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故事·歷史】儋州王五墟:西路咽喉 商業重鎮'

"

編者按:

王五墟在歷史上地處海南西部要塞,被稱為“西路咽喉”。連接山海、溝通漢黎的優越地理位置,為王五墟的商業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自明朝嘉靖年間立墟,王五墟人重視商業,積極奮進,創造了輝煌的商業成績,使王五墟成為海南西部一座歷久不衰的商業重鎮。

"

編者按:

王五墟在歷史上地處海南西部要塞,被稱為“西路咽喉”。連接山海、溝通漢黎的優越地理位置,為王五墟的商業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自明朝嘉靖年間立墟,王五墟人重視商業,積極奮進,創造了輝煌的商業成績,使王五墟成為海南西部一座歷久不衰的商業重鎮。

【儋州故事·歷史】儋州王五墟:西路咽喉 商業重鎮

“儋州有市曰王五”

王五墟位於儋州西北部,距離那大約四十五公里。王五的得名,流傳兩種說法。清末王五拔貢陳有壯在《王五市緣起及進化記》一文中說到,王五後面十里左右的地方曾有東西兩個軍營,官軍往來路過王五,經常在一個叫王五的小販開的店裡停留住宿,久而久之,“王五”也就由人名變成了地名。今天王五坊間有關王五名稱緣由的傳說則是另一個版本:最先來到王五這個地方居住的是黃氏、王氏和伍氏三戶人家,人們遂以“黃伍”作為王五的地名,“黃伍”在後來演變成了“王五”。

王五早在明代已成為墟市。《萬曆儋州志·墟市》記載:“黃五市,在州南二十里,嘉靖間立”。“黃五市”即王五墟,嘉靖是明世宗朱厚熜的年號,時間為1522年至1566年,以此來算,王五立墟的時間至今已有四五百年的歷史。除了寫為“黃五”,王五在歷史上還曾寫成“王武”“黃武”,這些不同的寫法是因在同一個方音上所選文字不同造成的。康熙四十二年(1703)所撰的《敇封護國庇民英烈天后娘娘廟碑記》有“瓊之儋州有市曰王五”一言,此應是王五墟以“王五”的名稱在文獻上第一次出現。

王五墟建立後,閩粵商人接踵而至,鋪戶不斷增加,貿易日趨繁榮。清初,王五墟慢慢形成市頭坊、市尾坊、市中上下行、東頭坊、白石嶺坊、餘慶坊、打鐵坊、麻子頭坊、福安坊、麥坊、大園坊、甘蔗園坊、登第坊等十三個坊,整個墟的聚落格局基本成型。

王五墟逐漸壯大的同時,其文化也獲得長足的發展。乾隆三十九年甲午科(1774)陳鵬考中武舉首開風氣,隨後王五墟人文興起,湧現眾多才俊。宣統元年己酉科(1909),三十一歲的陳有壯考中拔貢,將王五墟的科舉推向又一個高峰。

王五騎樓老街

進入民國後,王五墟繼續穩步向前發展。民國十八年(1929),王五墟迎來了一次影響深遠的市政改良運動,其最重要的成果是修建了一條騎樓街。

騎樓是歐陸建築與東南亞氣候特點相結合的產物,騎樓底層沿街面後退而留出公共人行空間,給過往行人提供遮風避雨的場所。十九世紀,闖南洋的海南華僑將南洋風格的騎樓引進海南,後來騎樓逐漸在海南多地出現。儋州地區的騎樓,修築的時間相對較晚,今天分佈在王五、中和、新英、新州、南豐等地的舊騎樓,都是民國時期的建築。

王五騎樓街,是在原有的街上修建的。原來的街非常窄小,據說只能容牛車通過,街旁的建築物缺少統一規劃,整條街彎曲無序,房子高矮不一,十分不美觀。王五騎樓街在動工之前,由周定江、蔡文雲等人組成的王五改良市政委員會請來了專人進行規劃設計,爾後動員街上有經濟條件的商戶先蓋上騎樓,其他的商戶也要爭取儘早修成騎樓。改良市政委員會的號召得到了商戶們積極響應,大家紛紛拆掉舊房蓋起“下店上宅”的商住騎樓,並都按要求讓出了商鋪前的一些地方以加寬街道。街道兩旁的騎樓修好後,開始在街面上鋪大黑石板,修成了一條堅硬平整的黑石板路。竣工後的王五騎樓街,寬大齊整美觀,非常氣派,是當時儋州地區數一數二的商業街。

