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諜」八路軍129師的軍事情報組織建設,劉鄧的“眼”與“耳”'

"

關於情報的概念,有多種下定義的方法。有學者用拆字的方法,將“情報”兩字拆開,解釋為“有情有報告就是情報”;也有學者從情報蒐集的手段來給其下定義,說情報是通過祕密手段蒐集來的、關於敵對方外交軍事政治經濟科技等信息;還有學者從情報處理的流程來給其下定義,認為情報是被傳遞、整理、分析後的信息。

"

關於情報的概念,有多種下定義的方法。有學者用拆字的方法,將“情報”兩字拆開,解釋為“有情有報告就是情報”;也有學者從情報蒐集的手段來給其下定義,說情報是通過祕密手段蒐集來的、關於敵對方外交軍事政治經濟科技等信息;還有學者從情報處理的流程來給其下定義,認為情報是被傳遞、整理、分析後的信息。

「說諜」八路軍129師的軍事情報組織建設,劉鄧的“眼”與“耳”

​情報的定義是情報學中一個最基本的概念,它是構建情報學理論體系的基石,是情報學科建設的基礎,對情報工作產生直接的影響。 情報究竟是什麼,時至今日,國內外對情報定義仍然是眾說紛紜。據相關的專業學者統計,如今國內外對情報的定義數以百計,不同的情報觀對情報有不同的定義。

實在是汗牛充棟,辣麼,現僅就軍事情報觀對情報的概念引用一下官方解釋。

如“軍中集種種報告,並預見之機兆,定敵情如何,而報於上官者”(1915年版《辭源》)。

“戰時關於敵情之報告,曰情報”(1939年版《辭海》),“獲得的他方有關情況以及對其分析研究的成果”(1989年版《辭海》)。

情報是“以偵察的手段或其它方式獲取有關對方的機密情況”(光明日報出版社現代漢語《辭海》)。

"

關於情報的概念,有多種下定義的方法。有學者用拆字的方法,將“情報”兩字拆開,解釋為“有情有報告就是情報”;也有學者從情報蒐集的手段來給其下定義,說情報是通過祕密手段蒐集來的、關於敵對方外交軍事政治經濟科技等信息;還有學者從情報處理的流程來給其下定義,認為情報是被傳遞、整理、分析後的信息。

「說諜」八路軍129師的軍事情報組織建設,劉鄧的“眼”與“耳”

​情報的定義是情報學中一個最基本的概念,它是構建情報學理論體系的基石,是情報學科建設的基礎,對情報工作產生直接的影響。 情報究竟是什麼,時至今日,國內外對情報定義仍然是眾說紛紜。據相關的專業學者統計,如今國內外對情報的定義數以百計,不同的情報觀對情報有不同的定義。

實在是汗牛充棟,辣麼,現僅就軍事情報觀對情報的概念引用一下官方解釋。

如“軍中集種種報告,並預見之機兆,定敵情如何,而報於上官者”(1915年版《辭源》)。

“戰時關於敵情之報告,曰情報”(1939年版《辭海》),“獲得的他方有關情況以及對其分析研究的成果”(1989年版《辭海》)。

情報是“以偵察的手段或其它方式獲取有關對方的機密情況”(光明日報出版社現代漢語《辭海》)。

「說諜」八路軍129師的軍事情報組織建設,劉鄧的“眼”與“耳”

1915年版《辭源》

​中共對情報及保衛系統的建立,可謂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簡到繁。如同閩浙地區的老榕樹一般,盤根錯節,錯綜複雜。然而,不管這棵大樹如何枝葉茂盛,其高明就在於在它的領導層頂端,卻能牽一髮而動全身,讓每個分支系統聽命並執行於某個戰略謀劃,各司其職,在總體運行上,順利有序。這在其他國家或者政黨的情治機關中很難做到。

在艱苦卓絕的戰爭歲月裡,軍事情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段情報的真偽、時效性往往決定了一支部隊,一個區域統治的勝敗。

"

關於情報的概念,有多種下定義的方法。有學者用拆字的方法,將“情報”兩字拆開,解釋為“有情有報告就是情報”;也有學者從情報蒐集的手段來給其下定義,說情報是通過祕密手段蒐集來的、關於敵對方外交軍事政治經濟科技等信息;還有學者從情報處理的流程來給其下定義,認為情報是被傳遞、整理、分析後的信息。

「說諜」八路軍129師的軍事情報組織建設,劉鄧的“眼”與“耳”

​情報的定義是情報學中一個最基本的概念,它是構建情報學理論體系的基石,是情報學科建設的基礎,對情報工作產生直接的影響。 情報究竟是什麼,時至今日,國內外對情報定義仍然是眾說紛紜。據相關的專業學者統計,如今國內外對情報的定義數以百計,不同的情報觀對情報有不同的定義。

