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中大(深圳)百萬平米新校園啟用迎新生

港中大(深圳)百萬平米新校園啟用迎新生

南方網訊(全媒體記者/孫穎 實習生/孛華龍 攝影記者/朱洪波 通訊員/潘瑩)香港中文大學(深圳)2017年度開學典禮3日舉行,典禮盡顯“國際範”,學生、教師、校長等發言均全程英語,而且有阿里耶·瓦謝爾教授、布萊恩·科比爾卡兩位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出席,其中後者還向新生分享了其成功經驗激勵學子。南方網訊(全媒體記者/孫穎 實習生/孛華龍 攝影記者/朱洪波 通訊員/潘瑩)香港中文大學(深圳)2017年度開學典禮3日舉行,典禮盡顯“國際範”,學生、教師、校長等發言均全程英語,而且有阿里耶?瓦謝爾教授、布萊恩?科比爾卡兩位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出席,其中後者還向新生分享了其成功經驗激勵學子。值得一提的是,新學期港中大(深圳)100萬平方米的新校園落成投用,該校今年招收的951名國內本科生、50多名國際生、350多名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將在新校園,開啟他們的大學生活與學術之旅。

諾獎得主分享四大成功經驗

港中大(深圳)校長徐揚生在開學典禮上為新生指點迷津,他希望新生在大學四年裡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並養成熱愛生活、理解世界、積極向上的風氣。他寄語新生在大學更重視對自己心志的鍛鍊和培養,將自己變成一個更富有深度、更加豐富、更加柔軟的人,“多發展幾項興趣愛好,多結識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多去不同的地方走走看看,領略不一樣的風景和風土人情,學會從閱讀中發現更廣闊的世界,學會欣賞藝術,學會讚歎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學會從最平凡、最微不足道的生活中發現生活的趣味與意義,這才是大學生活應該帶給你的。”

這場開學典禮可謂大咖雲集,港中大(深圳)理事會主席、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教授,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阿里耶?瓦謝爾教授,201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布萊恩?科比爾卡,美國工程院院士、美國斯坦福大學工學院教授Stephen P. Boyd等參加了開學典禮。

其中布萊恩·科比爾卡教授還現場演講,講述了其從普通麵包店主店主兒子到諾爾貝獎獲得者的勵志故事,以此激勵學子。“我認為我的職業生涯到目前為止,能夠說明一個普通人取得一定的成功是多個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我認為以下四個因素對我的職業生涯產生了重大影響:首先,發現自己熱情所在;第二,在職業生涯的不同階段有良師益友;第三,我認清了自己的優勢和劣勢,並且找到了揚長避短的方法;第四,平衡工作與家庭。”他還特別勉勵同學們勇於挑戰,為解決人類社會的焦點問題而努力。

港中大(深圳)百萬平米新校園啟用迎新生

100萬平方米新校園落成迎新生

此前港中大(深圳)的學生在啟動校區學習生活。新學期開始,該校的一期新校園正式啟用。一期新校園分為上園、中園、下園三個部分,校園空間與建築既彰顯了中國元素又體現了西方韻味。

校園設計貫徹了[山、林、院]的空間組織理念。山:保留山體,尊重生態;林:交叉狀的教學大樓沿龍翔大道而建,形成一個半通透的屏障,隔濾了馬路與城市的繁忙,為校舍與山體間的林蔭中軸營造寧靜的氛圍;院:建築營造了很多人性化尺度的庭院空間,將林蔭中軸的綠化延伸到大樓內,亦為師生提供舒適的休憩活動空間。或者在草坡上舉行學術論壇,或者在樹下的茶座探討問題,讓學生在大自然中體會自由的學術文化。

上園規劃主要包括學勤書院、思廷書院、教職員宿舍及服務中心等配套設施。今年新落成的學勤書院由三棟大樓組成,外觀以淡黃色為主色調,配上深圳碧藍天空,入住後,一推開窗戶便能欣賞到美景。思廷書院由三棟大樓組成,建築外觀以淺灰搭配翠綠色,書院樓下便是綠樹環繞的公共綠地,也有鍛鍊身體以及騎行的場地。下園規劃主要包括行政樓、圖書館、教學樓、實驗樓、會堂、室內運動場、學生活動中心及逸夫書院等。

由於新校園的落成,港中大(深圳)三所書院——逸夫書院、學勤書院、思廷書院也全部投入使用,學生作為各自書院的小主人,將成為書院文化的創立者和踐行者。

徐揚生在致辭中特別提及書院的建設,他認為書院文化之所以重要,在於對人內在的提升:“錢穆先生在新亞書院成立之初曾告誡各位同學:任何一種事業,若求發展,其最主要的條件,絕不是外面的機緣,而是內在的精神。香港中文大學的成立與發展正是憑著這樣一種精神,當年的創校先賢們,和滿腔熱情的青年學生們胼手胝足地懷抱著,並且踐行著一種教育理想——以人文教育宗旨發揚中國文化,溝通世界東西文化,為國家建設培養人才——才得以使這番理想成為了幾輩人能夠薪火相傳的一番事業。”

港中大(深圳)百萬平米新校園啟用迎新生

【花絮】:

深圳理科最高分許家祥入讀港中大(深圳)

在港中大(深圳)新生中,記者見到了今年高考入圍廣東省理科前十、深圳理科最高分的許家祥。他告訴記者其最終選擇港中大(深圳)是因為看中了這裡的全英文的教學環境以及開放性的文化氛圍,大學四年希望可以在這裡得到全面的發展。

當談到自己的專業方向時,許家祥說:“我所在的學院理工學院,目前的專業意向是應用數學,應用數學是一門可以在很多領域發揮作用的學科,這是之所以會意向這個專業主要的原因,此外,今後有機會也會選修一些其他專業,做一個全面發展的人。大學四年除學業外希望可以多交些朋友,提高社交能力,多參加一些社團活動。”

“我8月30號就來港中大(深圳)報道了,這所學校給我的感覺是很漂亮,現在還有部分設施在建,很期待建成後的樣子,大學四年除了學業以外,希望可以多參加社團活動,多交些朋友,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許家祥說。

一學霸長相酷似明星

在新生群中,記者還發現了一個顏值逆天的大長腿新生,他名叫易弘鵬,來自福建省,今年以569分的成績被港中大(深圳)經管學院錄取。

“平時有人說我長得像林更新,但我自己不是一個很注重顏值的人。”易弘鵬說,其之所以選擇港中大(深圳),首先是因為該校全英文授課,有很多國際生,還有一個英語自學中心,提供了一個優良的英語環境。“此外學校面向全球聘請教授,其中還有諾貝爾獲得者,保證了師資力量的絕對雄厚,這與我以後去外企工作的職業規劃有很大幫助。”

易弘鵬還介紹說,港中大(深圳)是一所學風十分開放的學校,學生不僅可以與教授在食堂在路上相互交流,而且還可以有與校長零門檻交流,使學生和老師的關係更像是朋友,“我很喜歡這種學習氛圍,也很適合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