騎樓街的建成,促進了王五墟商業更加繁榮,趕集日王五墟上人群熙熙攘攘,熱鬧非凡。民國時期全國很多地方將主要街道命名為有紀念孫中山和三民主義寓意的“中山街”,中山街一時成為了城市繁華街道的代名詞,王五騎樓街名叫中山街,可謂名實相符。騎樓街吸引的人流讓商戶獲益甚豐,很多人說這或許是上天對王五墟人在騎樓街的修築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齊心協力、不計個人得失的團結舉動的回饋。

改革開放後,一批批農村人搬上王五墟,王五墟修建了新的大街,居民區面積擴大了很多。到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百業城、百業城大街和新的農貿市場建起,王五墟的商業中心地帶發生轉移,風光了半個世紀的騎樓街才慢慢失去往日的輝煌。

“東嘉積,西王五”

王五墟的發達商業,人們常用“東嘉積,西王五”一語做評價,此言的意思是說嘉積和王五分別是海南東西部最為繁華的商業之地。所謂“嘉積”即瓊海的嘉積鎮,民間傳說嘉積的地名是因一個叫嘉積的人最早在其地設鋪賣東西而得名,這與王五一名的由來有點相似。嘉積在明代成集市,清初被稱為“瓊崖巨鎮”。

嘉積居於海南東部平原的中心,由於位置重要、交通便利,其成為了瓊東之重鎮。王五墟的地理在過去亦是十分重要,其為儋州境內連接山海、溝通漢黎的一個咽喉之區。民國時期儋州修築多條公路,其中的“王成公路”以王五墟為起點通達大成,“儋珠公路”由新州經過王五墟通向海頭珠江。路通財通,“王成公路”“儋珠公路”的開通,為王五墟的貨物流通提供了更好的條件。王五墟市政改良啟動六年後即民國二十四年(1935)成書的《民國儋縣誌》載:“(王五墟)街市商店一百餘間……蔬菜出產稱為全縣之冠。黎方山貨、海濱魚鹽及各鄉之糖米、雜糧鹹集合交易於此,誠為瓊西交通之一重鎮也。”當時王五墟商業蒸蒸日上景象由此可見一斑。

據王五墟老一輩人回憶,解放後很長一段時間裡,王五墟依然是白馬井、排浦、新州、新英、海頭以及大成等地的貨物集散地。海邊從白馬井至新英一帶的漁民,經常挑著海產品到王五墟來販賣,王五墟周邊那些不靠海的農村在稻穀豐收季節會把稻子送到王五墟賣掉,黎區的木材及獵物等山貨也往往拿到王五墟交易。王五墟上,從食鹽到山珍海味,從針線到布匹,從農具到金銀首飾,從香燭到棺木……各種商品應有盡有,來到王五墟趕集的人,基本上都可以買到自己需要的東西。

時至今日,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儋州各個集鎮漸漸興起,形成多個商業中心,王五墟傳統的商業地位受到了衝擊,不過,儘管如此王五墟依舊是一個充滿活力的集鎮。

講軍話的王五墟人

王五墟在歷史上長期繁榮的商業,是一代又一代講軍話的王五墟人締造的。軍話屬於西南官話桂柳片,是儋州境內的八大方言之一,王五、中和與長坡為儋州最流行軍話的三個墟鎮。

儋州軍話人群的婚喪嫁娶和節慶習俗,獨具自身的一些特點,與儋州其他方言族群有一定的差異。儋州軍話族群的文化中,重商思想是一個很突出的內容。儋州軍話群體歷來有經商的傳統,這從他們的聚居地得到明顯的反映,今天儋州說軍話的地方,不是集鎮或與集鎮相鄰村落,就是曾經成立過集市;他們的民間信仰裡,對主管財源的神明十分信奉,王五墟上文昌宮裡的關公,香火就一直很興旺。

重視商業的王五墟人,非常善於經商,他們的商業嗅覺異常敏銳。就說狗肉、豆腐、粽子這幾樣王五墟人愛吃、在其他地方亦常見到的普通食物,王五墟人卻能將它們打造成熱銷的美食商品。先說狗肉。王五墟人在夏至日有吃狗肉的習俗,他們吃狗肉,為了保持狗肉的原味,殺狗時不放血,此為一種與眾不同的做法,宰殺好的狗肉用花生油和其他配料烹熟,出鍋後肉美骨香,讓人垂涎三尺。精明的王五墟人,大打王五狗肉招牌,將它推向市場,獲得了很好的銷路,現在王五狗肉已經成為儋州一道重要名菜。豆腐是中國百姓的日常菜。王五豆腐以香滑細膩、耐炒不爛著稱。據說王五豆腐具有的這些特點是王五的井水賦予的,用其他地方的井水是無法做成王五豆腐的質量。王五墟人利用此得天獨厚的優勢,佔領了儋州豆腐市場的很大份額。端午節的粽子,王五墟人在原料和工藝上非常講究,就連包粽子的粽葉也細分出“公葉”“母葉”而擇優選用“母葉”。他們用心製作的粽子相當美味,深受大眾歡迎,甚至還遠銷國外。狗肉、豆腐和粽子三種王五美食,是王五墟人的商業才華精彩演繹的典型例子。

