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行傳媒“綁定”迪士尼,發力電影后會成為新三板“華誼”嗎?

迪士尼 楊冪 阿里影業 傲嬌與偏見 娛樂獨角獸 2017-05-13

嘉行傳媒顯然在2017年成為了最火的一家影視公司。先是由楊冪主演,嘉行傳媒參投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毫無疑問成為了“劇王”。之後,在明星IP遭遇嚴管的大形勢下,完美世界5億入股嘉行傳媒同樣遭到了證管局的質疑,但與此同時,嘉行傳媒的估值也達到了50億。

4月30日,內地女星楊冪憑藉《逆時營救》獲得了第50屆休斯敦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這也是楊冪個人首次獲得的“國際”影后。與此相對應的是,其主控的《傲嬌與偏見》在內地上映,作為第一部嘉行傳媒參投沒有楊冪主演的電影票房也成功破億。

嘉行傳媒“綁定”迪士尼,發力電影后會成為新三板“華誼”嗎?

5月10日晚間,嘉行傳媒發佈公告稱,與華特迪士尼中國簽訂了簽訂《聯合開發電影項目合作協議》,這是一份兩年的電影合作協議,計劃一年完成一部中國元素的“原創影片”,由嘉行傳媒代表的演員主演主角,這也是國內第一家與迪士尼簽署戰略合作合同的公司。

但從嘉行傳媒2017年的種種動作來看,在原有藝人經紀的強項之上,不僅植根於影視劇製作,也顯然在電影業務上開始發力。

而貴為好萊塢六大的迪士尼,去年一年的電影票房總和幾乎和中國內地票房相持平。論選擇,迪士尼顯然有更好的合作對象,那麼這家真正的“巨頭”究竟在打著什麼如意算盤?兩家公司的合作對於內地影市來說,又釋放出什麼信號?

嘉行傳媒“綁定”巨頭,未來電影板塊果真會發力?

近段時間,嘉行傳媒的動作屢屢和電影相掛鉤。4月30日,楊冪拿下了自己的第一個“國際影后“,雖然這個獎項具有極大的爭議,但重要的是楊冪獲獎的影片《逆時營救》將會不久在內地上映。

這部影片是由成龍監製,楊冪和霍建華主演的科幻電影。起碼從體量級的角度來說,這是下個月可能體量級最大的國產電影,也是嘉行傳媒截至目前為止在電影板塊上投入力度可能最大的一部。

除此之外,嘉行傳媒參投的《繡春刀2》也將登陸暑期檔,有了前作的突出口碑,又有甯浩擔任監製,張震和楊冪擔當主演,這部電影因此也成為了暑期檔最備受矚目的國產大片之一。

嘉行傳媒“綁定”迪士尼,發力電影后會成為新三板“華誼”嗎?

嘉行傳媒如今在電影板塊上動作頻頻,再加上此前由“冪家班”擔當主演陣容的《傲嬌與偏見》在票房成績上尚可,讓嘉行傳媒或許看到了在電影業務上發力獲取巨大回報的希望。

其實早在《傲嬌與偏見》上映之前,嘉行傳媒已經參投了兩部電影。《我是證人》和《怦然星動》先後在2015年登陸院線,分別取得了2.15億和1.59億的票房成績。

雖然至今,嘉行傳媒在電影板塊上,並沒有拿得出手的口碑佳作。但以中小成本為主的電影都取得了票房部部過億的成績,如今加大電影的投入力度,無論是參與具有大片氣質的國產電影還是和迪士尼深度合作,或許都是未來在電影市場持續發力的信號。

藝人經紀顯威力,電影是最好的釋放空間?

3月31日,嘉行傳媒公佈2016年年度報告。年報顯示,2016年營業收入為3.3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34.96%;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2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9.35%;基本每股收益為6.81元,上年同期為6.27元。

從年報披露來看,嘉行傳媒在2016年的業績還是相當突出。

嘉行傳媒“綁定”迪士尼,發力電影后會成為新三板“華誼”嗎?

嘉行傳媒發佈的2016年報中顯示,公司業績增長的兩大領域是藝人經紀和影視劇製作。2016年,嘉行傳媒的藝人經紀收入增長了7562.77萬元,同比增長98.28%,單單這一項收入就佔據嘉行傳媒2016年總增長額的29.52%。

截至目前,嘉行傳媒已經簽約了20多位藝人,除了楊冪、劉愷威等一線藝人外,還擁有著迪麗熱巴、張彬彬、張雲龍、高偉光、劉芮麟、黃夢瑩等多位藝人資源。

嘉行傳媒借殼登陸新三板時,估值僅有2500萬元。短短兩年不到的時間,嘉行傳媒的估值暴漲200倍。其中,藝人經紀業務的增長是其最大的推動力,而和影視劇的“造星工廠”相比,電影或許是藝人經紀“變現”更迅速也更有效的出口。

嘉行傳媒“綁定”迪士尼,發力電影后會成為新三板“華誼”嗎?

