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兵130萬卻不堪一擊,二戰前的南斯拉夫皇家軍隊到底有多水?'

"

作為巴爾幹半島的知名國家,二戰中的南斯拉夫正規軍卻鮮有人知。的確在納粹德國與其同盟國的進攻下,留給南斯拉夫皇家軍隊的表現機會微乎其微。當克林根貝格的小隊佔領幾乎不設防的貝爾格萊德後,南斯拉夫的抵抗就瓦解了。不過作為巴爾幹地區數一數二的國家,戰時的南斯拉夫皇家軍隊仍然是一支規模龐大的軍隊,值得人們瞭解一番。


"

作為巴爾幹半島的知名國家,二戰中的南斯拉夫正規軍卻鮮有人知。的確在納粹德國與其同盟國的進攻下,留給南斯拉夫皇家軍隊的表現機會微乎其微。當克林根貝格的小隊佔領幾乎不設防的貝爾格萊德後,南斯拉夫的抵抗就瓦解了。不過作為巴爾幹地區數一數二的國家,戰時的南斯拉夫皇家軍隊仍然是一支規模龐大的軍隊,值得人們瞭解一番。


擁兵130萬卻不堪一擊,二戰前的南斯拉夫皇家軍隊到底有多水?


▲藏於博物館的南斯拉夫軍官制服

南斯拉夫皇家軍隊成立於一戰之後,在間戰期中,與其他歐洲國家一樣面臨十分嚴重的軍費短缺問題。1933年早期,南斯拉夫軍隊面臨著意大利和匈牙利的戰爭威脅。來到南斯拉夫的英國軍事觀察員認為南斯拉夫的步兵部隊十分堅韌,炮兵裝備也不錯,但是卻缺乏可以跟得上時代潮流的現代化武器,主要是性能優秀的機槍和步兵炮。此外,更嚴重的問題來自於軍隊內部,絕大多數的軍官都是塞爾維亞人,而斯洛文尼亞人和克羅地亞人卻對參軍毫無興趣,由以上兩個民族組建的軍隊也無戰鬥意願,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戰爭爆發後,克羅地亞士兵臨陣倒戈,將軸心國軍隊“迎”進防區。


"

作為巴爾幹半島的知名國家,二戰中的南斯拉夫正規軍卻鮮有人知。的確在納粹德國與其同盟國的進攻下,留給南斯拉夫皇家軍隊的表現機會微乎其微。當克林根貝格的小隊佔領幾乎不設防的貝爾格萊德後,南斯拉夫的抵抗就瓦解了。不過作為巴爾幹地區數一數二的國家,戰時的南斯拉夫皇家軍隊仍然是一支規模龐大的軍隊,值得人們瞭解一番。


擁兵130萬卻不堪一擊,二戰前的南斯拉夫皇家軍隊到底有多水?


▲藏於博物館的南斯拉夫軍官制服

南斯拉夫皇家軍隊成立於一戰之後,在間戰期中,與其他歐洲國家一樣面臨十分嚴重的軍費短缺問題。1933年早期,南斯拉夫軍隊面臨著意大利和匈牙利的戰爭威脅。來到南斯拉夫的英國軍事觀察員認為南斯拉夫的步兵部隊十分堅韌,炮兵裝備也不錯,但是卻缺乏可以跟得上時代潮流的現代化武器,主要是性能優秀的機槍和步兵炮。此外,更嚴重的問題來自於軍隊內部,絕大多數的軍官都是塞爾維亞人,而斯洛文尼亞人和克羅地亞人卻對參軍毫無興趣,由以上兩個民族組建的軍隊也無戰鬥意願,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戰爭爆發後,克羅地亞士兵臨陣倒戈,將軸心國軍隊“迎”進防區。


擁兵130萬卻不堪一擊,二戰前的南斯拉夫皇家軍隊到底有多水?