中國傳統社會裡,重農抑商思想非常流行。講軍話的王五墟人,打破思想禁錮,逆道而行創造了王五墟輝煌的歷史。可以說如果沒有王五墟人的重商文化,便不會有王五墟如此燦爛的商業成就。(作者陳有濟 編輯樑娥 吳宗績)

"

編者按:

王五墟在歷史上地處海南西部要塞,被稱為“西路咽喉”。連接山海、溝通漢黎的優越地理位置,為王五墟的商業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自明朝嘉靖年間立墟,王五墟人重視商業,積極奮進,創造了輝煌的商業成績,使王五墟成為海南西部一座歷久不衰的商業重鎮。

【儋州故事·歷史】儋州王五墟:西路咽喉 商業重鎮

“儋州有市曰王五”

王五墟位於儋州西北部,距離那大約四十五公里。王五的得名,流傳兩種說法。清末王五拔貢陳有壯在《王五市緣起及進化記》一文中說到,王五後面十里左右的地方曾有東西兩個軍營,官軍往來路過王五,經常在一個叫王五的小販開的店裡停留住宿,久而久之,“王五”也就由人名變成了地名。今天王五坊間有關王五名稱緣由的傳說則是另一個版本:最先來到王五這個地方居住的是黃氏、王氏和伍氏三戶人家,人們遂以“黃伍”作為王五的地名,“黃伍”在後來演變成了“王五”。

王五早在明代已成為墟市。《萬曆儋州志·墟市》記載:“黃五市,在州南二十里,嘉靖間立”。“黃五市”即王五墟,嘉靖是明世宗朱厚熜的年號,時間為1522年至1566年,以此來算,王五立墟的時間至今已有四五百年的歷史。除了寫為“黃五”,王五在歷史上還曾寫成“王武”“黃武”,這些不同的寫法是因在同一個方音上所選文字不同造成的。康熙四十二年(1703)所撰的《敇封護國庇民英烈天后娘娘廟碑記》有“瓊之儋州有市曰王五”一言,此應是王五墟以“王五”的名稱在文獻上第一次出現。

王五墟建立後,閩粵商人接踵而至,鋪戶不斷增加,貿易日趨繁榮。清初,王五墟慢慢形成市頭坊、市尾坊、市中上下行、東頭坊、白石嶺坊、餘慶坊、打鐵坊、麻子頭坊、福安坊、麥坊、大園坊、甘蔗園坊、登第坊等十三個坊,整個墟的聚落格局基本成型。

王五墟逐漸壯大的同時,其文化也獲得長足的發展。乾隆三十九年甲午科(1774)陳鵬考中武舉首開風氣,隨後王五墟人文興起,湧現眾多才俊。宣統元年己酉科(1909),三十一歲的陳有壯考中拔貢,將王五墟的科舉推向又一個高峰。

王五騎樓老街

進入民國後,王五墟繼續穩步向前發展。民國十八年(1929),王五墟迎來了一次影響深遠的市政改良運動,其最重要的成果是修建了一條騎樓街。

騎樓是歐陸建築與東南亞氣候特點相結合的產物,騎樓底層沿街面後退而留出公共人行空間,給過往行人提供遮風避雨的場所。十九世紀,闖南洋的海南華僑將南洋風格的騎樓引進海南,後來騎樓逐漸在海南多地出現。儋州地區的騎樓,修築的時間相對較晚,今天分佈在王五、中和、新英、新州、南豐等地的舊騎樓,都是民國時期的建築。

王五騎樓街,是在原有的街上修建的。原來的街非常窄小,據說只能容牛車通過,街旁的建築物缺少統一規劃,整條街彎曲無序,房子高矮不一,十分不美觀。王五騎樓街在動工之前,由周定江、蔡文雲等人組成的王五改良市政委員會請來了專人進行規劃設計,爾後動員街上有經濟條件的商戶先蓋上騎樓,其他的商戶也要爭取儘早修成騎樓。改良市政委員會的號召得到了商戶們積極響應,大家紛紛拆掉舊房蓋起“下店上宅”的商住騎樓,並都按要求讓出了商鋪前的一些地方以加寬街道。街道兩旁的騎樓修好後,開始在街面上鋪大黑石板,修成了一條堅硬平整的黑石板路。竣工後的王五騎樓街,寬大齊整美觀,非常氣派,是當時儋州地區數一數二的商業街。

