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光華院長劉俏2017開學致辭:定義美好的能力和建設美好的願力

大學 北京大學 人工智能 機器學習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2017-09-03

北大光華院長劉俏2017開學致辭:定義美好的能力和建設美好的願力

各位老師、來賓、家長與親友,

親愛的北大光華2017級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們相聚在北大百年講堂,在座的有近1300名光華2017級的新同學。你們中間有剛剛經過高考砥礪的本科新生;有嚴格篩選後脫穎而出的金融碩士和MPAcc同學;有飽含學術理想的碩博生;也有工作若干年之後重歸校園的MBA和社會公益碩士學子;更有匯聚全球行業精英,踐行“上馬殺賊,下馬讀書”的EMBA和光華-凱洛格國際EMBA同學;以及各項目的國際留學生。不管大家是以何種身份最終實現了北大夢、光華夢,我相信在這之前大家都走了很長、很辛苦的一段路。祝賀你們!光華的全體教職員工為你們感到驕傲!你們的到來讓今天這樣一個日子變得不同尋常,也讓百年燕園更加充滿生機與活力。今天是屬於你們的!歡迎你們!

大家來到北大,開啟新的一段人生旅程。我們必須正視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正經歷著的急劇變化:英國脫歐,特朗普當選,朝鮮核彈實驗,歐洲非法移民,土耳其的“去世俗化”等一系列事件衝擊著國際政、經格局,我們受益於其中的全球化正受到嚴重挑戰;長期以來以規模為導向的經濟增長並沒有帶來包容、分享和普惠,環境汙染、收入不平等、階層固化等結構性問題正挑戰著我們引以為榮的增長模式的合理性;人類社會正步入一個信息的獲取與交流變得氾濫而隨意的時代,碎片化的知識、似是而非的觀點、質量低劣的“智慧”充斥周遭,知識唾手可得,思想力卻逐漸式微;我們也看到新技術崛起所帶來的巨大機會和更為巨大的挑戰——依賴大數據和深度學習,AlphaGo只用了兩年時間就完成了從業餘棋手到世界第一圍棋手的超越,人工智能(AI)挑戰著現有的產業邏輯和秩序,甚至人類關於智力(intelligence)的認知……

在這急需我們去反思技術,反思文明進程,反思發展模式的重要歷史節點,在我們賴以生存的智慧和和習以為常的秩序受到如此眾多的挑戰之時,大學教育應該堅守什麼樣的本質?我們的學生應該具有什麼樣的品性和能力?

一個多月前,我有機會和光華的EMBA同學一起在倫敦參訪開發AlphaGo的人工智能明星企業,DeepMind。那裡的AI科學家預測當計算機的計算能力達到每秒一百億億次時,人類級的人工智能就會出現;現在世界計算能力最強大的計算機是我們國家開發的神威·太湖之光,它的計算能力已經達到每秒12.5億億次。如果計算機界的摩爾定律還能延續,樂觀估計再有十年時間,人類級的人工智能(human-level AI)就會出現。事實上我們已經看到人工智能在人類生活的若干領域展現出比人類更強的能力。

北大光華院長劉俏2017開學致辭:定義美好的能力和建設美好的願力

當人工智能在越來越多的領域表現得比人類更為“聰明”時,我們的大學教育能給學生帶來什麼?計算機和人工智能大師阿蘭·圖靈曾提出用“模仿遊戲”來測試機器是否會思考——在人和機器的對話中,看機器是否能做到和人一樣好。後人把這稱作“圖靈測試”。我一直在想象一個反向的“圖靈測試”場景——怎樣在一群具有人類級智慧的機器中辨識出人的卓爾不群?在迎面而來的人工智能時代,人以什麼樣的品性和能力區別於具有高級智慧的機器?其實,正是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將會告訴我們大學教育應該堅守的本質。我認為真正的教育應該賦予人兩種力量——“定義美好”的能力和“建設美好”的願力(willpower)。

