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

本文無劇透,請放心食用

網飛出品的罪案劇《心靈獵人》在上週末上線了第二季,我跟很多劇迷朋友一樣第一時間把九集一口氣看完了。2017年的時候第一季大火,主要還是因為監製是大衛·芬奇,而且他還親自導演了開頭兩集和最後一集。第二季也一樣,前三集和最後一集都是他執導的,中段導演分別是《神槍手之死》《溫柔殺戮》的安德魯·多米尼克,以及執導過《紙牌屋》《國土安全》《守望塵世》的美劇導演Carl Franklin。

第二季全九集看下來會覺得很意外,因為相比較第一季,第二季作出了很大的變動。最明顯的就是“主角”的轉移,第一季的頭號男主顯然是喬納森·格羅夫飾演的霍頓·福特,而到了第二季這個角色“退居二線”,把頭號男主的位置讓給了搭檔比爾·坦奇。

"

本文無劇透,請放心食用

網飛出品的罪案劇《心靈獵人》在上週末上線了第二季,我跟很多劇迷朋友一樣第一時間把九集一口氣看完了。2017年的時候第一季大火,主要還是因為監製是大衛·芬奇,而且他還親自導演了開頭兩集和最後一集。第二季也一樣,前三集和最後一集都是他執導的,中段導演分別是《神槍手之死》《溫柔殺戮》的安德魯·多米尼克,以及執導過《紙牌屋》《國土安全》《守望塵世》的美劇導演Carl Franklin。

第二季全九集看下來會覺得很意外,因為相比較第一季,第二季作出了很大的變動。最明顯的就是“主角”的轉移,第一季的頭號男主顯然是喬納森·格羅夫飾演的霍頓·福特,而到了第二季這個角色“退居二線”,把頭號男主的位置讓給了搭檔比爾·坦奇。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第二季海報將比爾·坦奇放在了中心位置,暗示了主角的轉移

另一個巨大變動發生在後半季,當亞特蘭大案件逐漸浮出水面後,整部劇的敘事重心都轉移到了這個案件上。

所以有不少劇迷朋友都覺得奇怪,為什麼會發生這種轉移?為什麼這部劇最特別的“對話連環殺手”在後半季就沒有了?感覺第二季敘事結構也因此失衡,核心偏離,主題模糊等等。

"

本文無劇透,請放心食用

網飛出品的罪案劇《心靈獵人》在上週末上線了第二季,我跟很多劇迷朋友一樣第一時間把九集一口氣看完了。2017年的時候第一季大火,主要還是因為監製是大衛·芬奇,而且他還親自導演了開頭兩集和最後一集。第二季也一樣,前三集和最後一集都是他執導的,中段導演分別是《神槍手之死》《溫柔殺戮》的安德魯·多米尼克,以及執導過《紙牌屋》《國土安全》《守望塵世》的美劇導演Carl Franklin。

第二季全九集看下來會覺得很意外,因為相比較第一季,第二季作出了很大的變動。最明顯的就是“主角”的轉移,第一季的頭號男主顯然是喬納森·格羅夫飾演的霍頓·福特,而到了第二季這個角色“退居二線”,把頭號男主的位置讓給了搭檔比爾·坦奇。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第二季海報將比爾·坦奇放在了中心位置,暗示了主角的轉移

另一個巨大變動發生在後半季,當亞特蘭大案件逐漸浮出水面後,整部劇的敘事重心都轉移到了這個案件上。

所以有不少劇迷朋友都覺得奇怪,為什麼會發生這種轉移?為什麼這部劇最特別的“對話連環殺手”在後半季就沒有了?感覺第二季敘事結構也因此失衡,核心偏離,主題模糊等等。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本文無劇透,請放心食用

網飛出品的罪案劇《心靈獵人》在上週末上線了第二季,我跟很多劇迷朋友一樣第一時間把九集一口氣看完了。2017年的時候第一季大火,主要還是因為監製是大衛·芬奇,而且他還親自導演了開頭兩集和最後一集。第二季也一樣,前三集和最後一集都是他執導的,中段導演分別是《神槍手之死》《溫柔殺戮》的安德魯·多米尼克,以及執導過《紙牌屋》《國土安全》《守望塵世》的美劇導演Carl Franklin。

第二季全九集看下來會覺得很意外,因為相比較第一季,第二季作出了很大的變動。最明顯的就是“主角”的轉移,第一季的頭號男主顯然是喬納森·格羅夫飾演的霍頓·福特,而到了第二季這個角色“退居二線”,把頭號男主的位置讓給了搭檔比爾·坦奇。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第二季海報將比爾·坦奇放在了中心位置,暗示了主角的轉移

另一個巨大變動發生在後半季,當亞特蘭大案件逐漸浮出水面後,整部劇的敘事重心都轉移到了這個案件上。

所以有不少劇迷朋友都覺得奇怪,為什麼會發生這種轉移?為什麼這部劇最特別的“對話連環殺手”在後半季就沒有了?感覺第二季敘事結構也因此失衡,核心偏離,主題模糊等等。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對話連環殺手

不過大家可以仔細想想看,的確“對話連環殺手”在後半季看似缺失,但核心並沒有變。“對話殺人犯”的目的不是讓觀眾看劇組卡司來的演員跟著名殺人犯原型有多像,真正的核心是讓觀眾去“聽”這些連環殺人犯的“口述故事”,核心是語言,是回憶,是故事。或者用該劇最經常提到的詞來說,是“側寫”(Profile)。而第二季從頭到尾,從主線到支線,通通都是關於“側寫”,這跟第一季是一模一樣的。

第二季有一場戲,可以成為整部劇的“代表”,或者說,就是該劇的一次“側寫”,無論是其形式上的特點,核心主題還是拍攝方式。當然更重要的是,這場戲讓我們看到了大衛·芬奇有多麼牛逼,以至於第二季上線幾天以來,這場戲已經被無數影迷和媒體拿出來稱讚表揚了。

但關於這場戲我們後文再詳聊。

回想每集開頭那個連環殺手,從第一季第一集開始,一直到第二季最後一集,每集開頭那麼一小段,拼湊出了一個連環殺手的“自我養成”全過程。

"

本文無劇透,請放心食用

網飛出品的罪案劇《心靈獵人》在上週末上線了第二季,我跟很多劇迷朋友一樣第一時間把九集一口氣看完了。2017年的時候第一季大火,主要還是因為監製是大衛·芬奇,而且他還親自導演了開頭兩集和最後一集。第二季也一樣,前三集和最後一集都是他執導的,中段導演分別是《神槍手之死》《溫柔殺戮》的安德魯·多米尼克,以及執導過《紙牌屋》《國土安全》《守望塵世》的美劇導演Carl Franklin。

第二季全九集看下來會覺得很意外,因為相比較第一季,第二季作出了很大的變動。最明顯的就是“主角”的轉移,第一季的頭號男主顯然是喬納森·格羅夫飾演的霍頓·福特,而到了第二季這個角色“退居二線”,把頭號男主的位置讓給了搭檔比爾·坦奇。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第二季海報將比爾·坦奇放在了中心位置,暗示了主角的轉移

另一個巨大變動發生在後半季,當亞特蘭大案件逐漸浮出水面後,整部劇的敘事重心都轉移到了這個案件上。

所以有不少劇迷朋友都覺得奇怪,為什麼會發生這種轉移?為什麼這部劇最特別的“對話連環殺手”在後半季就沒有了?感覺第二季敘事結構也因此失衡,核心偏離,主題模糊等等。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對話連環殺手

不過大家可以仔細想想看,的確“對話連環殺手”在後半季看似缺失,但核心並沒有變。“對話殺人犯”的目的不是讓觀眾看劇組卡司來的演員跟著名殺人犯原型有多像,真正的核心是讓觀眾去“聽”這些連環殺人犯的“口述故事”,核心是語言,是回憶,是故事。或者用該劇最經常提到的詞來說,是“側寫”(Profile)。而第二季從頭到尾,從主線到支線,通通都是關於“側寫”,這跟第一季是一模一樣的。

第二季有一場戲,可以成為整部劇的“代表”,或者說,就是該劇的一次“側寫”,無論是其形式上的特點,核心主題還是拍攝方式。當然更重要的是,這場戲讓我們看到了大衛·芬奇有多麼牛逼,以至於第二季上線幾天以來,這場戲已經被無數影迷和媒體拿出來稱讚表揚了。

但關於這場戲我們後文再詳聊。

回想每集開頭那個連環殺手,從第一季第一集開始,一直到第二季最後一集,每集開頭那麼一小段,拼湊出了一個連環殺手的“自我養成”全過程。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每一集開頭的“變態養成”過程

這些片頭的目的看似是為了“挖坑”,於是很多劇迷對劇情產生期待結果最後又失望落空。但其實這些片頭並不是“坑”,它們就是側寫,它們在告訴觀眾,一個看似再普通不過的路人,或許將會變成、正在變成甚至已經變成一個變態殺人魔。

所以當我看到豆瓣短評裡面有熱評在抱怨第二季比爾·坦奇家庭抓馬那條故事線無聊的時候,會想要用文字去為這條故事線辯護。這條故事線緊扣“側寫”的核心,比爾·坦奇家庭的遭遇讓我們對其兒子的未來產生了最壞的想象,

"

本文無劇透,請放心食用

網飛出品的罪案劇《心靈獵人》在上週末上線了第二季,我跟很多劇迷朋友一樣第一時間把九集一口氣看完了。2017年的時候第一季大火,主要還是因為監製是大衛·芬奇,而且他還親自導演了開頭兩集和最後一集。第二季也一樣,前三集和最後一集都是他執導的,中段導演分別是《神槍手之死》《溫柔殺戮》的安德魯·多米尼克,以及執導過《紙牌屋》《國土安全》《守望塵世》的美劇導演Carl Franklin。

第二季全九集看下來會覺得很意外,因為相比較第一季,第二季作出了很大的變動。最明顯的就是“主角”的轉移,第一季的頭號男主顯然是喬納森·格羅夫飾演的霍頓·福特,而到了第二季這個角色“退居二線”,把頭號男主的位置讓給了搭檔比爾·坦奇。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第二季海報將比爾·坦奇放在了中心位置,暗示了主角的轉移

另一個巨大變動發生在後半季,當亞特蘭大案件逐漸浮出水面後,整部劇的敘事重心都轉移到了這個案件上。

所以有不少劇迷朋友都覺得奇怪,為什麼會發生這種轉移?為什麼這部劇最特別的“對話連環殺手”在後半季就沒有了?感覺第二季敘事結構也因此失衡,核心偏離,主題模糊等等。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對話連環殺手

不過大家可以仔細想想看,的確“對話連環殺手”在後半季看似缺失,但核心並沒有變。“對話殺人犯”的目的不是讓觀眾看劇組卡司來的演員跟著名殺人犯原型有多像,真正的核心是讓觀眾去“聽”這些連環殺人犯的“口述故事”,核心是語言,是回憶,是故事。或者用該劇最經常提到的詞來說,是“側寫”(Profile)。而第二季從頭到尾,從主線到支線,通通都是關於“側寫”,這跟第一季是一模一樣的。

第二季有一場戲,可以成為整部劇的“代表”,或者說,就是該劇的一次“側寫”,無論是其形式上的特點,核心主題還是拍攝方式。當然更重要的是,這場戲讓我們看到了大衛·芬奇有多麼牛逼,以至於第二季上線幾天以來,這場戲已經被無數影迷和媒體拿出來稱讚表揚了。

但關於這場戲我們後文再詳聊。

回想每集開頭那個連環殺手,從第一季第一集開始,一直到第二季最後一集,每集開頭那麼一小段,拼湊出了一個連環殺手的“自我養成”全過程。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每一集開頭的“變態養成”過程

這些片頭的目的看似是為了“挖坑”,於是很多劇迷對劇情產生期待結果最後又失望落空。但其實這些片頭並不是“坑”,它們就是側寫,它們在告訴觀眾,一個看似再普通不過的路人,或許將會變成、正在變成甚至已經變成一個變態殺人魔。

所以當我看到豆瓣短評裡面有熱評在抱怨第二季比爾·坦奇家庭抓馬那條故事線無聊的時候,會想要用文字去為這條故事線辯護。這條故事線緊扣“側寫”的核心,比爾·坦奇家庭的遭遇讓我們對其兒子的未來產生了最壞的想象,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比爾·坦奇家庭故事線中像極了連環殺手童年的兒子

從而讓我們跟比爾·坦奇一起從情緒上產生焦慮感。這個其實跟第一季是一樣的,當時劇集不斷暗示我們,任何一個角色都有可能成為連環殺手,甚至主角霍頓·福特都越看越像“潛力股”。

而比爾·坦奇家庭故事線的焦慮感,又延續到了後半季亞特蘭大案件。當屍體不斷浮現,受害者從11人不斷增加到了29人,這個過程中沒有線索沒有嫌疑人沒有證人,劇集呈現出來的焦慮感讓我想起了奉俊昊的《殺人回憶》,

"

本文無劇透,請放心食用

網飛出品的罪案劇《心靈獵人》在上週末上線了第二季,我跟很多劇迷朋友一樣第一時間把九集一口氣看完了。2017年的時候第一季大火,主要還是因為監製是大衛·芬奇,而且他還親自導演了開頭兩集和最後一集。第二季也一樣,前三集和最後一集都是他執導的,中段導演分別是《神槍手之死》《溫柔殺戮》的安德魯·多米尼克,以及執導過《紙牌屋》《國土安全》《守望塵世》的美劇導演Carl Franklin。

第二季全九集看下來會覺得很意外,因為相比較第一季,第二季作出了很大的變動。最明顯的就是“主角”的轉移,第一季的頭號男主顯然是喬納森·格羅夫飾演的霍頓·福特,而到了第二季這個角色“退居二線”,把頭號男主的位置讓給了搭檔比爾·坦奇。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第二季海報將比爾·坦奇放在了中心位置,暗示了主角的轉移

另一個巨大變動發生在後半季,當亞特蘭大案件逐漸浮出水面後,整部劇的敘事重心都轉移到了這個案件上。

所以有不少劇迷朋友都覺得奇怪,為什麼會發生這種轉移?為什麼這部劇最特別的“對話連環殺手”在後半季就沒有了?感覺第二季敘事結構也因此失衡,核心偏離,主題模糊等等。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對話連環殺手

不過大家可以仔細想想看,的確“對話連環殺手”在後半季看似缺失,但核心並沒有變。“對話殺人犯”的目的不是讓觀眾看劇組卡司來的演員跟著名殺人犯原型有多像,真正的核心是讓觀眾去“聽”這些連環殺人犯的“口述故事”,核心是語言,是回憶,是故事。或者用該劇最經常提到的詞來說,是“側寫”(Profile)。而第二季從頭到尾,從主線到支線,通通都是關於“側寫”,這跟第一季是一模一樣的。

第二季有一場戲,可以成為整部劇的“代表”,或者說,就是該劇的一次“側寫”,無論是其形式上的特點,核心主題還是拍攝方式。當然更重要的是,這場戲讓我們看到了大衛·芬奇有多麼牛逼,以至於第二季上線幾天以來,這場戲已經被無數影迷和媒體拿出來稱讚表揚了。

但關於這場戲我們後文再詳聊。

回想每集開頭那個連環殺手,從第一季第一集開始,一直到第二季最後一集,每集開頭那麼一小段,拼湊出了一個連環殺手的“自我養成”全過程。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每一集開頭的“變態養成”過程

這些片頭的目的看似是為了“挖坑”,於是很多劇迷對劇情產生期待結果最後又失望落空。但其實這些片頭並不是“坑”,它們就是側寫,它們在告訴觀眾,一個看似再普通不過的路人,或許將會變成、正在變成甚至已經變成一個變態殺人魔。

所以當我看到豆瓣短評裡面有熱評在抱怨第二季比爾·坦奇家庭抓馬那條故事線無聊的時候,會想要用文字去為這條故事線辯護。這條故事線緊扣“側寫”的核心,比爾·坦奇家庭的遭遇讓我們對其兒子的未來產生了最壞的想象,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比爾·坦奇家庭故事線中像極了連環殺手童年的兒子

從而讓我們跟比爾·坦奇一起從情緒上產生焦慮感。這個其實跟第一季是一樣的,當時劇集不斷暗示我們,任何一個角色都有可能成為連環殺手,甚至主角霍頓·福特都越看越像“潛力股”。

而比爾·坦奇家庭故事線的焦慮感,又延續到了後半季亞特蘭大案件。當屍體不斷浮現,受害者從11人不斷增加到了29人,這個過程中沒有線索沒有嫌疑人沒有證人,劇集呈現出來的焦慮感讓我想起了奉俊昊的《殺人回憶》,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本文無劇透,請放心食用

網飛出品的罪案劇《心靈獵人》在上週末上線了第二季,我跟很多劇迷朋友一樣第一時間把九集一口氣看完了。2017年的時候第一季大火,主要還是因為監製是大衛·芬奇,而且他還親自導演了開頭兩集和最後一集。第二季也一樣,前三集和最後一集都是他執導的,中段導演分別是《神槍手之死》《溫柔殺戮》的安德魯·多米尼克,以及執導過《紙牌屋》《國土安全》《守望塵世》的美劇導演Carl Franklin。

第二季全九集看下來會覺得很意外,因為相比較第一季,第二季作出了很大的變動。最明顯的就是“主角”的轉移,第一季的頭號男主顯然是喬納森·格羅夫飾演的霍頓·福特,而到了第二季這個角色“退居二線”,把頭號男主的位置讓給了搭檔比爾·坦奇。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第二季海報將比爾·坦奇放在了中心位置,暗示了主角的轉移

另一個巨大變動發生在後半季,當亞特蘭大案件逐漸浮出水面後,整部劇的敘事重心都轉移到了這個案件上。

所以有不少劇迷朋友都覺得奇怪,為什麼會發生這種轉移?為什麼這部劇最特別的“對話連環殺手”在後半季就沒有了?感覺第二季敘事結構也因此失衡,核心偏離,主題模糊等等。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對話連環殺手

不過大家可以仔細想想看,的確“對話連環殺手”在後半季看似缺失,但核心並沒有變。“對話殺人犯”的目的不是讓觀眾看劇組卡司來的演員跟著名殺人犯原型有多像,真正的核心是讓觀眾去“聽”這些連環殺人犯的“口述故事”,核心是語言,是回憶,是故事。或者用該劇最經常提到的詞來說,是“側寫”(Profile)。而第二季從頭到尾,從主線到支線,通通都是關於“側寫”,這跟第一季是一模一樣的。

第二季有一場戲,可以成為整部劇的“代表”,或者說,就是該劇的一次“側寫”,無論是其形式上的特點,核心主題還是拍攝方式。當然更重要的是,這場戲讓我們看到了大衛·芬奇有多麼牛逼,以至於第二季上線幾天以來,這場戲已經被無數影迷和媒體拿出來稱讚表揚了。

但關於這場戲我們後文再詳聊。

回想每集開頭那個連環殺手,從第一季第一集開始,一直到第二季最後一集,每集開頭那麼一小段,拼湊出了一個連環殺手的“自我養成”全過程。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每一集開頭的“變態養成”過程

這些片頭的目的看似是為了“挖坑”,於是很多劇迷對劇情產生期待結果最後又失望落空。但其實這些片頭並不是“坑”,它們就是側寫,它們在告訴觀眾,一個看似再普通不過的路人,或許將會變成、正在變成甚至已經變成一個變態殺人魔。

所以當我看到豆瓣短評裡面有熱評在抱怨第二季比爾·坦奇家庭抓馬那條故事線無聊的時候,會想要用文字去為這條故事線辯護。這條故事線緊扣“側寫”的核心,比爾·坦奇家庭的遭遇讓我們對其兒子的未來產生了最壞的想象,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比爾·坦奇家庭故事線中像極了連環殺手童年的兒子

從而讓我們跟比爾·坦奇一起從情緒上產生焦慮感。這個其實跟第一季是一樣的,當時劇集不斷暗示我們,任何一個角色都有可能成為連環殺手,甚至主角霍頓·福特都越看越像“潛力股”。

而比爾·坦奇家庭故事線的焦慮感,又延續到了後半季亞特蘭大案件。當屍體不斷浮現,受害者從11人不斷增加到了29人,這個過程中沒有線索沒有嫌疑人沒有證人,劇集呈現出來的焦慮感讓我想起了奉俊昊的《殺人回憶》,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第二季亞特蘭大案的絕望和焦慮類似於《殺人回憶》

當廢材警察們束手無策時,電臺響起了那首歌,窗外又開始下雨,又將有人被殺的那種絕望和無力感。這種焦慮貫穿了《心靈獵人》第二季後半季,而主角和觀眾們在這絕望中唯一能抓住的希望稻草,就是“側寫”。因此整個亞特蘭大案件都是關於“側寫”,關於霍頓·福特如何去定義和描述一個隱形人,更深一層是這種“側寫”機制的盲目性所造成的後果。

就像那個黑人探員問霍頓·福特,對殺人犯的側寫有那麼多元素,年齡、性別、種族、職業、家庭等等,這些元素有沒有輕重之分,有沒有哪一個更具有決定性?

