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圍柏林電影節的《瓊斯先生》,說的是記者冒著生命危險報道蘇聯大饑荒

入圍柏林電影節的《瓊斯先生》,說的是記者冒著生命危險報道蘇聯大饑荒

入圍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電影《瓊斯先生》(Mr. Jones)發佈了第一支電影剪輯鏡頭。

電影講述了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1933 年,一位野心勃勃的威爾士年輕記者加雷斯·瓊斯(Gareth Jones)來到蘇聯旅行,發現了共產主義烏托邦神話後駭人聽聞的現實。由此他開始進行一項常規新聞調查,但試圖在政府掩蓋下挖掘烏克蘭饑荒的真相很快變成了生死攸關的探索。

他的努力不僅受到蘇聯審查機關的挫敗,而且受到對斯大林政權抱有好感的西方記者的阻撓,這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時任《紐約時報》莫斯科分部的總編輯沃特·杜蘭蒂(Walter Duranty)。

在現實生活中,瓊斯是第一個在西方媒體報道蘇聯 1932-1933 年大饑荒的記者。但由於很多知識分子對蘇維埃政權持同情態度,他的報道並不受歡迎。當時隱瞞了大饑荒事實的杜蘭蒂也在此後招致批評,他因對蘇聯的持續報道而獲得的普利策獎也被《紐約時報》稱為那是“我們為之感到慚愧但可以做出解釋”(Guilty With an Explanation)的一個獎項。

釋出的電影剪輯鏡頭中是電話接線員工作的忙碌場面,瓊斯與在莫斯科的朋友打著電話,當他的朋友告訴他有轟動性消息需要他報道時,電話線被拔掉了——一切都在監控之下。

入圍柏林電影節的《瓊斯先生》,說的是記者冒著生命危險報道蘇聯大饑荒

導演阿格涅絲卡·霍蘭(Agnieszka Holland)是一名波蘭著名導演,她的職業生涯早期為波蘭著名導演 Krzysztof Zanussi 和 Andrzej Wajda 擔任助手,後來還與基耶斯洛夫斯基合作了三部曲中《藍》的劇本。

她一共導演了 30 多部電影,贏得過金球獎和柏林電影節銀熊獎,有 3 部電影獲得了奧斯卡獎提名,最近一部是 2012 年獲得最佳外語片提名的《在黑暗中》。此外她還為一些美劇比如《火線》和《紙牌屋》執導過幾集。

因為家庭背景和成長經歷,霍蘭的電影作品常常與政治、信仰產生聯繫。她的母親參與過 1944 年的華沙起義,她的父親是一名猶太人,在大屠殺中失去父母之後讓他大部分時間中都否認自己猶太人的身份。

在父親的啟發下,霍蘭開始對電影產生興趣,尤其是當時捷克斯洛伐克的電影。後來霍蘭進入布拉格表演藝術學院學習電影,她見證了 1968 年的布拉格之春,並因對政府改革和政治自由化持不同政見而被捕,但在監獄期間,她意識到自己更應該是名藝術家而不是鼓動者。

入圍柏林電影節的《瓊斯先生》,說的是記者冒著生命危險報道蘇聯大饑荒

霍蘭在一份聲明中表示: “我們知道,當拍攝這部電影時,我們是在講述一個重要的永恆的故事。但只有在我意識到現今假新聞、另類現實、媒體腐敗、政府怯懦、民眾漠不關心之後,故事的相關性才展現出來。”

“瓊斯的勇氣、決心與杜蘭蒂的機會主義、怯懦之間的衝突依舊合理。今天我們不缺腐敗的順從者和利己主義者,我們缺少奧威爾們和瓊斯們,這就是我為什麼將他們的故事搬上電影的原因。”

編劇 Andrea Chalupa 在加州出生、長大,劇本的部分靈感受到自己的祖父啟發,他來自烏克蘭東部。飾演瓊斯的是英國演員詹姆斯·諾頓(《幸福谷》《牧師神探》),其他主演包括凡妮莎·柯比(《天才捕手》《碟中諜 6》《王冠》)、彼得·薩斯加德等。

柏林電影節將於 2 月 7 日開幕。

題圖為電影劇照,來自 IMDb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