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馬樓又稱凌雲閣,分上下兩層粉牆墨瓦飛簷翹角建築特別細巧高雅

雕塑 建築 西遞 藝術 一掬魚丸 一掬魚丸 2017-10-12

曠古齋是一座由宅院、花園和多單元房子組成的私家宅院,建於清康熙年間。現在對遊客展出的是前樓廳堂,廳堂的鋪排是典型的古徽州風格。 門樓上面雕刻有精巧徽州三雕--木雕、磚雕、石雕,製作得金碧輝煌,展現了新安畫派和徽州版畫深重的藝術根基,也展現了徽商在當時的中國無與倫比的財力和物力。從曠古齋門罩的造型就不難看出主人的身份。整個門罩呈元寶形,兩端翹角的下方各有"富"、"貴"二字,"富"字表達了主人期望經商賺錢,招財進寶的尋求,"貴"字則是反映了主人亦商亦讀,以商保仕的期望。

走馬樓又稱凌雲閣,分上下兩層粉牆墨瓦飛簷翹角建築特別細巧高雅

曠古齋是一座由宅院、花園和多單元房子組成的私家宅院。前面臨遊客展出的是前樓廳堂,廳堂的鋪排是典型的古徽州風格。

西遞是黃山市最具代表性的古民居旅遊景點,是古民居建築的藝術寶庫。 位於於黃山南麓,距屯溪54公里,距黃山風景區僅40公里。拾掇敞開有凌雲閣、胡文光剌史牌坊、瑞玉庭、桃李園、東園、西園、大夫第、敬愛堂、履福堂、青雲軒、膺福堂、篤敬堂、仰高堂、尚德堂、枕石小築、仁堂、追慕堂等民居古建築。

胡氏宗祠外面手機攝影的全景圖,感覺視覺效果要好一點。

正午12點抵達西遞,渴望著再遊西遞的心境 溢於言表!

先把午飯處理了,後在酒店四樓頂仰望西遞村落。

避雨西遞行館後花園隨拍,可見雨下的很大。

惇仁堂,位於"大夫第"後弄,"敬愛堂"上首,濱臨前邊溪,是徽商威望,明經胡氏二十四世祖胡貫三之父胡應 海晚年居住的當地。

走馬樓又稱凌雲閣,分上下兩層粉牆墨瓦飛簷翹角建築特別細巧高雅

在胡氏的族規中要求:胡氏子弟不分貧富都必須讀書,如有困難,本房頭應在族田收入中予以資助。

不論入仕為官仍是從商運營,都要把文明列為首位,把“孝悌忠信,禮儀廉恥”作為做人的一生規範。

因過去徽商巨賈為了藏富防盜之需,其居處大都建有巨大關閉的屋牆,很少向外開窗。設置天井,把大自然融入屋中,使"天人合一",足不出戶,也可見天日。

走馬樓又稱"凌雲閣",分上下兩層,粉牆墨瓦,飛簷翹角,建築特別,細巧高雅。現走馬樓內扮演黃梅戲、拋綵球、茶道等節目。繡樓是大夫第主人運用正屋旁側隙地...

高、大、帥的唐導,在說明前史奇觀,小夥伴們聽的很入神!

走馬樓又稱凌雲閣,分上下兩層粉牆墨瓦飛簷翹角建築特別細巧高雅

西遞古民居內大都設有"天井",這是徽派建築的一大特徵。天井的設置,一般三間屋在廳前,四合屋在廳中,起到採光、通氣、聚財諸功用。

序秩堂祠堂中擺放著染布、晒布的臺架、絞車、染池等,"老楊家染坊"的橫匾也高懸在序秩堂大門上方,成了遊人欣賞的佳景。古祠堂,是徽州一個個宗族的博物館,是當地風俗文明的一個縮影。

南屏村大姓葉氏宗祠"序秩堂"門前照壁矗立,門樓巨大,一對一人多高的大石鼓,雕刻十分精巧。4根大石柱託著額枋,上面雕刻著古鼎寶瓶類的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