"

本文無劇透,請放心食用

網飛出品的罪案劇《心靈獵人》在上週末上線了第二季,我跟很多劇迷朋友一樣第一時間把九集一口氣看完了。2017年的時候第一季大火,主要還是因為監製是大衛·芬奇,而且他還親自導演了開頭兩集和最後一集。第二季也一樣,前三集和最後一集都是他執導的,中段導演分別是《神槍手之死》《溫柔殺戮》的安德魯·多米尼克,以及執導過《紙牌屋》《國土安全》《守望塵世》的美劇導演Carl Franklin。

第二季全九集看下來會覺得很意外,因為相比較第一季,第二季作出了很大的變動。最明顯的就是“主角”的轉移,第一季的頭號男主顯然是喬納森·格羅夫飾演的霍頓·福特,而到了第二季這個角色“退居二線”,把頭號男主的位置讓給了搭檔比爾·坦奇。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第二季海報將比爾·坦奇放在了中心位置,暗示了主角的轉移

另一個巨大變動發生在後半季,當亞特蘭大案件逐漸浮出水面後,整部劇的敘事重心都轉移到了這個案件上。

所以有不少劇迷朋友都覺得奇怪,為什麼會發生這種轉移?為什麼這部劇最特別的“對話連環殺手”在後半季就沒有了?感覺第二季敘事結構也因此失衡,核心偏離,主題模糊等等。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對話連環殺手

不過大家可以仔細想想看,的確“對話連環殺手”在後半季看似缺失,但核心並沒有變。“對話殺人犯”的目的不是讓觀眾看劇組卡司來的演員跟著名殺人犯原型有多像,真正的核心是讓觀眾去“聽”這些連環殺人犯的“口述故事”,核心是語言,是回憶,是故事。或者用該劇最經常提到的詞來說,是“側寫”(Profile)。而第二季從頭到尾,從主線到支線,通通都是關於“側寫”,這跟第一季是一模一樣的。

第二季有一場戲,可以成為整部劇的“代表”,或者說,就是該劇的一次“側寫”,無論是其形式上的特點,核心主題還是拍攝方式。當然更重要的是,這場戲讓我們看到了大衛·芬奇有多麼牛逼,以至於第二季上線幾天以來,這場戲已經被無數影迷和媒體拿出來稱讚表揚了。

但關於這場戲我們後文再詳聊。

回想每集開頭那個連環殺手,從第一季第一集開始,一直到第二季最後一集,每集開頭那麼一小段,拼湊出了一個連環殺手的“自我養成”全過程。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每一集開頭的“變態養成”過程

這些片頭的目的看似是為了“挖坑”,於是很多劇迷對劇情產生期待結果最後又失望落空。但其實這些片頭並不是“坑”,它們就是側寫,它們在告訴觀眾,一個看似再普通不過的路人,或許將會變成、正在變成甚至已經變成一個變態殺人魔。

所以當我看到豆瓣短評裡面有熱評在抱怨第二季比爾·坦奇家庭抓馬那條故事線無聊的時候,會想要用文字去為這條故事線辯護。這條故事線緊扣“側寫”的核心,比爾·坦奇家庭的遭遇讓我們對其兒子的未來產生了最壞的想象,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比爾·坦奇家庭故事線中像極了連環殺手童年的兒子

從而讓我們跟比爾·坦奇一起從情緒上產生焦慮感。這個其實跟第一季是一樣的,當時劇集不斷暗示我們,任何一個角色都有可能成為連環殺手,甚至主角霍頓·福特都越看越像“潛力股”。

而比爾·坦奇家庭故事線的焦慮感,又延續到了後半季亞特蘭大案件。當屍體不斷浮現,受害者從11人不斷增加到了29人,這個過程中沒有線索沒有嫌疑人沒有證人,劇集呈現出來的焦慮感讓我想起了奉俊昊的《殺人回憶》,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第二季亞特蘭大案的絕望和焦慮類似於《殺人回憶》

當廢材警察們束手無策時,電臺響起了那首歌,窗外又開始下雨,又將有人被殺的那種絕望和無力感。這種焦慮貫穿了《心靈獵人》第二季後半季,而主角和觀眾們在這絕望中唯一能抓住的希望稻草,就是“側寫”。因此整個亞特蘭大案件都是關於“側寫”,關於霍頓·福特如何去定義和描述一個隱形人,更深一層是這種“側寫”機制的盲目性所造成的後果。

就像那個黑人探員問霍頓·福特,對殺人犯的側寫有那麼多元素,年齡、性別、種族、職業、家庭等等,這些元素有沒有輕重之分,有沒有哪一個更具有決定性?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本文無劇透,請放心食用

網飛出品的罪案劇《心靈獵人》在上週末上線了第二季,我跟很多劇迷朋友一樣第一時間把九集一口氣看完了。2017年的時候第一季大火,主要還是因為監製是大衛·芬奇,而且他還親自導演了開頭兩集和最後一集。第二季也一樣,前三集和最後一集都是他執導的,中段導演分別是《神槍手之死》《溫柔殺戮》的安德魯·多米尼克,以及執導過《紙牌屋》《國土安全》《守望塵世》的美劇導演Carl Franklin。

第二季全九集看下來會覺得很意外,因為相比較第一季,第二季作出了很大的變動。最明顯的就是“主角”的轉移,第一季的頭號男主顯然是喬納森·格羅夫飾演的霍頓·福特,而到了第二季這個角色“退居二線”,把頭號男主的位置讓給了搭檔比爾·坦奇。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第二季海報將比爾·坦奇放在了中心位置,暗示了主角的轉移

另一個巨大變動發生在後半季,當亞特蘭大案件逐漸浮出水面後,整部劇的敘事重心都轉移到了這個案件上。

所以有不少劇迷朋友都覺得奇怪,為什麼會發生這種轉移?為什麼這部劇最特別的“對話連環殺手”在後半季就沒有了?感覺第二季敘事結構也因此失衡,核心偏離,主題模糊等等。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對話連環殺手

不過大家可以仔細想想看,的確“對話連環殺手”在後半季看似缺失,但核心並沒有變。“對話殺人犯”的目的不是讓觀眾看劇組卡司來的演員跟著名殺人犯原型有多像,真正的核心是讓觀眾去“聽”這些連環殺人犯的“口述故事”,核心是語言,是回憶,是故事。或者用該劇最經常提到的詞來說,是“側寫”(Profile)。而第二季從頭到尾,從主線到支線,通通都是關於“側寫”,這跟第一季是一模一樣的。

第二季有一場戲,可以成為整部劇的“代表”,或者說,就是該劇的一次“側寫”,無論是其形式上的特點,核心主題還是拍攝方式。當然更重要的是,這場戲讓我們看到了大衛·芬奇有多麼牛逼,以至於第二季上線幾天以來,這場戲已經被無數影迷和媒體拿出來稱讚表揚了。

但關於這場戲我們後文再詳聊。

回想每集開頭那個連環殺手,從第一季第一集開始,一直到第二季最後一集,每集開頭那麼一小段,拼湊出了一個連環殺手的“自我養成”全過程。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每一集開頭的“變態養成”過程

這些片頭的目的看似是為了“挖坑”,於是很多劇迷對劇情產生期待結果最後又失望落空。但其實這些片頭並不是“坑”,它們就是側寫,它們在告訴觀眾,一個看似再普通不過的路人,或許將會變成、正在變成甚至已經變成一個變態殺人魔。

所以當我看到豆瓣短評裡面有熱評在抱怨第二季比爾·坦奇家庭抓馬那條故事線無聊的時候,會想要用文字去為這條故事線辯護。這條故事線緊扣“側寫”的核心,比爾·坦奇家庭的遭遇讓我們對其兒子的未來產生了最壞的想象,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比爾·坦奇家庭故事線中像極了連環殺手童年的兒子

從而讓我們跟比爾·坦奇一起從情緒上產生焦慮感。這個其實跟第一季是一樣的,當時劇集不斷暗示我們,任何一個角色都有可能成為連環殺手,甚至主角霍頓·福特都越看越像“潛力股”。

而比爾·坦奇家庭故事線的焦慮感,又延續到了後半季亞特蘭大案件。當屍體不斷浮現,受害者從11人不斷增加到了29人,這個過程中沒有線索沒有嫌疑人沒有證人,劇集呈現出來的焦慮感讓我想起了奉俊昊的《殺人回憶》,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第二季亞特蘭大案的絕望和焦慮類似於《殺人回憶》

當廢材警察們束手無策時,電臺響起了那首歌,窗外又開始下雨,又將有人被殺的那種絕望和無力感。這種焦慮貫穿了《心靈獵人》第二季後半季,而主角和觀眾們在這絕望中唯一能抓住的希望稻草,就是“側寫”。因此整個亞特蘭大案件都是關於“側寫”,關於霍頓·福特如何去定義和描述一個隱形人,更深一層是這種“側寫”機制的盲目性所造成的後果。

就像那個黑人探員問霍頓·福特,對殺人犯的側寫有那麼多元素,年齡、性別、種族、職業、家庭等等,這些元素有沒有輕重之分,有沒有哪一個更具有決定性?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本文無劇透,請放心食用

網飛出品的罪案劇《心靈獵人》在上週末上線了第二季,我跟很多劇迷朋友一樣第一時間把九集一口氣看完了。2017年的時候第一季大火,主要還是因為監製是大衛·芬奇,而且他還親自導演了開頭兩集和最後一集。第二季也一樣,前三集和最後一集都是他執導的,中段導演分別是《神槍手之死》《溫柔殺戮》的安德魯·多米尼克,以及執導過《紙牌屋》《國土安全》《守望塵世》的美劇導演Carl Franklin。

第二季全九集看下來會覺得很意外,因為相比較第一季,第二季作出了很大的變動。最明顯的就是“主角”的轉移,第一季的頭號男主顯然是喬納森·格羅夫飾演的霍頓·福特,而到了第二季這個角色“退居二線”,把頭號男主的位置讓給了搭檔比爾·坦奇。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第二季海報將比爾·坦奇放在了中心位置,暗示了主角的轉移

另一個巨大變動發生在後半季,當亞特蘭大案件逐漸浮出水面後,整部劇的敘事重心都轉移到了這個案件上。

所以有不少劇迷朋友都覺得奇怪,為什麼會發生這種轉移?為什麼這部劇最特別的“對話連環殺手”在後半季就沒有了?感覺第二季敘事結構也因此失衡,核心偏離,主題模糊等等。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對話連環殺手

不過大家可以仔細想想看,的確“對話連環殺手”在後半季看似缺失,但核心並沒有變。“對話殺人犯”的目的不是讓觀眾看劇組卡司來的演員跟著名殺人犯原型有多像,真正的核心是讓觀眾去“聽”這些連環殺人犯的“口述故事”,核心是語言,是回憶,是故事。或者用該劇最經常提到的詞來說,是“側寫”(Profile)。而第二季從頭到尾,從主線到支線,通通都是關於“側寫”,這跟第一季是一模一樣的。

第二季有一場戲,可以成為整部劇的“代表”,或者說,就是該劇的一次“側寫”,無論是其形式上的特點,核心主題還是拍攝方式。當然更重要的是,這場戲讓我們看到了大衛·芬奇有多麼牛逼,以至於第二季上線幾天以來,這場戲已經被無數影迷和媒體拿出來稱讚表揚了。

但關於這場戲我們後文再詳聊。

回想每集開頭那個連環殺手,從第一季第一集開始,一直到第二季最後一集,每集開頭那麼一小段,拼湊出了一個連環殺手的“自我養成”全過程。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每一集開頭的“變態養成”過程

這些片頭的目的看似是為了“挖坑”,於是很多劇迷對劇情產生期待結果最後又失望落空。但其實這些片頭並不是“坑”,它們就是側寫,它們在告訴觀眾,一個看似再普通不過的路人,或許將會變成、正在變成甚至已經變成一個變態殺人魔。

所以當我看到豆瓣短評裡面有熱評在抱怨第二季比爾·坦奇家庭抓馬那條故事線無聊的時候,會想要用文字去為這條故事線辯護。這條故事線緊扣“側寫”的核心,比爾·坦奇家庭的遭遇讓我們對其兒子的未來產生了最壞的想象,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比爾·坦奇家庭故事線中像極了連環殺手童年的兒子

從而讓我們跟比爾·坦奇一起從情緒上產生焦慮感。這個其實跟第一季是一樣的,當時劇集不斷暗示我們,任何一個角色都有可能成為連環殺手,甚至主角霍頓·福特都越看越像“潛力股”。

而比爾·坦奇家庭故事線的焦慮感,又延續到了後半季亞特蘭大案件。當屍體不斷浮現,受害者從11人不斷增加到了29人,這個過程中沒有線索沒有嫌疑人沒有證人,劇集呈現出來的焦慮感讓我想起了奉俊昊的《殺人回憶》,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第二季亞特蘭大案的絕望和焦慮類似於《殺人回憶》

當廢材警察們束手無策時,電臺響起了那首歌,窗外又開始下雨,又將有人被殺的那種絕望和無力感。這種焦慮貫穿了《心靈獵人》第二季後半季,而主角和觀眾們在這絕望中唯一能抓住的希望稻草,就是“側寫”。因此整個亞特蘭大案件都是關於“側寫”,關於霍頓·福特如何去定義和描述一個隱形人,更深一層是這種“側寫”機制的盲目性所造成的後果。

就像那個黑人探員問霍頓·福特,對殺人犯的側寫有那麼多元素,年齡、性別、種族、職業、家庭等等,這些元素有沒有輕重之分,有沒有哪一個更具有決定性?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霍頓·福特當時沒有回答出來,但黑人探員以及我們觀眾都清楚答案,因為霍頓·福特在後半季不斷重複的不是殺人犯應該多少歲,或者殺人犯應該出自什麼樣的家庭,而是殺人犯“肯定是黑人”,這是在沒有確切證據下,只憑借側寫推斷出來的種族劃分。而這樣的種族問題又跟整個亞特蘭大案件的歷史背景是緊密相連的。

所以《心靈獵人》第二季有其敘事結構上的邏輯,前半季是整個小組如何得到助力並接觸到像曼森那樣級別的連環殺手,總結出了更多不同殺人犯心理行為的類別,後半季則是將前半季的結論用於實踐,並且揭露出霍頓·福特因為有了高層後盾而展現出的自信是如何變成了一種盲目。

"

本文無劇透,請放心食用

網飛出品的罪案劇《心靈獵人》在上週末上線了第二季,我跟很多劇迷朋友一樣第一時間把九集一口氣看完了。2017年的時候第一季大火,主要還是因為監製是大衛·芬奇,而且他還親自導演了開頭兩集和最後一集。第二季也一樣,前三集和最後一集都是他執導的,中段導演分別是《神槍手之死》《溫柔殺戮》的安德魯·多米尼克,以及執導過《紙牌屋》《國土安全》《守望塵世》的美劇導演Carl Franklin。

第二季全九集看下來會覺得很意外,因為相比較第一季,第二季作出了很大的變動。最明顯的就是“主角”的轉移,第一季的頭號男主顯然是喬納森·格羅夫飾演的霍頓·福特,而到了第二季這個角色“退居二線”,把頭號男主的位置讓給了搭檔比爾·坦奇。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第二季海報將比爾·坦奇放在了中心位置,暗示了主角的轉移

另一個巨大變動發生在後半季,當亞特蘭大案件逐漸浮出水面後,整部劇的敘事重心都轉移到了這個案件上。

所以有不少劇迷朋友都覺得奇怪,為什麼會發生這種轉移?為什麼這部劇最特別的“對話連環殺手”在後半季就沒有了?感覺第二季敘事結構也因此失衡,核心偏離,主題模糊等等。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對話連環殺手

不過大家可以仔細想想看,的確“對話連環殺手”在後半季看似缺失,但核心並沒有變。“對話殺人犯”的目的不是讓觀眾看劇組卡司來的演員跟著名殺人犯原型有多像,真正的核心是讓觀眾去“聽”這些連環殺人犯的“口述故事”,核心是語言,是回憶,是故事。或者用該劇最經常提到的詞來說,是“側寫”(Profile)。而第二季從頭到尾,從主線到支線,通通都是關於“側寫”,這跟第一季是一模一樣的。

第二季有一場戲,可以成為整部劇的“代表”,或者說,就是該劇的一次“側寫”,無論是其形式上的特點,核心主題還是拍攝方式。當然更重要的是,這場戲讓我們看到了大衛·芬奇有多麼牛逼,以至於第二季上線幾天以來,這場戲已經被無數影迷和媒體拿出來稱讚表揚了。