騎樓街的建成,促進了王五墟商業更加繁榮,趕集日王五墟上人群熙熙攘攘,熱鬧非凡。民國時期全國很多地方將主要街道命名為有紀念孫中山和三民主義寓意的“中山街”,中山街一時成為了城市繁華街道的代名詞,王五騎樓街名叫中山街,可謂名實相符。騎樓街吸引的人流讓商戶獲益甚豐,很多人說這或許是上天對王五墟人在騎樓街的修築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齊心協力、不計個人得失的團結舉動的回饋。

改革開放後,一批批農村人搬上王五墟,王五墟修建了新的大街,居民區面積擴大了很多。到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百業城、百業城大街和新的農貿市場建起,王五墟的商業中心地帶發生轉移,風光了半個世紀的騎樓街才慢慢失去往日的輝煌。

“東嘉積,西王五”

王五墟的發達商業,人們常用“東嘉積,西王五”一語做評價,此言的意思是說嘉積和王五分別是海南東西部最為繁華的商業之地。所謂“嘉積”即瓊海的嘉積鎮,民間傳說嘉積的地名是因一個叫嘉積的人最早在其地設鋪賣東西而得名,這與王五一名的由來有點相似。嘉積在明代成集市,清初被稱為“瓊崖巨鎮”。

嘉積居於海南東部平原的中心,由於位置重要、交通便利,其成為了瓊東之重鎮。王五墟的地理在過去亦是十分重要,其為儋州境內連接山海、溝通漢黎的一個咽喉之區。民國時期儋州修築多條公路,其中的“王成公路”以王五墟為起點通達大成,“儋珠公路”由新州經過王五墟通向海頭珠江。路通財通,“王成公路”“儋珠公路”的開通,為王五墟的貨物流通提供了更好的條件。王五墟市政改良啟動六年後即民國二十四年(1935)成書的《民國儋縣誌》載:“(王五墟)街市商店一百餘間……蔬菜出產稱為全縣之冠。黎方山貨、海濱魚鹽及各鄉之糖米、雜糧鹹集合交易於此,誠為瓊西交通之一重鎮也。”當時王五墟商業蒸蒸日上景象由此可見一斑。

據王五墟老一輩人回憶,解放後很長一段時間裡,王五墟依然是白馬井、排浦、新州、新英、海頭以及大成等地的貨物集散地。海邊從白馬井至新英一帶的漁民,經常挑著海產品到王五墟來販賣,王五墟周邊那些不靠海的農村在稻穀豐收季節會把稻子送到王五墟賣掉,黎區的木材及獵物等山貨也往往拿到王五墟交易。王五墟上,從食鹽到山珍海味,從針線到布匹,從農具到金銀首飾,從香燭到棺木……各種商品應有盡有,來到王五墟趕集的人,基本上都可以買到自己需要的東西。

時至今日,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儋州各個集鎮漸漸興起,形成多個商業中心,王五墟傳統的商業地位受到了衝擊,不過,儘管如此王五墟依舊是一個充滿活力的集鎮。

講軍話的王五墟人

王五墟在歷史上長期繁榮的商業,是一代又一代講軍話的王五墟人締造的。軍話屬於西南官話桂柳片,是儋州境內的八大方言之一,王五、中和與長坡為儋州最流行軍話的三個墟鎮。

儋州軍話人群的婚喪嫁娶和節慶習俗,獨具自身的一些特點,與儋州其他方言族群有一定的差異。儋州軍話族群的文化中,重商思想是一個很突出的內容。儋州軍話群體歷來有經商的傳統,這從他們的聚居地得到明顯的反映,今天儋州說軍話的地方,不是集鎮或與集鎮相鄰村落,就是曾經成立過集市;他們的民間信仰裡,對主管財源的神明十分信奉,王五墟上文昌宮裡的關公,香火就一直很興旺。

