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除山是綿竹早期道教開創地之一,此地建有無極觀歷史悠久

道教 張道陵 嘉慶 清朝 佛教 人間煙火孰知味 2018-12-15
庚除山是綿竹早期道教開創地之一,此地建有無極觀歷史悠久

庚除山是綿竹早期道教開創地之一。東漢順帝(126至144年)間,張陵創立五斗米道,漢安二十四年(143年)發展為二十四治,其治地大多在今之四川,漢綿竹佔其治地有四,庚除山為治地之六。爾後,遂建有無極觀。

庚除山是綿竹早期道教開創地之一,此地建有無極觀歷史悠久

圖注:張道陵

庚除山

《四川通志》載:“庚除山在綿竹縣城東北四十里。”以古今交通道路的變遷,里程計算故有差異。又云:“無極觀與庚除山相連。”庚除山突起於一派平川的綿遠河東北岸,今綿遠鎮瓦窯村、山乾村地面。東北山麓連接今安州區金光村一帶,狀如二龍搶寶,二龍身尾朝兩路擺去;一走東北,經安州區永興而接烏龍晒甲,金雁橋、羅江而接連鹿頭山(白馬關)再折南向中江而去;一走正東,經隆興,略坪、黃許、旌陽區,折南連廣漢連山,向趙鎮沱江口而去,形成綿水之河套。

庚除山是綿竹早期道教開創地之一,此地建有無極觀歷史悠久

圖注:黃許鎮上庸長闕

綿遠河,古稱綿水,為沱江上游之源。綿竹縣故城黃許鎮,因地濱綿水,有要津所在,於漢高祖六年(前201年)設置綿竹縣,位列廣漢郡所屬十三縣之五,由都尉治之。是時,境外鹿頭關(今白馬關)銜連庚除山而綿水,成為蜀川屏障,當秦塞之要衝,扼陰平道通涪城(今綿陽),蜀郡去路之咽喉。約轄有今綿竹、旌陽區、羅江區、安州區西部、中江北部地。綿竹不僅是古戰場逐鹿之地,又是道教治地傳教之所。今遵道鎮的鹿堂山,九龍鎮的秦中山,安州區羅浮山(漢代安縣西部屬綿竹,東部屬涪縣),今綿遠鎮的庚除山,都是張陵五斗米道的傳教治地。

庚除山是綿竹早期道教開創地之一,此地建有無極觀歷史悠久

圖注:張天師

《綿竹縣誌》雲:“西漢武帝時(前140-88年)庚除山有龐女修道九十日,嚴君平令褒女來迎,遂白日飛昇。武帝聞異,赦邑令于山建祠,是為仙女洞。”邑人趙敦彝詩曰:

為考庚除化,龐姑事尚傳。漢朝真好道,女子亦登仙。

五利皆誅矣,崇祠復煥然。至今悲武帝,長臥茂陵煙。

東漢順帝(126-144年)時,張陵在綿竹庚除山、羅浮山、鹿堂山、秦中山等地創五斗米道,於漢安二十四年(143)發展為二十四治。《太平寰宇記》雲:“庚除治,即張道陵二十四化之一也。”

漢綿竹庚除山、羅浮山及西北沿山一帶為該教的重要傳授之地,教民頗多,導致漢靈帝中平五年(188年),綿竹馬相、趙祇起義,自稱“黃巾”,發動了聲勢浩大的起義運動,殺綿竹縣令李升,益州刺史晞儉,馬相自稱天子。劉焉出領益州牧,徙州治於綿竹,把起義軍鎮壓了下去,而張陵之孫張魯卻在漢中建立起政教合一的農民政權達三十年之久。

庚除山是綿竹早期道教開創地之一,此地建有無極觀歷史悠久

圖注:張魯劇照

建安二十年(215),張魯降曹。五斗米道後轉入祕密活動,南北朝時又分為北、南天師道。北天師道吸收儒家“佐國扶民”思想;南天師道吸收佛教思想。唐、宋以後,南北天師道又與上清、靈寶等道派合流,元代演變成“正一道”。因此,庚除山的無極觀也就隨著此道派的興衰變異應運而生。

《四川通志》《綿竹縣誌》雲:“此處為張道陵煉丹處,有煉丹臺、煉丹亭、養生臺、鴛鴦池、夜月橋。”庚除山東坡約有一分地左右,常年溼漉,傳為神仙田。山腰有金洞子,山麓金溪環繞,山上松樹森林,香菸繚繞,晨鼓陣陣,晚鐘聲聲,宛如世外仙境。