但關於這場戲我們後文再詳聊。

回想每集開頭那個連環殺手,從第一季第一集開始,一直到第二季最後一集,每集開頭那麼一小段,拼湊出了一個連環殺手的“自我養成”全過程。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每一集開頭的“變態養成”過程

這些片頭的目的看似是為了“挖坑”,於是很多劇迷對劇情產生期待結果最後又失望落空。但其實這些片頭並不是“坑”,它們就是側寫,它們在告訴觀眾,一個看似再普通不過的路人,或許將會變成、正在變成甚至已經變成一個變態殺人魔。

所以當我看到豆瓣短評裡面有熱評在抱怨第二季比爾·坦奇家庭抓馬那條故事線無聊的時候,會想要用文字去為這條故事線辯護。這條故事線緊扣“側寫”的核心,比爾·坦奇家庭的遭遇讓我們對其兒子的未來產生了最壞的想象,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比爾·坦奇家庭故事線中像極了連環殺手童年的兒子

從而讓我們跟比爾·坦奇一起從情緒上產生焦慮感。這個其實跟第一季是一樣的,當時劇集不斷暗示我們,任何一個角色都有可能成為連環殺手,甚至主角霍頓·福特都越看越像“潛力股”。

而比爾·坦奇家庭故事線的焦慮感,又延續到了後半季亞特蘭大案件。當屍體不斷浮現,受害者從11人不斷增加到了29人,這個過程中沒有線索沒有嫌疑人沒有證人,劇集呈現出來的焦慮感讓我想起了奉俊昊的《殺人回憶》,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第二季亞特蘭大案的絕望和焦慮類似於《殺人回憶》

當廢材警察們束手無策時,電臺響起了那首歌,窗外又開始下雨,又將有人被殺的那種絕望和無力感。這種焦慮貫穿了《心靈獵人》第二季後半季,而主角和觀眾們在這絕望中唯一能抓住的希望稻草,就是“側寫”。因此整個亞特蘭大案件都是關於“側寫”,關於霍頓·福特如何去定義和描述一個隱形人,更深一層是這種“側寫”機制的盲目性所造成的後果。

就像那個黑人探員問霍頓·福特,對殺人犯的側寫有那麼多元素,年齡、性別、種族、職業、家庭等等,這些元素有沒有輕重之分,有沒有哪一個更具有決定性?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霍頓·福特當時沒有回答出來,但黑人探員以及我們觀眾都清楚答案,因為霍頓·福特在後半季不斷重複的不是殺人犯應該多少歲,或者殺人犯應該出自什麼樣的家庭,而是殺人犯“肯定是黑人”,這是在沒有確切證據下,只憑借側寫推斷出來的種族劃分。而這樣的種族問題又跟整個亞特蘭大案件的歷史背景是緊密相連的。

所以《心靈獵人》第二季有其敘事結構上的邏輯,前半季是整個小組如何得到助力並接觸到像曼森那樣級別的連環殺手,總結出了更多不同殺人犯心理行為的類別,後半季則是將前半季的結論用於實踐,並且揭露出霍頓·福特因為有了高層後盾而展現出的自信是如何變成了一種盲目。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對話臭名昭著的曼森

但是真正讓《心靈獵人》如此特別的,並不是其關於“側寫”的故事題材,而是它對待暴力對待人性黑暗時的表現形式,仍然是“側寫”式的。

這是《心靈獵人》跟其它罪案懸疑劇最不一樣最獨特之處。

這就要說到我上面提到的,第二季中這場大衛芬奇執導的戲。整場戲總共八分鐘整,一秒不差,講述探員比爾·坦奇調查連環殺手BTK的背景時,發現有一個人儘管面部中了三槍,但從BTK手中倖存了下來,

"

本文無劇透,請放心食用

網飛出品的罪案劇《心靈獵人》在上週末上線了第二季,我跟很多劇迷朋友一樣第一時間把九集一口氣看完了。2017年的時候第一季大火,主要還是因為監製是大衛·芬奇,而且他還親自導演了開頭兩集和最後一集。第二季也一樣,前三集和最後一集都是他執導的,中段導演分別是《神槍手之死》《溫柔殺戮》的安德魯·多米尼克,以及執導過《紙牌屋》《國土安全》《守望塵世》的美劇導演Carl Franklin。

第二季全九集看下來會覺得很意外,因為相比較第一季,第二季作出了很大的變動。最明顯的就是“主角”的轉移,第一季的頭號男主顯然是喬納森·格羅夫飾演的霍頓·福特,而到了第二季這個角色“退居二線”,把頭號男主的位置讓給了搭檔比爾·坦奇。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第二季海報將比爾·坦奇放在了中心位置,暗示了主角的轉移

另一個巨大變動發生在後半季,當亞特蘭大案件逐漸浮出水面後,整部劇的敘事重心都轉移到了這個案件上。

所以有不少劇迷朋友都覺得奇怪,為什麼會發生這種轉移?為什麼這部劇最特別的“對話連環殺手”在後半季就沒有了?感覺第二季敘事結構也因此失衡,核心偏離,主題模糊等等。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對話連環殺手

不過大家可以仔細想想看,的確“對話連環殺手”在後半季看似缺失,但核心並沒有變。“對話殺人犯”的目的不是讓觀眾看劇組卡司來的演員跟著名殺人犯原型有多像,真正的核心是讓觀眾去“聽”這些連環殺人犯的“口述故事”,核心是語言,是回憶,是故事。或者用該劇最經常提到的詞來說,是“側寫”(Profile)。而第二季從頭到尾,從主線到支線,通通都是關於“側寫”,這跟第一季是一模一樣的。

第二季有一場戲,可以成為整部劇的“代表”,或者說,就是該劇的一次“側寫”,無論是其形式上的特點,核心主題還是拍攝方式。當然更重要的是,這場戲讓我們看到了大衛·芬奇有多麼牛逼,以至於第二季上線幾天以來,這場戲已經被無數影迷和媒體拿出來稱讚表揚了。

但關於這場戲我們後文再詳聊。

回想每集開頭那個連環殺手,從第一季第一集開始,一直到第二季最後一集,每集開頭那麼一小段,拼湊出了一個連環殺手的“自我養成”全過程。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每一集開頭的“變態養成”過程

這些片頭的目的看似是為了“挖坑”,於是很多劇迷對劇情產生期待結果最後又失望落空。但其實這些片頭並不是“坑”,它們就是側寫,它們在告訴觀眾,一個看似再普通不過的路人,或許將會變成、正在變成甚至已經變成一個變態殺人魔。

所以當我看到豆瓣短評裡面有熱評在抱怨第二季比爾·坦奇家庭抓馬那條故事線無聊的時候,會想要用文字去為這條故事線辯護。這條故事線緊扣“側寫”的核心,比爾·坦奇家庭的遭遇讓我們對其兒子的未來產生了最壞的想象,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比爾·坦奇家庭故事線中像極了連環殺手童年的兒子

從而讓我們跟比爾·坦奇一起從情緒上產生焦慮感。這個其實跟第一季是一樣的,當時劇集不斷暗示我們,任何一個角色都有可能成為連環殺手,甚至主角霍頓·福特都越看越像“潛力股”。

而比爾·坦奇家庭故事線的焦慮感,又延續到了後半季亞特蘭大案件。當屍體不斷浮現,受害者從11人不斷增加到了29人,這個過程中沒有線索沒有嫌疑人沒有證人,劇集呈現出來的焦慮感讓我想起了奉俊昊的《殺人回憶》,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第二季亞特蘭大案的絕望和焦慮類似於《殺人回憶》

當廢材警察們束手無策時,電臺響起了那首歌,窗外又開始下雨,又將有人被殺的那種絕望和無力感。這種焦慮貫穿了《心靈獵人》第二季後半季,而主角和觀眾們在這絕望中唯一能抓住的希望稻草,就是“側寫”。因此整個亞特蘭大案件都是關於“側寫”,關於霍頓·福特如何去定義和描述一個隱形人,更深一層是這種“側寫”機制的盲目性所造成的後果。

就像那個黑人探員問霍頓·福特,對殺人犯的側寫有那麼多元素,年齡、性別、種族、職業、家庭等等,這些元素有沒有輕重之分,有沒有哪一個更具有決定性?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霍頓·福特當時沒有回答出來,但黑人探員以及我們觀眾都清楚答案,因為霍頓·福特在後半季不斷重複的不是殺人犯應該多少歲,或者殺人犯應該出自什麼樣的家庭,而是殺人犯“肯定是黑人”,這是在沒有確切證據下,只憑借側寫推斷出來的種族劃分。而這樣的種族問題又跟整個亞特蘭大案件的歷史背景是緊密相連的。

所以《心靈獵人》第二季有其敘事結構上的邏輯,前半季是整個小組如何得到助力並接觸到像曼森那樣級別的連環殺手,總結出了更多不同殺人犯心理行為的類別,後半季則是將前半季的結論用於實踐,並且揭露出霍頓·福特因為有了高層後盾而展現出的自信是如何變成了一種盲目。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對話臭名昭著的曼森

但是真正讓《心靈獵人》如此特別的,並不是其關於“側寫”的故事題材,而是它對待暴力對待人性黑暗時的表現形式,仍然是“側寫”式的。

這是《心靈獵人》跟其它罪案懸疑劇最不一樣最獨特之處。

這就要說到我上面提到的,第二季中這場大衛芬奇執導的戲。整場戲總共八分鐘整,一秒不差,講述探員比爾·坦奇調查連環殺手BTK的背景時,發現有一個人儘管面部中了三槍,但從BTK手中倖存了下來,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於是比爾·坦奇聯繫到當地警探朋友,找來這個倖存者凱文,向他詢問關於BTK作案的細節。

整場戲的場景是一個從構圖上被壓縮的停車樓中,

"

本文無劇透,請放心食用

網飛出品的罪案劇《心靈獵人》在上週末上線了第二季,我跟很多劇迷朋友一樣第一時間把九集一口氣看完了。2017年的時候第一季大火,主要還是因為監製是大衛·芬奇,而且他還親自導演了開頭兩集和最後一集。第二季也一樣,前三集和最後一集都是他執導的,中段導演分別是《神槍手之死》《溫柔殺戮》的安德魯·多米尼克,以及執導過《紙牌屋》《國土安全》《守望塵世》的美劇導演Carl Franklin。

第二季全九集看下來會覺得很意外,因為相比較第一季,第二季作出了很大的變動。最明顯的就是“主角”的轉移,第一季的頭號男主顯然是喬納森·格羅夫飾演的霍頓·福特,而到了第二季這個角色“退居二線”,把頭號男主的位置讓給了搭檔比爾·坦奇。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第二季海報將比爾·坦奇放在了中心位置,暗示了主角的轉移

另一個巨大變動發生在後半季,當亞特蘭大案件逐漸浮出水面後,整部劇的敘事重心都轉移到了這個案件上。

所以有不少劇迷朋友都覺得奇怪,為什麼會發生這種轉移?為什麼這部劇最特別的“對話連環殺手”在後半季就沒有了?感覺第二季敘事結構也因此失衡,核心偏離,主題模糊等等。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對話連環殺手

不過大家可以仔細想想看,的確“對話連環殺手”在後半季看似缺失,但核心並沒有變。“對話殺人犯”的目的不是讓觀眾看劇組卡司來的演員跟著名殺人犯原型有多像,真正的核心是讓觀眾去“聽”這些連環殺人犯的“口述故事”,核心是語言,是回憶,是故事。或者用該劇最經常提到的詞來說,是“側寫”(Profile)。而第二季從頭到尾,從主線到支線,通通都是關於“側寫”,這跟第一季是一模一樣的。

第二季有一場戲,可以成為整部劇的“代表”,或者說,就是該劇的一次“側寫”,無論是其形式上的特點,核心主題還是拍攝方式。當然更重要的是,這場戲讓我們看到了大衛·芬奇有多麼牛逼,以至於第二季上線幾天以來,這場戲已經被無數影迷和媒體拿出來稱讚表揚了。

但關於這場戲我們後文再詳聊。

回想每集開頭那個連環殺手,從第一季第一集開始,一直到第二季最後一集,每集開頭那麼一小段,拼湊出了一個連環殺手的“自我養成”全過程。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每一集開頭的“變態養成”過程

這些片頭的目的看似是為了“挖坑”,於是很多劇迷對劇情產生期待結果最後又失望落空。但其實這些片頭並不是“坑”,它們就是側寫,它們在告訴觀眾,一個看似再普通不過的路人,或許將會變成、正在變成甚至已經變成一個變態殺人魔。

所以當我看到豆瓣短評裡面有熱評在抱怨第二季比爾·坦奇家庭抓馬那條故事線無聊的時候,會想要用文字去為這條故事線辯護。這條故事線緊扣“側寫”的核心,比爾·坦奇家庭的遭遇讓我們對其兒子的未來產生了最壞的想象,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比爾·坦奇家庭故事線中像極了連環殺手童年的兒子

從而讓我們跟比爾·坦奇一起從情緒上產生焦慮感。這個其實跟第一季是一樣的,當時劇集不斷暗示我們,任何一個角色都有可能成為連環殺手,甚至主角霍頓·福特都越看越像“潛力股”。

而比爾·坦奇家庭故事線的焦慮感,又延續到了後半季亞特蘭大案件。當屍體不斷浮現,受害者從11人不斷增加到了29人,這個過程中沒有線索沒有嫌疑人沒有證人,劇集呈現出來的焦慮感讓我想起了奉俊昊的《殺人回憶》,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第二季亞特蘭大案的絕望和焦慮類似於《殺人回憶》

當廢材警察們束手無策時,電臺響起了那首歌,窗外又開始下雨,又將有人被殺的那種絕望和無力感。這種焦慮貫穿了《心靈獵人》第二季後半季,而主角和觀眾們在這絕望中唯一能抓住的希望稻草,就是“側寫”。因此整個亞特蘭大案件都是關於“側寫”,關於霍頓·福特如何去定義和描述一個隱形人,更深一層是這種“側寫”機制的盲目性所造成的後果。

就像那個黑人探員問霍頓·福特,對殺人犯的側寫有那麼多元素,年齡、性別、種族、職業、家庭等等,這些元素有沒有輕重之分,有沒有哪一個更具有決定性?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霍頓·福特當時沒有回答出來,但黑人探員以及我們觀眾都清楚答案,因為霍頓·福特在後半季不斷重複的不是殺人犯應該多少歲,或者殺人犯應該出自什麼樣的家庭,而是殺人犯“肯定是黑人”,這是在沒有確切證據下,只憑借側寫推斷出來的種族劃分。而這樣的種族問題又跟整個亞特蘭大案件的歷史背景是緊密相連的。

所以《心靈獵人》第二季有其敘事結構上的邏輯,前半季是整個小組如何得到助力並接觸到像曼森那樣級別的連環殺手,總結出了更多不同殺人犯心理行為的類別,後半季則是將前半季的結論用於實踐,並且揭露出霍頓·福特因為有了高層後盾而展現出的自信是如何變成了一種盲目。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對話臭名昭著的曼森

但是真正讓《心靈獵人》如此特別的,並不是其關於“側寫”的故事題材,而是它對待暴力對待人性黑暗時的表現形式,仍然是“側寫”式的。

這是《心靈獵人》跟其它罪案懸疑劇最不一樣最獨特之處。

這就要說到我上面提到的,第二季中這場大衛芬奇執導的戲。整場戲總共八分鐘整,一秒不差,講述探員比爾·坦奇調查連環殺手BTK的背景時,發現有一個人儘管面部中了三槍,但從BTK手中倖存了下來,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於是比爾·坦奇聯繫到當地警探朋友,找來這個倖存者凱文,向他詢問關於BTK作案的細節。

整場戲的場景是一個從構圖上被壓縮的停車樓中,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被壓縮的停車樓空間

而整段戲幾乎全部是封閉的車內戲,比爾·坦奇和當地警探坐在前排,倖存者凱文坐在後排。因為倖存者凱文面部中過三槍,肯定有很嚴重的傷痕甚至面部破損,所以他不希望被陌生人盯著看。於是整個訊問過程比爾·坦奇只能直視前方。

這場戲要展現BTK給倖存者凱文帶來的惡夢般的回憶,所以從情緒上要做得驚悚壓抑,那麼導演技巧的難度也就來了:

因為觀眾是比爾·坦奇的視角,如果比爾·坦奇看不到倖存者凱文的臉,那我們觀眾也不應該看到,但是如何在一個如此狹小封閉的空間中來拍攝一場完全由對話甚至自白構成的驚悚戲,而且僅有三個角色中最重要的“描述者”還不能被拍出來,觀眾是看不到他面部表情和情緒的。

"

本文無劇透,請放心食用

網飛出品的罪案劇《心靈獵人》在上週末上線了第二季,我跟很多劇迷朋友一樣第一時間把九集一口氣看完了。2017年的時候第一季大火,主要還是因為監製是大衛·芬奇,而且他還親自導演了開頭兩集和最後一集。第二季也一樣,前三集和最後一集都是他執導的,中段導演分別是《神槍手之死》《溫柔殺戮》的安德魯·多米尼克,以及執導過《紙牌屋》《國土安全》《守望塵世》的美劇導演Carl Franklin。

第二季全九集看下來會覺得很意外,因為相比較第一季,第二季作出了很大的變動。最明顯的就是“主角”的轉移,第一季的頭號男主顯然是喬納森·格羅夫飾演的霍頓·福特,而到了第二季這個角色“退居二線”,把頭號男主的位置讓給了搭檔比爾·坦奇。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第二季海報將比爾·坦奇放在了中心位置,暗示了主角的轉移

另一個巨大變動發生在後半季,當亞特蘭大案件逐漸浮出水面後,整部劇的敘事重心都轉移到了這個案件上。

所以有不少劇迷朋友都覺得奇怪,為什麼會發生這種轉移?為什麼這部劇最特別的“對話連環殺手”在後半季就沒有了?感覺第二季敘事結構也因此失衡,核心偏離,主題模糊等等。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對話連環殺手

不過大家可以仔細想想看,的確“對話連環殺手”在後半季看似缺失,但核心並沒有變。“對話殺人犯”的目的不是讓觀眾看劇組卡司來的演員跟著名殺人犯原型有多像,真正的核心是讓觀眾去“聽”這些連環殺人犯的“口述故事”,核心是語言,是回憶,是故事。或者用該劇最經常提到的詞來說,是“側寫”(Profile)。而第二季從頭到尾,從主線到支線,通通都是關於“側寫”,這跟第一季是一模一樣的。

第二季有一場戲,可以成為整部劇的“代表”,或者說,就是該劇的一次“側寫”,無論是其形式上的特點,核心主題還是拍攝方式。當然更重要的是,這場戲讓我們看到了大衛·芬奇有多麼牛逼,以至於第二季上線幾天以來,這場戲已經被無數影迷和媒體拿出來稱讚表揚了。

