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格曼百年誕辰|穿越百年,魔燈不滅,他的傳奇仍在繼續

伯格曼百年誕辰|穿越百年,魔燈不滅,他的傳奇仍在繼續

電影大師伯格曼。本特·萬塞留斯 攝

今年是電影大師英格瑪·伯格曼(Ingmar Bergman)誕辰百年,世界各地紛紛舉辦了各式活動,以表紀念。遠在東方的上海,雖與伯格曼的故鄉瑞典相隔千山萬水,卻因為這次“百年”契機,與他的距離變得格外之近。繼6月上海國際電影節上的伯格曼主題影展,以及上月閉幕的“魔燈猶在:伯格曼和他影響的藝術與時尚”展覽後,一場名為“魔燈永在——紀念瑞典導演英格瑪·伯格曼誕辰100週年”的論壇於日前壓軸登場,將持續大半年的緬懷伯格曼的系列活動推向高潮。

伯格曼百年誕辰|穿越百年,魔燈不滅,他的傳奇仍在繼續

論壇現場

本次論壇由滬上知名影評人孫孟晉擔任總策劃及主持人,與會的國內文化屆嘉賓包括曾執導《十七歲的單車》、《青紅》、《左右》、《闖入者》等作品的中國第六代導演代表人物王小帥和以《壞話一條街》、“閒人三部曲”(《鳥人》《魚人》《棋人》)等作品聞名戲劇屆的著名編導過士行。此外,還有兩位與伯格曼相識幾十年的瑞典電影專家原道而來,分別是創作了訪談錄《伯格曼論伯格曼》(Bergman on Bergman)並拍攝了數部伯格曼紀錄片的斯蒂格·比約克曼(Stig Björkman),以及用相機捕捉伯格曼在瑞典皇家劇院和片場劇照及工作照的攝影師本特·萬塞留斯(Bengt Wanselius)。

伯格曼百年誕辰|穿越百年,魔燈不滅,他的傳奇仍在繼續

《伯格曼論伯格曼》英譯本封面

眾所周知,伯格曼是個不折不扣的工作狂。他一生在舞臺與銀幕的一體兩面長袖善舞,排演過170多部戲劇,執導了70多部電影。要認識和了解一個完全的伯格曼實屬不易。而此次論壇上這四位嘉賓的組合頗具巧心。可以說,他們各自熟悉的領域拼接在一起,恰恰涵蓋了伯格曼創作的方方面面。再加上東與西,疏與近的兩相對照,更令種種話題脫離伯格曼作品常予人的深奧難懂的刻板印象。不論是伯格曼的迷影者,還是對他僅有些許耳聞的普通觀眾,都能通過他們四人的侃侃而談,與這位電影大師走得再近一些。

王小帥:曾經稀裡糊塗看不懂,再看認定他是真大師

雖然王小帥導演笑稱他來這次的論壇只想當個捧哏,主要是聽聽兩位瑞典來客的發言,但他本人的經歷其實是“伯格曼在中國”的難得的典型樣本。作為1980年代北京電影學院的學子,他或許是中國有幸一睹伯格曼電影的首批觀眾之一。而他對於伯格曼電影認識的轉變,也印證著電影大師對中國電影人的啟蒙意義。

“當時電影學院是比較特殊的場合。在別人還看不到什麼電影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在資料館和圖書館裡,通過書本讀電影史,通過文字看電影,這是一段特殊而享受的時光。我看的第一部伯格曼電影是《野草莓》,等看到《芬妮與亞歷山大》,已經是很後來的事了。最初看的都是他的黑白片,比如《假面》就是在我們學校資料館裡看的。當時就覺得這部電影的畫面怎麼都是白白的,還想是不是畫面的質量不太好;後來才明白這其實是黑白片處理的效果,特別影像化,伯格曼那些純影像化的表現方式是很嚇人的。但我們那個時候的印象,包括可能在座很多人看他的電影就像做夢一樣,有時候感覺很晦澀。我們當時只是人云亦云,把他的電影當聖經。還老有一些人假裝看懂了,說很好,我們也就假裝說很好,實際上看得稀裡糊塗。因為我們這些剛開始學電影的人,整個鏡頭感還跟不上,不可能一下子就看懂,畢竟我們小時候看的都是打仗的電影,好人壞人一目瞭然。可伯格曼電影裡的好人壞人分不清楚。這就是真正大師的電影帶給初學者的醍醐灌頂的印象。”

