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陪葬品之陶硃書魂瓶,細看道教思想對東漢墓葬文化的影響'

"

大家好,歡迎來到圓桌曆史。本片文章跟大家分享“陶硃書魂瓶”的故事,以及它背後所代表的道教發展軌跡。

  • 陶硃書魂瓶

在山西運城博物館內,館藏著一個距今1800多年的陶瓶。不同於普通的古代陶瓶,該陶瓶在外部的瓶身上留有硃砂書寫的文字,這些文字經後世學者研究考證後,確認為古代道士書寫的“鎮墓文”與“符籙”。由此學界將這類器物稱為“鎮墓瓶”或者“陶硃書魂瓶”,以下統稱為鎮墓瓶 。運城博物館所展出的這個鎮墓瓶,出土於1993年,出土地點為:山西省臨猗縣東張鄉街西村,年代所屬為:東漢延熹九年(公元166年)。

"

大家好,歡迎來到圓桌曆史。本片文章跟大家分享“陶硃書魂瓶”的故事,以及它背後所代表的道教發展軌跡。

  • 陶硃書魂瓶

在山西運城博物館內,館藏著一個距今1800多年的陶瓶。不同於普通的古代陶瓶,該陶瓶在外部的瓶身上留有硃砂書寫的文字,這些文字經後世學者研究考證後,確認為古代道士書寫的“鎮墓文”與“符籙”。由此學界將這類器物稱為“鎮墓瓶”或者“陶硃書魂瓶”,以下統稱為鎮墓瓶 。運城博物館所展出的這個鎮墓瓶,出土於1993年,出土地點為:山西省臨猗縣東張鄉街西村,年代所屬為:東漢延熹九年(公元166年)。

古墓陪葬品之陶硃書魂瓶,細看道教思想對東漢墓葬文化的影響

陶硃書魂瓶-運城博物館

  • 鎮墓瓶材質、尺寸及符文內容

藏於運城博物館的這件鎮墓瓶,材質為:灰陶質,瓶身通高17.7釐米,口徑9釐米,盤口、束頸、折肩、斜直腹、平底。此件文物的主要的研究價值在於瓶身上所寫的符文,全文共96字:

“延熹九年十月丁巳,朔五日辛酉直開,移五部中都二千石,丘丞、墓伯、塚侯、司馬、地下羝羊,令韓袱興塚中前死安,千秋萬歲物(勿)復相求。動伯:生人自有宅舍,死人自有棺槨,生死異處,無與生人相索。填塚雄黃,四時五行可除咎去央(殃),富貴毋(無)極。如律令!”

"

大家好,歡迎來到圓桌曆史。本片文章跟大家分享“陶硃書魂瓶”的故事,以及它背後所代表的道教發展軌跡。

  • 陶硃書魂瓶

在山西運城博物館內,館藏著一個距今1800多年的陶瓶。不同於普通的古代陶瓶,該陶瓶在外部的瓶身上留有硃砂書寫的文字,這些文字經後世學者研究考證後,確認為古代道士書寫的“鎮墓文”與“符籙”。由此學界將這類器物稱為“鎮墓瓶”或者“陶硃書魂瓶”,以下統稱為鎮墓瓶 。運城博物館所展出的這個鎮墓瓶,出土於1993年,出土地點為:山西省臨猗縣東張鄉街西村,年代所屬為:東漢延熹九年(公元166年)。

古墓陪葬品之陶硃書魂瓶,細看道教思想對東漢墓葬文化的影響

陶硃書魂瓶-運城博物館

  • 鎮墓瓶材質、尺寸及符文內容

藏於運城博物館的這件鎮墓瓶,材質為:灰陶質,瓶身通高17.7釐米,口徑9釐米,盤口、束頸、折肩、斜直腹、平底。此件文物的主要的研究價值在於瓶身上所寫的符文,全文共96字:

“延熹九年十月丁巳,朔五日辛酉直開,移五部中都二千石,丘丞、墓伯、塚侯、司馬、地下羝羊,令韓袱興塚中前死安,千秋萬歲物(勿)復相求。動伯:生人自有宅舍,死人自有棺槨,生死異處,無與生人相索。填塚雄黃,四時五行可除咎去央(殃),富貴毋(無)極。如律令!”

