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華中華南區域氣象中心工作會在廣西召開

大氣科學 大數據 人工智能 攝影 中國氣象局 2017-05-19

中國氣象報記者黃姿娜 通訊員潘漢海 韋堅 周冬靜 何家紅報道5月17日,2017年華中、華南區域氣象中心工作會議在南寧召開。中國氣象局副局長矯梅燕出席會議並強調,要圍繞智慧氣象和智能預報,著力推進科技人才支撐和技術創新,提升區域預報模式水平,推進氣象信息化和大數據應用建設,持續推進區域氣象業務現代化。

矯梅燕充分肯定區域中心以區域預報模式和信息化為重點的氣象現代化建設取得的進展。她要求,區域中心及各省(區)要保持發展勢頭,持續推進區域氣象業務現代化建設。要加強核心技術攻關,提升區域模式發展水平;要聚焦區域模式物理過程改進、資料同化技術等關鍵問題,不斷提升區域模式應用能力;要依託數值預報模式,發展智能網格預報的應用技術,要通過改進預報業務流程支撐智能預報業務的發展;要以大數據為核心,推動氣象信息技術的發展,要結合實際需求,謀劃研究大數據在省級的有效應用。要總結經驗,進一步有效發揮區域中心的作用,要通過多種方式進一步探索拓寬區域交流合作的有效模式,探討在機制創新、開放合作、成果共享等方面打造區域開放性、眾創性平臺,圍繞共性問題形成科研開發聯合體,帶動各省氣象業務現代化能力提升。

矯梅燕強調,要面向智慧氣象,著力氣象科技人才和技術創新工作。要在新形勢下,認真謀劃梳理總結省級氣象部門科研攻關重點方向。要緊跟社會信息技術的發展步伐,圍繞未來智能預報、智慧氣象發展,提升人工智能技術和大數據應用等方面的科研開發能力。圍繞科研發展需求,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培養科研團隊。要注重建立和創新政策機制,激勵科技創新和人才隊伍成長。

針對抓好汛期氣象服務工作,矯梅燕要求,要繃緊責任這根弦,強化風險意識,突發性災害要及時監測,及時預警,及時應對;要把握好汛期氣象服務的關鍵環節,特別要做好突發性災害短臨預警和重大災害性天氣、重大天氣轉折過程的精準預報服務,加強預警信息的有效傳播,利用新手段新平臺擴大預警信息覆蓋面;要加強督促檢查,發現問題及時通報。

會議回顧總結了華中、華南區域氣象中心及區域各省(區)氣象局在信息化建設、大數據應用及區域預報模式應用等方面的工作進展和成果,明確了2017年工作任務和安排。與會人員圍繞提高區域預報模式質量、氣象信息化的科技人才支撐、發展智慧氣象業務、大數據多元融合應用等進行了研討。中國氣象局預報與網絡司,氣象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華中、華南區域各省(區)氣象局主要負責人和分管領導等參加會議。廣西壯族自治區氣象局局長劉家清致辭。

2017年華中華南區域氣象中心工作會在廣西召開

矯梅燕在扶綏縣氣象局調研指導。周冬靜 攝影

5月17至18日,矯梅燕還到廣西壯族自治區氣象局、崇左市氣象局、扶綏縣氣象局和“甜蜜之光”甘蔗氣象服務示範基地等地,圍繞廣西智能網格預報業務建設、基層防災減災服務、特色為農氣象服務等工作開展調研。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