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功:依山傍水以居,循禮有序而制——東阿苫山古村落文化探微

張秀功:依山傍水以居,循禮有序而制——東阿苫山古村落文化探微

張秀功,男,東阿縣第一中學語文教師,高級職稱;聊城市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聊城市作家協會會員,聊城市詩人協會會員。東阿縣作家協會會員。

張秀功:依山傍水以居,循禮有序而制——東阿苫山古村落文化探微

論及中國古建築,因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在廣袤的中國大地上,呈現著異彩紛呈的現象,加上時代的變遷,地域文化的差異,又有北國的純厚,江南的靈秀,蜀中的雅緻,塞外的雄闊的不同;還有漢之古拙,唐之雄大,宋之規範,明清建築形制化的特色。具體到古代村落及其民宅來講,在不同的地域,出現了北京的四合院,陝北的窯洞,福建的土樓,雲貴的幹闌等不同的建築風格。在山東各地,同樣也分佈著一些古代民宅、村落,但歷史悠遠,特色鮮明者不多,難以與如皖南地區西遞宏村山環水繞、粉牆青瓦的特長相輝映。然,從相地擇居,房舍建作來看,山東的一些古老村落一樣承載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內蘊;這些古老的民宅、庭院、祠堂、壇廟等無不與地域性社會文化心理形成同構機制;反映著人們的精神追求、審美趣味及價值取向。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文化的要求也漸次提高。除踏遍名川高山、風景勝地之外,開始走向農村,親近古老,去探幽那些隱匿於民間的滄桑歷史、漫漶記憶。由此,人們似乎可以從這些厚重中感知人類童年的樂趣、成長的辛酸;找尋到似曾相識的過去。在東阿黃河之左,苫山古村落再次進入了民眾的視野,成為人們樂此不疲,流連忘返的去處,這一文化現象的形成,反映出了人們對精神生活和文化尋根的心理渴求。

苫山村位於東阿縣的南部,為泰山餘脈與魯西平原的交匯處,前有黃河由西南向東北繞村而過。椐清順治十八年苫山人李濠作《苫羊山志自敘》載:“山以苫名者何?以巒峰層迭有苫蓋形也;以苫名又以羊名者何?以上有臥羊峰也。人顧稱苫不稱羊者,省文也。”山因酷似苫與羊而得名,村因山而得名,故曰苫山。苫山歷史悠遠,有史載的時間為“春秋”時期,從出自漢墓的考古發現來看,苫山漢代就有了居民;《苫山村志》(公元2006年版,下同)引用《東阿鄉土志》中載“劉氏自宋代遷入縣境苫山”,這是遷入居民最早的記載。關於對苫山歷史沿革、風土民情的記述,最為詳盡的當屬編於明末清初的《苫羊山志》(下同,時間,編者不敘)。

從苫山的村落風貌與建築風格考,結合《苫山村志》,苫羊山業已開鑿殆盡,深處已積水成潭;現存建築大致可分為祠堂、壇廟、僧寺、民宅、陵墓,建作時間約為明清時期,大多也圮毀荒廢,湮沒於亂石草叢之中。但從這些殘垣斷壁中依稀有往日的繁盛與輝煌。

《苫山村志》一書收錄了《苫羊山志》中的兩幅地圖,《苫山四境圖》、《東阿縣圖》,繪製時間為清順治十八年,即公元1661年。滄海桑田、時光變遷,今昔比照,一是地名稱謂的變化,二是古有今圮。但其地理格局,山水座落、流向沒有變化。從苫山先人耕種於河畔、居住於山下的而成其為村落的歷史行程中,可見我們祖先相地生存的聰明智慧。遵從天地,順應自然是我們祖先安身立命的一個準則。古人在擇居相地的時候,將具有物產、氣候、耕地、水源等各方面優勢的地貌綜合在一起的地形稱之為“形勝”。苫山北面有“雨山”“苫羊山”,南面為一環繞之水,形成“負陰抱陽”、背山面水之“形勝”。朱熹《詩集傳》雲:“陰陽,向背寒暖之宜也。”陰陽合宜,是選擇理想之地而居的一條原則。泛言之,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但中國古代哲學的陰陽觀是相對而言的,任何一地一物皆有陰陽。夏季酷熱冬季嚴寒是我們東部地區的氣候特點,整個中國的地勢也是西北高東南低的格局。但區域山水形勢的存有差異,那些位於北面的山,冬季可以遮擋來西伯利亞的“寒潮”,夏季可以使迎風面形成對流雨。這裡就會有一個溫暖溼潤的小環境,既利於農作物的生長,也益於人體的健康。