▲訓練中的南斯拉夫裝甲兵

1934年,軍方高層的輪換帶來了軍事能力的進步,一個新的化學戰營成立,購買了捷克生產的斯柯達超輕型坦克,甚至本土設計出一款自動步槍。次年,南斯拉夫軍方認為本國可以在一個月之內動員80-90萬士兵上前線,組建24個步兵師,1個禁衛師,兩個山地師和三個騎兵師在內的龐大軍隊。該年南斯拉夫軍隊得到了800門斯柯達制迫擊炮、20個防空營的裝備以及6輛超輕型坦克,然而通訊設備仍然存在很大的缺口。1936年,南斯拉夫坦誠告訴英國軍官他們的防毒面具、鋼盔、軍用帳篷甚至是馬蹄鐵都不夠。好在該年南斯拉夫軍隊的首個坦克營成立,一共裝備45輛老舊的“雷諾”FT-17坦克,此外向斯柯達訂購的36門山炮,32門防空炮,60門翻新的榴彈炮已經到貨,此外8輛超輕型坦克也加入了南斯拉夫皇家軍隊。這些裝備優先撥給了面臨最大壓力的意大利邊境。1938年,軍費支出已經佔到了南斯拉夫政府支出的30%,該年南斯拉夫已經有能力集結起一支超過130萬人的龐大軍隊。


"

作為巴爾幹半島的知名國家,二戰中的南斯拉夫正規軍卻鮮有人知。的確在納粹德國與其同盟國的進攻下,留給南斯拉夫皇家軍隊的表現機會微乎其微。當克林根貝格的小隊佔領幾乎不設防的貝爾格萊德後,南斯拉夫的抵抗就瓦解了。不過作為巴爾幹地區數一數二的國家,戰時的南斯拉夫皇家軍隊仍然是一支規模龐大的軍隊,值得人們瞭解一番。


擁兵130萬卻不堪一擊,二戰前的南斯拉夫皇家軍隊到底有多水?


▲藏於博物館的南斯拉夫軍官制服

南斯拉夫皇家軍隊成立於一戰之後,在間戰期中,與其他歐洲國家一樣面臨十分嚴重的軍費短缺問題。1933年早期,南斯拉夫軍隊面臨著意大利和匈牙利的戰爭威脅。來到南斯拉夫的英國軍事觀察員認為南斯拉夫的步兵部隊十分堅韌,炮兵裝備也不錯,但是卻缺乏可以跟得上時代潮流的現代化武器,主要是性能優秀的機槍和步兵炮。此外,更嚴重的問題來自於軍隊內部,絕大多數的軍官都是塞爾維亞人,而斯洛文尼亞人和克羅地亞人卻對參軍毫無興趣,由以上兩個民族組建的軍隊也無戰鬥意願,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戰爭爆發後,克羅地亞士兵臨陣倒戈,將軸心國軍隊“迎”進防區。


擁兵130萬卻不堪一擊,二戰前的南斯拉夫皇家軍隊到底有多水?


▲訓練中的南斯拉夫裝甲兵

1934年,軍方高層的輪換帶來了軍事能力的進步,一個新的化學戰營成立,購買了捷克生產的斯柯達超輕型坦克,甚至本土設計出一款自動步槍。次年,南斯拉夫軍方認為本國可以在一個月之內動員80-90萬士兵上前線,組建24個步兵師,1個禁衛師,兩個山地師和三個騎兵師在內的龐大軍隊。該年南斯拉夫軍隊得到了800門斯柯達制迫擊炮、20個防空營的裝備以及6輛超輕型坦克,然而通訊設備仍然存在很大的缺口。1936年,南斯拉夫坦誠告訴英國軍官他們的防毒面具、鋼盔、軍用帳篷甚至是馬蹄鐵都不夠。好在該年南斯拉夫軍隊的首個坦克營成立,一共裝備45輛老舊的“雷諾”FT-17坦克,此外向斯柯達訂購的36門山炮,32門防空炮,60門翻新的榴彈炮已經到貨,此外8輛超輕型坦克也加入了南斯拉夫皇家軍隊。這些裝備優先撥給了面臨最大壓力的意大利邊境。1938年,軍費支出已經佔到了南斯拉夫政府支出的30%,該年南斯拉夫已經有能力集結起一支超過130萬人的龐大軍隊。


擁兵130萬卻不堪一擊,二戰前的南斯拉夫皇家軍隊到底有多水?


▲南斯拉夫飛行員與他們的戰鬥機

到德軍入侵開始,南斯拉夫軍隊已經有了相當龐大的重武器數目。4000門火炮中有1700門較為現代,主要是購買自捷克的37mm和47mm反坦克炮。2300門迫擊炮中,1600門是新型的81mm迫擊炮,940門現代防空炮。然而這些武器大多是購買自不同國家,無法保證零部件的供應以及及時的修理。全軍僅僅只有6個摩托化步兵營、6個摩托化炮兵團以及2個坦克營。紙面上看這支軍隊足以保家衛國。然而不同民族之間的矛盾始終無法調和,其空中力量也遠非久經沙場的軸心國飛行員的對手。僅僅一個禮拜,南斯拉夫軍隊就土崩瓦解。