古墓陪葬品之陶硃書魂瓶,細看道教思想對東漢墓葬文化的影響

瓶身的符文及符籙

延熹九年即是公元166年。“丘丞、墓伯、塚侯、司馬、地下羝羊”這些所指的都是古代掌管“陰曹地府”的官吏。後面的文字意思就是,告知地府的官吏,墓主人已經死亡,希望他不要在騷擾還在世的生人即“生死異處,無與生人相索“。同時希望死去的人保佑在世的生人消災降福。最後的“如律令”則是道士所畫的符籙。“符”是道教的法器之一,有祛災消惡、逢凶化吉的作用。

鎮墓瓶上的符為當時的道士所作,道士自稱是“天帝”在人間的代理人,道士以“天帝”的名義,通過鎮墓瓶的符文告知“陰曹地府”的官員,墓主人已經死亡,從此陰陽兩隔,人鬼殊途,死人不要再打擾活人的生活。同時,也希望死去的人能夠給在世的活人帶來美好的生活。這就是鎮墓瓶的主要作用。

從其他地方出土的鎮墓瓶來看,有的鎮墓瓶的符文還有為墓主人解除罪過的內容。一般是在鎮墓瓶中放入鉛人、金玉等物品,道士仍以“天帝”名義下令給陰司判官,讓他們解除墓主人的罪惡,瓶中的金玉等物就是賄賂給陰司官員的酬勞。

  • 為什麼用硃砂書寫?又為什麼要做成瓶形

根據統計,所有出土的鎮墓瓶,只要是其中包含符文的內容的,符文都是用硃砂所寫,這是源於道教的一種習慣。根據葛洪的《抱朴子》記載:老君入山符,五符皆為丹書。所以,使用紅色的硃砂書寫符文或者符籙是道教的一種規定或者定製。

至於為什麼古人要把符文寫在瓶身上,有可能是源於遠古時代的“巫術”。有學者探究,早在大汶口文化時代,人們就開始用陶罐作為祭典活動的禮器。在遠古時代,地位較高的人下葬的時,也將原始圖案刻畫在陶罐上,隨死者下葬。根據統計,出土的鎮墓瓶大部分是做成瓶狀,有一些也做成罐狀。所以東漢的鎮墓瓶採用瓶狀,應該也是延續了古代祭典與葬禮中使用陶罐的這種傳統。

"

大家好,歡迎來到圓桌曆史。本片文章跟大家分享“陶硃書魂瓶”的故事,以及它背後所代表的道教發展軌跡。

  • 陶硃書魂瓶

在山西運城博物館內,館藏著一個距今1800多年的陶瓶。不同於普通的古代陶瓶,該陶瓶在外部的瓶身上留有硃砂書寫的文字,這些文字經後世學者研究考證後,確認為古代道士書寫的“鎮墓文”與“符籙”。由此學界將這類器物稱為“鎮墓瓶”或者“陶硃書魂瓶”,以下統稱為鎮墓瓶 。運城博物館所展出的這個鎮墓瓶,出土於1993年,出土地點為:山西省臨猗縣東張鄉街西村,年代所屬為:東漢延熹九年(公元166年)。

古墓陪葬品之陶硃書魂瓶,細看道教思想對東漢墓葬文化的影響

陶硃書魂瓶-運城博物館

  • 鎮墓瓶材質、尺寸及符文內容

藏於運城博物館的這件鎮墓瓶,材質為:灰陶質,瓶身通高17.7釐米,口徑9釐米,盤口、束頸、折肩、斜直腹、平底。此件文物的主要的研究價值在於瓶身上所寫的符文,全文共96字:

“延熹九年十月丁巳,朔五日辛酉直開,移五部中都二千石,丘丞、墓伯、塚侯、司馬、地下羝羊,令韓袱興塚中前死安,千秋萬歲物(勿)復相求。動伯:生人自有宅舍,死人自有棺槨,生死異處,無與生人相索。填塚雄黃,四時五行可除咎去央(殃),富貴毋(無)極。如律令!”

古墓陪葬品之陶硃書魂瓶,細看道教思想對東漢墓葬文化的影響

瓶身的符文及符籙

延熹九年即是公元166年。“丘丞、墓伯、塚侯、司馬、地下羝羊”這些所指的都是古代掌管“陰曹地府”的官吏。後面的文字意思就是,告知地府的官吏,墓主人已經死亡,希望他不要在騷擾還在世的生人即“生死異處,無與生人相索“。同時希望死去的人保佑在世的生人消災降福。最後的“如律令”則是道士所畫的符籙。“符”是道教的法器之一,有祛災消惡、逢凶化吉的作用。