苫山的南面是大清河,古稱“濟水”,今為“黃河”,雖然有名稱的演革,因對岸為丘陵山地,河流彎曲自古依然,變化不大。從《苫羊山志》大清河的流向和現在黃河河道狀況看,自範坡(地名)由南折而東,然後向轉向東北,這樣,苫山就處於河流彎曲凸出而形成的“汭”位上,“汭”位又稱腰帶水,既可避開河流的沖刷,還因水流泥沙沉積而使耕地漸次增加。臨水而居,是我們祖先相地的一個重要原則,一是可以解決農耕的灌溉,更主要是解決飲水的問題,慢慢由村落擴展為城鎮,以致發展為現在的大都市。誠然,近水利的同時也存在著水患,苫山因近水而致水災的情況也屢見不鮮。但傍山環水而居的苫山先民,在繁衍生息的過程之中,不斷與這片土地融為一起。

“天人合一”是我國哲學思想中的宇宙觀。體現在建築文化之中,中西方的建築方式有著顯明的區別。《周易·文言傳》雲:“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凶。先三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西方建築是將建築與自然對立而存在著,而在中國則把建築與自然融為一體,宇宙是自然的大房子,房子是人的小宇宙,所以理想的建築群體,有“雖由人作,宛若天成”之說法。中國的古建築很少有單獨建作的個體,而是以多個單獨的個體組成群體庭院。如苫山劉氏祠堂,祠堂現只存正殿。明孝宗弘治十五年建成,取名“鼎新堂”《苫山村志》有《劉氏家祠鼎新堂記》一文。文中未載祠堂規制,只述其用途,“生忌、時祭、嫁娶、生育”等的禮儀皆在祠堂舉辦。但從“木主森列而昭穆不紊”一句看,除了正堂之外,還應該有東西廂房。現存正殿面闊三開間,牆體為青磚材料,硬山式抬樑房頂,無斗拱,有前簷廊,立柱兩根,進深三米多,是為明清建築式樣,但從式樣來判斷當時劉氏應為“士”。除去正殿與東西廂房之外,正堂前應有導引,形成多進式庭院。大門居中,處在中軸線上。現存大門也是硬山頂,無吻獸,有臺基踏步。這種沿中軸線展開的庭院建築,形成通過軸線均衡對稱的幾何秩序。這種對稱結構,表現了中國古代宗法社會禮的秩序。在禮制上,宗廟祠堂的地位重於其他,符合封建社會的正統觀念,在建築上就是要求中正,不中則不正,不正則不尊。

劉氏祠堂位於苫羊山之南略左,背山而建,苫山劉氏,宋代遷於此,至明代為名門望族,父子三人皆為進士,劉氏父子三人,為人剛正,做官清廉,甚為鄉里所敬重。

張秀功:依山傍水以居,循禮有序而制——東阿苫山古村落文化探微

在苫羊山之西南里許,現有幾處民宅,具苫山人說有四百多年的歷史,當為明末清初之民居。這其中有明嘉靖四十四年進士,兵部郎中李學詩的故居。這是一處四合院式民宅,現存有正房六間,進深三米左右;西廂房為二層樓房,二開間;東廂房面闊三開間,正房與東廂房之間是二層抱廈;倒座現已坍圮,從地基輪廓,可見面闊為三間;皆為囤式屋頂。大門開在乾位,影壁是西廂房之山牆;這樣就組成一個四合院式的庭院,四周房屋圍成一個院子,這個庭院就是“氣口”,正房六間,倒座三間靠右,這樣就是東南巽位留有一“通氣口”。一個由於群體組合,而又獨具東方文化情調的封閉或半封閉的中國庭院文化就展現在人們面前。庭院用來採日月之精華,也是建築群體的“呼吸器”,在文化心理上,又是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進行交融互通的場所。以農立國的現況造成了古代中國與外面世界相對隔絕和眷戀鄉土、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塑造出中國文化的內向性格,這一文化特色在建築上便以四合院的空間方式呈現在大地上。