伯格曼百年誕辰|穿越百年,魔燈不滅,他的傳奇仍在繼續

伯格曼自傳《魔燈》中譯本

“後來讀了他的自傳《魔燈》,我幾乎又看了一遍他的電影,印象就完全不一樣了。我發現年輕時候看不懂的電影其實非常容易理解,包括大家都覺得特別難懂的《第七封印》,再去看就感覺伯格曼的敘述技巧、他對時代的批判和反射非常簡單,最後幾個人在山坡上舞蹈就是對死亡的嘲笑,那其實是一個很大團圓的結局。有人說伯格曼陰鬱,那是一個誤會。相反,看到《婚姻生活》、《秋日奏鳴曲》才發現他內心對愛、對家庭和婚姻非常看重。他在1973年拍的《婚姻生活》從夫妻兩人的互相折磨切入,當時我們國家還在‘文革’中,但現在就會發現其實大家走過的婚姻生活和電影裡是一樣的。這一點就是老伯格曼很厲害的地方。但最初我們看的時候只是覺得自己能看到伯格曼的電影,有種優越感,其實都白優越了。對我來說,伯格曼不是我成長過程中最頂禮膜拜的導演,而是有一個過去看不懂,現在回過頭去看才明瞭他是真正大師的認識過程。”

伯格曼百年誕辰|穿越百年,魔燈不滅,他的傳奇仍在繼續

《野草莓》劇照

過士行:伯格曼是兩性關係的先知

和王小帥一樣,戲劇編劇、導演過士行看的第一部伯格曼電影恰恰也是《野草莓》,並且是在電影院裡看的,因此讓他印象格外深刻。不過,他真正與伯格曼結緣還是在多年之後,其中包含了一段長達十年的等待。

“當時我想排一部兩個人演的話劇,在翻看一套臺灣出版的叢書時看到了伯格曼的一部叫《婚姻風景》(即《婚姻生活》)的劇作。當我讀到夫妻兩人在議論打胎的時候,感受到人物內心活動的複雜性,立刻就被征服了。我很想把它搬上舞臺,但是瑞典使館的人告訴我這部戲的版權已經賣給了上海,由趙立新主演。於是,我等了十年,終於才聯繫到版權,就把這齣戲排了。”

伯格曼百年誕辰|穿越百年,魔燈不滅,他的傳奇仍在繼續

《婚姻生活》劇照

“關於戲中那對夫妻的糾結,我曾經問過法國人怎麼理解。結果對方說,他們是地中海人,也不太能理解。我感覺,戲裡寫的其實是伯格曼生活的一部分。個人的看法是伯格曼沒辦法控制自己的情感,兩性之間的相處實際上是他的一個弱點。他說過一句話:在感情上我們都是文盲,所以很多東西都是跟著感覺走的。這齣戲恰恰是兩個人脫離了文字契約的束縛,作為兩個自由的人的一次情感回顧。”

“但另一方面,我發現伯格曼是一個偉大的劇作家。這在於伯格曼對人的認識相當透徹。《婚姻風景》並沒有讓你完全絕望,他寫了生活的多種可能性。我覺得伯格曼是一個先知,對兩性如何相處的認識比我們早了半個世紀。他看到了婚姻是一把雙刃劍,然後把情感與婚姻的各種可能性,通過一部戲劇全寫出來了。我覺得在中國除了《紅樓夢》,沒有其他的任何作品可以和伯格曼的劇作相比。”