"

作為巴爾幹半島的知名國家,二戰中的南斯拉夫正規軍卻鮮有人知。的確在納粹德國與其同盟國的進攻下,留給南斯拉夫皇家軍隊的表現機會微乎其微。當克林根貝格的小隊佔領幾乎不設防的貝爾格萊德後,南斯拉夫的抵抗就瓦解了。不過作為巴爾幹地區數一數二的國家,戰時的南斯拉夫皇家軍隊仍然是一支規模龐大的軍隊,值得人們瞭解一番。


擁兵130萬卻不堪一擊,二戰前的南斯拉夫皇家軍隊到底有多水?


▲藏於博物館的南斯拉夫軍官制服

南斯拉夫皇家軍隊成立於一戰之後,在間戰期中,與其他歐洲國家一樣面臨十分嚴重的軍費短缺問題。1933年早期,南斯拉夫軍隊面臨著意大利和匈牙利的戰爭威脅。來到南斯拉夫的英國軍事觀察員認為南斯拉夫的步兵部隊十分堅韌,炮兵裝備也不錯,但是卻缺乏可以跟得上時代潮流的現代化武器,主要是性能優秀的機槍和步兵炮。此外,更嚴重的問題來自於軍隊內部,絕大多數的軍官都是塞爾維亞人,而斯洛文尼亞人和克羅地亞人卻對參軍毫無興趣,由以上兩個民族組建的軍隊也無戰鬥意願,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戰爭爆發後,克羅地亞士兵臨陣倒戈,將軸心國軍隊“迎”進防區。


擁兵130萬卻不堪一擊,二戰前的南斯拉夫皇家軍隊到底有多水?


▲訓練中的南斯拉夫裝甲兵

1934年,軍方高層的輪換帶來了軍事能力的進步,一個新的化學戰營成立,購買了捷克生產的斯柯達超輕型坦克,甚至本土設計出一款自動步槍。次年,南斯拉夫軍方認為本國可以在一個月之內動員80-90萬士兵上前線,組建24個步兵師,1個禁衛師,兩個山地師和三個騎兵師在內的龐大軍隊。該年南斯拉夫軍隊得到了800門斯柯達制迫擊炮、20個防空營的裝備以及6輛超輕型坦克,然而通訊設備仍然存在很大的缺口。1936年,南斯拉夫坦誠告訴英國軍官他們的防毒面具、鋼盔、軍用帳篷甚至是馬蹄鐵都不夠。好在該年南斯拉夫軍隊的首個坦克營成立,一共裝備45輛老舊的“雷諾”FT-17坦克,此外向斯柯達訂購的36門山炮,32門防空炮,60門翻新的榴彈炮已經到貨,此外8輛超輕型坦克也加入了南斯拉夫皇家軍隊。這些裝備優先撥給了面臨最大壓力的意大利邊境。1938年,軍費支出已經佔到了南斯拉夫政府支出的30%,該年南斯拉夫已經有能力集結起一支超過130萬人的龐大軍隊。


擁兵130萬卻不堪一擊,二戰前的南斯拉夫皇家軍隊到底有多水?


▲南斯拉夫飛行員與他們的戰鬥機

到德軍入侵開始,南斯拉夫軍隊已經有了相當龐大的重武器數目。4000門火炮中有1700門較為現代,主要是購買自捷克的37mm和47mm反坦克炮。2300門迫擊炮中,1600門是新型的81mm迫擊炮,940門現代防空炮。然而這些武器大多是購買自不同國家,無法保證零部件的供應以及及時的修理。全軍僅僅只有6個摩托化步兵營、6個摩托化炮兵團以及2個坦克營。紙面上看這支軍隊足以保家衛國。然而不同民族之間的矛盾始終無法調和,其空中力量也遠非久經沙場的軸心國飛行員的對手。僅僅一個禮拜,南斯拉夫軍隊就土崩瓦解。


擁兵130萬卻不堪一擊,二戰前的南斯拉夫皇家軍隊到底有多水?


▲德軍與他們俘虜的南斯拉夫士兵

然而南斯拉夫民間普遍的反軸心國態度卻為大批的游擊隊成長提供了溫床。在接下來的三年中,駐紮在該國的軸心國部隊仍然面臨一場無法取勝的戰爭,在巴爾幹山區被緩慢放血。

本文為築壘地域原創作品,主編原廓,原著Onerepuber。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