實在是汗牛充棟,辣麼,現僅就軍事情報觀對情報的概念引用一下官方解釋。

如“軍中集種種報告,並預見之機兆,定敵情如何,而報於上官者”(1915年版《辭源》)。

“戰時關於敵情之報告,曰情報”(1939年版《辭海》),“獲得的他方有關情況以及對其分析研究的成果”(1989年版《辭海》)。

情報是“以偵察的手段或其它方式獲取有關對方的機密情況”(光明日報出版社現代漢語《辭海》)。

「說諜」八路軍129師的軍事情報組織建設,劉鄧的“眼”與“耳”

1915年版《辭源》

​中共對情報及保衛系統的建立,可謂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簡到繁。如同閩浙地區的老榕樹一般,盤根錯節,錯綜複雜。然而,不管這棵大樹如何枝葉茂盛,其高明就在於在它的領導層頂端,卻能牽一髮而動全身,讓每個分支系統聽命並執行於某個戰略謀劃,各司其職,在總體運行上,順利有序。這在其他國家或者政黨的情治機關中很難做到。

在艱苦卓絕的戰爭歲月裡,軍事情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段情報的真偽、時效性往往決定了一支部隊,一個區域統治的勝敗。

「說諜」八路軍129師的軍事情報組織建設,劉鄧的“眼”與“耳”

中共情報、保衛系統元老,首腦人物,開國上將李克農油畫像

​辣麼,在我們習慣了以往那些敵後敵內間諜的神勇和傳奇以外,看看中共武裝力量軍事情報機構的掠影。

“紅日找遍了東方,自由之神在縱情歌唱。。。”這是抗戰時期著名的歌曲《太行山上》,氣勢磅礴,並不亞於蘇聯戰爭歌曲《神聖的戰爭》。而這首歌所歌頌的地區和武裝力量,就是中共在抗戰期間著名的‘劉鄧129師’及他們所控制的太行山地區。

八路軍129師,由中共領導,為八路軍的三個主力師之一,1937年8月25日由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第4、第31軍,陝北紅軍第29、第30軍和獨立第1、2、3、4團以及第15軍團的騎兵團等改編而成,下轄第385、第386兩個旅、教導團和5個直屬營等共1.3萬餘人。劉伯承任師長,徐向前任副師長,倪志亮任參謀長,張浩任政訓處主任。

"

關於情報的概念,有多種下定義的方法。有學者用拆字的方法,將“情報”兩字拆開,解釋為“有情有報告就是情報”;也有學者從情報蒐集的手段來給其下定義,說情報是通過祕密手段蒐集來的、關於敵對方外交軍事政治經濟科技等信息;還有學者從情報處理的流程來給其下定義,認為情報是被傳遞、整理、分析後的信息。

「說諜」八路軍129師的軍事情報組織建設,劉鄧的“眼”與“耳”

​情報的定義是情報學中一個最基本的概念,它是構建情報學理論體系的基石,是情報學科建設的基礎,對情報工作產生直接的影響。 情報究竟是什麼,時至今日,國內外對情報定義仍然是眾說紛紜。據相關的專業學者統計,如今國內外對情報的定義數以百計,不同的情報觀對情報有不同的定義。

實在是汗牛充棟,辣麼,現僅就軍事情報觀對情報的概念引用一下官方解釋。

如“軍中集種種報告,並預見之機兆,定敵情如何,而報於上官者”(1915年版《辭源》)。

“戰時關於敵情之報告,曰情報”(1939年版《辭海》),“獲得的他方有關情況以及對其分析研究的成果”(1989年版《辭海》)。

情報是“以偵察的手段或其它方式獲取有關對方的機密情況”(光明日報出版社現代漢語《辭海》)。

「說諜」八路軍129師的軍事情報組織建設,劉鄧的“眼”與“耳”

1915年版《辭源》

​中共對情報及保衛系統的建立,可謂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簡到繁。如同閩浙地區的老榕樹一般,盤根錯節,錯綜複雜。然而,不管這棵大樹如何枝葉茂盛,其高明就在於在它的領導層頂端,卻能牽一髮而動全身,讓每個分支系統聽命並執行於某個戰略謀劃,各司其職,在總體運行上,順利有序。這在其他國家或者政黨的情治機關中很難做到。

在艱苦卓絕的戰爭歲月裡,軍事情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段情報的真偽、時效性往往決定了一支部隊,一個區域統治的勝敗。

「說諜」八路軍129師的軍事情報組織建設,劉鄧的“眼”與“耳”

中共情報、保衛系統元老,首腦人物,開國上將李克農油畫像

​辣麼,在我們習慣了以往那些敵後敵內間諜的神勇和傳奇以外,看看中共武裝力量軍事情報機構的掠影。

“紅日找遍了東方,自由之神在縱情歌唱。。。”這是抗戰時期著名的歌曲《太行山上》,氣勢磅礴,並不亞於蘇聯戰爭歌曲《神聖的戰爭》。而這首歌所歌頌的地區和武裝力量,就是中共在抗戰期間著名的‘劉鄧129師’及他們所控制的太行山地區。