但關於這場戲我們後文再詳聊。

回想每集開頭那個連環殺手,從第一季第一集開始,一直到第二季最後一集,每集開頭那麼一小段,拼湊出了一個連環殺手的“自我養成”全過程。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每一集開頭的“變態養成”過程

這些片頭的目的看似是為了“挖坑”,於是很多劇迷對劇情產生期待結果最後又失望落空。但其實這些片頭並不是“坑”,它們就是側寫,它們在告訴觀眾,一個看似再普通不過的路人,或許將會變成、正在變成甚至已經變成一個變態殺人魔。

所以當我看到豆瓣短評裡面有熱評在抱怨第二季比爾·坦奇家庭抓馬那條故事線無聊的時候,會想要用文字去為這條故事線辯護。這條故事線緊扣“側寫”的核心,比爾·坦奇家庭的遭遇讓我們對其兒子的未來產生了最壞的想象,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比爾·坦奇家庭故事線中像極了連環殺手童年的兒子

從而讓我們跟比爾·坦奇一起從情緒上產生焦慮感。這個其實跟第一季是一樣的,當時劇集不斷暗示我們,任何一個角色都有可能成為連環殺手,甚至主角霍頓·福特都越看越像“潛力股”。

而比爾·坦奇家庭故事線的焦慮感,又延續到了後半季亞特蘭大案件。當屍體不斷浮現,受害者從11人不斷增加到了29人,這個過程中沒有線索沒有嫌疑人沒有證人,劇集呈現出來的焦慮感讓我想起了奉俊昊的《殺人回憶》,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第二季亞特蘭大案的絕望和焦慮類似於《殺人回憶》

當廢材警察們束手無策時,電臺響起了那首歌,窗外又開始下雨,又將有人被殺的那種絕望和無力感。這種焦慮貫穿了《心靈獵人》第二季後半季,而主角和觀眾們在這絕望中唯一能抓住的希望稻草,就是“側寫”。因此整個亞特蘭大案件都是關於“側寫”,關於霍頓·福特如何去定義和描述一個隱形人,更深一層是這種“側寫”機制的盲目性所造成的後果。

就像那個黑人探員問霍頓·福特,對殺人犯的側寫有那麼多元素,年齡、性別、種族、職業、家庭等等,這些元素有沒有輕重之分,有沒有哪一個更具有決定性?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霍頓·福特當時沒有回答出來,但黑人探員以及我們觀眾都清楚答案,因為霍頓·福特在後半季不斷重複的不是殺人犯應該多少歲,或者殺人犯應該出自什麼樣的家庭,而是殺人犯“肯定是黑人”,這是在沒有確切證據下,只憑借側寫推斷出來的種族劃分。而這樣的種族問題又跟整個亞特蘭大案件的歷史背景是緊密相連的。

所以《心靈獵人》第二季有其敘事結構上的邏輯,前半季是整個小組如何得到助力並接觸到像曼森那樣級別的連環殺手,總結出了更多不同殺人犯心理行為的類別,後半季則是將前半季的結論用於實踐,並且揭露出霍頓·福特因為有了高層後盾而展現出的自信是如何變成了一種盲目。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對話臭名昭著的曼森

但是真正讓《心靈獵人》如此特別的,並不是其關於“側寫”的故事題材,而是它對待暴力對待人性黑暗時的表現形式,仍然是“側寫”式的。

這是《心靈獵人》跟其它罪案懸疑劇最不一樣最獨特之處。

這就要說到我上面提到的,第二季中這場大衛芬奇執導的戲。整場戲總共八分鐘整,一秒不差,講述探員比爾·坦奇調查連環殺手BTK的背景時,發現有一個人儘管面部中了三槍,但從BTK手中倖存了下來,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於是比爾·坦奇聯繫到當地警探朋友,找來這個倖存者凱文,向他詢問關於BTK作案的細節。

整場戲的場景是一個從構圖上被壓縮的停車樓中,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被壓縮的停車樓空間

而整段戲幾乎全部是封閉的車內戲,比爾·坦奇和當地警探坐在前排,倖存者凱文坐在後排。因為倖存者凱文面部中過三槍,肯定有很嚴重的傷痕甚至面部破損,所以他不希望被陌生人盯著看。於是整個訊問過程比爾·坦奇只能直視前方。

這場戲要展現BTK給倖存者凱文帶來的惡夢般的回憶,所以從情緒上要做得驚悚壓抑,那麼導演技巧的難度也就來了:

因為觀眾是比爾·坦奇的視角,如果比爾·坦奇看不到倖存者凱文的臉,那我們觀眾也不應該看到,但是如何在一個如此狹小封閉的空間中來拍攝一場完全由對話甚至自白構成的驚悚戲,而且僅有三個角色中最重要的“描述者”還不能被拍出來,觀眾是看不到他面部表情和情緒的。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本文無劇透,請放心食用

網飛出品的罪案劇《心靈獵人》在上週末上線了第二季,我跟很多劇迷朋友一樣第一時間把九集一口氣看完了。2017年的時候第一季大火,主要還是因為監製是大衛·芬奇,而且他還親自導演了開頭兩集和最後一集。第二季也一樣,前三集和最後一集都是他執導的,中段導演分別是《神槍手之死》《溫柔殺戮》的安德魯·多米尼克,以及執導過《紙牌屋》《國土安全》《守望塵世》的美劇導演Carl Franklin。

第二季全九集看下來會覺得很意外,因為相比較第一季,第二季作出了很大的變動。最明顯的就是“主角”的轉移,第一季的頭號男主顯然是喬納森·格羅夫飾演的霍頓·福特,而到了第二季這個角色“退居二線”,把頭號男主的位置讓給了搭檔比爾·坦奇。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第二季海報將比爾·坦奇放在了中心位置,暗示了主角的轉移

另一個巨大變動發生在後半季,當亞特蘭大案件逐漸浮出水面後,整部劇的敘事重心都轉移到了這個案件上。

所以有不少劇迷朋友都覺得奇怪,為什麼會發生這種轉移?為什麼這部劇最特別的“對話連環殺手”在後半季就沒有了?感覺第二季敘事結構也因此失衡,核心偏離,主題模糊等等。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對話連環殺手

不過大家可以仔細想想看,的確“對話連環殺手”在後半季看似缺失,但核心並沒有變。“對話殺人犯”的目的不是讓觀眾看劇組卡司來的演員跟著名殺人犯原型有多像,真正的核心是讓觀眾去“聽”這些連環殺人犯的“口述故事”,核心是語言,是回憶,是故事。或者用該劇最經常提到的詞來說,是“側寫”(Profile)。而第二季從頭到尾,從主線到支線,通通都是關於“側寫”,這跟第一季是一模一樣的。

第二季有一場戲,可以成為整部劇的“代表”,或者說,就是該劇的一次“側寫”,無論是其形式上的特點,核心主題還是拍攝方式。當然更重要的是,這場戲讓我們看到了大衛·芬奇有多麼牛逼,以至於第二季上線幾天以來,這場戲已經被無數影迷和媒體拿出來稱讚表揚了。

但關於這場戲我們後文再詳聊。

回想每集開頭那個連環殺手,從第一季第一集開始,一直到第二季最後一集,每集開頭那麼一小段,拼湊出了一個連環殺手的“自我養成”全過程。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每一集開頭的“變態養成”過程

這些片頭的目的看似是為了“挖坑”,於是很多劇迷對劇情產生期待結果最後又失望落空。但其實這些片頭並不是“坑”,它們就是側寫,它們在告訴觀眾,一個看似再普通不過的路人,或許將會變成、正在變成甚至已經變成一個變態殺人魔。

所以當我看到豆瓣短評裡面有熱評在抱怨第二季比爾·坦奇家庭抓馬那條故事線無聊的時候,會想要用文字去為這條故事線辯護。這條故事線緊扣“側寫”的核心,比爾·坦奇家庭的遭遇讓我們對其兒子的未來產生了最壞的想象,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比爾·坦奇家庭故事線中像極了連環殺手童年的兒子

從而讓我們跟比爾·坦奇一起從情緒上產生焦慮感。這個其實跟第一季是一樣的,當時劇集不斷暗示我們,任何一個角色都有可能成為連環殺手,甚至主角霍頓·福特都越看越像“潛力股”。

而比爾·坦奇家庭故事線的焦慮感,又延續到了後半季亞特蘭大案件。當屍體不斷浮現,受害者從11人不斷增加到了29人,這個過程中沒有線索沒有嫌疑人沒有證人,劇集呈現出來的焦慮感讓我想起了奉俊昊的《殺人回憶》,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第二季亞特蘭大案的絕望和焦慮類似於《殺人回憶》

當廢材警察們束手無策時,電臺響起了那首歌,窗外又開始下雨,又將有人被殺的那種絕望和無力感。這種焦慮貫穿了《心靈獵人》第二季後半季,而主角和觀眾們在這絕望中唯一能抓住的希望稻草,就是“側寫”。因此整個亞特蘭大案件都是關於“側寫”,關於霍頓·福特如何去定義和描述一個隱形人,更深一層是這種“側寫”機制的盲目性所造成的後果。

就像那個黑人探員問霍頓·福特,對殺人犯的側寫有那麼多元素,年齡、性別、種族、職業、家庭等等,這些元素有沒有輕重之分,有沒有哪一個更具有決定性?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霍頓·福特當時沒有回答出來,但黑人探員以及我們觀眾都清楚答案,因為霍頓·福特在後半季不斷重複的不是殺人犯應該多少歲,或者殺人犯應該出自什麼樣的家庭,而是殺人犯“肯定是黑人”,這是在沒有確切證據下,只憑借側寫推斷出來的種族劃分。而這樣的種族問題又跟整個亞特蘭大案件的歷史背景是緊密相連的。

所以《心靈獵人》第二季有其敘事結構上的邏輯,前半季是整個小組如何得到助力並接觸到像曼森那樣級別的連環殺手,總結出了更多不同殺人犯心理行為的類別,後半季則是將前半季的結論用於實踐,並且揭露出霍頓·福特因為有了高層後盾而展現出的自信是如何變成了一種盲目。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對話臭名昭著的曼森

但是真正讓《心靈獵人》如此特別的,並不是其關於“側寫”的故事題材,而是它對待暴力對待人性黑暗時的表現形式,仍然是“側寫”式的。

這是《心靈獵人》跟其它罪案懸疑劇最不一樣最獨特之處。

這就要說到我上面提到的,第二季中這場大衛芬奇執導的戲。整場戲總共八分鐘整,一秒不差,講述探員比爾·坦奇調查連環殺手BTK的背景時,發現有一個人儘管面部中了三槍,但從BTK手中倖存了下來,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於是比爾·坦奇聯繫到當地警探朋友,找來這個倖存者凱文,向他詢問關於BTK作案的細節。

整場戲的場景是一個從構圖上被壓縮的停車樓中,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被壓縮的停車樓空間

而整段戲幾乎全部是封閉的車內戲,比爾·坦奇和當地警探坐在前排,倖存者凱文坐在後排。因為倖存者凱文面部中過三槍,肯定有很嚴重的傷痕甚至面部破損,所以他不希望被陌生人盯著看。於是整個訊問過程比爾·坦奇只能直視前方。

這場戲要展現BTK給倖存者凱文帶來的惡夢般的回憶,所以從情緒上要做得驚悚壓抑,那麼導演技巧的難度也就來了:

因為觀眾是比爾·坦奇的視角,如果比爾·坦奇看不到倖存者凱文的臉,那我們觀眾也不應該看到,但是如何在一個如此狹小封閉的空間中來拍攝一場完全由對話甚至自白構成的驚悚戲,而且僅有三個角色中最重要的“描述者”還不能被拍出來,觀眾是看不到他面部表情和情緒的。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我們只能看到前座兩個警探的表情

這一整場戲大衛·芬奇的拍攝方式,如果我們要起個名字的話,就是“側寫”,這場戲的主角是不能被看到的倖存者凱文,觀眾的視角是一動不動目視前方的比爾·坦奇。整場戲的核心就變成了倖存者凱文的語言,故事,和回憶,通過他的描述,帶領比爾·坦奇和我們觀眾進入他的惡夢,這與“採訪連環殺手”的所有戲份完全一致。

不同之處在於,“採訪連環殺手”時,我們能看到連環殺手的模樣,他們的肢體行為、面部表情和情緒。但是在這場戲中,這些都是不能被看到的。

"

本文無劇透,請放心食用

網飛出品的罪案劇《心靈獵人》在上週末上線了第二季,我跟很多劇迷朋友一樣第一時間把九集一口氣看完了。2017年的時候第一季大火,主要還是因為監製是大衛·芬奇,而且他還親自導演了開頭兩集和最後一集。第二季也一樣,前三集和最後一集都是他執導的,中段導演分別是《神槍手之死》《溫柔殺戮》的安德魯·多米尼克,以及執導過《紙牌屋》《國土安全》《守望塵世》的美劇導演Carl Franklin。

第二季全九集看下來會覺得很意外,因為相比較第一季,第二季作出了很大的變動。最明顯的就是“主角”的轉移,第一季的頭號男主顯然是喬納森·格羅夫飾演的霍頓·福特,而到了第二季這個角色“退居二線”,把頭號男主的位置讓給了搭檔比爾·坦奇。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第二季海報將比爾·坦奇放在了中心位置,暗示了主角的轉移

另一個巨大變動發生在後半季,當亞特蘭大案件逐漸浮出水面後,整部劇的敘事重心都轉移到了這個案件上。

所以有不少劇迷朋友都覺得奇怪,為什麼會發生這種轉移?為什麼這部劇最特別的“對話連環殺手”在後半季就沒有了?感覺第二季敘事結構也因此失衡,核心偏離,主題模糊等等。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對話連環殺手

不過大家可以仔細想想看,的確“對話連環殺手”在後半季看似缺失,但核心並沒有變。“對話殺人犯”的目的不是讓觀眾看劇組卡司來的演員跟著名殺人犯原型有多像,真正的核心是讓觀眾去“聽”這些連環殺人犯的“口述故事”,核心是語言,是回憶,是故事。或者用該劇最經常提到的詞來說,是“側寫”(Profile)。而第二季從頭到尾,從主線到支線,通通都是關於“側寫”,這跟第一季是一模一樣的。

第二季有一場戲,可以成為整部劇的“代表”,或者說,就是該劇的一次“側寫”,無論是其形式上的特點,核心主題還是拍攝方式。當然更重要的是,這場戲讓我們看到了大衛·芬奇有多麼牛逼,以至於第二季上線幾天以來,這場戲已經被無數影迷和媒體拿出來稱讚表揚了。

但關於這場戲我們後文再詳聊。

回想每集開頭那個連環殺手,從第一季第一集開始,一直到第二季最後一集,每集開頭那麼一小段,拼湊出了一個連環殺手的“自我養成”全過程。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每一集開頭的“變態養成”過程

這些片頭的目的看似是為了“挖坑”,於是很多劇迷對劇情產生期待結果最後又失望落空。但其實這些片頭並不是“坑”,它們就是側寫,它們在告訴觀眾,一個看似再普通不過的路人,或許將會變成、正在變成甚至已經變成一個變態殺人魔。

所以當我看到豆瓣短評裡面有熱評在抱怨第二季比爾·坦奇家庭抓馬那條故事線無聊的時候,會想要用文字去為這條故事線辯護。這條故事線緊扣“側寫”的核心,比爾·坦奇家庭的遭遇讓我們對其兒子的未來產生了最壞的想象,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比爾·坦奇家庭故事線中像極了連環殺手童年的兒子

從而讓我們跟比爾·坦奇一起從情緒上產生焦慮感。這個其實跟第一季是一樣的,當時劇集不斷暗示我們,任何一個角色都有可能成為連環殺手,甚至主角霍頓·福特都越看越像“潛力股”。

而比爾·坦奇家庭故事線的焦慮感,又延續到了後半季亞特蘭大案件。當屍體不斷浮現,受害者從11人不斷增加到了29人,這個過程中沒有線索沒有嫌疑人沒有證人,劇集呈現出來的焦慮感讓我想起了奉俊昊的《殺人回憶》,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第二季亞特蘭大案的絕望和焦慮類似於《殺人回憶》

當廢材警察們束手無策時,電臺響起了那首歌,窗外又開始下雨,又將有人被殺的那種絕望和無力感。這種焦慮貫穿了《心靈獵人》第二季後半季,而主角和觀眾們在這絕望中唯一能抓住的希望稻草,就是“側寫”。因此整個亞特蘭大案件都是關於“側寫”,關於霍頓·福特如何去定義和描述一個隱形人,更深一層是這種“側寫”機制的盲目性所造成的後果。

就像那個黑人探員問霍頓·福特,對殺人犯的側寫有那麼多元素,年齡、性別、種族、職業、家庭等等,這些元素有沒有輕重之分,有沒有哪一個更具有決定性?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霍頓·福特當時沒有回答出來,但黑人探員以及我們觀眾都清楚答案,因為霍頓·福特在後半季不斷重複的不是殺人犯應該多少歲,或者殺人犯應該出自什麼樣的家庭,而是殺人犯“肯定是黑人”,這是在沒有確切證據下,只憑借側寫推斷出來的種族劃分。而這樣的種族問題又跟整個亞特蘭大案件的歷史背景是緊密相連的。

所以《心靈獵人》第二季有其敘事結構上的邏輯,前半季是整個小組如何得到助力並接觸到像曼森那樣級別的連環殺手,總結出了更多不同殺人犯心理行為的類別,後半季則是將前半季的結論用於實踐,並且揭露出霍頓·福特因為有了高層後盾而展現出的自信是如何變成了一種盲目。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對話臭名昭著的曼森

但是真正讓《心靈獵人》如此特別的,並不是其關於“側寫”的故事題材,而是它對待暴力對待人性黑暗時的表現形式,仍然是“側寫”式的。

這是《心靈獵人》跟其它罪案懸疑劇最不一樣最獨特之處。

這就要說到我上面提到的,第二季中這場大衛芬奇執導的戲。整場戲總共八分鐘整,一秒不差,講述探員比爾·坦奇調查連環殺手BTK的背景時,發現有一個人儘管面部中了三槍,但從BTK手中倖存了下來,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於是比爾·坦奇聯繫到當地警探朋友,找來這個倖存者凱文,向他詢問關於BTK作案的細節。

整場戲的場景是一個從構圖上被壓縮的停車樓中,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被壓縮的停車樓空間

而整段戲幾乎全部是封閉的車內戲,比爾·坦奇和當地警探坐在前排,倖存者凱文坐在後排。因為倖存者凱文面部中過三槍,肯定有很嚴重的傷痕甚至面部破損,所以他不希望被陌生人盯著看。於是整個訊問過程比爾·坦奇只能直視前方。

