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界行第六站‖傳紅色基因,破突圍之困,這個邊遠鄉鎮有魅力'

"

達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邊界行”採訪第六站——

走進大竹縣張家鎮

"

達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邊界行”採訪第六站——

走進大竹縣張家鎮

邊界行第六站‖傳紅色基因,破突圍之困,這個邊遠鄉鎮有魅力

張家鎮場鎮

大竹縣張家鎮,西臨廣安市鄰水縣,東接重慶市墊江縣,臨河靠山。20多年前,這座往來旅客絡繹不絕的小鎮,曾被稱為大竹縣的“小香港”而繁榮一時,但也因地理位置偏僻而有過衰退和落寞。

民風剽悍和“紅色基因”

張家鎮有三個特點,離大竹縣城遠(62公里)、幅員面積小(27.2平方公里)、行政村數量少(3個村)。

站在張家鎮新場鎮往東看去,能看見貫穿張家鎮的東河,踏過東河上的石橋,就是廣安市鄰水縣護鄰鄉;往西翻過連綿起伏的明月山,就是重慶市墊江縣。

小鎮山青水綠,瀝青公路寬敞整潔,居民們見面打招呼都樂呵地笑。附近鄉鎮的居民形容張家鎮人,“樸實又蠻橫”。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一切和張家鎮的歷史密不可分。“身處邊界,人沒有‘匪氣’,不僅會被鄰村人欺負,還會被土匪洗劫。”張家鎮與大竹縣城距離遠,但同時又處在交通要道,解放前,不少土匪都在這裡“佔山為王”。

解放戰爭時期,張家鎮東風村的革命先烈陳堯楷招安山裡的土匪、發動各村群眾,在張家鎮打響了川東農村武裝鬥爭的第一槍。

陳堯楷帶著數百名村民參加了“張家場起義”“華鎣山起義”。1949年6月25日,就在新中國成立前夕,陳堯楷在戰鬥中犧牲,時年27歲。陳堯楷老宅如今仍在老場鎮街上,陳堯楷的兒子、孫子一大家在裡面居住。

張家鎮的居民,也無不為當地的“紅色基因”驕傲自豪。

地理優勢變劣勢

"

達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邊界行”採訪第六站——

走進大竹縣張家鎮

邊界行第六站‖傳紅色基因,破突圍之困,這個邊遠鄉鎮有魅力

張家鎮場鎮

大竹縣張家鎮,西臨廣安市鄰水縣,東接重慶市墊江縣,臨河靠山。20多年前,這座往來旅客絡繹不絕的小鎮,曾被稱為大竹縣的“小香港”而繁榮一時,但也因地理位置偏僻而有過衰退和落寞。

民風剽悍和“紅色基因”

張家鎮有三個特點,離大竹縣城遠(62公里)、幅員面積小(27.2平方公里)、行政村數量少(3個村)。

站在張家鎮新場鎮往東看去,能看見貫穿張家鎮的東河,踏過東河上的石橋,就是廣安市鄰水縣護鄰鄉;往西翻過連綿起伏的明月山,就是重慶市墊江縣。

小鎮山青水綠,瀝青公路寬敞整潔,居民們見面打招呼都樂呵地笑。附近鄉鎮的居民形容張家鎮人,“樸實又蠻橫”。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一切和張家鎮的歷史密不可分。“身處邊界,人沒有‘匪氣’,不僅會被鄰村人欺負,還會被土匪洗劫。”張家鎮與大竹縣城距離遠,但同時又處在交通要道,解放前,不少土匪都在這裡“佔山為王”。

解放戰爭時期,張家鎮東風村的革命先烈陳堯楷招安山裡的土匪、發動各村群眾,在張家鎮打響了川東農村武裝鬥爭的第一槍。

陳堯楷帶著數百名村民參加了“張家場起義”“華鎣山起義”。1949年6月25日,就在新中國成立前夕,陳堯楷在戰鬥中犧牲,時年27歲。陳堯楷老宅如今仍在老場鎮街上,陳堯楷的兒子、孫子一大家在裡面居住。

張家鎮的居民,也無不為當地的“紅色基因”驕傲自豪。

地理優勢變劣勢

邊界行第六站‖傳紅色基因,破突圍之困,這個邊遠鄉鎮有魅力

張家鎮場鎮距離墊江、鄰水縣城只有40公里,比到大竹縣城還近。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張家鎮憑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每天過往旅客成百上千,旅店、餐廳、歌舞廳,應有盡有,熱鬧繁華。那時,張家鎮是周家、文星、石子等鄉鎮到重慶的必經之地。

“進入21世紀,包茂高速、滬蓉高速先後通車,隨著周邊交通越來越發達,張家鎮的地理優勢逐漸失去。”土生土長的張家鎮人張成華,在鎮政府已經工作30餘年,他對張家鎮的歷史瞭如指掌,幾年前由他編纂的張家鎮鄉志,已經從辛亥革命編纂到2012年了。

張成華告訴記者,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張家鎮政府就為徹底打通張家鎮至墊江的公路建設煞費苦心。

要打破張家鎮被交通“封閉”的格局,就必須自找出路,加強與相鄰鄉鎮的合作,“明月山,就是最好的通道”。

因為離大竹縣城太遠,歷來張家鎮的牛羊養殖戶、蔬果種植戶,都願意將商品銷往距離更近、市場更大的重慶地區。

不過因為明月山山路未通,貨物要從墊江進入重慶市,必須經過石子鎮繞行一大圈,用時1個小時左右。

如果打通明月山連接張家鎮、墊江縣的18.5公里山路,將會將通行時間縮短一半以上,減少運輸成本,增加養殖戶、種植戶的收入。

大竹縣和墊江縣兩地政府積極協調商議共同鋪水泥路……7月29日,墊江縣瓜子坪林場場長一通電話給張家鎮政府辦公室打過來,“我現在在你們山頂了哦,還有最後2公里水泥路,明月山山路就正式通車了!到時候來拜訪你們只要半小時了喲!”