八路軍129師,由中共領導,為八路軍的三個主力師之一,1937年8月25日由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第4、第31軍,陝北紅軍第29、第30軍和獨立第1、2、3、4團以及第15軍團的騎兵團等改編而成,下轄第385、第386兩個旅、教導團和5個直屬營等共1.3萬餘人。劉伯承任師長,徐向前任副師長,倪志亮任參謀長,張浩任政訓處主任。

「說諜」八路軍129師的軍事情報組織建設,劉鄧的“眼”與“耳”

左起:李達、鄧小平、劉伯承、蔡樹藩

1938年1月,鄧小平任八路軍129師政治委員。

​這支英雄的部隊不用過多介紹了,改變初始即出發迎擊日寇,參加忻口戰役,即打了漂亮的‘夜襲陽明堡機場’一戰。隨後在歷經了長生口、七亙村、黃崖底、廣陽等戰鬥後,建立了晉冀豫軍區(即晉冀豫抗日根據地)。

1940年6月,由於軍事對峙的殘酷,晉冀豫地區事實上已被日軍分割,中共北方局決定正式撤銷晉冀豫軍區,成立太行、太嶽、冀南、冀魯豫、魯西軍區。其中太行軍區機關由129師師部兼,劉伯承兼任司令員,鄧小平兼任政委。

太行軍區情報處成立於1941年底,處長孔祥楨(抗戰末期為江濤、李慶昌),副處長樑軍。下轄各軍分區情報處。

"

關於情報的概念,有多種下定義的方法。有學者用拆字的方法,將“情報”兩字拆開,解釋為“有情有報告就是情報”;也有學者從情報蒐集的手段來給其下定義,說情報是通過祕密手段蒐集來的、關於敵對方外交軍事政治經濟科技等信息;還有學者從情報處理的流程來給其下定義,認為情報是被傳遞、整理、分析後的信息。

「說諜」八路軍129師的軍事情報組織建設,劉鄧的“眼”與“耳”

​情報的定義是情報學中一個最基本的概念,它是構建情報學理論體系的基石,是情報學科建設的基礎,對情報工作產生直接的影響。 情報究竟是什麼,時至今日,國內外對情報定義仍然是眾說紛紜。據相關的專業學者統計,如今國內外對情報的定義數以百計,不同的情報觀對情報有不同的定義。

實在是汗牛充棟,辣麼,現僅就軍事情報觀對情報的概念引用一下官方解釋。

如“軍中集種種報告,並預見之機兆,定敵情如何,而報於上官者”(1915年版《辭源》)。

“戰時關於敵情之報告,曰情報”(1939年版《辭海》),“獲得的他方有關情況以及對其分析研究的成果”(1989年版《辭海》)。

情報是“以偵察的手段或其它方式獲取有關對方的機密情況”(光明日報出版社現代漢語《辭海》)。

「說諜」八路軍129師的軍事情報組織建設,劉鄧的“眼”與“耳”

1915年版《辭源》

​中共對情報及保衛系統的建立,可謂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簡到繁。如同閩浙地區的老榕樹一般,盤根錯節,錯綜複雜。然而,不管這棵大樹如何枝葉茂盛,其高明就在於在它的領導層頂端,卻能牽一髮而動全身,讓每個分支系統聽命並執行於某個戰略謀劃,各司其職,在總體運行上,順利有序。這在其他國家或者政黨的情治機關中很難做到。

在艱苦卓絕的戰爭歲月裡,軍事情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段情報的真偽、時效性往往決定了一支部隊,一個區域統治的勝敗。

「說諜」八路軍129師的軍事情報組織建設,劉鄧的“眼”與“耳”

中共情報、保衛系統元老,首腦人物,開國上將李克農油畫像

​辣麼,在我們習慣了以往那些敵後敵內間諜的神勇和傳奇以外,看看中共武裝力量軍事情報機構的掠影。

“紅日找遍了東方,自由之神在縱情歌唱。。。”這是抗戰時期著名的歌曲《太行山上》,氣勢磅礴,並不亞於蘇聯戰爭歌曲《神聖的戰爭》。而這首歌所歌頌的地區和武裝力量,就是中共在抗戰期間著名的‘劉鄧129師’及他們所控制的太行山地區。

八路軍129師,由中共領導,為八路軍的三個主力師之一,1937年8月25日由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第4、第31軍,陝北紅軍第29、第30軍和獨立第1、2、3、4團以及第15軍團的騎兵團等改編而成,下轄第385、第386兩個旅、教導團和5個直屬營等共1.3萬餘人。劉伯承任師長,徐向前任副師長,倪志亮任參謀長,張浩任政訓處主任。

「說諜」八路軍129師的軍事情報組織建設,劉鄧的“眼”與“耳”

左起:李達、鄧小平、劉伯承、蔡樹藩

1938年1月,鄧小平任八路軍129師政治委員。

​這支英雄的部隊不用過多介紹了,改變初始即出發迎擊日寇,參加忻口戰役,即打了漂亮的‘夜襲陽明堡機場’一戰。隨後在歷經了長生口、七亙村、黃崖底、廣陽等戰鬥後,建立了晉冀豫軍區(即晉冀豫抗日根據地)。

