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稱霸電視市場20年,賣出3臺中就有它1臺,如今卻被邊緣化

電視機 倪潤峰 長虹電器 康佳 創業邦 2017-03-29

曾稱霸電視市場20年,賣出3臺中就有它1臺,如今卻被邊緣化

曾經的電視大王

如今還好麼

小米電視4A前不久發佈了。毫無疑問,又是主打“高性價比”,延續高端配置之類的...

暫且不提最近出門問問和小米電視撕逼這個事。邦哥不禁在想這麼個問題,互聯網智能電視頻出,小米、樂視等巨頭的進擊,那些以往在市場上稱霸的傳統電視品牌怎麼樣了?它們活的還好麼?

首先湧入腦海的大抵就是長虹了,這個曾經連續20年銷量第一的彩電大王。

近兩年,關於長虹的消息不多,而最受關注的一次要數它2015年虧損近20億一事了。

其實從2010年開始,長虹就開始走下坡路了,市場排名逐漸跌出前三,而現如今更是淪為二流陣營。這些年,它背後又經歷了什麼?

大彩電奠定市場地位

說起長虹,就不得不提它的歷史。它除了是一家生產電視機的企業,更是一家根正苗紅的軍工企業。它的前身是1958年創建的“國營四川無線電廠” ,1965年,“國營四川電廠”更名為“國營長虹機器廠”。

接下來的過程平淡無奇,無非就是1972年長虹機器廠成功研究出第一臺電視機,註冊商標為“長虹”。這也是長虹品牌的來源。

1980年,長虹從日本引進了第一條彩電生產線。注意,此時正是黑白電視劇進入家庭的時候。

而長虹出現重大轉折離不開倪潤峰。

曾稱霸電視市場20年,賣出3臺中就有它1臺,如今卻被邊緣化

倪潤峰,1967年,23歲的他剛畢業,被分配到長虹電視機廠。

在這期間,他從一名普通的工人到車間主任,再到廠長,共花了18年的時間。

也就是他出任廠長的那一年,1985年,他決定押注彩電業。

當時的國內生產環境大都是25英寸以下,29英寸以上的進口大屏幕就被認為是奢侈品了。

倪潤峰看中這塊市場,雖遭到質疑,但他用親身體驗的方式,說服了大家。

這也奠定了長虹投產大屏幕彩電的首發地位,隨後啟動了中國彩電業第一條現代化生產線。

長虹牌“紅太陽一族”一度風靡全國。

三次價格戰讓長虹站穩腳跟

1988年的中國電視機市場被日本電視所主導,在這樣的情況下,長虹若想在中國彩電業脫穎而出並非易事。

僵持不下之時,倪潤峰想了個辦法,“降價”。沒想到這招還奏效了,通過降價這一招,長虹當年實現了1.97億元的利潤。

時機也非常巧,就像上天眷顧一樣,國家出臺了關於彩電降價的決策,同行們紛紛降價,而這時,長虹庫房中積壓的20萬臺彩電早就銷售一空了。

此後,長虹的地位漸穩。

1994年3月,長虹掛牌上市,成為滬市第一藍籌股,市值3690億元。

第二次價格戰。1996年,國內彩電市場再一次遭國外彩電圍攻。倪潤峰宣佈,長虹所有品種的彩電,一律大幅度讓利銷售,每臺讓利150元至850元。

第三次價格戰。發生在1999年4月,長虹再次宣佈對所有生產的各型號彩電進行全面調價,下調幅度最高達1000多元。

三次價格戰,讓長虹彩電發展成一個首屈一指的知名彩電品牌。數據顯示:

長虹企業資產從1400多萬元增長到了130億元。此時長虹彩電的市場佔有率也由16.68%增長到31.64%,最高時曾達35%。

在當時,國內甚至出現了每銷售3臺彩電,就有一臺是長虹的局面。

走出國門,成為民族的象徵

1997年可以說是長虹彩電第一次走出國門。在1999年時,外商和長虹簽訂了總價值2400萬美元的訂單。長虹漸漸成為國民品牌的象徵。

此後,趙勇接替了倪潤峰成為長虹新掌門。擅長科研開發的趙勇接下來通過大刀闊斧的改革,讓長虹延續了好的發展。

2004年,長虹高清讀卡電視全面上市,填補了國產數字高清讀卡市場的空白,屬國內首例。

長虹也在進軍冰箱和電視兩大領域。分別在2005年和2007年收購了美菱電器和華意冰箱。完善了“黑電+白電”的產業佈局。

2009年時,長虹在國內市場整整保持了20年的銷量冠軍。

等離子的決策,讓長虹開始走下坡路

2007年,全國平板電視分成兩大主要技術流派,即等離子電視和液晶電視。

而液晶面板當時的投資門檻較高,所以,趙勇選擇了等離子,出資9750萬元,建設了國內第一條液晶玻璃基板生產線,但液晶這塊的佈局相比等離子,可謂九牛一毛。

2012年,長虹收購安徽鑫昊,開啟研發等離子項目。但生產線建成之後,並未真正生產過等離子屏幕。

相比市場上松下、三星和LG等家電巨頭先後退出等離子領域,長虹還未捕捉到此信息點。

由此,押注等離子的失敗,給長虹帶來了不可估量的損失。不僅讓鉅額資金打水漂,還錯過了最佳市場良機,逐漸邊緣化。

至於長虹從輝煌期跌入低谷的原因,在外界來看,無非以下幾點:

