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與5%的同學聯繫 且行且珍惜就好

大學 馬可 雞湯 社會 南方都市報 2017-06-19

“七成網友畢業後老同學都保留在了相冊裡,僅與5%的同學保持聯繫”———又到一年畢業季,一項“畢業同學聯繫之多少”的網絡調查結果顯示,“失聯”同學最囧聯繫理由TOP3是:參加婚禮、推銷、幫娃拉票。而在社交網絡上,“老同學!你還在我相冊裡”的各種晒照也受到網友的熱烈圍觀。(前日《揚子晚報》)

一句“常聯繫”後,我們就進入了一種“我不聯繫你,你不聯繫我”的狀態。對這句話,剛畢業的同學,大抵在心裡判了一個大大的紅叉。不過若干年後來看,可能還真是這麼回事。比如我,今年我大學畢業十年了,各個時期的同學遠不止七成留在了相冊裡,保持聯繫的同學真的也就5%左右。即便大學一個小宿舍生活了四年的其他三個人,經常聯繫的也就兩人,剩下的那個因為工作緣故“一天到晚滿世界亂竄”,自然也就知趣地不去打擾他了。

話說回來,僅與5%的同學聯繫並非就說明關係淡薄。畢竟有些人屬於那種“雖不時常聯繫,但卻處處會在”的情形。另外,更關鍵的一點是,隨著個體進入社會後角色的變化,投放在同窗交往上的時間與精力勢必會減少。這也是為什麼畢業後,一開始我們會被調侃“重色輕友”,待到了後來,我們看似牢騷的一句“做奶爸真難”也會引發同學的理解甚至於共鳴。從父母的孩子,到另一人的配偶再到娃他爸(媽),角色的多重聚集,勢必讓我們與同學交往不再如往日般頻密。

當然,也無需否認一種可能,曾經的同窗或許正在越走越遠:這種疏離表面上與身份地位有關,但更重要的還是價值觀:有人對權力有著天然的癖好,希望“一夜看盡長安花”;有的對資本有著天生的嗅覺,期待在商海一顯身手;有的呢,則只想做個“身體和靈魂,總要有一個在路上”的體驗者,閱盡這世間的繁華與滄桑。因此,當一個人在群裡大談炒股的時候,其他人或許就默默地把他拉黑了吧。

我贊同這樣一種認識:同學之誼本身是一份彌足珍貴的情誼,同時也是一份難得的人脈關係。我想這也是為什麼有人喜歡在同學圈裡推銷、幫娃拉票的原因。或許,在他們的潛意識裡,越是熟悉的人,越是不會介意,何況只是舉手之勞而已。只是,良好的人脈關係似乎不該被盡數消耗在如此雞零狗碎的事上。因此,在同學圈裡還是少刷屏為好,對自己手指的剋制也是對同學的敬重。至於那些不覺冒犯的,或許只是與你一樣是一個拉票狂人,你們不過是資源交換。

據說,美國埃默裡大學教授馬可曾做過一個研究:發現無論一個人圈子多大,真正影響他、驅動他、左右他的,通常也就是身邊那八九個人,甚至四五個人。所以馬可說了一句著名的話:“一個人成熟的標誌之一,就是明白每天發生在我們身上99%的事情,對於別人而言,都是毫無意義的。”就此來看,僅與5%的同學聯繫並不就是災難。我們必須清楚,除了同學中的5%,我們還會有同事,還會有其他的朋友,不同的來源共同構成了你們八九人的“小密圈”。

歌詞裡說,“有些人經過我身旁,住進我腦中在我心裡鑽洞。有些人變成相片堆在角落,灰塵像雪一樣的冰凍。”我以為沒有必要搞得這麼悲愴,有人雖然和你同窗,但本質上與“只願意和精英班合影的校領導”無異。和有共同話題的人聯繫就可以,至於以後,且看緣分深淺,且行且珍惜就好。 □阡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