1940年6月,由於軍事對峙的殘酷,晉冀豫地區事實上已被日軍分割,中共北方局決定正式撤銷晉冀豫軍區,成立太行、太嶽、冀南、冀魯豫、魯西軍區。其中太行軍區機關由129師師部兼,劉伯承兼任司令員,鄧小平兼任政委。

太行軍區情報處成立於1941年底,處長孔祥楨(抗戰末期為江濤、李慶昌),副處長樑軍。下轄各軍分區情報處。

「說諜」八路軍129師的軍事情報組織建設,劉鄧的“眼”與“耳”

孔祥楨

​孔祥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孔祥楨歷任國家建委黨組副書記、副主任,交通部副部長、黨組書記、輕工業部黨組書記、第一副部長、中紀委常委、第六屆全國政協常委等職。“動亂”期間,受到迫害。1978 年底,孔祥楨被平反昭雪,先後任全國政協常委、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委、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等職。1986年10月26日在北京逝世。

一分區情報處

潛伏在河北省石家莊贊皇縣,處長劉健民,副處長李實。

劉健民,吉林省扶余縣人,大學生,1937年加入中共,曾任南陽縣抗日遊擊隊隊長。1938年2月,調八路軍總部,編入特務團3營,後到北方局黨校學習。曾任八路軍總部通訊營教導員,後擔任太行軍區第一軍分區情報處處長。1943年被八路軍前總情報處派遣到東北地區從事地下情報工作,先後在前郭旗、扶余等地設立情報站。1945年在長春“滿映”開展地下工作。1945年日本投降後,曾任東北民主聯軍吉長部隊司令員(政委傅根深)。新中國成立後,在軍事院校工作。離休前在國防科委工作。

二分區情報處

"

關於情報的概念,有多種下定義的方法。有學者用拆字的方法,將“情報”兩字拆開,解釋為“有情有報告就是情報”;也有學者從情報蒐集的手段來給其下定義,說情報是通過祕密手段蒐集來的、關於敵對方外交軍事政治經濟科技等信息;還有學者從情報處理的流程來給其下定義,認為情報是被傳遞、整理、分析後的信息。

「說諜」八路軍129師的軍事情報組織建設,劉鄧的“眼”與“耳”

​情報的定義是情報學中一個最基本的概念,它是構建情報學理論體系的基石,是情報學科建設的基礎,對情報工作產生直接的影響。 情報究竟是什麼,時至今日,國內外對情報定義仍然是眾說紛紜。據相關的專業學者統計,如今國內外對情報的定義數以百計,不同的情報觀對情報有不同的定義。

實在是汗牛充棟,辣麼,現僅就軍事情報觀對情報的概念引用一下官方解釋。

如“軍中集種種報告,並預見之機兆,定敵情如何,而報於上官者”(1915年版《辭源》)。

“戰時關於敵情之報告,曰情報”(1939年版《辭海》),“獲得的他方有關情況以及對其分析研究的成果”(1989年版《辭海》)。

情報是“以偵察的手段或其它方式獲取有關對方的機密情況”(光明日報出版社現代漢語《辭海》)。

「說諜」八路軍129師的軍事情報組織建設,劉鄧的“眼”與“耳”

1915年版《辭源》

​中共對情報及保衛系統的建立,可謂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簡到繁。如同閩浙地區的老榕樹一般,盤根錯節,錯綜複雜。然而,不管這棵大樹如何枝葉茂盛,其高明就在於在它的領導層頂端,卻能牽一髮而動全身,讓每個分支系統聽命並執行於某個戰略謀劃,各司其職,在總體運行上,順利有序。這在其他國家或者政黨的情治機關中很難做到。

在艱苦卓絕的戰爭歲月裡,軍事情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段情報的真偽、時效性往往決定了一支部隊,一個區域統治的勝敗。

「說諜」八路軍129師的軍事情報組織建設,劉鄧的“眼”與“耳”

中共情報、保衛系統元老,首腦人物,開國上將李克農油畫像

​辣麼,在我們習慣了以往那些敵後敵內間諜的神勇和傳奇以外,看看中共武裝力量軍事情報機構的掠影。

“紅日找遍了東方,自由之神在縱情歌唱。。。”這是抗戰時期著名的歌曲《太行山上》,氣勢磅礴,並不亞於蘇聯戰爭歌曲《神聖的戰爭》。而這首歌所歌頌的地區和武裝力量,就是中共在抗戰期間著名的‘劉鄧129師’及他們所控制的太行山地區。

八路軍129師,由中共領導,為八路軍的三個主力師之一,1937年8月25日由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第4、第31軍,陝北紅軍第29、第30軍和獨立第1、2、3、4團以及第15軍團的騎兵團等改編而成,下轄第385、第386兩個旅、教導團和5個直屬營等共1.3萬餘人。劉伯承任師長,徐向前任副師長,倪志亮任參謀長,張浩任政訓處主任。