貧困戶住上新樓房

"

達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邊界行”採訪第六站——

走進大竹縣張家鎮

邊界行第六站‖傳紅色基因,破突圍之困,這個邊遠鄉鎮有魅力

張家鎮場鎮

大竹縣張家鎮,西臨廣安市鄰水縣,東接重慶市墊江縣,臨河靠山。20多年前,這座往來旅客絡繹不絕的小鎮,曾被稱為大竹縣的“小香港”而繁榮一時,但也因地理位置偏僻而有過衰退和落寞。

民風剽悍和“紅色基因”

張家鎮有三個特點,離大竹縣城遠(62公里)、幅員面積小(27.2平方公里)、行政村數量少(3個村)。

站在張家鎮新場鎮往東看去,能看見貫穿張家鎮的東河,踏過東河上的石橋,就是廣安市鄰水縣護鄰鄉;往西翻過連綿起伏的明月山,就是重慶市墊江縣。

小鎮山青水綠,瀝青公路寬敞整潔,居民們見面打招呼都樂呵地笑。附近鄉鎮的居民形容張家鎮人,“樸實又蠻橫”。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一切和張家鎮的歷史密不可分。“身處邊界,人沒有‘匪氣’,不僅會被鄰村人欺負,還會被土匪洗劫。”張家鎮與大竹縣城距離遠,但同時又處在交通要道,解放前,不少土匪都在這裡“佔山為王”。

解放戰爭時期,張家鎮東風村的革命先烈陳堯楷招安山裡的土匪、發動各村群眾,在張家鎮打響了川東農村武裝鬥爭的第一槍。

陳堯楷帶著數百名村民參加了“張家場起義”“華鎣山起義”。1949年6月25日,就在新中國成立前夕,陳堯楷在戰鬥中犧牲,時年27歲。陳堯楷老宅如今仍在老場鎮街上,陳堯楷的兒子、孫子一大家在裡面居住。

張家鎮的居民,也無不為當地的“紅色基因”驕傲自豪。

地理優勢變劣勢

邊界行第六站‖傳紅色基因,破突圍之困,這個邊遠鄉鎮有魅力

張家鎮場鎮距離墊江、鄰水縣城只有40公里,比到大竹縣城還近。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張家鎮憑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每天過往旅客成百上千,旅店、餐廳、歌舞廳,應有盡有,熱鬧繁華。那時,張家鎮是周家、文星、石子等鄉鎮到重慶的必經之地。

“進入21世紀,包茂高速、滬蓉高速先後通車,隨著周邊交通越來越發達,張家鎮的地理優勢逐漸失去。”土生土長的張家鎮人張成華,在鎮政府已經工作30餘年,他對張家鎮的歷史瞭如指掌,幾年前由他編纂的張家鎮鄉志,已經從辛亥革命編纂到2012年了。

張成華告訴記者,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張家鎮政府就為徹底打通張家鎮至墊江的公路建設煞費苦心。

要打破張家鎮被交通“封閉”的格局,就必須自找出路,加強與相鄰鄉鎮的合作,“明月山,就是最好的通道”。

因為離大竹縣城太遠,歷來張家鎮的牛羊養殖戶、蔬果種植戶,都願意將商品銷往距離更近、市場更大的重慶地區。

不過因為明月山山路未通,貨物要從墊江進入重慶市,必須經過石子鎮繞行一大圈,用時1個小時左右。

如果打通明月山連接張家鎮、墊江縣的18.5公里山路,將會將通行時間縮短一半以上,減少運輸成本,增加養殖戶、種植戶的收入。

大竹縣和墊江縣兩地政府積極協調商議共同鋪水泥路……7月29日,墊江縣瓜子坪林場場長一通電話給張家鎮政府辦公室打過來,“我現在在你們山頂了哦,還有最後2公里水泥路,明月山山路就正式通車了!到時候來拜訪你們只要半小時了喲!”

貧困戶住上新樓房

邊界行第六站‖傳紅色基因,破突圍之困,這個邊遠鄉鎮有魅力

張家鎮鎮政府對面的廣場上,錯落有致地豎立著8棟藍白相間的4層“小洋房”,這便是東風村、雙峰村易地搬遷集中安置點。

82歲的雙峰村5組村民鄔元翠,住在集中安置點7單元4樓。“自來水、光纖電視、天然氣,新房子裡啥都有。這輩子做夢都沒想到,還能住到這麼好的房子,可惜老伴兒去世早,沒享到政策的福。”在政府每人22500元的補貼下,2017年8月份,鄔元翠同兒子和兩個孫子從雙峰村搬到新房子,自家僅花了1萬元錢。

易地扶貧搬遷是張家鎮重點推進的工作之一。2017年,該鎮實施易地搬迀51戶150人;2018年,實施易地扶貧搬遷89戶262人,實施困難群眾危房改造58戶106人。

為打好脫貧攻堅戰,該鎮因地制宜、多番考察,發展專合社種植黑糯稻和牛、羊、雞養殖等產業,並提供多個就業崗位。55歲的程世全從雙峰村搬到集中安置點後,在專合社裡上班,收入比以前翻了一番。

“張家鎮森林面積2萬畝,風景秀麗,空氣清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將繼續在保護好生態的同時,進一步發展產業,確保如期實現脫貧目標。”張家鎮黨委書記張成兵如是說。

記者 | 羅丹 趙曼琦 田乙斯

責編:劉豔 | 見習編輯:陳玉洪

值班編委 | 付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