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寶頂山摩崖,刻在石頭上的父母之恩(圖)

大足石刻 雕塑 佛教 懷孕 秋月朗 2017-08-03

大足石刻寶頂山摩崖,刻在石頭上的父母之恩(圖)

題記:重慶大足石刻寶頂山摩崖有一處“經變相”造像,取材於《父母恩重經》。上部刻賢劫七佛半身像,下部中央刻“投佛祈求嗣息”圖,左右畫卷式展示父母含辛茹苦撫育子女共10組雕像。即懷胎守護恩、臨產受苦恩、生子忘憂恩、咽苦吐甘恩、推幹就溼恩、哺育不盡恩、洗滌不盡恩、偽造惡業恩、究竟憐憫恩,雕刻者把遙遠的佛教拉回自己的生活,拉向重視家庭倫理的中國。從母親受孕、孩子出生、長大成人,直到兒行千里的父母送行,細緻地刻畫著父母的恩情。

大足石刻寶頂山摩崖,刻在石頭上的父母之恩(圖)

大足石刻寶頂山摩崖,刻在石頭上的父母之恩(圖)左為“咽苦吐甘恩”。母親吃粗茶淡飯,哺育孩子的卻是甘甜的乳汁。吃東西先嚐味,好吃的給孩子,難吃的留給自己,表現出母愛的無私。
大足石刻寶頂山摩崖,刻在石頭上的父母之恩(圖)這組雕刻體量巨大,在時間的洪流中日漸磨蝕,1957年,造像頂部加蓋頂板保護。

大足石刻寶頂山摩崖,刻在石頭上的父母之恩(圖)最右邊的雕像是遠行憶念。兒子出門遠行,父母一路送行,長亭更短亭。
大足石刻寶頂山摩崖,刻在石頭上的父母之恩(圖) 佛家的手印。 此應為上品印。

大足石刻寶頂山摩崖,刻在石頭上的父母之恩(圖) 禪定印。
大足石刻寶頂山摩崖,刻在石頭上的父母之恩(圖)轉法輪印

大足石刻寶頂山摩崖,刻在石頭上的父母之恩(圖)左為“哺育不盡恩”。一位豐腴健碩的母親正無私的袒露著雙乳給孩子餵奶。碑文刻有頌詞:“不愁脂肉盡,唯恐小兒飢”,把母親育兒的心情,以及母愛的博大深厚表現得淋漓盡致。右邊為“臨產受苦恩”, 懷胎十月,一朝分娩苦。孕婦被侍女摻扶著,以手撫肚,咬牙裂嘴作痛苦狀,她身下半蹲著一位接生婦,正扎衣捲袖準備接生。旁邊有一端公手執令牌,口中唸唸有詞,為產婦驅邪。

大足石刻寶頂山摩崖,刻在石頭上的父母之恩(圖) “推幹就溼恩”。孩子晚上尿床了,媽媽正支起身來,小心翼翼地給孩子把尿,然後把孩子放在幹處,自己睡在孩子尿溼的地方,表現出母親對兒女無微不至的關懷和悉心的照料。

大足石刻寶頂山摩崖,刻在石頭上的父母之恩(圖) “遠行憶念恩”。兒子揹著褡袋,扛著傘,告別父母即將遠行。父母扶杖送別,千叮嚀萬囑咐,依依難捨。工匠師生動地再現了慈母那種“意恐遲遲歸”的情懷,叫人看了禁不住熱淚盈眶。下面的碑文寫到:恐依門庭望,歸來莫太遲。告誡兒女不要久久不回,免得媽媽依門盼望。這正是儒家的“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的翻版。

大足石刻寶頂山摩崖,刻在石頭上的父母之恩(圖) 究竟憐憫恩。“究竟”為極至、最高之意,“憐憫”就是“愛”的意思。佛教不提倡“愛”,他們認為愛和貪沒有區別。他們提倡對世間萬物要同情和憐憫。“究竟憐憫”的意思就是最高的愛。父母對兒女的愛是人世間最崇高,最無私的愛。“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畫面上,老父母橫排並坐,兒子跪在他們面前,父親正指著兒子,神情嚴肅地進行教育。上有碑文寫:百歲惟憂八十兒,不捨作鬼也憂之,觀喜怒常不犯慈顏,非容易從來謂色難。能做到時刻觀察父母的臉色,順承父母的心意來行事,是對父母最高的“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