「說諜」八路軍129師的軍事情報組織建設,劉鄧的“眼”與“耳”

左起:李達、鄧小平、劉伯承、蔡樹藩

1938年1月,鄧小平任八路軍129師政治委員。

​這支英雄的部隊不用過多介紹了,改變初始即出發迎擊日寇,參加忻口戰役,即打了漂亮的‘夜襲陽明堡機場’一戰。隨後在歷經了長生口、七亙村、黃崖底、廣陽等戰鬥後,建立了晉冀豫軍區(即晉冀豫抗日根據地)。

1940年6月,由於軍事對峙的殘酷,晉冀豫地區事實上已被日軍分割,中共北方局決定正式撤銷晉冀豫軍區,成立太行、太嶽、冀南、冀魯豫、魯西軍區。其中太行軍區機關由129師師部兼,劉伯承兼任司令員,鄧小平兼任政委。

太行軍區情報處成立於1941年底,處長孔祥楨(抗戰末期為江濤、李慶昌),副處長樑軍。下轄各軍分區情報處。

「說諜」八路軍129師的軍事情報組織建設,劉鄧的“眼”與“耳”

孔祥楨

​孔祥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孔祥楨歷任國家建委黨組副書記、副主任,交通部副部長、黨組書記、輕工業部黨組書記、第一副部長、中紀委常委、第六屆全國政協常委等職。“動亂”期間,受到迫害。1978 年底,孔祥楨被平反昭雪,先後任全國政協常委、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委、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等職。1986年10月26日在北京逝世。

一分區情報處

潛伏在河北省石家莊贊皇縣,處長劉健民,副處長李實。

劉健民,吉林省扶余縣人,大學生,1937年加入中共,曾任南陽縣抗日遊擊隊隊長。1938年2月,調八路軍總部,編入特務團3營,後到北方局黨校學習。曾任八路軍總部通訊營教導員,後擔任太行軍區第一軍分區情報處處長。1943年被八路軍前總情報處派遣到東北地區從事地下情報工作,先後在前郭旗、扶余等地設立情報站。1945年在長春“滿映”開展地下工作。1945年日本投降後,曾任東北民主聯軍吉長部隊司令員(政委傅根深)。新中國成立後,在軍事院校工作。離休前在國防科委工作。

二分區情報處

「說諜」八路軍129師的軍事情報組織建設,劉鄧的“眼”與“耳”

劉文華,柏林科技大學水利工程專業畢業。妻為中國著名新聞人,女外交家龔澎

​潛伏在山西省和順縣曲裡村,處長劉文華。

劉文華,河北省大興縣人,1932年赴德國柏林科技大學主攻水利工程。1936年在柏林加入了中共,他主辦的《中國出路》和《抗日救亡》兩個油印刊物,深受旅歐僑胞歡迎。抗戰爆發後翌年1月,劉文華隨楊虎城將軍一起回國,即由西安八路軍辦事處介紹,奔赴晉東南抗日前線。擔任太行軍區第二軍分區情報處處長之前是彭德懷的祕書。1942年劉文華因病去世後,張箴接任處長,副處長趙增益、沈少星。

張箴,河南省尉氏人,莫斯科國際列寧學院畢業回國後在上海從事地下工作,後任太行二分區情報站主任,晉冀魯豫中央局城工部交通科科長。後被俘,營救。

趙增益,二分區情報處副處長。1943年9月任太行八分區參謀長,1945年8月任晉冀魯豫軍區情報處長,1949年2月任二野第3兵團作戰處長。新中國成立後,轉業地方工作,先後任中共川東區委祕書長,昆明市委第一書記,雲南省委副書記,雲南省常務副省長,江西省委書記,江西省省長。1993年2月逝世。

三分區情報處

原來因地處根據地中心,前期沒有設立情報處,後期在山西省武鄉古縣村潛伏設立情報處,處長王毓淮。

"

關於情報的概念,有多種下定義的方法。有學者用拆字的方法,將“情報”兩字拆開,解釋為“有情有報告就是情報”;也有學者從情報蒐集的手段來給其下定義,說情報是通過祕密手段蒐集來的、關於敵對方外交軍事政治經濟科技等信息;還有學者從情報處理的流程來給其下定義,認為情報是被傳遞、整理、分析後的信息。

「說諜」八路軍129師的軍事情報組織建設,劉鄧的“眼”與“耳”

​情報的定義是情報學中一個最基本的概念,它是構建情報學理論體系的基石,是情報學科建設的基礎,對情報工作產生直接的影響。 情報究竟是什麼,時至今日,國內外對情報定義仍然是眾說紛紜。據相關的專業學者統計,如今國內外對情報的定義數以百計,不同的情報觀對情報有不同的定義。