重視商業的王五墟人,非常善於經商,他們的商業嗅覺異常敏銳。就說狗肉、豆腐、粽子這幾樣王五墟人愛吃、在其他地方亦常見到的普通食物,王五墟人卻能將它們打造成熱銷的美食商品。先說狗肉。王五墟人在夏至日有吃狗肉的習俗,他們吃狗肉,為了保持狗肉的原味,殺狗時不放血,此為一種與眾不同的做法,宰殺好的狗肉用花生油和其他配料烹熟,出鍋後肉美骨香,讓人垂涎三尺。精明的王五墟人,大打王五狗肉招牌,將它推向市場,獲得了很好的銷路,現在王五狗肉已經成為儋州一道重要名菜。豆腐是中國百姓的日常菜。王五豆腐以香滑細膩、耐炒不爛著稱。據說王五豆腐具有的這些特點是王五的井水賦予的,用其他地方的井水是無法做成王五豆腐的質量。王五墟人利用此得天獨厚的優勢,佔領了儋州豆腐市場的很大份額。端午節的粽子,王五墟人在原料和工藝上非常講究,就連包粽子的粽葉也細分出“公葉”“母葉”而擇優選用“母葉”。他們用心製作的粽子相當美味,深受大眾歡迎,甚至還遠銷國外。狗肉、豆腐和粽子三種王五美食,是王五墟人的商業才華精彩演繹的典型例子。

中國傳統社會裡,重農抑商思想非常流行。講軍話的王五墟人,打破思想禁錮,逆道而行創造了王五墟輝煌的歷史。可以說如果沒有王五墟人的重商文化,便不會有王五墟如此燦爛的商業成就。(作者陳有濟 編輯樑娥 吳宗績)

【儋州故事·歷史】儋州王五墟:西路咽喉 商業重鎮

王五謝家百年老屋

"

編者按:

王五墟在歷史上地處海南西部要塞,被稱為“西路咽喉”。連接山海、溝通漢黎的優越地理位置,為王五墟的商業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自明朝嘉靖年間立墟,王五墟人重視商業,積極奮進,創造了輝煌的商業成績,使王五墟成為海南西部一座歷久不衰的商業重鎮。

【儋州故事·歷史】儋州王五墟:西路咽喉 商業重鎮

“儋州有市曰王五”

王五墟位於儋州西北部,距離那大約四十五公里。王五的得名,流傳兩種說法。清末王五拔貢陳有壯在《王五市緣起及進化記》一文中說到,王五後面十里左右的地方曾有東西兩個軍營,官軍往來路過王五,經常在一個叫王五的小販開的店裡停留住宿,久而久之,“王五”也就由人名變成了地名。今天王五坊間有關王五名稱緣由的傳說則是另一個版本:最先來到王五這個地方居住的是黃氏、王氏和伍氏三戶人家,人們遂以“黃伍”作為王五的地名,“黃伍”在後來演變成了“王五”。

王五早在明代已成為墟市。《萬曆儋州志·墟市》記載:“黃五市,在州南二十里,嘉靖間立”。“黃五市”即王五墟,嘉靖是明世宗朱厚熜的年號,時間為1522年至1566年,以此來算,王五立墟的時間至今已有四五百年的歷史。除了寫為“黃五”,王五在歷史上還曾寫成“王武”“黃武”,這些不同的寫法是因在同一個方音上所選文字不同造成的。康熙四十二年(1703)所撰的《敇封護國庇民英烈天后娘娘廟碑記》有“瓊之儋州有市曰王五”一言,此應是王五墟以“王五”的名稱在文獻上第一次出現。

王五墟建立後,閩粵商人接踵而至,鋪戶不斷增加,貿易日趨繁榮。清初,王五墟慢慢形成市頭坊、市尾坊、市中上下行、東頭坊、白石嶺坊、餘慶坊、打鐵坊、麻子頭坊、福安坊、麥坊、大園坊、甘蔗園坊、登第坊等十三個坊,整個墟的聚落格局基本成型。

王五墟逐漸壯大的同時,其文化也獲得長足的發展。乾隆三十九年甲午科(1774)陳鵬考中武舉首開風氣,隨後王五墟人文興起,湧現眾多才俊。宣統元年己酉科(1909),三十一歲的陳有壯考中拔貢,將王五墟的科舉推向又一個高峰。

王五騎樓老街

進入民國後,王五墟繼續穩步向前發展。民國十八年(1929),王五墟迎來了一次影響深遠的市政改良運動,其最重要的成果是修建了一條騎樓街。

騎樓是歐陸建築與東南亞氣候特點相結合的產物,騎樓底層沿街面後退而留出公共人行空間,給過往行人提供遮風避雨的場所。十九世紀,闖南洋的海南華僑將南洋風格的騎樓引進海南,後來騎樓逐漸在海南多地出現。儋州地區的騎樓,修築的時間相對較晚,今天分佈在王五、中和、新英、新州、南豐等地的舊騎樓,都是民國時期的建築。

