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旅遊:山西稷山磚雕墓 跨越了幾百年時光的藝術

雕塑 手工藝 漢朝 藝術 遊戲紙上 2017-06-24

磚雕墓在山西、陝西、河南的很多地方都有,宋金元時期在中原腹地廣為盛行,或大或小,或簡或繁,完全迥異於兩漢時期的刻有畫像的石墓。經過大唐盛世的衰變,一種豪放廣博的心性,漸漸演換成內斂細密,宋金人將它們演繹在方方面面。

愛旅遊:山西稷山磚雕墓 跨越了幾百年時光的藝術

愛旅遊:山西稷山磚雕墓 跨越了幾百年時光的藝術

墓室墓門

愛旅遊:山西稷山磚雕墓 跨越了幾百年時光的藝術

愛旅遊:山西稷山磚雕墓 跨越了幾百年時光的藝術

有仿木質的枓、拱、枊、杪、枋、椽等等,無一不精

愛旅遊:山西稷山磚雕墓 跨越了幾百年時光的藝術

墓主人夫婦的“開芳宴”。開芳宴是夫婦之間特定的宴飲,其間有樂舞、雜劇等演出,這種形制在很多宋金墓裡都有。

愛旅遊:山西稷山磚雕墓 跨越了幾百年時光的藝術

“郎騎竹馬來,兩小無嫌猜。”遊戲圖

愛旅遊:山西稷山磚雕墓 跨越了幾百年時光的藝術

左為“韓伯俞泣笞傷母”,右為“劉殷澤中哭堇”

愛旅遊:山西稷山磚雕墓 跨越了幾百年時光的藝術

左為“郯子鹿乳奉親”,右為“蔡順拾椹奉親”

愛旅遊:山西稷山磚雕墓 跨越了幾百年時光的藝術

硃紅的大門微啟,“婦人半掩門”。左右是行軍凱旋,百姓“簞食壺漿”的場面

愛旅遊:山西稷山磚雕墓 跨越了幾百年時光的藝術

雜居人物角色分別為:末泥、副末、副淨、末泥。

愛旅遊:山西稷山磚雕墓 跨越了幾百年時光的藝術

愛旅遊:山西稷山磚雕墓 跨越了幾百年時光的藝術

清淡的燈光下,讓飛簷、椽子、額枋、斗拱、琴面昂等由高到低,有了高密度的層次感,如飛瀑一樣,流淌下來。四周不留白,窗欄隔扇、伶人侍女、飛禽走獸、花草紋飾等等應有盡有,正中還有姿態安詳的墓主人夫婦。這些磚雕或模製,或雕刻,一絲不苟,讓沉悶的青磚幻化成了音符,在寂靜處奏響

愛旅遊:山西稷山磚雕墓 跨越了幾百年時光的藝術

隔扇下裙板上的磚雕,花開富貴,平平安安。

愛旅遊:山西稷山磚雕墓 跨越了幾百年時光的藝術

愛旅遊:山西稷山磚雕墓 跨越了幾百年時光的藝術

愛旅遊:山西稷山磚雕墓 跨越了幾百年時光的藝術

愛旅遊:山西稷山磚雕墓 跨越了幾百年時光的藝術

須彌座上大力士、獅子等

愛旅遊:山西稷山磚雕墓 跨越了幾百年時光的藝術

土炕式屍床

愛旅遊:山西稷山磚雕墓 跨越了幾百年時光的藝術

愛旅遊:山西稷山磚雕墓 跨越了幾百年時光的藝術

愛旅遊:山西稷山磚雕墓 跨越了幾百年時光的藝術

2個隔扇,左邊隔心為菱形,右邊隔心為蜂窩形,中間絛環板雕刻浪卷紋,最下的裙板,左為盆栽,右為瓶插。

愛旅遊:山西稷山磚雕墓 跨越了幾百年時光的藝術

愛旅遊:山西稷山磚雕墓 跨越了幾百年時光的藝術

在“段楫預修墓記”中有這樣一段話:“夫天生萬物,至靈者人也,貴賤賢愚而各異,生死輪迴止一……”段楫簡單的生死觀,唯物豁達,只是期望自己在永夜時,得到一安穴而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