實在是汗牛充棟,辣麼,現僅就軍事情報觀對情報的概念引用一下官方解釋。

如“軍中集種種報告,並預見之機兆,定敵情如何,而報於上官者”(1915年版《辭源》)。

“戰時關於敵情之報告,曰情報”(1939年版《辭海》),“獲得的他方有關情況以及對其分析研究的成果”(1989年版《辭海》)。

情報是“以偵察的手段或其它方式獲取有關對方的機密情況”(光明日報出版社現代漢語《辭海》)。

「說諜」八路軍129師的軍事情報組織建設,劉鄧的“眼”與“耳”

1915年版《辭源》

​中共對情報及保衛系統的建立,可謂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簡到繁。如同閩浙地區的老榕樹一般,盤根錯節,錯綜複雜。然而,不管這棵大樹如何枝葉茂盛,其高明就在於在它的領導層頂端,卻能牽一髮而動全身,讓每個分支系統聽命並執行於某個戰略謀劃,各司其職,在總體運行上,順利有序。這在其他國家或者政黨的情治機關中很難做到。

在艱苦卓絕的戰爭歲月裡,軍事情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段情報的真偽、時效性往往決定了一支部隊,一個區域統治的勝敗。

「說諜」八路軍129師的軍事情報組織建設,劉鄧的“眼”與“耳”

中共情報、保衛系統元老,首腦人物,開國上將李克農油畫像

​辣麼,在我們習慣了以往那些敵後敵內間諜的神勇和傳奇以外,看看中共武裝力量軍事情報機構的掠影。

“紅日找遍了東方,自由之神在縱情歌唱。。。”這是抗戰時期著名的歌曲《太行山上》,氣勢磅礴,並不亞於蘇聯戰爭歌曲《神聖的戰爭》。而這首歌所歌頌的地區和武裝力量,就是中共在抗戰期間著名的‘劉鄧129師’及他們所控制的太行山地區。

八路軍129師,由中共領導,為八路軍的三個主力師之一,1937年8月25日由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第4、第31軍,陝北紅軍第29、第30軍和獨立第1、2、3、4團以及第15軍團的騎兵團等改編而成,下轄第385、第386兩個旅、教導團和5個直屬營等共1.3萬餘人。劉伯承任師長,徐向前任副師長,倪志亮任參謀長,張浩任政訓處主任。

「說諜」八路軍129師的軍事情報組織建設,劉鄧的“眼”與“耳”

左起:李達、鄧小平、劉伯承、蔡樹藩

1938年1月,鄧小平任八路軍129師政治委員。

​這支英雄的部隊不用過多介紹了,改變初始即出發迎擊日寇,參加忻口戰役,即打了漂亮的‘夜襲陽明堡機場’一戰。隨後在歷經了長生口、七亙村、黃崖底、廣陽等戰鬥後,建立了晉冀豫軍區(即晉冀豫抗日根據地)。

1940年6月,由於軍事對峙的殘酷,晉冀豫地區事實上已被日軍分割,中共北方局決定正式撤銷晉冀豫軍區,成立太行、太嶽、冀南、冀魯豫、魯西軍區。其中太行軍區機關由129師師部兼,劉伯承兼任司令員,鄧小平兼任政委。

太行軍區情報處成立於1941年底,處長孔祥楨(抗戰末期為江濤、李慶昌),副處長樑軍。下轄各軍分區情報處。

「說諜」八路軍129師的軍事情報組織建設,劉鄧的“眼”與“耳”

孔祥楨

​孔祥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孔祥楨歷任國家建委黨組副書記、副主任,交通部副部長、黨組書記、輕工業部黨組書記、第一副部長、中紀委常委、第六屆全國政協常委等職。“動亂”期間,受到迫害。1978 年底,孔祥楨被平反昭雪,先後任全國政協常委、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委、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等職。1986年10月26日在北京逝世。

一分區情報處

潛伏在河北省石家莊贊皇縣,處長劉健民,副處長李實。

劉健民,吉林省扶余縣人,大學生,1937年加入中共,曾任南陽縣抗日遊擊隊隊長。1938年2月,調八路軍總部,編入特務團3營,後到北方局黨校學習。曾任八路軍總部通訊營教導員,後擔任太行軍區第一軍分區情報處處長。1943年被八路軍前總情報處派遣到東北地區從事地下情報工作,先後在前郭旗、扶余等地設立情報站。1945年在長春“滿映”開展地下工作。1945年日本投降後,曾任東北民主聯軍吉長部隊司令員(政委傅根深)。新中國成立後,在軍事院校工作。離休前在國防科委工作。

二分區情報處

「說諜」八路軍129師的軍事情報組織建設,劉鄧的“眼”與“耳”

