線攝素材等資料,並有意識地增加了主創成員登臺向觀眾致意的場次。在他看來,比起單方面的網絡造勢,還是採取網上、線下相結合的手法更為行之有效。本著“掙錢靠腿”信念,齋藤不遺餘力地安排了一長串“見面上映”的場次。雖然,連當事人都難以界定“跑腿舉措”的實際效果,但至少可以肯定,推特平臺的擴散,以及雅虎頭條的傳播,的確收效顯著。有一陣子,網絡上甚至還流行過“年輕老闆娘是毒液”的話題。比起齋藤這樣的實操派,不少鍵盤俠更善於運用網絡工具炮製各種順應潮流的搶眼噱頭。這也使齋藤逐漸認識到,虛擬操作,比上臺致辭更能切中當下受眾的心理需求。

製片|“叫好不叫座”的無奈與反思 - 《年輕老闆娘是小學生!》專題之齋藤雅弘談製片

在評價推特的轉發功勞時,齋藤指出,首先此事得益於令丈老師的寬宏大量,加上漫畫原作並未與電影宣傳同期掛鉤,倘若需顧慮漫畫原作、周邊商品的銷售,肯定需要做出更為周密細緻的方案。

當被問及,從此次劇場版推廣所汲取的經驗教訓、對於日後DLE開展企劃將起到何種作用時,齋藤表示,儘管票房收益不盡如人意,但他還是要挺直腰桿說,製作方的誠意出品,確實打動到了觀眾。他的觀點是,與其拐彎抹角地花心思、搞套路,還不如用實打實的用“直球”去贏得人心。DLE社內並未頒佈露骨的NG政策。雖不排除因授權等各種原因,在創作時會捨棄一部分實在不可行的內容,但今後,公司還是會盡力為動畫創作團隊提供自由、良性的創作氛圍,為觀眾奉上喜聞樂見的作品而努力。並且齋藤堅信,真誠的付出,能夠獲得觀眾的響應。當然,在商言商,作為反省,在今後企劃制定之初,也會加強“盈利”考量。除此之外,齋藤還順便透露,自己正在籌劃與高阪監督再度合作的事項,要設法讓這次劇場版集結的班底,更好地為下一部作品服務。

談到個人的職業展望時,齋藤坦言,目前自己心中並沒有太過具體的規劃藍圖。不過,他一直很想做類似《太空三劍俠》(《宇宙船サジタリウス》)《名偵探福爾摩斯》那樣的“世界名作劇場”系列作品。說實話,這回的《年輕老闆娘》,他也是有意識想做得偏“世界名作劇場”那樣,單純讓孩子們看得開心的長篇系列。如今的世道,子供向作品,基本得找玩具廠商合作才能立案。但齋藤認為,隨著網絡的日益普及發達,或許能夠探索出更多變現的新途徑。齋藤衷心期待有朝一日,“名作劇場”式的節目能重獲新生。但他也明白,自己懷揣的夢想,要是講給社內那些成天以擺弄《祕密結社鷹之爪》為樂的員工們聽,多半會被他們笑話的。

參考資料:
  • 《Febri》 Vol.52

本文僅供Anitama發表,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內容。

官方網站:http://www.anitama.cn

官方微博:@AnimeTamashii

微信公眾號:Anitama0815

合作郵箱:[email protected]

原文: m.anitama.cn/article/a1c742e8d44a8fac?utm_source=toutiao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