王五騎樓街,是在原有的街上修建的。原來的街非常窄小,據說只能容牛車通過,街旁的建築物缺少統一規劃,整條街彎曲無序,房子高矮不一,十分不美觀。王五騎樓街在動工之前,由周定江、蔡文雲等人組成的王五改良市政委員會請來了專人進行規劃設計,爾後動員街上有經濟條件的商戶先蓋上騎樓,其他的商戶也要爭取儘早修成騎樓。改良市政委員會的號召得到了商戶們積極響應,大家紛紛拆掉舊房蓋起“下店上宅”的商住騎樓,並都按要求讓出了商鋪前的一些地方以加寬街道。街道兩旁的騎樓修好後,開始在街面上鋪大黑石板,修成了一條堅硬平整的黑石板路。竣工後的王五騎樓街,寬大齊整美觀,非常氣派,是當時儋州地區數一數二的商業街。

騎樓街的建成,促進了王五墟商業更加繁榮,趕集日王五墟上人群熙熙攘攘,熱鬧非凡。民國時期全國很多地方將主要街道命名為有紀念孫中山和三民主義寓意的“中山街”,中山街一時成為了城市繁華街道的代名詞,王五騎樓街名叫中山街,可謂名實相符。騎樓街吸引的人流讓商戶獲益甚豐,很多人說這或許是上天對王五墟人在騎樓街的修築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齊心協力、不計個人得失的團結舉動的回饋。

改革開放後,一批批農村人搬上王五墟,王五墟修建了新的大街,居民區面積擴大了很多。到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百業城、百業城大街和新的農貿市場建起,王五墟的商業中心地帶發生轉移,風光了半個世紀的騎樓街才慢慢失去往日的輝煌。

“東嘉積,西王五”

王五墟的發達商業,人們常用“東嘉積,西王五”一語做評價,此言的意思是說嘉積和王五分別是海南東西部最為繁華的商業之地。所謂“嘉積”即瓊海的嘉積鎮,民間傳說嘉積的地名是因一個叫嘉積的人最早在其地設鋪賣東西而得名,這與王五一名的由來有點相似。嘉積在明代成集市,清初被稱為“瓊崖巨鎮”。

嘉積居於海南東部平原的中心,由於位置重要、交通便利,其成為了瓊東之重鎮。王五墟的地理在過去亦是十分重要,其為儋州境內連接山海、溝通漢黎的一個咽喉之區。民國時期儋州修築多條公路,其中的“王成公路”以王五墟為起點通達大成,“儋珠公路”由新州經過王五墟通向海頭珠江。路通財通,“王成公路”“儋珠公路”的開通,為王五墟的貨物流通提供了更好的條件。王五墟市政改良啟動六年後即民國二十四年(1935)成書的《民國儋縣誌》載:“(王五墟)街市商店一百餘間……蔬菜出產稱為全縣之冠。黎方山貨、海濱魚鹽及各鄉之糖米、雜糧鹹集合交易於此,誠為瓊西交通之一重鎮也。”當時王五墟商業蒸蒸日上景象由此可見一斑。

據王五墟老一輩人回憶,解放後很長一段時間裡,王五墟依然是白馬井、排浦、新州、新英、海頭以及大成等地的貨物集散地。海邊從白馬井至新英一帶的漁民,經常挑著海產品到王五墟來販賣,王五墟周邊那些不靠海的農村在稻穀豐收季節會把稻子送到王五墟賣掉,黎區的木材及獵物等山貨也往往拿到王五墟交易。王五墟上,從食鹽到山珍海味,從針線到布匹,從農具到金銀首飾,從香燭到棺木……各種商品應有盡有,來到王五墟趕集的人,基本上都可以買到自己需要的東西。

時至今日,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儋州各個集鎮漸漸興起,形成多個商業中心,王五墟傳統的商業地位受到了衝擊,不過,儘管如此王五墟依舊是一個充滿活力的集鎮。

講軍話的王五墟人

王五墟在歷史上長期繁榮的商業,是一代又一代講軍話的王五墟人締造的。軍話屬於西南官話桂柳片,是儋州境內的八大方言之一,王五、中和與長坡為儋州最流行軍話的三個墟鎮。

儋州軍話人群的婚喪嫁娶和節慶習俗,獨具自身的一些特點,與儋州其他方言族群有一定的差異。儋州軍話族群的文化中,重商思想是一個很突出的內容。儋州軍話群體歷來有經商的傳統,這從他們的聚居地得到明顯的反映,今天儋州說軍話的地方,不是集鎮或與集鎮相鄰村落,就是曾經成立過集市;他們的民間信仰裡,對主管財源的神明十分信奉,王五墟上文昌宮裡的關公,香火就一直很興旺。