過士行執導的《婚姻風景》此前在北京鼓樓西劇場演出,之後將輾轉雲南昆明等地巡演。他提到,在觀看演出之後,觀眾中發生了三起分手事件令他對伯格曼作品超越時代的魅力感觸頗深。“有一對演員夫妻,看完就決定分手了。還有一個教授,連夜看了舞臺合成,回去就跟妻子談了這齣戲,還跟妻子說,‘我們也應該考慮一下這件事。’後來兩個人就分手了。我們演到第三場的時候,他還把他的前妻帶來了,她跟我們說,幸虧有伯格曼的這部戲,他們兩人才有勇氣把問題攤開來談。還有一個詩人和一個導演,是一對情侶。在看戲的過程中,他們就要幹架了。因為男詩人覺得主人公約翰的臺詞特別解氣,把他的痛苦全說出來,就表現得很得意,坐在傍邊的女導演就瞪他,問他這麼殘酷的事怎麼能笑得出來。看完出來,他們就在劇場外罵起來了,然後就分手了。所以,我覺得伯格曼的戲是人類共通的東西,在我們中國同樣打動了很多人,也打散了很多人。但是這齣戲有一個結尾,就是已經分手的兩人又碰到了一起。據說,瑞典當時因為看了這部戲去離婚的人很多,但是也有相當一部分看完之後去復婚的。”

伯格曼百年誕辰|穿越百年,魔燈不滅,他的傳奇仍在繼續

斯蒂格·比約克曼

斯蒂格·比約克曼:除了夫人和情婦之外,他總是圍繞著工作

斯蒂格·比約克曼最初因創作訪談錄《伯格曼論伯格曼》而與伯格曼相識。此後,他又拍攝了《英格瑪·伯格曼》、《伯格曼的世界》、《樂園影像》、《……但是電影是我的情人》、《芬妮、亞歷山大和我》等多部聚焦伯格曼幕後工作或私人感情生活的紀錄片。

談到伯格曼,他首先想要破除很多人抱持的嚴肅刻板的印象,表示自己接觸到的伯格曼很幽默,而且待人很和藹。

關於伯格曼對家庭的態度,斯蒂格表示,伯格曼六十歲的時候,他的8個孩子都來到法羅島上為他慶生,但那是他的最後一任妻子英格莉·馮·羅森(Ingrid von Rosen)召集的,而非伯格曼本人授意。“他死之前的五年完全停止了所有的工作,一個人生活在法羅島上,只有週六下午一點到三點會和最親密的朋友通個電話聊一下;如果你在三點之後給他打電話,就只能聽到留言,而他想回電話才會回,不然你就只能等下週六再打。有人問他,難道不思念你過去的一切嗎?他的回答總是:‘我在島上唯一思念的就是我的演員。’他的一些孩子就說,‘你怎麼能只想念你的演員呢?為什麼不想念你的孩子呢?’我覺得這就是典型的伯格曼,演員或者同事對伯格曼來說,比家人和孩子更重要。”

由於拍攝紀錄片的關係,斯蒂格得以近距離地觀察伯格曼在拍電影過程中的狀態,給他帶來最大觸動和啟發的就是伯格曼的工作方式。“因為我本人沒有上過電影學院,跟隨他拍片對我來說是很好的學習機會。我可以看到他怎樣拍攝電影。最重要的一點是,我發現他做任何事情都井井有條。在片場,是這樣;在劇院,同樣如此。他的目標總是非常明確,在很早的時候就會告訴他的同事——不管是演員、攝影師,還是劇組其他工作人員——這部戲應該是怎樣的,整個流程如何。他把一切都安排得非常有序。”

“畢竟,他一年的時間裡要排兩三部戲,夏天的時候還要拍電影,所以必須把一切安排得當。不僅是工作,他的個人生活也是井井有條,對於飲食非常謹慎,究竟要吃什麼很小心。所以,他本人的生活其實非常單調,除了夫人和情婦之外的話,總是圍繞著工作。”