這場戲要展現BTK給倖存者凱文帶來的惡夢般的回憶,所以從情緒上要做得驚悚壓抑,那麼導演技巧的難度也就來了:

因為觀眾是比爾·坦奇的視角,如果比爾·坦奇看不到倖存者凱文的臉,那我們觀眾也不應該看到,但是如何在一個如此狹小封閉的空間中來拍攝一場完全由對話甚至自白構成的驚悚戲,而且僅有三個角色中最重要的“描述者”還不能被拍出來,觀眾是看不到他面部表情和情緒的。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我們只能看到前座兩個警探的表情

這一整場戲大衛·芬奇的拍攝方式,如果我們要起個名字的話,就是“側寫”,這場戲的主角是不能被看到的倖存者凱文,觀眾的視角是一動不動目視前方的比爾·坦奇。整場戲的核心就變成了倖存者凱文的語言,故事,和回憶,通過他的描述,帶領比爾·坦奇和我們觀眾進入他的惡夢,這與“採訪連環殺手”的所有戲份完全一致。

不同之處在於,“採訪連環殺手”時,我們能看到連環殺手的模樣,他們的肢體行為、面部表情和情緒。但是在這場戲中,這些都是不能被看到的。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只剩一個輪廓的凱文

那要如何失去這些的情況下,仍然讓觀眾完全被吸入倖存者凱文的故事中?首先是倖存者凱文口述的情感要足夠豐富飽滿,顫抖、不安、恐懼、焦慮、緊張、羞愧等等,全部要靠這個演員通過其念臺詞的能力展現出來;其次是前排兩個探員對倖存者凱文故事的“反應鏡頭”,聆聽、疑惑、震驚、同情等等,都需要通過很細微的面部表情展示出來;

然後,要有一個希區柯克式的懸念,就是車裡那把放在後座的槍,一開始比爾·坦奇會擔心安全問題,因為另一個探員說凱文情緒不穩定,另一個探員說,不用擔心,而當凱文在後座坐下,芬奇的鏡頭讓凱文坐在了槍的下方,暗示了潛在的危險。

"

本文無劇透,請放心食用

網飛出品的罪案劇《心靈獵人》在上週末上線了第二季,我跟很多劇迷朋友一樣第一時間把九集一口氣看完了。2017年的時候第一季大火,主要還是因為監製是大衛·芬奇,而且他還親自導演了開頭兩集和最後一集。第二季也一樣,前三集和最後一集都是他執導的,中段導演分別是《神槍手之死》《溫柔殺戮》的安德魯·多米尼克,以及執導過《紙牌屋》《國土安全》《守望塵世》的美劇導演Carl Franklin。

第二季全九集看下來會覺得很意外,因為相比較第一季,第二季作出了很大的變動。最明顯的就是“主角”的轉移,第一季的頭號男主顯然是喬納森·格羅夫飾演的霍頓·福特,而到了第二季這個角色“退居二線”,把頭號男主的位置讓給了搭檔比爾·坦奇。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第二季海報將比爾·坦奇放在了中心位置,暗示了主角的轉移

另一個巨大變動發生在後半季,當亞特蘭大案件逐漸浮出水面後,整部劇的敘事重心都轉移到了這個案件上。

所以有不少劇迷朋友都覺得奇怪,為什麼會發生這種轉移?為什麼這部劇最特別的“對話連環殺手”在後半季就沒有了?感覺第二季敘事結構也因此失衡,核心偏離,主題模糊等等。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對話連環殺手

不過大家可以仔細想想看,的確“對話連環殺手”在後半季看似缺失,但核心並沒有變。“對話殺人犯”的目的不是讓觀眾看劇組卡司來的演員跟著名殺人犯原型有多像,真正的核心是讓觀眾去“聽”這些連環殺人犯的“口述故事”,核心是語言,是回憶,是故事。或者用該劇最經常提到的詞來說,是“側寫”(Profile)。而第二季從頭到尾,從主線到支線,通通都是關於“側寫”,這跟第一季是一模一樣的。

第二季有一場戲,可以成為整部劇的“代表”,或者說,就是該劇的一次“側寫”,無論是其形式上的特點,核心主題還是拍攝方式。當然更重要的是,這場戲讓我們看到了大衛·芬奇有多麼牛逼,以至於第二季上線幾天以來,這場戲已經被無數影迷和媒體拿出來稱讚表揚了。

但關於這場戲我們後文再詳聊。

回想每集開頭那個連環殺手,從第一季第一集開始,一直到第二季最後一集,每集開頭那麼一小段,拼湊出了一個連環殺手的“自我養成”全過程。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每一集開頭的“變態養成”過程

這些片頭的目的看似是為了“挖坑”,於是很多劇迷對劇情產生期待結果最後又失望落空。但其實這些片頭並不是“坑”,它們就是側寫,它們在告訴觀眾,一個看似再普通不過的路人,或許將會變成、正在變成甚至已經變成一個變態殺人魔。

所以當我看到豆瓣短評裡面有熱評在抱怨第二季比爾·坦奇家庭抓馬那條故事線無聊的時候,會想要用文字去為這條故事線辯護。這條故事線緊扣“側寫”的核心,比爾·坦奇家庭的遭遇讓我們對其兒子的未來產生了最壞的想象,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比爾·坦奇家庭故事線中像極了連環殺手童年的兒子

從而讓我們跟比爾·坦奇一起從情緒上產生焦慮感。這個其實跟第一季是一樣的,當時劇集不斷暗示我們,任何一個角色都有可能成為連環殺手,甚至主角霍頓·福特都越看越像“潛力股”。

而比爾·坦奇家庭故事線的焦慮感,又延續到了後半季亞特蘭大案件。當屍體不斷浮現,受害者從11人不斷增加到了29人,這個過程中沒有線索沒有嫌疑人沒有證人,劇集呈現出來的焦慮感讓我想起了奉俊昊的《殺人回憶》,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第二季亞特蘭大案的絕望和焦慮類似於《殺人回憶》

當廢材警察們束手無策時,電臺響起了那首歌,窗外又開始下雨,又將有人被殺的那種絕望和無力感。這種焦慮貫穿了《心靈獵人》第二季後半季,而主角和觀眾們在這絕望中唯一能抓住的希望稻草,就是“側寫”。因此整個亞特蘭大案件都是關於“側寫”,關於霍頓·福特如何去定義和描述一個隱形人,更深一層是這種“側寫”機制的盲目性所造成的後果。

就像那個黑人探員問霍頓·福特,對殺人犯的側寫有那麼多元素,年齡、性別、種族、職業、家庭等等,這些元素有沒有輕重之分,有沒有哪一個更具有決定性?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霍頓·福特當時沒有回答出來,但黑人探員以及我們觀眾都清楚答案,因為霍頓·福特在後半季不斷重複的不是殺人犯應該多少歲,或者殺人犯應該出自什麼樣的家庭,而是殺人犯“肯定是黑人”,這是在沒有確切證據下,只憑借側寫推斷出來的種族劃分。而這樣的種族問題又跟整個亞特蘭大案件的歷史背景是緊密相連的。

所以《心靈獵人》第二季有其敘事結構上的邏輯,前半季是整個小組如何得到助力並接觸到像曼森那樣級別的連環殺手,總結出了更多不同殺人犯心理行為的類別,後半季則是將前半季的結論用於實踐,並且揭露出霍頓·福特因為有了高層後盾而展現出的自信是如何變成了一種盲目。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對話臭名昭著的曼森

但是真正讓《心靈獵人》如此特別的,並不是其關於“側寫”的故事題材,而是它對待暴力對待人性黑暗時的表現形式,仍然是“側寫”式的。

這是《心靈獵人》跟其它罪案懸疑劇最不一樣最獨特之處。

這就要說到我上面提到的,第二季中這場大衛芬奇執導的戲。整場戲總共八分鐘整,一秒不差,講述探員比爾·坦奇調查連環殺手BTK的背景時,發現有一個人儘管面部中了三槍,但從BTK手中倖存了下來,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於是比爾·坦奇聯繫到當地警探朋友,找來這個倖存者凱文,向他詢問關於BTK作案的細節。

整場戲的場景是一個從構圖上被壓縮的停車樓中,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被壓縮的停車樓空間

而整段戲幾乎全部是封閉的車內戲,比爾·坦奇和當地警探坐在前排,倖存者凱文坐在後排。因為倖存者凱文面部中過三槍,肯定有很嚴重的傷痕甚至面部破損,所以他不希望被陌生人盯著看。於是整個訊問過程比爾·坦奇只能直視前方。

這場戲要展現BTK給倖存者凱文帶來的惡夢般的回憶,所以從情緒上要做得驚悚壓抑,那麼導演技巧的難度也就來了:

因為觀眾是比爾·坦奇的視角,如果比爾·坦奇看不到倖存者凱文的臉,那我們觀眾也不應該看到,但是如何在一個如此狹小封閉的空間中來拍攝一場完全由對話甚至自白構成的驚悚戲,而且僅有三個角色中最重要的“描述者”還不能被拍出來,觀眾是看不到他面部表情和情緒的。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我們只能看到前座兩個警探的表情

這一整場戲大衛·芬奇的拍攝方式,如果我們要起個名字的話,就是“側寫”,這場戲的主角是不能被看到的倖存者凱文,觀眾的視角是一動不動目視前方的比爾·坦奇。整場戲的核心就變成了倖存者凱文的語言,故事,和回憶,通過他的描述,帶領比爾·坦奇和我們觀眾進入他的惡夢,這與“採訪連環殺手”的所有戲份完全一致。

不同之處在於,“採訪連環殺手”時,我們能看到連環殺手的模樣,他們的肢體行為、面部表情和情緒。但是在這場戲中,這些都是不能被看到的。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只剩一個輪廓的凱文

那要如何失去這些的情況下,仍然讓觀眾完全被吸入倖存者凱文的故事中?首先是倖存者凱文口述的情感要足夠豐富飽滿,顫抖、不安、恐懼、焦慮、緊張、羞愧等等,全部要靠這個演員通過其念臺詞的能力展現出來;其次是前排兩個探員對倖存者凱文故事的“反應鏡頭”,聆聽、疑惑、震驚、同情等等,都需要通過很細微的面部表情展示出來;

然後,要有一個希區柯克式的懸念,就是車裡那把放在後座的槍,一開始比爾·坦奇會擔心安全問題,因為另一個探員說凱文情緒不穩定,另一個探員說,不用擔心,而當凱文在後座坐下,芬奇的鏡頭讓凱文坐在了槍的下方,暗示了潛在的危險。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本文無劇透,請放心食用

網飛出品的罪案劇《心靈獵人》在上週末上線了第二季,我跟很多劇迷朋友一樣第一時間把九集一口氣看完了。2017年的時候第一季大火,主要還是因為監製是大衛·芬奇,而且他還親自導演了開頭兩集和最後一集。第二季也一樣,前三集和最後一集都是他執導的,中段導演分別是《神槍手之死》《溫柔殺戮》的安德魯·多米尼克,以及執導過《紙牌屋》《國土安全》《守望塵世》的美劇導演Carl Franklin。

第二季全九集看下來會覺得很意外,因為相比較第一季,第二季作出了很大的變動。最明顯的就是“主角”的轉移,第一季的頭號男主顯然是喬納森·格羅夫飾演的霍頓·福特,而到了第二季這個角色“退居二線”,把頭號男主的位置讓給了搭檔比爾·坦奇。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第二季海報將比爾·坦奇放在了中心位置,暗示了主角的轉移

另一個巨大變動發生在後半季,當亞特蘭大案件逐漸浮出水面後,整部劇的敘事重心都轉移到了這個案件上。

所以有不少劇迷朋友都覺得奇怪,為什麼會發生這種轉移?為什麼這部劇最特別的“對話連環殺手”在後半季就沒有了?感覺第二季敘事結構也因此失衡,核心偏離,主題模糊等等。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對話連環殺手

不過大家可以仔細想想看,的確“對話連環殺手”在後半季看似缺失,但核心並沒有變。“對話殺人犯”的目的不是讓觀眾看劇組卡司來的演員跟著名殺人犯原型有多像,真正的核心是讓觀眾去“聽”這些連環殺人犯的“口述故事”,核心是語言,是回憶,是故事。或者用該劇最經常提到的詞來說,是“側寫”(Profile)。而第二季從頭到尾,從主線到支線,通通都是關於“側寫”,這跟第一季是一模一樣的。

第二季有一場戲,可以成為整部劇的“代表”,或者說,就是該劇的一次“側寫”,無論是其形式上的特點,核心主題還是拍攝方式。當然更重要的是,這場戲讓我們看到了大衛·芬奇有多麼牛逼,以至於第二季上線幾天以來,這場戲已經被無數影迷和媒體拿出來稱讚表揚了。

但關於這場戲我們後文再詳聊。

回想每集開頭那個連環殺手,從第一季第一集開始,一直到第二季最後一集,每集開頭那麼一小段,拼湊出了一個連環殺手的“自我養成”全過程。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每一集開頭的“變態養成”過程

這些片頭的目的看似是為了“挖坑”,於是很多劇迷對劇情產生期待結果最後又失望落空。但其實這些片頭並不是“坑”,它們就是側寫,它們在告訴觀眾,一個看似再普通不過的路人,或許將會變成、正在變成甚至已經變成一個變態殺人魔。

所以當我看到豆瓣短評裡面有熱評在抱怨第二季比爾·坦奇家庭抓馬那條故事線無聊的時候,會想要用文字去為這條故事線辯護。這條故事線緊扣“側寫”的核心,比爾·坦奇家庭的遭遇讓我們對其兒子的未來產生了最壞的想象,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比爾·坦奇家庭故事線中像極了連環殺手童年的兒子

從而讓我們跟比爾·坦奇一起從情緒上產生焦慮感。這個其實跟第一季是一樣的,當時劇集不斷暗示我們,任何一個角色都有可能成為連環殺手,甚至主角霍頓·福特都越看越像“潛力股”。

而比爾·坦奇家庭故事線的焦慮感,又延續到了後半季亞特蘭大案件。當屍體不斷浮現,受害者從11人不斷增加到了29人,這個過程中沒有線索沒有嫌疑人沒有證人,劇集呈現出來的焦慮感讓我想起了奉俊昊的《殺人回憶》,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第二季亞特蘭大案的絕望和焦慮類似於《殺人回憶》

當廢材警察們束手無策時,電臺響起了那首歌,窗外又開始下雨,又將有人被殺的那種絕望和無力感。這種焦慮貫穿了《心靈獵人》第二季後半季,而主角和觀眾們在這絕望中唯一能抓住的希望稻草,就是“側寫”。因此整個亞特蘭大案件都是關於“側寫”,關於霍頓·福特如何去定義和描述一個隱形人,更深一層是這種“側寫”機制的盲目性所造成的後果。

就像那個黑人探員問霍頓·福特,對殺人犯的側寫有那麼多元素,年齡、性別、種族、職業、家庭等等,這些元素有沒有輕重之分,有沒有哪一個更具有決定性?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霍頓·福特當時沒有回答出來,但黑人探員以及我們觀眾都清楚答案,因為霍頓·福特在後半季不斷重複的不是殺人犯應該多少歲,或者殺人犯應該出自什麼樣的家庭,而是殺人犯“肯定是黑人”,這是在沒有確切證據下,只憑借側寫推斷出來的種族劃分。而這樣的種族問題又跟整個亞特蘭大案件的歷史背景是緊密相連的。

所以《心靈獵人》第二季有其敘事結構上的邏輯,前半季是整個小組如何得到助力並接觸到像曼森那樣級別的連環殺手,總結出了更多不同殺人犯心理行為的類別,後半季則是將前半季的結論用於實踐,並且揭露出霍頓·福特因為有了高層後盾而展現出的自信是如何變成了一種盲目。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對話臭名昭著的曼森

但是真正讓《心靈獵人》如此特別的,並不是其關於“側寫”的故事題材,而是它對待暴力對待人性黑暗時的表現形式,仍然是“側寫”式的。

這是《心靈獵人》跟其它罪案懸疑劇最不一樣最獨特之處。

這就要說到我上面提到的,第二季中這場大衛芬奇執導的戲。整場戲總共八分鐘整,一秒不差,講述探員比爾·坦奇調查連環殺手BTK的背景時,發現有一個人儘管面部中了三槍,但從BTK手中倖存了下來,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於是比爾·坦奇聯繫到當地警探朋友,找來這個倖存者凱文,向他詢問關於BTK作案的細節。

整場戲的場景是一個從構圖上被壓縮的停車樓中,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被壓縮的停車樓空間

而整段戲幾乎全部是封閉的車內戲,比爾·坦奇和當地警探坐在前排,倖存者凱文坐在後排。因為倖存者凱文面部中過三槍,肯定有很嚴重的傷痕甚至面部破損,所以他不希望被陌生人盯著看。於是整個訊問過程比爾·坦奇只能直視前方。

這場戲要展現BTK給倖存者凱文帶來的惡夢般的回憶,所以從情緒上要做得驚悚壓抑,那麼導演技巧的難度也就來了:

因為觀眾是比爾·坦奇的視角,如果比爾·坦奇看不到倖存者凱文的臉,那我們觀眾也不應該看到,但是如何在一個如此狹小封閉的空間中來拍攝一場完全由對話甚至自白構成的驚悚戲,而且僅有三個角色中最重要的“描述者”還不能被拍出來,觀眾是看不到他面部表情和情緒的。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我們只能看到前座兩個警探的表情

這一整場戲大衛·芬奇的拍攝方式,如果我們要起個名字的話,就是“側寫”,這場戲的主角是不能被看到的倖存者凱文,觀眾的視角是一動不動目視前方的比爾·坦奇。整場戲的核心就變成了倖存者凱文的語言,故事,和回憶,通過他的描述,帶領比爾·坦奇和我們觀眾進入他的惡夢,這與“採訪連環殺手”的所有戲份完全一致。

不同之處在於,“採訪連環殺手”時,我們能看到連環殺手的模樣,他們的肢體行為、面部表情和情緒。但是在這場戲中,這些都是不能被看到的。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只剩一個輪廓的凱文

那要如何失去這些的情況下,仍然讓觀眾完全被吸入倖存者凱文的故事中?首先是倖存者凱文口述的情感要足夠豐富飽滿,顫抖、不安、恐懼、焦慮、緊張、羞愧等等,全部要靠這個演員通過其念臺詞的能力展現出來;其次是前排兩個探員對倖存者凱文故事的“反應鏡頭”,聆聽、疑惑、震驚、同情等等,都需要通過很細微的面部表情展示出來;

然後,要有一個希區柯克式的懸念,就是車裡那把放在後座的槍,一開始比爾·坦奇會擔心安全問題,因為另一個探員說凱文情緒不穩定,另一個探員說,不用擔心,而當凱文在後座坐下,芬奇的鏡頭讓凱文坐在了槍的下方,暗示了潛在的危險。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本文無劇透,請放心食用