因後代成家分爨,就在中間砌一石牆,一分為二,形成東西兩個院子,東院便在巽位開了一大門,成為現在李學詩故居的格局。

自周滅商,分封立國,漸漸形成了以血緣關係與祖先崇拜為基礎的宗法制度。“左祖右社”的先後秩序就是淡於宗教、濃於倫理的文化心理在壇廟建築上的文化表達。在中國文化中,“君子居則貴左。”“左者,人道所親,故立祖廟於王宮之左,右者,地道所親,故立國社於王宮之右。”“祖”在古生代的農村就是家族祠堂,“社”則是指祭祀土地之神的地方。除去祭祀祖先之外的場所建設一般都會遠離家族祠堂。從《苫羊山志》“苫山四境圖”所標記的祭祀場所看,大多廟宇建築在苫羊山的右邊。除石佛寺、三官廟之外,其餘已蕩然無存。

張秀功:依山傍水以居,循禮有序而制——東阿苫山古村落文化探微

石佛寺的歷史,多為傳說,據傳有王右軍之書,若具此推測,魏晉時期中國的寺廟主要以佛“塔”為主,佛塔處於主要位置。但從歷史記載中看,尚未有佛“塔”的任何信息。石佛寺歷經數次遷移則為事實。寺廟在隋唐代之後,其建築構成就走上了庭院式組合樣式。以農為主業的古代中國,同樣有“戀地”情結,不像西方教堂高聳入雲,有一種親近“天國”的嚮往。所以把中國傳統的庭院建築的文化傾向和佛教融為一體,形成現在的寺廟建築的規制;再,唐代以後,禪宗一派成是佛教主流,禪宗弘揚不離世間,我心即佛的思想,所以佛“塔”退出了主要位置,讓位於平面展開的各種佛殿,以有“佛”在人間之象徵。《苫山村志》明·蘇則曾有《重修石佛寺記》,“開山沙門,歲遠失所考,不識為何許人”,明弘治丙辰年,有一位叫李恕的善士,提供了建寺之土地,遷於此。“殿舊兩楹,拓而為五,佛相三尊…羅漢二九。”還在正殿東西,塑起了文殊、普賢,觀世音菩薩;“伽藍、祖師殿各三間”,這二座殿應為東西相對佈置,按寺廟規制,伽藍殿為偏殿。這裡的“禪師殿”所奉或為“達摩老祖”,或為“六祖惠能”,從於慎行《新修石佛寺》可以看出,石佛寺為禪宗道場;前面“天王殿,山門如其數”,後有丈室、禪房。將蘇則曾與于慎行兩篇記組合起來解讀,明清時期的石佛寺規模宏大,香火鼎盛;晨鐘暮鼓,青煙裊繞。

中華民族是一個“淡宗教”(梁漱溟語)、濃倫理的民族。“環山而居者,無慮數百家,多縉紳鼎族,雅崇禮教。”(明·蘇則曾《重修石佛寺記》)中國人和宗教的關係是若即若離的,明《李氏家乘》《濠翁自敘》有“從族祖讀書石佛寺”的記載,可以說明古代的人們也大都是“臨時抱佛腳”。尚禮尊祖是自古至今根植於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精神信仰。

中國建築材料主要是以“土、木”為主,雖然有些地方使用石材或青磚,這兩種材料從五行屬性上說也是屬“土”。因此,我國的房屋建設所需用的時間短。但這種土木結構,也極易傾圮,水災、火災皆可讓我們的房屋化為塵土。現今遺留下來的古代建築大多有過重建的經歷,所以能保存至今的古代民宅、村落一是不多見,二是時間短。即使這樣,中國古建築也是一種歷史的傳承,在這新舊傳承的過程中,綿延不絕的就是生生不息的中華文明,苫山古民宅、古村落,除了古建築美學意義之外,更重要的民族文化性格的表達;這,不僅要我們像尊重老人那樣敬仰他、保護他,更需要我們認真地去體會、去解讀其中的意蘊及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