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走水遊刃有餘的調漂方法,別人只能看著你過乾癮

釣魚 時羊飛翔 2019-07-15

我們在垂釣時候的調漂以及對線組釣具的設置只是建立在相對靜止的環境下調出的一個標準,但是在垂釣過程中受到流水,風向或者潮流等各種自然天氣因素會破壞我們營造的平衡狀態,浮漂水線會隨著這些因素處於傾斜或者緩慢傾斜移動的狀態,讓原本調好的浮漂被水體吃掉部分或者全部,這種情況就是俗稱的走水。

應對走水遊刃有餘的調漂方法,別人只能看著你過乾癮

1、如果在野釣中遇到走水的情況,可以將線組選的適當的小一些。為什麼?往往線組越大,所受到的水的阻力也就越大,相應的就越容易出現走漂的情況了。在走水比較緩一些的情況下,建議選用大號的漂,並且採取調高目釣高目的方式,通常情況下,差不多調到大於6~7,釣到大於6~7目即可。

2、不帶勾調4目,然後加上最下面的鉛墜,作用是:比跑鉛釣法線組會更垂直一點,原因是有臺釣線組的鉛皮墜把線組拉直一點,再一點是如沒有上面的鉛皮墜的話,魚吃食時通過跑線直接拉動浮漂,浮漂浮力越大信號越不明顯,甚至沒有反應,加上上面的鉛皮後抵消了大部分浮漂浮力,動作信號要明顯很多。不過要根據水流大小、水深等情況,對用漂、線組應作相應調整,從實踐中總結出最佳搭配才是。

3、雙鉛釣法一般這種釣法就是遇到嚴重走水的時候用,因為雙鉛釣法需要用大漂,這樣就很容易錯過魚吃餌的信號。使用浮力大的大漂,比重大的重墜,子線要短,釣底鉛,調漂時漂尖緩慢入水,然後釣2-4目,主抓頓口或者黑漂的情況。

應對走水遊刃有餘的調漂方法,別人只能看著你過乾癮

4、加大浮漂調目。利用增加浮標調目的方法來加大釣組的剩餘浮力,來降低水流乾擾,使逐漸下沉的釣餌在剩餘浮力的幫助下,抗衡水流對線組的影響,能夠長時間地保證漂尖浮在水面,延長等待信號的時間,以便釣手更好地觀察浮漂的動作。

5、當遇走漂時,卸下原子線,另換一副長短相差4~5釐米的子線,並在長子線下端相距鉤2~3釐米處加一小鉛墜,小墜的大小依照水流速度而定。雙鉤上餌後拋至釣點觀察,看魚漂是否還會繼續移位。如果魚漂到位後慢慢下沉數目,然後又抬升幾目說明小墜重量不夠,鉤餌還在移位,需重新換一塊稍大的小墜再試。當然小墜和主墜的調整並非一勞永逸,應隨著風力和水流的大小變化而隨時變化。

應對走水遊刃有餘的調漂方法,別人只能看著你過乾癮

走水打窩只要看向哪邊流,流速多大,窩子相對往前面打點,就這麼簡單!如果流水太快,實在要打窩,建議窩料裡多加拉絲粉,稍微加水,打的比較粘,這樣可以一定程度上起到留窩的作用。還有就是儘量用大比重的顆粒窩料做窩子,儘量使窩料留窩時間長點,畢竟窩料打下去不是餵魚的,只要把魚誘過來,留住就可以了。我還看到釣友的一種打窩法,走水的情況下是窩料裡摻百分之20泥巴,揉成團打窩,個人感覺打窩動靜太大了。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留言刪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