網飛出品的罪案劇《心靈獵人》在上週末上線了第二季,我跟很多劇迷朋友一樣第一時間把九集一口氣看完了。2017年的時候第一季大火,主要還是因為監製是大衛·芬奇,而且他還親自導演了開頭兩集和最後一集。第二季也一樣,前三集和最後一集都是他執導的,中段導演分別是《神槍手之死》《溫柔殺戮》的安德魯·多米尼克,以及執導過《紙牌屋》《國土安全》《守望塵世》的美劇導演Carl Franklin。

第二季全九集看下來會覺得很意外,因為相比較第一季,第二季作出了很大的變動。最明顯的就是“主角”的轉移,第一季的頭號男主顯然是喬納森·格羅夫飾演的霍頓·福特,而到了第二季這個角色“退居二線”,把頭號男主的位置讓給了搭檔比爾·坦奇。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第二季海報將比爾·坦奇放在了中心位置,暗示了主角的轉移

另一個巨大變動發生在後半季,當亞特蘭大案件逐漸浮出水面後,整部劇的敘事重心都轉移到了這個案件上。

所以有不少劇迷朋友都覺得奇怪,為什麼會發生這種轉移?為什麼這部劇最特別的“對話連環殺手”在後半季就沒有了?感覺第二季敘事結構也因此失衡,核心偏離,主題模糊等等。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對話連環殺手

不過大家可以仔細想想看,的確“對話連環殺手”在後半季看似缺失,但核心並沒有變。“對話殺人犯”的目的不是讓觀眾看劇組卡司來的演員跟著名殺人犯原型有多像,真正的核心是讓觀眾去“聽”這些連環殺人犯的“口述故事”,核心是語言,是回憶,是故事。或者用該劇最經常提到的詞來說,是“側寫”(Profile)。而第二季從頭到尾,從主線到支線,通通都是關於“側寫”,這跟第一季是一模一樣的。

第二季有一場戲,可以成為整部劇的“代表”,或者說,就是該劇的一次“側寫”,無論是其形式上的特點,核心主題還是拍攝方式。當然更重要的是,這場戲讓我們看到了大衛·芬奇有多麼牛逼,以至於第二季上線幾天以來,這場戲已經被無數影迷和媒體拿出來稱讚表揚了。

但關於這場戲我們後文再詳聊。

回想每集開頭那個連環殺手,從第一季第一集開始,一直到第二季最後一集,每集開頭那麼一小段,拼湊出了一個連環殺手的“自我養成”全過程。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每一集開頭的“變態養成”過程

這些片頭的目的看似是為了“挖坑”,於是很多劇迷對劇情產生期待結果最後又失望落空。但其實這些片頭並不是“坑”,它們就是側寫,它們在告訴觀眾,一個看似再普通不過的路人,或許將會變成、正在變成甚至已經變成一個變態殺人魔。

所以當我看到豆瓣短評裡面有熱評在抱怨第二季比爾·坦奇家庭抓馬那條故事線無聊的時候,會想要用文字去為這條故事線辯護。這條故事線緊扣“側寫”的核心,比爾·坦奇家庭的遭遇讓我們對其兒子的未來產生了最壞的想象,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比爾·坦奇家庭故事線中像極了連環殺手童年的兒子

從而讓我們跟比爾·坦奇一起從情緒上產生焦慮感。這個其實跟第一季是一樣的,當時劇集不斷暗示我們,任何一個角色都有可能成為連環殺手,甚至主角霍頓·福特都越看越像“潛力股”。

而比爾·坦奇家庭故事線的焦慮感,又延續到了後半季亞特蘭大案件。當屍體不斷浮現,受害者從11人不斷增加到了29人,這個過程中沒有線索沒有嫌疑人沒有證人,劇集呈現出來的焦慮感讓我想起了奉俊昊的《殺人回憶》,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第二季亞特蘭大案的絕望和焦慮類似於《殺人回憶》

當廢材警察們束手無策時,電臺響起了那首歌,窗外又開始下雨,又將有人被殺的那種絕望和無力感。這種焦慮貫穿了《心靈獵人》第二季後半季,而主角和觀眾們在這絕望中唯一能抓住的希望稻草,就是“側寫”。因此整個亞特蘭大案件都是關於“側寫”,關於霍頓·福特如何去定義和描述一個隱形人,更深一層是這種“側寫”機制的盲目性所造成的後果。

就像那個黑人探員問霍頓·福特,對殺人犯的側寫有那麼多元素,年齡、性別、種族、職業、家庭等等,這些元素有沒有輕重之分,有沒有哪一個更具有決定性?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霍頓·福特當時沒有回答出來,但黑人探員以及我們觀眾都清楚答案,因為霍頓·福特在後半季不斷重複的不是殺人犯應該多少歲,或者殺人犯應該出自什麼樣的家庭,而是殺人犯“肯定是黑人”,這是在沒有確切證據下,只憑借側寫推斷出來的種族劃分。而這樣的種族問題又跟整個亞特蘭大案件的歷史背景是緊密相連的。

所以《心靈獵人》第二季有其敘事結構上的邏輯,前半季是整個小組如何得到助力並接觸到像曼森那樣級別的連環殺手,總結出了更多不同殺人犯心理行為的類別,後半季則是將前半季的結論用於實踐,並且揭露出霍頓·福特因為有了高層後盾而展現出的自信是如何變成了一種盲目。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對話臭名昭著的曼森

但是真正讓《心靈獵人》如此特別的,並不是其關於“側寫”的故事題材,而是它對待暴力對待人性黑暗時的表現形式,仍然是“側寫”式的。

這是《心靈獵人》跟其它罪案懸疑劇最不一樣最獨特之處。

這就要說到我上面提到的,第二季中這場大衛芬奇執導的戲。整場戲總共八分鐘整,一秒不差,講述探員比爾·坦奇調查連環殺手BTK的背景時,發現有一個人儘管面部中了三槍,但從BTK手中倖存了下來,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於是比爾·坦奇聯繫到當地警探朋友,找來這個倖存者凱文,向他詢問關於BTK作案的細節。

整場戲的場景是一個從構圖上被壓縮的停車樓中,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被壓縮的停車樓空間

而整段戲幾乎全部是封閉的車內戲,比爾·坦奇和當地警探坐在前排,倖存者凱文坐在後排。因為倖存者凱文面部中過三槍,肯定有很嚴重的傷痕甚至面部破損,所以他不希望被陌生人盯著看。於是整個訊問過程比爾·坦奇只能直視前方。

這場戲要展現BTK給倖存者凱文帶來的惡夢般的回憶,所以從情緒上要做得驚悚壓抑,那麼導演技巧的難度也就來了:

因為觀眾是比爾·坦奇的視角,如果比爾·坦奇看不到倖存者凱文的臉,那我們觀眾也不應該看到,但是如何在一個如此狹小封閉的空間中來拍攝一場完全由對話甚至自白構成的驚悚戲,而且僅有三個角色中最重要的“描述者”還不能被拍出來,觀眾是看不到他面部表情和情緒的。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我們只能看到前座兩個警探的表情

這一整場戲大衛·芬奇的拍攝方式,如果我們要起個名字的話,就是“側寫”,這場戲的主角是不能被看到的倖存者凱文,觀眾的視角是一動不動目視前方的比爾·坦奇。整場戲的核心就變成了倖存者凱文的語言,故事,和回憶,通過他的描述,帶領比爾·坦奇和我們觀眾進入他的惡夢,這與“採訪連環殺手”的所有戲份完全一致。

不同之處在於,“採訪連環殺手”時,我們能看到連環殺手的模樣,他們的肢體行為、面部表情和情緒。但是在這場戲中,這些都是不能被看到的。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只剩一個輪廓的凱文

那要如何失去這些的情況下,仍然讓觀眾完全被吸入倖存者凱文的故事中?首先是倖存者凱文口述的情感要足夠豐富飽滿,顫抖、不安、恐懼、焦慮、緊張、羞愧等等,全部要靠這個演員通過其念臺詞的能力展現出來;其次是前排兩個探員對倖存者凱文故事的“反應鏡頭”,聆聽、疑惑、震驚、同情等等,都需要通過很細微的面部表情展示出來;

然後,要有一個希區柯克式的懸念,就是車裡那把放在後座的槍,一開始比爾·坦奇會擔心安全問題,因為另一個探員說凱文情緒不穩定,另一個探員說,不用擔心,而當凱文在後座坐下,芬奇的鏡頭讓凱文坐在了槍的下方,暗示了潛在的危險。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而這種潛在危險性的驚悚不安感又是通過火車音效來發酵的。

上面提到這場戲是發生在一個停車樓中,樓層還挺高。但是從倖存者凱文出現的第一個鏡頭開始,我們就一直斷斷續續的能聽到轟隆隆的火車聲。鐵軌在哪裡?火車在哪裡?我們由始至終都沒見到。但是火車的轟隆聲,就像整場戲的“配樂”,增加了一種導致心跳加速焦慮不安的氣氛。

"

本文無劇透,請放心食用

網飛出品的罪案劇《心靈獵人》在上週末上線了第二季,我跟很多劇迷朋友一樣第一時間把九集一口氣看完了。2017年的時候第一季大火,主要還是因為監製是大衛·芬奇,而且他還親自導演了開頭兩集和最後一集。第二季也一樣,前三集和最後一集都是他執導的,中段導演分別是《神槍手之死》《溫柔殺戮》的安德魯·多米尼克,以及執導過《紙牌屋》《國土安全》《守望塵世》的美劇導演Carl Franklin。

第二季全九集看下來會覺得很意外,因為相比較第一季,第二季作出了很大的變動。最明顯的就是“主角”的轉移,第一季的頭號男主顯然是喬納森·格羅夫飾演的霍頓·福特,而到了第二季這個角色“退居二線”,把頭號男主的位置讓給了搭檔比爾·坦奇。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第二季海報將比爾·坦奇放在了中心位置,暗示了主角的轉移

另一個巨大變動發生在後半季,當亞特蘭大案件逐漸浮出水面後,整部劇的敘事重心都轉移到了這個案件上。

所以有不少劇迷朋友都覺得奇怪,為什麼會發生這種轉移?為什麼這部劇最特別的“對話連環殺手”在後半季就沒有了?感覺第二季敘事結構也因此失衡,核心偏離,主題模糊等等。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對話連環殺手

不過大家可以仔細想想看,的確“對話連環殺手”在後半季看似缺失,但核心並沒有變。“對話殺人犯”的目的不是讓觀眾看劇組卡司來的演員跟著名殺人犯原型有多像,真正的核心是讓觀眾去“聽”這些連環殺人犯的“口述故事”,核心是語言,是回憶,是故事。或者用該劇最經常提到的詞來說,是“側寫”(Profile)。而第二季從頭到尾,從主線到支線,通通都是關於“側寫”,這跟第一季是一模一樣的。

第二季有一場戲,可以成為整部劇的“代表”,或者說,就是該劇的一次“側寫”,無論是其形式上的特點,核心主題還是拍攝方式。當然更重要的是,這場戲讓我們看到了大衛·芬奇有多麼牛逼,以至於第二季上線幾天以來,這場戲已經被無數影迷和媒體拿出來稱讚表揚了。

但關於這場戲我們後文再詳聊。

回想每集開頭那個連環殺手,從第一季第一集開始,一直到第二季最後一集,每集開頭那麼一小段,拼湊出了一個連環殺手的“自我養成”全過程。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每一集開頭的“變態養成”過程

這些片頭的目的看似是為了“挖坑”,於是很多劇迷對劇情產生期待結果最後又失望落空。但其實這些片頭並不是“坑”,它們就是側寫,它們在告訴觀眾,一個看似再普通不過的路人,或許將會變成、正在變成甚至已經變成一個變態殺人魔。

所以當我看到豆瓣短評裡面有熱評在抱怨第二季比爾·坦奇家庭抓馬那條故事線無聊的時候,會想要用文字去為這條故事線辯護。這條故事線緊扣“側寫”的核心,比爾·坦奇家庭的遭遇讓我們對其兒子的未來產生了最壞的想象,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比爾·坦奇家庭故事線中像極了連環殺手童年的兒子

從而讓我們跟比爾·坦奇一起從情緒上產生焦慮感。這個其實跟第一季是一樣的,當時劇集不斷暗示我們,任何一個角色都有可能成為連環殺手,甚至主角霍頓·福特都越看越像“潛力股”。

而比爾·坦奇家庭故事線的焦慮感,又延續到了後半季亞特蘭大案件。當屍體不斷浮現,受害者從11人不斷增加到了29人,這個過程中沒有線索沒有嫌疑人沒有證人,劇集呈現出來的焦慮感讓我想起了奉俊昊的《殺人回憶》,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第二季亞特蘭大案的絕望和焦慮類似於《殺人回憶》

當廢材警察們束手無策時,電臺響起了那首歌,窗外又開始下雨,又將有人被殺的那種絕望和無力感。這種焦慮貫穿了《心靈獵人》第二季後半季,而主角和觀眾們在這絕望中唯一能抓住的希望稻草,就是“側寫”。因此整個亞特蘭大案件都是關於“側寫”,關於霍頓·福特如何去定義和描述一個隱形人,更深一層是這種“側寫”機制的盲目性所造成的後果。

就像那個黑人探員問霍頓·福特,對殺人犯的側寫有那麼多元素,年齡、性別、種族、職業、家庭等等,這些元素有沒有輕重之分,有沒有哪一個更具有決定性?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霍頓·福特當時沒有回答出來,但黑人探員以及我們觀眾都清楚答案,因為霍頓·福特在後半季不斷重複的不是殺人犯應該多少歲,或者殺人犯應該出自什麼樣的家庭,而是殺人犯“肯定是黑人”,這是在沒有確切證據下,只憑借側寫推斷出來的種族劃分。而這樣的種族問題又跟整個亞特蘭大案件的歷史背景是緊密相連的。

所以《心靈獵人》第二季有其敘事結構上的邏輯,前半季是整個小組如何得到助力並接觸到像曼森那樣級別的連環殺手,總結出了更多不同殺人犯心理行為的類別,後半季則是將前半季的結論用於實踐,並且揭露出霍頓·福特因為有了高層後盾而展現出的自信是如何變成了一種盲目。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對話臭名昭著的曼森

但是真正讓《心靈獵人》如此特別的,並不是其關於“側寫”的故事題材,而是它對待暴力對待人性黑暗時的表現形式,仍然是“側寫”式的。

這是《心靈獵人》跟其它罪案懸疑劇最不一樣最獨特之處。

這就要說到我上面提到的,第二季中這場大衛芬奇執導的戲。整場戲總共八分鐘整,一秒不差,講述探員比爾·坦奇調查連環殺手BTK的背景時,發現有一個人儘管面部中了三槍,但從BTK手中倖存了下來,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於是比爾·坦奇聯繫到當地警探朋友,找來這個倖存者凱文,向他詢問關於BTK作案的細節。

整場戲的場景是一個從構圖上被壓縮的停車樓中,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被壓縮的停車樓空間

而整段戲幾乎全部是封閉的車內戲,比爾·坦奇和當地警探坐在前排,倖存者凱文坐在後排。因為倖存者凱文面部中過三槍,肯定有很嚴重的傷痕甚至面部破損,所以他不希望被陌生人盯著看。於是整個訊問過程比爾·坦奇只能直視前方。

這場戲要展現BTK給倖存者凱文帶來的惡夢般的回憶,所以從情緒上要做得驚悚壓抑,那麼導演技巧的難度也就來了:

因為觀眾是比爾·坦奇的視角,如果比爾·坦奇看不到倖存者凱文的臉,那我們觀眾也不應該看到,但是如何在一個如此狹小封閉的空間中來拍攝一場完全由對話甚至自白構成的驚悚戲,而且僅有三個角色中最重要的“描述者”還不能被拍出來,觀眾是看不到他面部表情和情緒的。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我們只能看到前座兩個警探的表情

這一整場戲大衛·芬奇的拍攝方式,如果我們要起個名字的話,就是“側寫”,這場戲的主角是不能被看到的倖存者凱文,觀眾的視角是一動不動目視前方的比爾·坦奇。整場戲的核心就變成了倖存者凱文的語言,故事,和回憶,通過他的描述,帶領比爾·坦奇和我們觀眾進入他的惡夢,這與“採訪連環殺手”的所有戲份完全一致。

不同之處在於,“採訪連環殺手”時,我們能看到連環殺手的模樣,他們的肢體行為、面部表情和情緒。但是在這場戲中,這些都是不能被看到的。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只剩一個輪廓的凱文

那要如何失去這些的情況下,仍然讓觀眾完全被吸入倖存者凱文的故事中?首先是倖存者凱文口述的情感要足夠豐富飽滿,顫抖、不安、恐懼、焦慮、緊張、羞愧等等,全部要靠這個演員通過其念臺詞的能力展現出來;其次是前排兩個探員對倖存者凱文故事的“反應鏡頭”,聆聽、疑惑、震驚、同情等等,都需要通過很細微的面部表情展示出來;

然後,要有一個希區柯克式的懸念,就是車裡那把放在後座的槍,一開始比爾·坦奇會擔心安全問題,因為另一個探員說凱文情緒不穩定,另一個探員說,不用擔心,而當凱文在後座坐下,芬奇的鏡頭讓凱文坐在了槍的下方,暗示了潛在的危險。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而這種潛在危險性的驚悚不安感又是通過火車音效來發酵的。

上面提到這場戲是發生在一個停車樓中,樓層還挺高。但是從倖存者凱文出現的第一個鏡頭開始,我們就一直斷斷續續的能聽到轟隆隆的火車聲。鐵軌在哪裡?火車在哪裡?我們由始至終都沒見到。但是火車的轟隆聲,就像整場戲的“配樂”,增加了一種導致心跳加速焦慮不安的氣氛。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的倖存者凱文

而不管是倖存者凱文,還是凱文口述的回憶,亦或是火車,我們作為觀眾,都是“只聞其聲”,聽得到,但看不到。在恐怖片的製作教科書中,經常會提到——

“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因為對於人類來說,最大的恐懼是未知,是我們自己大腦對未知的想象。

"

本文無劇透,請放心食用

網飛出品的罪案劇《心靈獵人》在上週末上線了第二季,我跟很多劇迷朋友一樣第一時間把九集一口氣看完了。2017年的時候第一季大火,主要還是因為監製是大衛·芬奇,而且他還親自導演了開頭兩集和最後一集。第二季也一樣,前三集和最後一集都是他執導的,中段導演分別是《神槍手之死》《溫柔殺戮》的安德魯·多米尼克,以及執導過《紙牌屋》《國土安全》《守望塵世》的美劇導演Carl Franklin。