劉文華,柏林科技大學水利工程專業畢業。妻為中國著名新聞人,女外交家龔澎

​潛伏在山西省和順縣曲裡村,處長劉文華。

劉文華,河北省大興縣人,1932年赴德國柏林科技大學主攻水利工程。1936年在柏林加入了中共,他主辦的《中國出路》和《抗日救亡》兩個油印刊物,深受旅歐僑胞歡迎。抗戰爆發後翌年1月,劉文華隨楊虎城將軍一起回國,即由西安八路軍辦事處介紹,奔赴晉東南抗日前線。擔任太行軍區第二軍分區情報處處長之前是彭德懷的祕書。1942年劉文華因病去世後,張箴接任處長,副處長趙增益、沈少星。

張箴,河南省尉氏人,莫斯科國際列寧學院畢業回國後在上海從事地下工作,後任太行二分區情報站主任,晉冀魯豫中央局城工部交通科科長。後被俘,營救。

趙增益,二分區情報處副處長。1943年9月任太行八分區參謀長,1945年8月任晉冀魯豫軍區情報處長,1949年2月任二野第3兵團作戰處長。新中國成立後,轉業地方工作,先後任中共川東區委祕書長,昆明市委第一書記,雲南省委副書記,雲南省常務副省長,江西省委書記,江西省省長。1993年2月逝世。

三分區情報處

原來因地處根據地中心,前期沒有設立情報處,後期在山西省武鄉古縣村潛伏設立情報處,處長王毓淮。

「說諜」八路軍129師的軍事情報組織建設,劉鄧的“眼”與“耳”

王毓淮將軍(1964年少將)

王毓淮,河北省雄縣人,抗日戰爭時期,任山西高平縣武裝科科長、副縣長兼高平縣獨立營營長,山西青年抗敵第3縱隊9團營長,分區司令部情報處副處長,三分區9團參謀長,三分區首任情報處長。

後調任二分區參謀長,晉冀魯豫軍區第六縱隊司令部參謀處處長,二野第12軍副參謀長。新中國成立後,調空軍工作,任空14師師長。1951年任志願軍空軍師長。1958年畢業於蘇聯空軍學院,之後任瀋陽軍區空軍副參謀長、參謀長。1968年任瀋陽軍區空軍司令員。1990年在北京逝世。(未完待續)

"

關於情報的概念,有多種下定義的方法。有學者用拆字的方法,將“情報”兩字拆開,解釋為“有情有報告就是情報”;也有學者從情報蒐集的手段來給其下定義,說情報是通過祕密手段蒐集來的、關於敵對方外交軍事政治經濟科技等信息;還有學者從情報處理的流程來給其下定義,認為情報是被傳遞、整理、分析後的信息。

「說諜」八路軍129師的軍事情報組織建設,劉鄧的“眼”與“耳”

​情報的定義是情報學中一個最基本的概念,它是構建情報學理論體系的基石,是情報學科建設的基礎,對情報工作產生直接的影響。 情報究竟是什麼,時至今日,國內外對情報定義仍然是眾說紛紜。據相關的專業學者統計,如今國內外對情報的定義數以百計,不同的情報觀對情報有不同的定義。

實在是汗牛充棟,辣麼,現僅就軍事情報觀對情報的概念引用一下官方解釋。

如“軍中集種種報告,並預見之機兆,定敵情如何,而報於上官者”(1915年版《辭源》)。

“戰時關於敵情之報告,曰情報”(1939年版《辭海》),“獲得的他方有關情況以及對其分析研究的成果”(1989年版《辭海》)。

情報是“以偵察的手段或其它方式獲取有關對方的機密情況”(光明日報出版社現代漢語《辭海》)。

「說諜」八路軍129師的軍事情報組織建設,劉鄧的“眼”與“耳”

1915年版《辭源》

​中共對情報及保衛系統的建立,可謂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簡到繁。如同閩浙地區的老榕樹一般,盤根錯節,錯綜複雜。然而,不管這棵大樹如何枝葉茂盛,其高明就在於在它的領導層頂端,卻能牽一髮而動全身,讓每個分支系統聽命並執行於某個戰略謀劃,各司其職,在總體運行上,順利有序。這在其他國家或者政黨的情治機關中很難做到。

在艱苦卓絕的戰爭歲月裡,軍事情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段情報的真偽、時效性往往決定了一支部隊,一個區域統治的勝敗。

「說諜」八路軍129師的軍事情報組織建設,劉鄧的“眼”與“耳”

中共情報、保衛系統元老,首腦人物,開國上將李克農油畫像

​辣麼,在我們習慣了以往那些敵後敵內間諜的神勇和傳奇以外,看看中共武裝力量軍事情報機構的掠影。

“紅日找遍了東方,自由之神在縱情歌唱。。。”這是抗戰時期著名的歌曲《太行山上》,氣勢磅礴,並不亞於蘇聯戰爭歌曲《神聖的戰爭》。而這首歌所歌頌的地區和武裝力量,就是中共在抗戰期間著名的‘劉鄧129師’及他們所控制的太行山地區。

八路軍129師,由中共領導,為八路軍的三個主力師之一,1937年8月25日由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第4、第31軍,陝北紅軍第29、第30軍和獨立第1、2、3、4團以及第15軍團的騎兵團等改編而成,下轄第385、第386兩個旅、教導團和5個直屬營等共1.3萬餘人。劉伯承任師長,徐向前任副師長,倪志亮任參謀長,張浩任政訓處主任。