無極觀

唐、宋以來,人民生活有著較長的安定間隙,道教、佛教得以開拓發展。《縣誌》載:唐建祥符寺,復於宋祥符年間(1008-1016)重修。唐末五代道士杜先庭《洞天福地記》將天下的名山勝地分為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綿竹列為六十四福地。可見道教已從東漢末的二十四個治地,擴展成遍佈全國以州、縣為勝地的盛況。

庚除山是綿竹早期道教開創地之一,此地建有無極觀歷史悠久

圖注:道士

庚除山的無極觀,也有可能修建於唐時。《太平寰宇記》載曰:“庚除山,即張道陵二十四化之一也。有二石室,宋初有霽雲子入洞中,見樓臺金碧,門者呵止之曰,‘子凡骨,可亟去,不然及禍!因出,後再至、遂迷故道”。據當地傳聞,原觀址很可能在今富新鎮至綿遠鎮河上岸處,山門在今公路左側之葉家花園,觀背向右延伸而連庚除山,故《四川通志》原載:無極觀與庚除山相連。當時傳聞,以無極觀為中心形成的寺廟群,大的殿堂有四十八幢之多;大小殿堂為一百零八幢,和尚揹著被蓋進香,以備晚上不得歸,在此掛單。這與宋《太平寰宇記》所記:“見樓堂金碧,後再至遂迷故道”,似相吻合,可能毀於明末兵燹。1950年,葉家花園尚有琉璃筒瓦的瓦片、瓦礫發觀。

一千多年前,這裡已出現了大的集鎮,據宋《元豐九域志》記載:“北宋仁宗至神宗年間(1023-1085)為綿竹所轄五鎮之一,名曰石碑鎮。1966年前後,今綿遠鎮瓦窯村二組公路邊挖抽水機井時,曾出土石碑鎮之石牌。清康熙丁酉(1717)邑令陸箕永修築決口記雲:“丁酉歲夏,雨既彌月不止,秋霖繼之,河水泛漲,決龔家堰而入,歷中興場直走羅江而下,油油禾黍之區都成巨浸,居民室宇,拉雜奔騰,不惟綿邑,即安彰之民鹹蒙其害,此七月望夜之事也。二十七日,觀中興場則水勢渺彌,湍急如箭,穿牆入室,挾新河而走,如萬馬奔趨。”至此,原“無極觀”遺址也就蕩然無存。

庚除山是綿竹早期道教開創地之一,此地建有無極觀歷史悠久

圖注:道觀

故這一帶在1958年的改田改土中,三、四尺深,遍為大石,顯系舊河床所在。石碑鎮亦遭洗劫,乃東移今址建鎮,鎮仍原名。清乾隆《安縣縣誌》雲:“境西接綿竹之石碑鎮”。清雍正十年(1732)仍於原地修建無極觀。嘉慶六年(1801)《綿竹縣誌》:“綿江河大漲,經牛鼻石溢流成河,直抵羅江,壞田無數。”無極觀再次被毀。嘉慶十六年(1811)於庚除山頂重建無極觀。

嘉慶十八年(1813)《綿竹縣誌》:鎮已易名河壩場。安綿兩縣以場分界,道光二十三年(1843)僧直瑞再度重修。民國二十九年(1940)綿竹設綿遠鄉,以拱橋心為界,庚除山仍屬綿遠鄉。《縣誌》載:“山門口有青槓樹一株,大可十數圍,高五丈餘。”至此,觀址無變。1950年初,山門口已變成兩株四人圍抱的青槓樹,觀仍留有廟牆遺痕可辨。

是時,無極觀的殿堂是:進山門為靈官樓,樓背為萬年臺,正對頭幢殿中塑千手觀音神像,背殿為護法韋馱神像,左側殿為老君殿,右側為無極大仙殿,二十四位諸仙分列兩側殿;二幢正殿前為大鐵鐘兩口,殿中供奉鑄鐵東嶽菩薩神像,高二丈一尺八寸,其側殿有雞足神、吳二爺、牛頭,馬面等塑像。觀內塑像,全為金身。

庚除山是綿竹早期道教開創地之一,此地建有無極觀歷史悠久

圖注:道觀

清至民國,觀住和尚,觀後有青松廟,住道士。至此,無極觀及庚除山,仙女洞等諸遺蹟,共為一處。無極觀原為道家治地,“無極”二字,有可能取義於老子:“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唐、宋以後,道教不僅吸收了佛教思想,且各道派又互相溶合,無極觀所列神像,可為佐證。(趙立品/文,圖片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