重視商業的王五墟人,非常善於經商,他們的商業嗅覺異常敏銳。就說狗肉、豆腐、粽子這幾樣王五墟人愛吃、在其他地方亦常見到的普通食物,王五墟人卻能將它們打造成熱銷的美食商品。先說狗肉。王五墟人在夏至日有吃狗肉的習俗,他們吃狗肉,為了保持狗肉的原味,殺狗時不放血,此為一種與眾不同的做法,宰殺好的狗肉用花生油和其他配料烹熟,出鍋後肉美骨香,讓人垂涎三尺。精明的王五墟人,大打王五狗肉招牌,將它推向市場,獲得了很好的銷路,現在王五狗肉已經成為儋州一道重要名菜。豆腐是中國百姓的日常菜。王五豆腐以香滑細膩、耐炒不爛著稱。據說王五豆腐具有的這些特點是王五的井水賦予的,用其他地方的井水是無法做成王五豆腐的質量。王五墟人利用此得天獨厚的優勢,佔領了儋州豆腐市場的很大份額。端午節的粽子,王五墟人在原料和工藝上非常講究,就連包粽子的粽葉也細分出“公葉”“母葉”而擇優選用“母葉”。他們用心製作的粽子相當美味,深受大眾歡迎,甚至還遠銷國外。狗肉、豆腐和粽子三種王五美食,是王五墟人的商業才華精彩演繹的典型例子。

中國傳統社會裡,重農抑商思想非常流行。講軍話的王五墟人,打破思想禁錮,逆道而行創造了王五墟輝煌的歷史。可以說如果沒有王五墟人的重商文化,便不會有王五墟如此燦爛的商業成就。(作者陳有濟 編輯樑娥 吳宗績)

【儋州故事·歷史】儋州王五墟:西路咽喉 商業重鎮

王五謝家百年老屋

【儋州故事·歷史】儋州王五墟:西路咽喉 商業重鎮

聞名遐邇的王五狗肉

古鎮的記憶

立基於明朝嘉靖年間的王五古鎮,明媚陽光中,依然以黑白粉黛的古樸畫面訴說著自己的前世今生。

走在古鎮的悠長小巷,有風輕輕吹過,一排排青磚黑瓦的房子整齊排列,斑駁的牆面,記錄著它一年又一年的煙雨歷史。輕輕地推開塵封已久的木門,每一間老屋都是精緻的四合院,有4進的,有6進的,有8進的,院落寬綽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獨立,有遊廊連接彼此,起居十分方便,中間是寬敞的院落和天井,封閉式的住宅使四合院具有很強的私密性,關起門來自成天地。站在院內,人去樓空,四周安靜得能聽到風吹樹葉的聲音。留在老屋的,是一根根做工極為精細考究的房樑、樑柱和房簷上依稀可辯的、栩栩如生的喜鵲、蠟梅、荷花等雕刻,幾度的流年覆蓋住了紛繁的凡世,曾經的一切,沒有任何蹤影。我們也只能從這些空曠的奢華中窺見院子裡一家人曾經的和美相親,其樂融融。


"

編者按:

王五墟在歷史上地處海南西部要塞,被稱為“西路咽喉”。連接山海、溝通漢黎的優越地理位置,為王五墟的商業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自明朝嘉靖年間立墟,王五墟人重視商業,積極奮進,創造了輝煌的商業成績,使王五墟成為海南西部一座歷久不衰的商業重鎮。

【儋州故事·歷史】儋州王五墟:西路咽喉 商業重鎮

“儋州有市曰王五”

王五墟位於儋州西北部,距離那大約四十五公里。王五的得名,流傳兩種說法。清末王五拔貢陳有壯在《王五市緣起及進化記》一文中說到,王五後面十里左右的地方曾有東西兩個軍營,官軍往來路過王五,經常在一個叫王五的小販開的店裡停留住宿,久而久之,“王五”也就由人名變成了地名。今天王五坊間有關王五名稱緣由的傳說則是另一個版本:最先來到王五這個地方居住的是黃氏、王氏和伍氏三戶人家,人們遂以“黃伍”作為王五的地名,“黃伍”在後來演變成了“王五”。

王五早在明代已成為墟市。《萬曆儋州志·墟市》記載:“黃五市,在州南二十里,嘉靖間立”。“黃五市”即王五墟,嘉靖是明世宗朱厚熜的年號,時間為1522年至1566年,以此來算,王五立墟的時間至今已有四五百年的歷史。除了寫為“黃五”,王五在歷史上還曾寫成“王武”“黃武”,這些不同的寫法是因在同一個方音上所選文字不同造成的。康熙四十二年(1703)所撰的《敇封護國庇民英烈天后娘娘廟碑記》有“瓊之儋州有市曰王五”一言,此應是王五墟以“王五”的名稱在文獻上第一次出現。