1、領導者個人意志太強,近乎“獨裁者”

長虹的發展主要分為倪潤峰時代和趙勇時代,不管是哪一個,領導者都表現出了近乎專制獨裁的一面。

1998年,長虹為了確定其在市場的壟斷地位,大量囤積上游原材料彩管。倪潤峰甚至霸氣十足地在公開場合聲稱“長虹就是要壟斷”。然而,由於倪潤峰一意孤行,導致長虹成為眾矢之的,不僅沒有實現“壟斷夢”,長虹也囤積了大量庫存無法處理。

2001年,倪潤峰為了撬開海外市場,又不顧眾人反對,與劣跡斑斑的APEX合作。此次合作雖然將長虹彩電輸出了國門,卻沒能換回資金。雙方合作告吹時,長虹財報赫然浮現出38億元的海外應收賬款。

如果說倪潤峰的決策失誤是長虹由盛轉衰的分水嶺,那麼趙勇力排眾議,60億豪賭等離子的戰略性失敗,是給了長虹致命的一擊。

2、戰略失策,缺乏創新

簡單點說,就是長虹固步自封,沒有儘早的擺脫等離子的困境。

3、品牌重心轉移,多元化發展跨界太廣

隨著市場發展的機會越來越多,長虹已經無法專注於一個領域,也開始謀求多元化發展。

長虹多元化的觸角範圍廣泛,包括黑電、白電、手機、房地產、廚衛等,還成立了創投基金,辦了孵化器,設立了電商公司,不僅賣家電,還賣電池、保健品、就睡飲料、農機具和電池等產品。

但事與願違,每一個業務板塊都不出彩。盤子做大了,體能卻沒有提高,營收增加了,盈利水平卻沒有增長。根據財報顯示,長虹2014年最賺錢的業務竟是房地產,利潤總額近5億元,而彩電業務卻虧損了1.3億元。顧此失彼,長虹應該保護好這個品牌,而不是藉著長虹的殼子,什麼賺錢就做什麼,這樣損傷的是幾十年的民族品牌。

4、船大難掉頭,智能轉型力不從心

2014年長虹啟動了智能轉型戰略。推出“智慧社區下的智慧家庭平臺”,以智慧物業和智慧健康為主營業務。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趙勇卻把國虹通訊的股份賣掉了。國虹通訊集通訊終端、網絡終端及個人移動電子產品的研發、製造、銷售和服務於一體,曾是長虹進軍3G的支柱產業之一。趙勇此舉不得不讓人懷疑長虹向智能化轉型的決心。

雖說目前長虹電視已經從等離子的陰影中走出來,逐漸推出了液晶電視、OLED電視、激光電視,然後這也只能說做個追隨者,像樂視、微鯨等一眾互聯網電視品牌絲毫不弱於長虹。至於長虹能否東山再起,那就拭目以待了。

提到長虹,那就不得不提康佳。

曾稱霸電視市場20年,賣出3臺中就有它1臺,如今卻被邊緣化

想當初,1999年時,康佳彩電產量成功超越長虹,成為當時的“一哥”。

更戲謔的是,康佳、創維和TCL曾被人稱為彩電三巨頭,如今,創維憑藉其多年來的穩固發展以及OLED電視的出色表現更是遠遠地把康佳甩在後面,TCL更不用說了,憑藉其國際化的道路成功躋身全球前三…

因鼎盛期擴張過快而庫存累積導致了康佳的衰敗。最為致命的是,康佳最為動盪的時期,也是國內電視市場發展最快的時候。創維、TCL都逐漸逆襲,康佳卻是乏善可陳,戰鬥力不足。

本來有康佳反超的機會,無奈康佳KKTV互聯網電視品牌發力太晚,導致屈居創維、TCL之後,令人惋惜。

好在康佳後來牽手YunOS以及互聯網電視品牌微鯨,讓人漸漸有了盼頭。KKTV成為互聯網品牌獨立運作,先後推出互聯網電視品牌第一款曲面電視Q55S和第一款OLED電視X55。

不管怎麼說,傳統電視企業能煥發新春,擁抱互聯網,還是值得樂見的。

版權聲明:以上部分資料來源於快刀三俠- 李雪梅、網易。由創業邦編輯整理髮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