此前嘉行傳媒參投的電影作品中,楊冪主演的電影在票房成績上還是不乏亮點,而《傲嬌與偏見》作為一部“冪家班”的試金石,也能夠成功票房破億。可以說,嘉行傳媒藝人資源的成熟,是其不斷開始拓展電影業務的信心來源。

之前,開心麻花雖然在舞臺劇和綜藝方面人氣頗高,其核心成員沈騰、馬麗也擁有諸多粉絲。但如今開心麻花之所以迅速崛起,不得不提到其主控的《夏洛特煩惱》。電影無論是對於藝人資源的釋放,還是公司業績的增長都具有非常強大的推動力。

但藝人經紀畢竟優勢明顯,例如曾經的“龍頭“華誼兄弟之所以能夠崛起,所依靠的就是突出的影視製作能力和強大的藝人資源,如今嘉行傳媒所採用的模式似乎和當年華誼或多或少有些類似。

這樣的成長模式和利用保底發行等純資本運作介入電影市場有著鮮明的差別,也更容易在電影市場站穩腳跟。

這或許也是為何阿里影業在整合阿里大文娛板塊時增加了藝人經紀業務,而嘉行傳媒在未來也或許能依靠藝人經紀為核心,深入開發影視劇和電影製作兩個業務,這對於嘉行傳媒未來的成長空間具有極強的運作意義。

迪士尼“草船借箭”,最終目的還是“中國市場”?

在去年,迪士尼是好萊塢六大中業績最為突出的一家公司,其全球電影總票房76.05億美元甚至超過了中國內地市場總票房。而且去年迪士尼憑藉《瘋狂動物城》、《美國隊長3:內戰》、《奇幻森林》等多部大片在內地上映,共取得了超過60億的總票房,創下了好萊塢六大在中國的最高年票房紀錄。

嘉行傳媒“綁定”迪士尼,發力電影后會成為新三板“華誼”嗎?

而今年恰逢中美關於引進片配額談判的關鍵年,內地影市呈現出的最大標誌就是進口片的集體井噴,而且多部大片內地票房超過了北美,成為了其最大票倉。這對於迪士尼來說,具有很大的誘惑力。

雙方合作的內容包括在期限內,嘉行傳媒和華特迪士尼中國將根據本協議的條款合作開發雙方一致認同的影片,且雙方希望開發適合由嘉行傳媒代表的演員出演主角的中文劇本,該等影片主要面向中文觀眾,幷包含真正中國元素,且根據中外合作攝製電影片管理規定適合作為聯合攝製項目獲得批准。

但首先需要清楚的是,和嘉行傳媒達成合作協議的是華特迪士尼影業中國,這家公司是華特迪士尼公司的子公司和附屬機構,對於中國市場也是更為熟知和了解。據悉,此次雙方談判經歷了近一年的時間,目前迪士尼已經向嘉行開放了資源庫,雙方將合拍迪士尼真人動畫電影,嘉行的代表演員也會在其中傾情演出。

嘉行傳媒“綁定”迪士尼,發力電影后會成為新三板“華誼”嗎?

可以看出,迪士尼所渴望的並非是和嘉行傳媒的“牽手”為其能帶來多大的利益空間,而是背後的中國電影市場仍然具有極大的挖掘空間。更接“地氣”的合作模式,使得迪士尼一方面可以通過本身的IP大片來打入內地市場,另一方面也能利用和嘉行傳媒合作的影片從不同的體量級上有所表現,從而取得更為突出的業績。

其實從張藝謀執導的《長城》來看,以好萊塢為主導的中美合拍片並不成功,投資巨大卻也存在虧本的風險。這種虧本並不僅僅存在於中國資本當中,即便是參與其北美髮行的環球影業也因此遭殃。如今張藝謀的新片顯然沒有再走“老路”,在合作對象的選擇上也更加註重對於內地電影市場的熟知程度。

而嘉行傳媒和迪士尼的合作,起碼從目前看來是以中方為主導,以內地電影市場為重要出口的。這樣的模式,相對而言不容易出現鉅虧的風險,迪士尼擁有數量眾多的IP資源,而嘉行傳媒則擁有相對穩定的影視製作能力和強大的藝人經紀資源,二者的結合一定程度上是目前內地影市階段最為可靠的合拍模式。

目前來看,好萊塢六大都和已經在中國落戶,紛紛和中國公司採取合作。迪士尼除了每年有數量可觀的電影在內地上映外,還在中國有盈利出色的主題樂園。如今又“另闢蹊徑”,從內地市場爆發最大的增長點入手,或許對於內地影市來說,才是真正的“深水炸彈”。

嘉行傳媒“綁定”迪士尼,發力電影后會成為新三板“華誼”嗎?

這或許也是繼索尼和愛奇藝聯手打造網絡大電影后,好萊塢六大和中國合作模式“反常規”的又一典型代表。

國產電影所面臨的市場空間或許會因為不斷有中國影視公司“出海”牽手好萊塢巨頭而更加狹窄,雖然內地票房仍然呈現增長趨勢,但如今國產電影和好萊塢大片直面競爭,可能也會讓國產電影市場迎來短暫的痛點。

如今嘉行傳媒和迪士尼的合作模式,或許也會給更多的中國公司啟發,未來這種模式是否能在內地取得成功不得而知,但起碼在中美雙方資源的融合上多了另一種可能。

(本文為娛樂獨角獸原創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