「說諜」八路軍129師的軍事情報組織建設,劉鄧的“眼”與“耳”

左起:李達、鄧小平、劉伯承、蔡樹藩

1938年1月,鄧小平任八路軍129師政治委員。

​這支英雄的部隊不用過多介紹了,改變初始即出發迎擊日寇,參加忻口戰役,即打了漂亮的‘夜襲陽明堡機場’一戰。隨後在歷經了長生口、七亙村、黃崖底、廣陽等戰鬥後,建立了晉冀豫軍區(即晉冀豫抗日根據地)。

1940年6月,由於軍事對峙的殘酷,晉冀豫地區事實上已被日軍分割,中共北方局決定正式撤銷晉冀豫軍區,成立太行、太嶽、冀南、冀魯豫、魯西軍區。其中太行軍區機關由129師師部兼,劉伯承兼任司令員,鄧小平兼任政委。

太行軍區情報處成立於1941年底,處長孔祥楨(抗戰末期為江濤、李慶昌),副處長樑軍。下轄各軍分區情報處。

「說諜」八路軍129師的軍事情報組織建設,劉鄧的“眼”與“耳”

孔祥楨

​孔祥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孔祥楨歷任國家建委黨組副書記、副主任,交通部副部長、黨組書記、輕工業部黨組書記、第一副部長、中紀委常委、第六屆全國政協常委等職。“動亂”期間,受到迫害。1978 年底,孔祥楨被平反昭雪,先後任全國政協常委、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委、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等職。1986年10月26日在北京逝世。

一分區情報處

潛伏在河北省石家莊贊皇縣,處長劉健民,副處長李實。

劉健民,吉林省扶余縣人,大學生,1937年加入中共,曾任南陽縣抗日遊擊隊隊長。1938年2月,調八路軍總部,編入特務團3營,後到北方局黨校學習。曾任八路軍總部通訊營教導員,後擔任太行軍區第一軍分區情報處處長。1943年被八路軍前總情報處派遣到東北地區從事地下情報工作,先後在前郭旗、扶余等地設立情報站。1945年在長春“滿映”開展地下工作。1945年日本投降後,曾任東北民主聯軍吉長部隊司令員(政委傅根深)。新中國成立後,在軍事院校工作。離休前在國防科委工作。

二分區情報處

「說諜」八路軍129師的軍事情報組織建設,劉鄧的“眼”與“耳”

劉文華,柏林科技大學水利工程專業畢業。妻為中國著名新聞人,女外交家龔澎

​潛伏在山西省和順縣曲裡村,處長劉文華。

劉文華,河北省大興縣人,1932年赴德國柏林科技大學主攻水利工程。1936年在柏林加入了中共,他主辦的《中國出路》和《抗日救亡》兩個油印刊物,深受旅歐僑胞歡迎。抗戰爆發後翌年1月,劉文華隨楊虎城將軍一起回國,即由西安八路軍辦事處介紹,奔赴晉東南抗日前線。擔任太行軍區第二軍分區情報處處長之前是彭德懷的祕書。1942年劉文華因病去世後,張箴接任處長,副處長趙增益、沈少星。

張箴,河南省尉氏人,莫斯科國際列寧學院畢業回國後在上海從事地下工作,後任太行二分區情報站主任,晉冀魯豫中央局城工部交通科科長。後被俘,營救。

趙增益,二分區情報處副處長。1943年9月任太行八分區參謀長,1945年8月任晉冀魯豫軍區情報處長,1949年2月任二野第3兵團作戰處長。新中國成立後,轉業地方工作,先後任中共川東區委祕書長,昆明市委第一書記,雲南省委副書記,雲南省常務副省長,江西省委書記,江西省省長。1993年2月逝世。

三分區情報處

原來因地處根據地中心,前期沒有設立情報處,後期在山西省武鄉古縣村潛伏設立情報處,處長王毓淮。

「說諜」八路軍129師的軍事情報組織建設,劉鄧的“眼”與“耳”

王毓淮將軍(1964年少將)

王毓淮,河北省雄縣人,抗日戰爭時期,任山西高平縣武裝科科長、副縣長兼高平縣獨立營營長,山西青年抗敵第3縱隊9團營長,分區司令部情報處副處長,三分區9團參謀長,三分區首任情報處長。

後調任二分區參謀長,晉冀魯豫軍區第六縱隊司令部參謀處處長,二野第12軍副參謀長。新中國成立後,調空軍工作,任空14師師長。1951年任志願軍空軍師長。1958年畢業於蘇聯空軍學院,之後任瀋陽軍區空軍副參謀長、參謀長。1968年任瀋陽軍區空軍司令員。1990年在北京逝世。(未完待續)

「說諜」八路軍129師的軍事情報組織建設,劉鄧的“眼”與“耳”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