伯格曼百年誕辰|穿越百年,魔燈不滅,他的傳奇仍在繼續

本特·萬塞留斯

本特·萬塞留斯:關於伯格曼有各種各樣的神奇傳說

本特·萬塞留斯自1984年擔任瑞典皇家劇院的駐院攝影師起,就為伯格曼拍攝劇照。之後,還以照片記錄他的兩部電視電影(《薩拉邦德》和《本科特納》)、兩部由伯格曼編劇的電影(《善意的背叛》和《私人對話》)的製作過程。此外,他編輯的攝影傳記《導演伯格曼》收錄了1000多張照片,包括伯格曼所有的電影劇照、在片場和戲院以及私人生活中的珍貴影像。

伯格曼百年誕辰|穿越百年,魔燈不滅,他的傳奇仍在繼續

《薩拉邦德》工作照。本特·萬塞留斯 攝

本特口中的伯格曼好似一個傳奇,他的身上蘊藏著挖掘不盡的故事,比如他與三島由紀夫的一段交集。“在伯格曼的戲劇作品中,我最喜歡的是由日本作家三島由紀夫創作的《薩德侯爵夫人》。伯格曼在1960年代將這部戲搬上舞臺,一次演出後,有一個亞洲人跑去找他,但當時伯格曼正在忙,沒能跟他說上話。後來才知道,原來這人就是三島由紀夫。他們兩人再沒有直接的交流,都是通過書信聯繫。後來,這齣戲在東京也上演了,三島的夫人和兩個孩子還去看了。”

伯格曼百年誕辰|穿越百年,魔燈不滅,他的傳奇仍在繼續

論壇現場,背景屏幕上是《薩德侯爵夫人》

伯格曼百年誕辰|穿越百年,魔燈不滅,他的傳奇仍在繼續

《第七封印》劇照

在現場,本特一一展示了他所編輯的攝影傳記《導演伯格曼》裡各種有趣的劇照及照片。其中有一張來自《第七封印》的非常有名的劇照。畫面上,一群人手拉手在山丘上起舞。“當時,這部電影都已經完成拍攝了,有人突然發現少了一個場景。當時導演已經離開了,於是攝像師、木工和臨時的演員就自行補拍了這個場景。我在全瑞典宣傳這部攝影集期間,在南部城市馬爾默,我向一位書店老闆推薦了這本書。當我展示這張照片的時候,那位書店老闆說,中間最高的那個人是貓王。我立刻就驚訝了。我聽說過那段時間他在德國服兵役,但還是覺得不太可能。他說那時在週末,貓王正好來瑞典旅行。當然這只是傳說而已,關於伯格曼有各種各樣的神奇傳說。”

關於王小帥拋出的伯格曼是否愛喝酒的問題,本特也給予明確的回覆:“不喝,但是他是一個煙鬼,每天吸3包香菸。他的場景設計師曾告訴我們,有一天伯格曼的母親給他去送食物,他當時住在斯德哥爾摩的一個小公寓裡,他母親開門之後發現大股濃煙一下子冒出來,好像著火一樣,那其實是他抽菸抽的。”

至於伯格曼的政治立場,本特也解惑道:“伯格曼可以說是中立,他處在一個灰色區域,不是特別右也不是特別左。一定要說的話,他還是偏左一點,他的作品會涉及到一些社會民主的問題,但他對政治並不熱衷。在他因為逃稅的問題進了監獄之後,就徹底不談政治了。”

伯格曼百年誕辰|穿越百年,魔燈不滅,他的傳奇仍在繼續

電影大師伯格曼。本特·萬塞留斯 攝

而與伯格曼有關的傳說也並沒有隨著他的離世而中止。“幾年之前,瑞典有一篇文章報道,一個英國人買了伯格曼所有作品的DVD,從聖誕節開始看這些電影,然後到了新年的時候,這個人就自殺了。”即便有如此致鬱的故事,伯格曼的作品仍舊是瑞典節慶日的保留節目。時至今日,每年聖誕節放映一遍4.5個小時片長的《芬妮與亞歷山大》,已經成了瑞典的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