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工程”倉促上馬:雄心壯志也須先小心求證

近日,“天河工程”啟動星箭研製的消息引起大眾關注:通過發射火箭衛星,對大氣中水汽進行人工干預,實現水資源空中調配,宛如製造一條“人工天河”……有消息稱,這一工程已被當地確定為重點創新項目,獲得大量財政資金支持。而據澎湃新聞報道,多名氣象學家則實名質疑“天河工程”,稱其是“既沒有科學技術也沒有技術可行性的荒誕幻想項目”。

近年來,我國出現或設想的富有“雄心壯志”的科研、工程項目越來越多。比如巨型對撞機,比如時速4000公里的高速飛行列車,這是好事,科學發明的一個前提就是想象,不敢想,那麼人類怎麼會發明飛往宇宙的飛船呢?回到“天河工程”這件事引發關注的原因,它本身的疑點還真不少。比如其科學基礎源自青海大學校長王光謙的一篇論文。而王光謙是個河道專家,並且這個項目裡幾乎沒有氣象方面的專家參與,正如氣象專家陸漢城所說:“這個項目本身是屬於大氣科學、地球科學,卻繞開了大氣專家。”還有氣象專家幾乎都認為目前實現呼風喚雨的條件不存在,怎麼把水汽變成雲,雲變成降水,這自然規律還幾乎沒掌握。北京日報評論說:一堆搞河流泥沙的學者,怎麼一下子就想著搞氣象學家都反對的氣象問題?這件事情讓人看不懂的首先就在於這個地方。

其次,細究起來,這個浩大工程所能達到的效果可能也有限。根據規劃,“天河工程”有望每年在青藏高原的三江源、祁連山、柴達木地區分別增加降水25億、2億和1.2億立方米。但科學家馮大誠質疑,“這好像是一個很大的數目,(但實際上平攤下來),柴達木盆地至多能夠增加每年1毫米的降水。如今那裡的降水量是每年不足100毫米,怎麼增加了1毫米就有望‘解決柴達木地區乾旱少雨的情況’了呢?”如果此說為真,那這個耗資甚巨的工程到底意義何在呢?

科學界已經達成的共識是,我們目前還不可能在空中搬運水汽,也沒有能耐讓該下雨的雲不下雨。雖說,這不是人們質疑的理由,畢竟能夠實現呼風喚雨,解救飢渴難耐的撒哈拉沙漠生態難民是人類的理想之一。但像“天河工程”這樣被整個氣象學科專家強烈質疑的項目,不應該現在上馬卻依然上馬了,這表明一些重大科研項目的決策程序是不是存在問題?是臉面工程?還是科研團隊為索要經費而巧設名目?對於這些質疑,有關部門應當認真回答,以解人們心頭之惑。

更重要的是,我們的論證機制在哪裡呢?有沒有呢?因為不事先小心論證而倉促上馬導致損失慘重浪費嚴重的“宏大”工程歷史上比比皆是,今天我們質疑“天河工程”,不是否定他敢於想象的精神,而是質疑實施過程中的科學態度。因為,即便是雄心壯志,也要經得起嚴肅而又嚴謹的論證,想象可大膽,求證須小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