第二季全九集看下來會覺得很意外,因為相比較第一季,第二季作出了很大的變動。最明顯的就是“主角”的轉移,第一季的頭號男主顯然是喬納森·格羅夫飾演的霍頓·福特,而到了第二季這個角色“退居二線”,把頭號男主的位置讓給了搭檔比爾·坦奇。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第二季海報將比爾·坦奇放在了中心位置,暗示了主角的轉移

另一個巨大變動發生在後半季,當亞特蘭大案件逐漸浮出水面後,整部劇的敘事重心都轉移到了這個案件上。

所以有不少劇迷朋友都覺得奇怪,為什麼會發生這種轉移?為什麼這部劇最特別的“對話連環殺手”在後半季就沒有了?感覺第二季敘事結構也因此失衡,核心偏離,主題模糊等等。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對話連環殺手

不過大家可以仔細想想看,的確“對話連環殺手”在後半季看似缺失,但核心並沒有變。“對話殺人犯”的目的不是讓觀眾看劇組卡司來的演員跟著名殺人犯原型有多像,真正的核心是讓觀眾去“聽”這些連環殺人犯的“口述故事”,核心是語言,是回憶,是故事。或者用該劇最經常提到的詞來說,是“側寫”(Profile)。而第二季從頭到尾,從主線到支線,通通都是關於“側寫”,這跟第一季是一模一樣的。

第二季有一場戲,可以成為整部劇的“代表”,或者說,就是該劇的一次“側寫”,無論是其形式上的特點,核心主題還是拍攝方式。當然更重要的是,這場戲讓我們看到了大衛·芬奇有多麼牛逼,以至於第二季上線幾天以來,這場戲已經被無數影迷和媒體拿出來稱讚表揚了。

但關於這場戲我們後文再詳聊。

回想每集開頭那個連環殺手,從第一季第一集開始,一直到第二季最後一集,每集開頭那麼一小段,拼湊出了一個連環殺手的“自我養成”全過程。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每一集開頭的“變態養成”過程

這些片頭的目的看似是為了“挖坑”,於是很多劇迷對劇情產生期待結果最後又失望落空。但其實這些片頭並不是“坑”,它們就是側寫,它們在告訴觀眾,一個看似再普通不過的路人,或許將會變成、正在變成甚至已經變成一個變態殺人魔。

所以當我看到豆瓣短評裡面有熱評在抱怨第二季比爾·坦奇家庭抓馬那條故事線無聊的時候,會想要用文字去為這條故事線辯護。這條故事線緊扣“側寫”的核心,比爾·坦奇家庭的遭遇讓我們對其兒子的未來產生了最壞的想象,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比爾·坦奇家庭故事線中像極了連環殺手童年的兒子

從而讓我們跟比爾·坦奇一起從情緒上產生焦慮感。這個其實跟第一季是一樣的,當時劇集不斷暗示我們,任何一個角色都有可能成為連環殺手,甚至主角霍頓·福特都越看越像“潛力股”。

而比爾·坦奇家庭故事線的焦慮感,又延續到了後半季亞特蘭大案件。當屍體不斷浮現,受害者從11人不斷增加到了29人,這個過程中沒有線索沒有嫌疑人沒有證人,劇集呈現出來的焦慮感讓我想起了奉俊昊的《殺人回憶》,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第二季亞特蘭大案的絕望和焦慮類似於《殺人回憶》

當廢材警察們束手無策時,電臺響起了那首歌,窗外又開始下雨,又將有人被殺的那種絕望和無力感。這種焦慮貫穿了《心靈獵人》第二季後半季,而主角和觀眾們在這絕望中唯一能抓住的希望稻草,就是“側寫”。因此整個亞特蘭大案件都是關於“側寫”,關於霍頓·福特如何去定義和描述一個隱形人,更深一層是這種“側寫”機制的盲目性所造成的後果。

就像那個黑人探員問霍頓·福特,對殺人犯的側寫有那麼多元素,年齡、性別、種族、職業、家庭等等,這些元素有沒有輕重之分,有沒有哪一個更具有決定性?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霍頓·福特當時沒有回答出來,但黑人探員以及我們觀眾都清楚答案,因為霍頓·福特在後半季不斷重複的不是殺人犯應該多少歲,或者殺人犯應該出自什麼樣的家庭,而是殺人犯“肯定是黑人”,這是在沒有確切證據下,只憑借側寫推斷出來的種族劃分。而這樣的種族問題又跟整個亞特蘭大案件的歷史背景是緊密相連的。

所以《心靈獵人》第二季有其敘事結構上的邏輯,前半季是整個小組如何得到助力並接觸到像曼森那樣級別的連環殺手,總結出了更多不同殺人犯心理行為的類別,後半季則是將前半季的結論用於實踐,並且揭露出霍頓·福特因為有了高層後盾而展現出的自信是如何變成了一種盲目。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對話臭名昭著的曼森

但是真正讓《心靈獵人》如此特別的,並不是其關於“側寫”的故事題材,而是它對待暴力對待人性黑暗時的表現形式,仍然是“側寫”式的。

這是《心靈獵人》跟其它罪案懸疑劇最不一樣最獨特之處。

這就要說到我上面提到的,第二季中這場大衛芬奇執導的戲。整場戲總共八分鐘整,一秒不差,講述探員比爾·坦奇調查連環殺手BTK的背景時,發現有一個人儘管面部中了三槍,但從BTK手中倖存了下來,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於是比爾·坦奇聯繫到當地警探朋友,找來這個倖存者凱文,向他詢問關於BTK作案的細節。

整場戲的場景是一個從構圖上被壓縮的停車樓中,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被壓縮的停車樓空間

而整段戲幾乎全部是封閉的車內戲,比爾·坦奇和當地警探坐在前排,倖存者凱文坐在後排。因為倖存者凱文面部中過三槍,肯定有很嚴重的傷痕甚至面部破損,所以他不希望被陌生人盯著看。於是整個訊問過程比爾·坦奇只能直視前方。

這場戲要展現BTK給倖存者凱文帶來的惡夢般的回憶,所以從情緒上要做得驚悚壓抑,那麼導演技巧的難度也就來了:

因為觀眾是比爾·坦奇的視角,如果比爾·坦奇看不到倖存者凱文的臉,那我們觀眾也不應該看到,但是如何在一個如此狹小封閉的空間中來拍攝一場完全由對話甚至自白構成的驚悚戲,而且僅有三個角色中最重要的“描述者”還不能被拍出來,觀眾是看不到他面部表情和情緒的。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我們只能看到前座兩個警探的表情

這一整場戲大衛·芬奇的拍攝方式,如果我們要起個名字的話,就是“側寫”,這場戲的主角是不能被看到的倖存者凱文,觀眾的視角是一動不動目視前方的比爾·坦奇。整場戲的核心就變成了倖存者凱文的語言,故事,和回憶,通過他的描述,帶領比爾·坦奇和我們觀眾進入他的惡夢,這與“採訪連環殺手”的所有戲份完全一致。

不同之處在於,“採訪連環殺手”時,我們能看到連環殺手的模樣,他們的肢體行為、面部表情和情緒。但是在這場戲中,這些都是不能被看到的。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只剩一個輪廓的凱文

那要如何失去這些的情況下,仍然讓觀眾完全被吸入倖存者凱文的故事中?首先是倖存者凱文口述的情感要足夠豐富飽滿,顫抖、不安、恐懼、焦慮、緊張、羞愧等等,全部要靠這個演員通過其念臺詞的能力展現出來;其次是前排兩個探員對倖存者凱文故事的“反應鏡頭”,聆聽、疑惑、震驚、同情等等,都需要通過很細微的面部表情展示出來;

然後,要有一個希區柯克式的懸念,就是車裡那把放在後座的槍,一開始比爾·坦奇會擔心安全問題,因為另一個探員說凱文情緒不穩定,另一個探員說,不用擔心,而當凱文在後座坐下,芬奇的鏡頭讓凱文坐在了槍的下方,暗示了潛在的危險。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而這種潛在危險性的驚悚不安感又是通過火車音效來發酵的。

上面提到這場戲是發生在一個停車樓中,樓層還挺高。但是從倖存者凱文出現的第一個鏡頭開始,我們就一直斷斷續續的能聽到轟隆隆的火車聲。鐵軌在哪裡?火車在哪裡?我們由始至終都沒見到。但是火車的轟隆聲,就像整場戲的“配樂”,增加了一種導致心跳加速焦慮不安的氣氛。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的倖存者凱文

而不管是倖存者凱文,還是凱文口述的回憶,亦或是火車,我們作為觀眾,都是“只聞其聲”,聽得到,但看不到。在恐怖片的製作教科書中,經常會提到——

“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因為對於人類來說,最大的恐懼是未知,是我們自己大腦對未知的想象。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本文無劇透,請放心食用

網飛出品的罪案劇《心靈獵人》在上週末上線了第二季,我跟很多劇迷朋友一樣第一時間把九集一口氣看完了。2017年的時候第一季大火,主要還是因為監製是大衛·芬奇,而且他還親自導演了開頭兩集和最後一集。第二季也一樣,前三集和最後一集都是他執導的,中段導演分別是《神槍手之死》《溫柔殺戮》的安德魯·多米尼克,以及執導過《紙牌屋》《國土安全》《守望塵世》的美劇導演Carl Franklin。

第二季全九集看下來會覺得很意外,因為相比較第一季,第二季作出了很大的變動。最明顯的就是“主角”的轉移,第一季的頭號男主顯然是喬納森·格羅夫飾演的霍頓·福特,而到了第二季這個角色“退居二線”,把頭號男主的位置讓給了搭檔比爾·坦奇。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第二季海報將比爾·坦奇放在了中心位置,暗示了主角的轉移

另一個巨大變動發生在後半季,當亞特蘭大案件逐漸浮出水面後,整部劇的敘事重心都轉移到了這個案件上。

所以有不少劇迷朋友都覺得奇怪,為什麼會發生這種轉移?為什麼這部劇最特別的“對話連環殺手”在後半季就沒有了?感覺第二季敘事結構也因此失衡,核心偏離,主題模糊等等。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對話連環殺手

不過大家可以仔細想想看,的確“對話連環殺手”在後半季看似缺失,但核心並沒有變。“對話殺人犯”的目的不是讓觀眾看劇組卡司來的演員跟著名殺人犯原型有多像,真正的核心是讓觀眾去“聽”這些連環殺人犯的“口述故事”,核心是語言,是回憶,是故事。或者用該劇最經常提到的詞來說,是“側寫”(Profile)。而第二季從頭到尾,從主線到支線,通通都是關於“側寫”,這跟第一季是一模一樣的。

第二季有一場戲,可以成為整部劇的“代表”,或者說,就是該劇的一次“側寫”,無論是其形式上的特點,核心主題還是拍攝方式。當然更重要的是,這場戲讓我們看到了大衛·芬奇有多麼牛逼,以至於第二季上線幾天以來,這場戲已經被無數影迷和媒體拿出來稱讚表揚了。

但關於這場戲我們後文再詳聊。

回想每集開頭那個連環殺手,從第一季第一集開始,一直到第二季最後一集,每集開頭那麼一小段,拼湊出了一個連環殺手的“自我養成”全過程。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每一集開頭的“變態養成”過程

這些片頭的目的看似是為了“挖坑”,於是很多劇迷對劇情產生期待結果最後又失望落空。但其實這些片頭並不是“坑”,它們就是側寫,它們在告訴觀眾,一個看似再普通不過的路人,或許將會變成、正在變成甚至已經變成一個變態殺人魔。

所以當我看到豆瓣短評裡面有熱評在抱怨第二季比爾·坦奇家庭抓馬那條故事線無聊的時候,會想要用文字去為這條故事線辯護。這條故事線緊扣“側寫”的核心,比爾·坦奇家庭的遭遇讓我們對其兒子的未來產生了最壞的想象,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比爾·坦奇家庭故事線中像極了連環殺手童年的兒子

從而讓我們跟比爾·坦奇一起從情緒上產生焦慮感。這個其實跟第一季是一樣的,當時劇集不斷暗示我們,任何一個角色都有可能成為連環殺手,甚至主角霍頓·福特都越看越像“潛力股”。

而比爾·坦奇家庭故事線的焦慮感,又延續到了後半季亞特蘭大案件。當屍體不斷浮現,受害者從11人不斷增加到了29人,這個過程中沒有線索沒有嫌疑人沒有證人,劇集呈現出來的焦慮感讓我想起了奉俊昊的《殺人回憶》,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第二季亞特蘭大案的絕望和焦慮類似於《殺人回憶》

當廢材警察們束手無策時,電臺響起了那首歌,窗外又開始下雨,又將有人被殺的那種絕望和無力感。這種焦慮貫穿了《心靈獵人》第二季後半季,而主角和觀眾們在這絕望中唯一能抓住的希望稻草,就是“側寫”。因此整個亞特蘭大案件都是關於“側寫”,關於霍頓·福特如何去定義和描述一個隱形人,更深一層是這種“側寫”機制的盲目性所造成的後果。

就像那個黑人探員問霍頓·福特,對殺人犯的側寫有那麼多元素,年齡、性別、種族、職業、家庭等等,這些元素有沒有輕重之分,有沒有哪一個更具有決定性?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霍頓·福特當時沒有回答出來,但黑人探員以及我們觀眾都清楚答案,因為霍頓·福特在後半季不斷重複的不是殺人犯應該多少歲,或者殺人犯應該出自什麼樣的家庭,而是殺人犯“肯定是黑人”,這是在沒有確切證據下,只憑借側寫推斷出來的種族劃分。而這樣的種族問題又跟整個亞特蘭大案件的歷史背景是緊密相連的。

所以《心靈獵人》第二季有其敘事結構上的邏輯,前半季是整個小組如何得到助力並接觸到像曼森那樣級別的連環殺手,總結出了更多不同殺人犯心理行為的類別,後半季則是將前半季的結論用於實踐,並且揭露出霍頓·福特因為有了高層後盾而展現出的自信是如何變成了一種盲目。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對話臭名昭著的曼森

但是真正讓《心靈獵人》如此特別的,並不是其關於“側寫”的故事題材,而是它對待暴力對待人性黑暗時的表現形式,仍然是“側寫”式的。

這是《心靈獵人》跟其它罪案懸疑劇最不一樣最獨特之處。

這就要說到我上面提到的,第二季中這場大衛芬奇執導的戲。整場戲總共八分鐘整,一秒不差,講述探員比爾·坦奇調查連環殺手BTK的背景時,發現有一個人儘管面部中了三槍,但從BTK手中倖存了下來,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於是比爾·坦奇聯繫到當地警探朋友,找來這個倖存者凱文,向他詢問關於BTK作案的細節。

整場戲的場景是一個從構圖上被壓縮的停車樓中,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被壓縮的停車樓空間

而整段戲幾乎全部是封閉的車內戲,比爾·坦奇和當地警探坐在前排,倖存者凱文坐在後排。因為倖存者凱文面部中過三槍,肯定有很嚴重的傷痕甚至面部破損,所以他不希望被陌生人盯著看。於是整個訊問過程比爾·坦奇只能直視前方。

這場戲要展現BTK給倖存者凱文帶來的惡夢般的回憶,所以從情緒上要做得驚悚壓抑,那麼導演技巧的難度也就來了:

因為觀眾是比爾·坦奇的視角,如果比爾·坦奇看不到倖存者凱文的臉,那我們觀眾也不應該看到,但是如何在一個如此狹小封閉的空間中來拍攝一場完全由對話甚至自白構成的驚悚戲,而且僅有三個角色中最重要的“描述者”還不能被拍出來,觀眾是看不到他面部表情和情緒的。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我們只能看到前座兩個警探的表情

這一整場戲大衛·芬奇的拍攝方式,如果我們要起個名字的話,就是“側寫”,這場戲的主角是不能被看到的倖存者凱文,觀眾的視角是一動不動目視前方的比爾·坦奇。整場戲的核心就變成了倖存者凱文的語言,故事,和回憶,通過他的描述,帶領比爾·坦奇和我們觀眾進入他的惡夢,這與“採訪連環殺手”的所有戲份完全一致。

不同之處在於,“採訪連環殺手”時,我們能看到連環殺手的模樣,他們的肢體行為、面部表情和情緒。但是在這場戲中,這些都是不能被看到的。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只剩一個輪廓的凱文

那要如何失去這些的情況下,仍然讓觀眾完全被吸入倖存者凱文的故事中?首先是倖存者凱文口述的情感要足夠豐富飽滿,顫抖、不安、恐懼、焦慮、緊張、羞愧等等,全部要靠這個演員通過其念臺詞的能力展現出來;其次是前排兩個探員對倖存者凱文故事的“反應鏡頭”,聆聽、疑惑、震驚、同情等等,都需要通過很細微的面部表情展示出來;

然後,要有一個希區柯克式的懸念,就是車裡那把放在後座的槍,一開始比爾·坦奇會擔心安全問題,因為另一個探員說凱文情緒不穩定,另一個探員說,不用擔心,而當凱文在後座坐下,芬奇的鏡頭讓凱文坐在了槍的下方,暗示了潛在的危險。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而這種潛在危險性的驚悚不安感又是通過火車音效來發酵的。

上面提到這場戲是發生在一個停車樓中,樓層還挺高。但是從倖存者凱文出現的第一個鏡頭開始,我們就一直斷斷續續的能聽到轟隆隆的火車聲。鐵軌在哪裡?火車在哪裡?我們由始至終都沒見到。但是火車的轟隆聲,就像整場戲的“配樂”,增加了一種導致心跳加速焦慮不安的氣氛。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的倖存者凱文

而不管是倖存者凱文,還是凱文口述的回憶,亦或是火車,我們作為觀眾,都是“只聞其聲”,聽得到,但看不到。在恐怖片的製作教科書中,經常會提到——

“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因為對於人類來說,最大的恐懼是未知,是我們自己大腦對未知的想象。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本文無劇透,請放心食用

網飛出品的罪案劇《心靈獵人》在上週末上線了第二季,我跟很多劇迷朋友一樣第一時間把九集一口氣看完了。2017年的時候第一季大火,主要還是因為監製是大衛·芬奇,而且他還親自導演了開頭兩集和最後一集。第二季也一樣,前三集和最後一集都是他執導的,中段導演分別是《神槍手之死》《溫柔殺戮》的安德魯·多米尼克,以及執導過《紙牌屋》《國土安全》《守望塵世》的美劇導演Carl Franklin。

第二季全九集看下來會覺得很意外,因為相比較第一季,第二季作出了很大的變動。最明顯的就是“主角”的轉移,第一季的頭號男主顯然是喬納森·格羅夫飾演的霍頓·福特,而到了第二季這個角色“退居二線”,把頭號男主的位置讓給了搭檔比爾·坦奇。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第二季海報將比爾·坦奇放在了中心位置,暗示了主角的轉移