鎮墓瓶上的符為當時的道士所作,道士自稱是“天帝”在人間的代理人,道士以“天帝”的名義,通過鎮墓瓶的符文告知“陰曹地府”的官員,墓主人已經死亡,從此陰陽兩隔,人鬼殊途,死人不要再打擾活人的生活。同時,也希望死去的人能夠給在世的活人帶來美好的生活。這就是鎮墓瓶的主要作用。

從其他地方出土的鎮墓瓶來看,有的鎮墓瓶的符文還有為墓主人解除罪過的內容。一般是在鎮墓瓶中放入鉛人、金玉等物品,道士仍以“天帝”名義下令給陰司判官,讓他們解除墓主人的罪惡,瓶中的金玉等物就是賄賂給陰司官員的酬勞。

  • 為什麼用硃砂書寫?又為什麼要做成瓶形

根據統計,所有出土的鎮墓瓶,只要是其中包含符文的內容的,符文都是用硃砂所寫,這是源於道教的一種習慣。根據葛洪的《抱朴子》記載:老君入山符,五符皆為丹書。所以,使用紅色的硃砂書寫符文或者符籙是道教的一種規定或者定製。

至於為什麼古人要把符文寫在瓶身上,有可能是源於遠古時代的“巫術”。有學者探究,早在大汶口文化時代,人們就開始用陶罐作為祭典活動的禮器。在遠古時代,地位較高的人下葬的時,也將原始圖案刻畫在陶罐上,隨死者下葬。根據統計,出土的鎮墓瓶大部分是做成瓶狀,有一些也做成罐狀。所以東漢的鎮墓瓶採用瓶狀,應該也是延續了古代祭典與葬禮中使用陶罐的這種傳統。

古墓陪葬品之陶硃書魂瓶,細看道教思想對東漢墓葬文化的影響

菱形網紋彩陶壺-大汶口時期-山東博物館

  • 鎮墓瓶與道教的關係

上文我們提到,目前藏於運城博物館的陶硃書魂瓶的瓶身上,有硃砂書寫的鎮墓文以及刻畫的符籙。而這些鎮墓文玉符籙正是當時的道士所作,所以鎮墓瓶也是漢代民眾信仰道教的產物之一。

道家也被稱為“黃老之學”,黃是指黃帝,老是指老子。據說遠古的黃帝是白日飛昇成仙的,古代的神仙方士便以達到黃帝白日飛昇為最高目標。同時道教把老子的《道德經》奉為圭臬,並將老子作為道教的祖師。到東漢之後,道教在民間得到迅猛發展,這一現象,在眾多典籍中可以得到佐證。

根據《三國志》記載,道人宮崇曾向漢順帝和漢桓帝分別進獻過《太平清領書》。據說,該書是宮崇的師傅于吉得到的。于吉不僅在正式中有記載,在我們熟悉的《三國演義》中也有出現。其中提到的《太平清領書》就是道教在東漢集大成的一部經書。有了基本教義與體系之後,道家在中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上至皇帝與達官貴族,下至黎明百姓,均成為道教的教徒。漢桓帝曾經兩次遣使到老子的故鄉立祠,來紀念老子。到了東漢末期,天下災害頻生,百姓痛苦不堪,甚至出現了“民相食”的現象。這種苦難的情況也為道教的發展提供了天然的土壤,為苦難的百姓,提供了心靈的支撐。而張角的太平道也在這時候發展起來,最終成為一個強大的軍事反抗力量。

除了張角的太平道之外,在東漢後期,張陵在巴蜀也創建了五斗米道。因當時入道的人員需要先繳納五斗米,所以被稱為“五斗米道”。張陵的五斗米道源於琅琊的濱海地區,根據陳寅恪先生考證,道教最初的起源就是琅琊地區即今天的山東臨沂。五斗米道在巴蜀地區發展的也很迅速,到張魯這一代,張魯不僅是道教的頭領,也在漢中建立了武裝勢力,形成了一股政教合一的強大力量。後來曹操準備征伐張魯,張魯力所不敵,就率眾投降。曹操為了徹底解除張魯在漢中的勢力,便將漢中的百姓分別遷徙到了長安、洛陽、鄴城等地。這樣反而將五斗米道的信眾分散到了中原各地,加快了道教的推廣。到了東晉之後,孫恩、盧循的起義也是以五斗米道為依託發展起來的。

綜上來說,道教在東漢末期得到迅速傳播,成為了當時主要的宗教信仰。而鎮墓瓶也是在這個大環境下產生的,瓶身上的符文也是深受道教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