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五丨財神呦 恭賀黑虎大將軍(趙公元帥)聖誕

趙公元帥,姓趙名朗,字公明,終南山人氏。自秦時避世山中,虔誠修道。漢代第一代張天師張道陵入鶴鳴山修道時,收其為徒,並使其騎黑虎,守護丹室。天師煉丹功成,分丹使趙公明食之,遂能變化無窮,形似天師。張天師命其守護玄壇,因此道教尊為“正一玄壇元帥”,又稱其為趙玄壇。在民間所供奉的趙公明畫像中可見其黑麵濃須,身著戰袍,頭戴鐵冠手執鞭,形象威猛,坐騎黑虎,故又稱“黑虎玄壇”。


天尊聖號

趙公明元帥,又稱正一財神、玄壇真君、趙公元帥等,居督財府、神霄玉府,道教尊為“上清金輪院正一玄壇趙天君”、“黑虎玄壇趙公明元帥”、“玄化財神天尊”、“萬類克成天尊”、“威靈顯化天尊”等。

趙公元帥是五路財神首領,大名鼎鼎的“武財神”,全稱“正一龍虎玄壇真君”或號“扶天廣聖如意真君”,是中國最知名的財神爺。

三月十五丨財神呦 恭賀黑虎大將軍(趙公元帥)聖誕


形象:

形象常為“鐵色面,圓眼,黑鬍鬚。戴鐵襆頭,黃抹額,披金甲,阜罩袍,綠靴,右手執二十四節鐵鞭,左手執鐵索,有黑虎隨身。”

三月十五丨財神呦 恭賀黑虎大將軍(趙公元帥)聖誕


祂策役三界巡察五方,鎮邪祈福買賣求財無求不應

趙公明元帥部下兵將甚眾,有八王猛將、六毒大神、五方雷神、五方猖兵、二十八將、和合二將、水火二將等。凡驅雷役電、呼風喚雨、除瘟剪祟、保病禳災,皆可主持運行。官司冤案,亦能為解釋。市場公平買賣,誠信求財,利益和合,但至公至正,禱之無不如意。可見其神司職務甚多,主管財富、和合利益僅為一職,所以民間常將其神像貼於門上,作為門神,鎮邪祈福。

三月十五丨財神呦 恭賀黑虎大將軍(趙公元帥)聖誕


魏晉道書《女青鬼律》卷六曰:“東方青炁鬼主姓劉,名元達。領萬鬼,行惡風之病。南方赤炁鬼主姓張,名元伯。領萬鬼,行熱毒之病。西方白炁鬼主姓趙,名公明。領萬鬼,行注炁之病。北方炁炁鬼主姓鍾,名士季。領萬鬼,行惡毒霍亂心腹絞痛之病。中央黃炁鬼主姓史,名文業。領萬鬼,行惡瘡癱腫之病。右五方鬼主,諸欲著名生錄為種民者,按此文書,隨病呼之,知領鬼姓名,病即差矣。人人各寫一通,系身讀之,令罹災害皆消。”可見此時趙公明元帥還是五方鬼主之一。

隋唐時《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記五位瘟神:隋開皇十一年(591)有五瘟神見……白袍之秋瘟神是趙公明元帥。是歲大瘟,帝乃立祠,封為將軍。並言:“趙公明元帥得道於終南山,被尊為道家大神,屬威猛將吏。……被授正一玄壇元帥……驅雷役電於宇宙,呼風喚雨於乾坤……”。

《道法會元》卷二百三十二載:“元帥姓趙名朗,一名昶,字公明,終南山人。秦時避世山中,精修至道,功行圓滿,被玉帝旨,召為神霄副帥。按元帥乃皓庭霄度天慧覺昏梵炁化生,其位在乾,金合水炁之象也。其服色,頭戴鐵冠,手執鐵鞭者,金遘水炁也。”“元帥上奉天門之令,策役三界,巡察五方,提點九州,為直殿大將軍,北極侍御史。逮漢祖天師修錬大丹,飛神奏帝,請威猛神吏為之守護,由是元帥上奏玉旨,充正一玄壇元帥。”


三月十五丨財神呦 恭賀黑虎大將軍(趙公元帥)聖誕

天尊寶誥

玄壇趙大元帥寶誥

至心皈命禮。

位列玄壇。金輪如意。黑虎吼時。天下妖魔皆喪膽。金鞭起處。世間邪魅悉潛形。受命玉帝。管理財源。統帥雷部。號令瘟火。賞善罰惡。至公至正。大悲大願。巡查壇院。玄壇趙天君。掌理天下財源。督財府中大元帥。玄化財神天尊。


志心皈命禮。

神霄玉府,梵炁瑤宮。收金丹而避秦,持玉錄而寵命。身騎黑虎,手持銀鞭。驅雷掣電,斬鬼除妖。位列西壇,體用水金開道法;職司北極,鎮降龍虎顯神通。部領百員宿將,三界策役;權司五雷六纛,九州島島提點。德容懺悔,賞罰分均。大悲大願,大聖大威。上清金輪院,正一玄壇趙天君。


志心皈命禮。

靈通丕演,聖德昭彰。凝形於大梵之初,顯化乎無窮之世。持鞭提索,馭虎降魔。飛行三界鬼神驚,呼吸一聲天地振。威光景朗,無願而弗從;玄鑑靈明,有求而皆應。救生靈疾苦,保家國安寧。讚揚道法以無窮,壇鎮玄風於水劫。大悲大願,大聖大慈。扶天廣聖,如意沖和大神君。


志心皈命禮。

高上神霄,雷霆都督使。玉殿捲簾上將軍,中宮金輪都總管。太乙救苦天尊旨,三天門下都城隍。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回凶作吉,散禍消災。正一玄壇,闡教天將。如意執法趙公明元帥,威靈顯化天尊。

志心稱念玄化財神天尊,不可思議功德。

注:

《道德經》有,“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簡單來說“助人者,人恆助之;佈施者,會有成倍的回報”。所以,道門奉行“道人寧施人,勿為人所施”的教戒,主張“我耕我食,我蠶我衣”。《太上洞玄靈寶智慧罪根上品大戒經》也告誡世人:“與人君言,則惠於國;……與野人言,則勸於農。”

道教以力耕自養、利物濟世為修行規範。農道合修的傳統在道門中一脈相承,至今很多道觀仍然保持著,甚至有些道觀的道長在農學領域還頗有研究和建樹。例如,四川青城山、陝西龍門洞等近現代以來,就一直保持著農道合修的傳統。

所以,拜財神的目的並不是憑空得到財神爺多少財富,更重要地學習財神的精神,替天行道,代天宣化,啟迪世人,取財有道。每位財神在道教中無不是道德的顯化,道人的“寧施人勿為人所施”的教戒,正是道教徒奉行修道行為世範的精神所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