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發聲:美國大學有責任消除華人和華裔群體受到的無故懷疑,科研合作請摒棄國別之見'

""《自然》發聲:美國大學有責任消除華人和華裔群體受到的無故懷疑,科研合作請摒棄國別之見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華人和華裔群體在被執法機關約談後感到“膽戰心驚”。

美國大學有責任消除華人和華裔群體受到的無故懷疑。

作為全球多樣性和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學府之一——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校長,Rafael Reif可能從沒想到有一天自己要給全體學生和職工寫信,解釋為何移民和國際合作不會對美國國土安全和領土完整構成威脅。

不久前,美國執法機關約談了麻省理工校內的華人和華裔人員,詢問其與中國國內的關係。此次事件後,麻省理工校長Reif寫了一封公開信,在信中讚揚了多樣性的重要性。以這種方式針對特定族裔的個體是無法接受的。就在幾周前,英國皇家學會會長Venki Ramakrishnan在《自然》上發文,稱這種做法違反了“無罪推定”原則,而這一原則是現代民主的理論核心

麻省理工的法律顧問處不得不召開緊急會議,向受波及群體的主要科研人員公佈學校律師的聯繫方式,並告訴他們如何應對官方問詢,比如美國聯邦調查局(FBI)。

這股令人不安的氣氛在上次美國總統大選之前就形成了,當時的立法者已經開始擔心美國學術界與世界各地的合作關係,尤其是與中國的合作。與此同時,奧巴馬政府見證了中美兩國頂級科學家合作(分別由各自政府資助)所帶來的巨大收益。不過,中國大國崛起的決心,以及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都讓這種擔憂進一步加劇。

中國政府和企業對美國構成的威脅也是去年9月 FBI學術峰會的首要議題。FBI學術峰會每年舉辦一次,眾多大學和研究負責人會與執法機關、情報和安全機構的代表共同商討安全問題。在這個問題上,美國參議院財政委員會主席、愛荷華州共和黨參議員Charles Grassley在國會內繼續“帶頭衝鋒”。

審查升級

美國參議院財政委員會一直在聯繫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要求他們告知對經費獲得者的審查流程,在打擊科研不端方面的實際投入,以及用來“處罰國外機構”的具體措施。雖然資助機構不直接參與處罰,但這種審查還是讓NSF和NIH坐立難安。審查也暴露了他們對資助政策落實情況的監督不力,並催促他們採取行動。

經過整整一年的全面調查,NIH一共在60所受資助機構中發現了180名違規科學家,他們或違反了同行評議規定(如與非美國機構代表分享基金申請計劃),或未能披露非美國國內的資助關係(這些資助通常來自中國機構)。如果NIH是對的,也就驗證了NIH院長Francis Collins判斷——他在去年給1萬所大學寫信提醒他們履行披露義務。

NIH還委任部分大學負責人,就NIH應如何處理他們稱之為影響科研誠信的“外部勢力”提出建議,其中的有些建議值得打個問號。專家組的建議包括更新NIH的利益衝突相關政策,要求受資助的項目負責人必須披露任何可能與NIH資助範圍重疊的國際合作關係。

專家組還建議大學在聘用學術人員前對其進行審查,這意味著用人方需要進行額外的安全檢查。另外也建議大學對國外來訪人員的行動增加審查力度,對那些在訪問行程中到過“特定國家”的科學家進行書面採訪。同時,專家組也鼓勵大學負責人對那些“不合時宜者容易感興趣的科研主題”提高警惕。

此外,專家組鼓勵大學和NIH開展“大規模宣傳教育”,增強遵守NIH政策的意識,包括讓項目負責人將學生和博士後的面試記錄存檔,尤其是他們離開實驗室後的打算。

雖然專家組沒有點名具體國家,但提到中國是其中一個關注目標。這加劇了在美華人和華裔學者的擔憂,他們害怕自己的種族和研究工作會因此成為主要攻擊對象,那些在前沿領域的研究者尤其感到擔憂。不過,NIH對此予以了否認。

迄今為止,這些只是NIH的推薦做法,並非具體要求。不過,提醒大學院校重視合規性可能確有必要,因為參議院財政委員會也提出了很多相同的問題,不自覺遵守可能會影響他們將來的NIH經費申請。

NIH和NSF深知,對於這次審查的迴應,無論從形式還是規模上來說,都應該是得當且有事實依據的。從其他國家的情況來看(比如以反恐為名針對少數族裔學生),在學術界大行監控之策對於減少安全風險的作用是值得懷疑的。

NSF前幾周也發佈了自己的迴應措施,稱已委託獨立科學顧問機構JASON幫助評估大學機構如何才能在開放和安全之間取得平衡。這才是機構所需要的迴應,不過,這裡的“安全”必須包括少數族裔群體的安全,如華人和華裔科學家,他們對美國的科研成就做出了重要貢獻。

每一個學術機構都有義務把他們成員的安全擺在首位,但正如Reif校長在公開信中所說的,這些機構還必須“非常小心,避免讓毫無根據的懷疑和恐懼玷汙了學術氛圍”

編輯:儲舒婷 陳曦(實習生)責任編輯:許琦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