AlphaGo可以完敗世界圍棋第一人柯潔,但是AlphaGo不知道圍棋之外的世界——那些勝利時的欣喜若狂和失敗後的黯然銷魂;人工智能可以寫出能媲美優秀詩人的詩句,但TA不能像人一樣感受“霧失樓臺,月迷津渡”背後幽深的意境,或是“西風殘照,漢家陵闕”裡的歷史蒼涼;在智能投顧領域,AI可以用複雜有效的算法拿出比人更理性的選股策略,但機器無法解悟牛、熊交替下個體生命的喜樂和悲傷……運用得當,AI可以給人類帶來前所未有的物質上的富裕,但是人工智能無法幫助解決人類在精神層面的匱乏。機器沒有人類擁有的無限創意,沒有人類的情感和自我認知,無法理解什麼是甜蜜的生活。

使人能夠區別於機器,乃至宇宙萬物的,是思想,是“定義美好”的能力和“建設美好”的願力。“因思想,而光華。”借用查理·芒格的表述方式,我們應該把獲取思想看成一種道德責任。這種道德責任與大學的精神一脈相承——獲取“定義美好”的能力和“建設美好”的願力是北大光華學生應該扛起的責任,也是我對大家最大的期望。

北大光華院長劉俏2017開學致辭:定義美好的能力和建設美好的願力

怎樣才能獲取這兩種力量呢?我希望大家堅定地去培養自己的懷疑精神和批判性思維。學習絕不是被動接受問題的答案——事實上,提出問題比回答問題本身對思維的成長更有價值;學習也不等同於追求知識上的數量——即使你天賦異稟,記憶力驚人,你能記住的知識的數量也不會超過十塊錢的U盤的容量;學習更不是孜孜於收集形形色色思想“大咖”們的觀點或感悟——真理的形成需要不斷的檢驗、挑戰與被挑戰。我希望大家積極探索未知領域,“不唯上、不唯書”,通過更為深刻的思考,建立起對人類世界、對本源和普遍性的深刻理解,以更大的包容去面對各種分歧和異議,保持敬畏之心,多角度看世界,在新的事實和證據面前敢於挑戰權威,也敢於改變自己。“定義美好”的能力就是追求真理的能力。真理的形成是一個激動人心的過程。人類這個物種在過往展現出高貴和尊嚴,大多與對真理的追求有關。

大家還需要清醒認識到,學習的目的絕對不是為了成為某個領域或是某種遊戲的勝利者。無數的事例已經證明,和這種價值取向相伴隨的往往是簡單套利的心態,對常識的漠視,自律的喪失,對“奇能淫技”的熱烈追求,和落井下石的冷漠。“精緻的利己主義”和“冷漠的自我主義”是對大學精神的背叛。

我希望大家能始終保持樂觀,學會和自己的夢想和平相處。“多少離別怨憎會,換得明月照大江。”我們只能以初戀般的熱情和宗教般的意志,通過絕望、苦難和無盡的磨鍊,才有可能引領自己和周邊的人走出混沌,走向清澈澄明。我希望大家能夠培養這樣的思維方式和精神氣質。

120和40,是大家在光華學習生活中將會遇到的兩個重要數字。北京大學正在迎來120週年校慶;共和國也將在2018年隆重紀念改革開放40年。一百多年前,北大的創校前輩,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先驅們,於黑暗中心向光明,喊出“民主”與“科學”,為北大植入了“獨立精神、自由思想”的基因,讓暗夜躑躅的人們看見耀眼的光亮,自此,一個學校的命運與一個國家的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40年前,中國的改革者展現出“建設美好”的願力,提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解除思想上的桎梏,開啟了中國經濟社會進步的帷幕。

我們紀念這兩個日子,感念在歷史的緊要關頭,思想解放所激發出的動人心魄的力量。如今,在人類歷史的又一個關鍵節點,面對大時代的波詭雲譎,面對不確定的未來,是你們去直面各種問題和挑戰,去展現“定義美好”的能力和“建設美好”的願力的時候了。

北大光華院長劉俏2017開學致辭:定義美好的能力和建設美好的願力

歡迎來到光華!謝謝!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院長 劉俏

2017年9月2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