另一個巨大變動發生在後半季,當亞特蘭大案件逐漸浮出水面後,整部劇的敘事重心都轉移到了這個案件上。

所以有不少劇迷朋友都覺得奇怪,為什麼會發生這種轉移?為什麼這部劇最特別的“對話連環殺手”在後半季就沒有了?感覺第二季敘事結構也因此失衡,核心偏離,主題模糊等等。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對話連環殺手

不過大家可以仔細想想看,的確“對話連環殺手”在後半季看似缺失,但核心並沒有變。“對話殺人犯”的目的不是讓觀眾看劇組卡司來的演員跟著名殺人犯原型有多像,真正的核心是讓觀眾去“聽”這些連環殺人犯的“口述故事”,核心是語言,是回憶,是故事。或者用該劇最經常提到的詞來說,是“側寫”(Profile)。而第二季從頭到尾,從主線到支線,通通都是關於“側寫”,這跟第一季是一模一樣的。

第二季有一場戲,可以成為整部劇的“代表”,或者說,就是該劇的一次“側寫”,無論是其形式上的特點,核心主題還是拍攝方式。當然更重要的是,這場戲讓我們看到了大衛·芬奇有多麼牛逼,以至於第二季上線幾天以來,這場戲已經被無數影迷和媒體拿出來稱讚表揚了。

但關於這場戲我們後文再詳聊。

回想每集開頭那個連環殺手,從第一季第一集開始,一直到第二季最後一集,每集開頭那麼一小段,拼湊出了一個連環殺手的“自我養成”全過程。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每一集開頭的“變態養成”過程

這些片頭的目的看似是為了“挖坑”,於是很多劇迷對劇情產生期待結果最後又失望落空。但其實這些片頭並不是“坑”,它們就是側寫,它們在告訴觀眾,一個看似再普通不過的路人,或許將會變成、正在變成甚至已經變成一個變態殺人魔。

所以當我看到豆瓣短評裡面有熱評在抱怨第二季比爾·坦奇家庭抓馬那條故事線無聊的時候,會想要用文字去為這條故事線辯護。這條故事線緊扣“側寫”的核心,比爾·坦奇家庭的遭遇讓我們對其兒子的未來產生了最壞的想象,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比爾·坦奇家庭故事線中像極了連環殺手童年的兒子

從而讓我們跟比爾·坦奇一起從情緒上產生焦慮感。這個其實跟第一季是一樣的,當時劇集不斷暗示我們,任何一個角色都有可能成為連環殺手,甚至主角霍頓·福特都越看越像“潛力股”。

而比爾·坦奇家庭故事線的焦慮感,又延續到了後半季亞特蘭大案件。當屍體不斷浮現,受害者從11人不斷增加到了29人,這個過程中沒有線索沒有嫌疑人沒有證人,劇集呈現出來的焦慮感讓我想起了奉俊昊的《殺人回憶》,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第二季亞特蘭大案的絕望和焦慮類似於《殺人回憶》

當廢材警察們束手無策時,電臺響起了那首歌,窗外又開始下雨,又將有人被殺的那種絕望和無力感。這種焦慮貫穿了《心靈獵人》第二季後半季,而主角和觀眾們在這絕望中唯一能抓住的希望稻草,就是“側寫”。因此整個亞特蘭大案件都是關於“側寫”,關於霍頓·福特如何去定義和描述一個隱形人,更深一層是這種“側寫”機制的盲目性所造成的後果。

就像那個黑人探員問霍頓·福特,對殺人犯的側寫有那麼多元素,年齡、性別、種族、職業、家庭等等,這些元素有沒有輕重之分,有沒有哪一個更具有決定性?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霍頓·福特當時沒有回答出來,但黑人探員以及我們觀眾都清楚答案,因為霍頓·福特在後半季不斷重複的不是殺人犯應該多少歲,或者殺人犯應該出自什麼樣的家庭,而是殺人犯“肯定是黑人”,這是在沒有確切證據下,只憑借側寫推斷出來的種族劃分。而這樣的種族問題又跟整個亞特蘭大案件的歷史背景是緊密相連的。

所以《心靈獵人》第二季有其敘事結構上的邏輯,前半季是整個小組如何得到助力並接觸到像曼森那樣級別的連環殺手,總結出了更多不同殺人犯心理行為的類別,後半季則是將前半季的結論用於實踐,並且揭露出霍頓·福特因為有了高層後盾而展現出的自信是如何變成了一種盲目。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對話臭名昭著的曼森

但是真正讓《心靈獵人》如此特別的,並不是其關於“側寫”的故事題材,而是它對待暴力對待人性黑暗時的表現形式,仍然是“側寫”式的。

這是《心靈獵人》跟其它罪案懸疑劇最不一樣最獨特之處。

這就要說到我上面提到的,第二季中這場大衛芬奇執導的戲。整場戲總共八分鐘整,一秒不差,講述探員比爾·坦奇調查連環殺手BTK的背景時,發現有一個人儘管面部中了三槍,但從BTK手中倖存了下來,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於是比爾·坦奇聯繫到當地警探朋友,找來這個倖存者凱文,向他詢問關於BTK作案的細節。

整場戲的場景是一個從構圖上被壓縮的停車樓中,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被壓縮的停車樓空間

而整段戲幾乎全部是封閉的車內戲,比爾·坦奇和當地警探坐在前排,倖存者凱文坐在後排。因為倖存者凱文面部中過三槍,肯定有很嚴重的傷痕甚至面部破損,所以他不希望被陌生人盯著看。於是整個訊問過程比爾·坦奇只能直視前方。

這場戲要展現BTK給倖存者凱文帶來的惡夢般的回憶,所以從情緒上要做得驚悚壓抑,那麼導演技巧的難度也就來了:

因為觀眾是比爾·坦奇的視角,如果比爾·坦奇看不到倖存者凱文的臉,那我們觀眾也不應該看到,但是如何在一個如此狹小封閉的空間中來拍攝一場完全由對話甚至自白構成的驚悚戲,而且僅有三個角色中最重要的“描述者”還不能被拍出來,觀眾是看不到他面部表情和情緒的。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我們只能看到前座兩個警探的表情

這一整場戲大衛·芬奇的拍攝方式,如果我們要起個名字的話,就是“側寫”,這場戲的主角是不能被看到的倖存者凱文,觀眾的視角是一動不動目視前方的比爾·坦奇。整場戲的核心就變成了倖存者凱文的語言,故事,和回憶,通過他的描述,帶領比爾·坦奇和我們觀眾進入他的惡夢,這與“採訪連環殺手”的所有戲份完全一致。

不同之處在於,“採訪連環殺手”時,我們能看到連環殺手的模樣,他們的肢體行為、面部表情和情緒。但是在這場戲中,這些都是不能被看到的。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只剩一個輪廓的凱文

那要如何失去這些的情況下,仍然讓觀眾完全被吸入倖存者凱文的故事中?首先是倖存者凱文口述的情感要足夠豐富飽滿,顫抖、不安、恐懼、焦慮、緊張、羞愧等等,全部要靠這個演員通過其念臺詞的能力展現出來;其次是前排兩個探員對倖存者凱文故事的“反應鏡頭”,聆聽、疑惑、震驚、同情等等,都需要通過很細微的面部表情展示出來;

然後,要有一個希區柯克式的懸念,就是車裡那把放在後座的槍,一開始比爾·坦奇會擔心安全問題,因為另一個探員說凱文情緒不穩定,另一個探員說,不用擔心,而當凱文在後座坐下,芬奇的鏡頭讓凱文坐在了槍的下方,暗示了潛在的危險。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而這種潛在危險性的驚悚不安感又是通過火車音效來發酵的。

上面提到這場戲是發生在一個停車樓中,樓層還挺高。但是從倖存者凱文出現的第一個鏡頭開始,我們就一直斷斷續續的能聽到轟隆隆的火車聲。鐵軌在哪裡?火車在哪裡?我們由始至終都沒見到。但是火車的轟隆聲,就像整場戲的“配樂”,增加了一種導致心跳加速焦慮不安的氣氛。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的倖存者凱文

而不管是倖存者凱文,還是凱文口述的回憶,亦或是火車,我們作為觀眾,都是“只聞其聲”,聽得到,但看不到。在恐怖片的製作教科書中,經常會提到——

“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因為對於人類來說,最大的恐懼是未知,是我們自己大腦對未知的想象。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本文無劇透,請放心食用

網飛出品的罪案劇《心靈獵人》在上週末上線了第二季,我跟很多劇迷朋友一樣第一時間把九集一口氣看完了。2017年的時候第一季大火,主要還是因為監製是大衛·芬奇,而且他還親自導演了開頭兩集和最後一集。第二季也一樣,前三集和最後一集都是他執導的,中段導演分別是《神槍手之死》《溫柔殺戮》的安德魯·多米尼克,以及執導過《紙牌屋》《國土安全》《守望塵世》的美劇導演Carl Franklin。

第二季全九集看下來會覺得很意外,因為相比較第一季,第二季作出了很大的變動。最明顯的就是“主角”的轉移,第一季的頭號男主顯然是喬納森·格羅夫飾演的霍頓·福特,而到了第二季這個角色“退居二線”,把頭號男主的位置讓給了搭檔比爾·坦奇。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第二季海報將比爾·坦奇放在了中心位置,暗示了主角的轉移

另一個巨大變動發生在後半季,當亞特蘭大案件逐漸浮出水面後,整部劇的敘事重心都轉移到了這個案件上。

所以有不少劇迷朋友都覺得奇怪,為什麼會發生這種轉移?為什麼這部劇最特別的“對話連環殺手”在後半季就沒有了?感覺第二季敘事結構也因此失衡,核心偏離,主題模糊等等。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對話連環殺手

不過大家可以仔細想想看,的確“對話連環殺手”在後半季看似缺失,但核心並沒有變。“對話殺人犯”的目的不是讓觀眾看劇組卡司來的演員跟著名殺人犯原型有多像,真正的核心是讓觀眾去“聽”這些連環殺人犯的“口述故事”,核心是語言,是回憶,是故事。或者用該劇最經常提到的詞來說,是“側寫”(Profile)。而第二季從頭到尾,從主線到支線,通通都是關於“側寫”,這跟第一季是一模一樣的。

第二季有一場戲,可以成為整部劇的“代表”,或者說,就是該劇的一次“側寫”,無論是其形式上的特點,核心主題還是拍攝方式。當然更重要的是,這場戲讓我們看到了大衛·芬奇有多麼牛逼,以至於第二季上線幾天以來,這場戲已經被無數影迷和媒體拿出來稱讚表揚了。

但關於這場戲我們後文再詳聊。

回想每集開頭那個連環殺手,從第一季第一集開始,一直到第二季最後一集,每集開頭那麼一小段,拼湊出了一個連環殺手的“自我養成”全過程。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每一集開頭的“變態養成”過程

這些片頭的目的看似是為了“挖坑”,於是很多劇迷對劇情產生期待結果最後又失望落空。但其實這些片頭並不是“坑”,它們就是側寫,它們在告訴觀眾,一個看似再普通不過的路人,或許將會變成、正在變成甚至已經變成一個變態殺人魔。

所以當我看到豆瓣短評裡面有熱評在抱怨第二季比爾·坦奇家庭抓馬那條故事線無聊的時候,會想要用文字去為這條故事線辯護。這條故事線緊扣“側寫”的核心,比爾·坦奇家庭的遭遇讓我們對其兒子的未來產生了最壞的想象,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比爾·坦奇家庭故事線中像極了連環殺手童年的兒子

從而讓我們跟比爾·坦奇一起從情緒上產生焦慮感。這個其實跟第一季是一樣的,當時劇集不斷暗示我們,任何一個角色都有可能成為連環殺手,甚至主角霍頓·福特都越看越像“潛力股”。

而比爾·坦奇家庭故事線的焦慮感,又延續到了後半季亞特蘭大案件。當屍體不斷浮現,受害者從11人不斷增加到了29人,這個過程中沒有線索沒有嫌疑人沒有證人,劇集呈現出來的焦慮感讓我想起了奉俊昊的《殺人回憶》,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第二季亞特蘭大案的絕望和焦慮類似於《殺人回憶》

當廢材警察們束手無策時,電臺響起了那首歌,窗外又開始下雨,又將有人被殺的那種絕望和無力感。這種焦慮貫穿了《心靈獵人》第二季後半季,而主角和觀眾們在這絕望中唯一能抓住的希望稻草,就是“側寫”。因此整個亞特蘭大案件都是關於“側寫”,關於霍頓·福特如何去定義和描述一個隱形人,更深一層是這種“側寫”機制的盲目性所造成的後果。

就像那個黑人探員問霍頓·福特,對殺人犯的側寫有那麼多元素,年齡、性別、種族、職業、家庭等等,這些元素有沒有輕重之分,有沒有哪一個更具有決定性?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霍頓·福特當時沒有回答出來,但黑人探員以及我們觀眾都清楚答案,因為霍頓·福特在後半季不斷重複的不是殺人犯應該多少歲,或者殺人犯應該出自什麼樣的家庭,而是殺人犯“肯定是黑人”,這是在沒有確切證據下,只憑借側寫推斷出來的種族劃分。而這樣的種族問題又跟整個亞特蘭大案件的歷史背景是緊密相連的。

所以《心靈獵人》第二季有其敘事結構上的邏輯,前半季是整個小組如何得到助力並接觸到像曼森那樣級別的連環殺手,總結出了更多不同殺人犯心理行為的類別,後半季則是將前半季的結論用於實踐,並且揭露出霍頓·福特因為有了高層後盾而展現出的自信是如何變成了一種盲目。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對話臭名昭著的曼森

但是真正讓《心靈獵人》如此特別的,並不是其關於“側寫”的故事題材,而是它對待暴力對待人性黑暗時的表現形式,仍然是“側寫”式的。

這是《心靈獵人》跟其它罪案懸疑劇最不一樣最獨特之處。

這就要說到我上面提到的,第二季中這場大衛芬奇執導的戲。整場戲總共八分鐘整,一秒不差,講述探員比爾·坦奇調查連環殺手BTK的背景時,發現有一個人儘管面部中了三槍,但從BTK手中倖存了下來,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於是比爾·坦奇聯繫到當地警探朋友,找來這個倖存者凱文,向他詢問關於BTK作案的細節。

整場戲的場景是一個從構圖上被壓縮的停車樓中,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被壓縮的停車樓空間

而整段戲幾乎全部是封閉的車內戲,比爾·坦奇和當地警探坐在前排,倖存者凱文坐在後排。因為倖存者凱文面部中過三槍,肯定有很嚴重的傷痕甚至面部破損,所以他不希望被陌生人盯著看。於是整個訊問過程比爾·坦奇只能直視前方。

這場戲要展現BTK給倖存者凱文帶來的惡夢般的回憶,所以從情緒上要做得驚悚壓抑,那麼導演技巧的難度也就來了:

因為觀眾是比爾·坦奇的視角,如果比爾·坦奇看不到倖存者凱文的臉,那我們觀眾也不應該看到,但是如何在一個如此狹小封閉的空間中來拍攝一場完全由對話甚至自白構成的驚悚戲,而且僅有三個角色中最重要的“描述者”還不能被拍出來,觀眾是看不到他面部表情和情緒的。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我們只能看到前座兩個警探的表情

這一整場戲大衛·芬奇的拍攝方式,如果我們要起個名字的話,就是“側寫”,這場戲的主角是不能被看到的倖存者凱文,觀眾的視角是一動不動目視前方的比爾·坦奇。整場戲的核心就變成了倖存者凱文的語言,故事,和回憶,通過他的描述,帶領比爾·坦奇和我們觀眾進入他的惡夢,這與“採訪連環殺手”的所有戲份完全一致。

不同之處在於,“採訪連環殺手”時,我們能看到連環殺手的模樣,他們的肢體行為、面部表情和情緒。但是在這場戲中,這些都是不能被看到的。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只剩一個輪廓的凱文

那要如何失去這些的情況下,仍然讓觀眾完全被吸入倖存者凱文的故事中?首先是倖存者凱文口述的情感要足夠豐富飽滿,顫抖、不安、恐懼、焦慮、緊張、羞愧等等,全部要靠這個演員通過其念臺詞的能力展現出來;其次是前排兩個探員對倖存者凱文故事的“反應鏡頭”,聆聽、疑惑、震驚、同情等等,都需要通過很細微的面部表情展示出來;

然後,要有一個希區柯克式的懸念,就是車裡那把放在後座的槍,一開始比爾·坦奇會擔心安全問題,因為另一個探員說凱文情緒不穩定,另一個探員說,不用擔心,而當凱文在後座坐下,芬奇的鏡頭讓凱文坐在了槍的下方,暗示了潛在的危險。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而這種潛在危險性的驚悚不安感又是通過火車音效來發酵的。

上面提到這場戲是發生在一個停車樓中,樓層還挺高。但是從倖存者凱文出現的第一個鏡頭開始,我們就一直斷斷續續的能聽到轟隆隆的火車聲。鐵軌在哪裡?火車在哪裡?我們由始至終都沒見到。但是火車的轟隆聲,就像整場戲的“配樂”,增加了一種導致心跳加速焦慮不安的氣氛。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的倖存者凱文

而不管是倖存者凱文,還是凱文口述的回憶,亦或是火車,我們作為觀眾,都是“只聞其聲”,聽得到,但看不到。在恐怖片的製作教科書中,經常會提到——

“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因為對於人類來說,最大的恐懼是未知,是我們自己大腦對未知的想象。

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一部真的神劇裡,觀眾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看不到的,才是最可怕的

這也是為什麼我說芬奇的這場戲,是整部劇的代表。從拍攝手法上來說,是側寫式的;從敘事角度來說,是側寫式的;從劇作層面來說,也是側寫式的。

《心靈獵人》從來不讓我們直視犯罪現場的血腥殘暴,從來不還原觸目驚心的殺人過程。它通過角色的口述和語言,把所有的暴力和恐怖都還給觀眾的想象,就像文學一樣,讓我們的大腦發揮其想象力。

在第二季後半段的“亞特蘭大案件”中,這種側寫方式放大了我們的焦慮,我們跟主角一起在絕望的黑暗中摸索,但是因為側寫,我們腦中始終都會有一個模糊的人樣,我們看不清他的長相,但似乎又有大致的輪廓。

這個人可能是長大後的比爾·坦奇之子,可能是崩潰後的霍頓·福特。

這個人可能是跟我們擦肩而過的任何一個人。

而這就是《心靈獵人》真正的核心,側寫的模糊性導致在真相大白遊戲結束之前,我們只能聽說黑暗,但卻看不到黑暗本身,而這才是最可怕的。

本文為作者 陀螺電影 分享,影視工業網鼓勵從業者分享原創內容,影視工業網不會對原創文章作任何編輯!如作者有特別標註,請按作者說明轉載,如無說明,則轉載此文章須經得作者同意,並請附上出處(影視工業網)及本頁鏈接。原文鏈接 https://107cine.com/stream/114523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