王五墟建立後,閩粵商人接踵而至,鋪戶不斷增加,貿易日趨繁榮。清初,王五墟慢慢形成市頭坊、市尾坊、市中上下行、東頭坊、白石嶺坊、餘慶坊、打鐵坊、麻子頭坊、福安坊、麥坊、大園坊、甘蔗園坊、登第坊等十三個坊,整個墟的聚落格局基本成型。

王五墟逐漸壯大的同時,其文化也獲得長足的發展。乾隆三十九年甲午科(1774)陳鵬考中武舉首開風氣,隨後王五墟人文興起,湧現眾多才俊。宣統元年己酉科(1909),三十一歲的陳有壯考中拔貢,將王五墟的科舉推向又一個高峰。

王五騎樓老街

進入民國後,王五墟繼續穩步向前發展。民國十八年(1929),王五墟迎來了一次影響深遠的市政改良運動,其最重要的成果是修建了一條騎樓街。

騎樓是歐陸建築與東南亞氣候特點相結合的產物,騎樓底層沿街面後退而留出公共人行空間,給過往行人提供遮風避雨的場所。十九世紀,闖南洋的海南華僑將南洋風格的騎樓引進海南,後來騎樓逐漸在海南多地出現。儋州地區的騎樓,修築的時間相對較晚,今天分佈在王五、中和、新英、新州、南豐等地的舊騎樓,都是民國時期的建築。

王五騎樓街,是在原有的街上修建的。原來的街非常窄小,據說只能容牛車通過,街旁的建築物缺少統一規劃,整條街彎曲無序,房子高矮不一,十分不美觀。王五騎樓街在動工之前,由周定江、蔡文雲等人組成的王五改良市政委員會請來了專人進行規劃設計,爾後動員街上有經濟條件的商戶先蓋上騎樓,其他的商戶也要爭取儘早修成騎樓。改良市政委員會的號召得到了商戶們積極響應,大家紛紛拆掉舊房蓋起“下店上宅”的商住騎樓,並都按要求讓出了商鋪前的一些地方以加寬街道。街道兩旁的騎樓修好後,開始在街面上鋪大黑石板,修成了一條堅硬平整的黑石板路。竣工後的王五騎樓街,寬大齊整美觀,非常氣派,是當時儋州地區數一數二的商業街。

騎樓街的建成,促進了王五墟商業更加繁榮,趕集日王五墟上人群熙熙攘攘,熱鬧非凡。民國時期全國很多地方將主要街道命名為有紀念孫中山和三民主義寓意的“中山街”,中山街一時成為了城市繁華街道的代名詞,王五騎樓街名叫中山街,可謂名實相符。騎樓街吸引的人流讓商戶獲益甚豐,很多人說這或許是上天對王五墟人在騎樓街的修築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齊心協力、不計個人得失的團結舉動的回饋。

改革開放後,一批批農村人搬上王五墟,王五墟修建了新的大街,居民區面積擴大了很多。到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百業城、百業城大街和新的農貿市場建起,王五墟的商業中心地帶發生轉移,風光了半個世紀的騎樓街才慢慢失去往日的輝煌。

“東嘉積,西王五”

王五墟的發達商業,人們常用“東嘉積,西王五”一語做評價,此言的意思是說嘉積和王五分別是海南東西部最為繁華的商業之地。所謂“嘉積”即瓊海的嘉積鎮,民間傳說嘉積的地名是因一個叫嘉積的人最早在其地設鋪賣東西而得名,這與王五一名的由來有點相似。嘉積在明代成集市,清初被稱為“瓊崖巨鎮”。

嘉積居於海南東部平原的中心,由於位置重要、交通便利,其成為了瓊東之重鎮。王五墟的地理在過去亦是十分重要,其為儋州境內連接山海、溝通漢黎的一個咽喉之區。民國時期儋州修築多條公路,其中的“王成公路”以王五墟為起點通達大成,“儋珠公路”由新州經過王五墟通向海頭珠江。路通財通,“王成公路”“儋珠公路”的開通,為王五墟的貨物流通提供了更好的條件。王五墟市政改良啟動六年後即民國二十四年(1935)成書的《民國儋縣誌》載:“(王五墟)街市商店一百餘間……蔬菜出產稱為全縣之冠。黎方山貨、海濱魚鹽及各鄉之糖米、雜糧鹹集合交易於此,誠為瓊西交通之一重鎮也。”當時王五墟商業蒸蒸日上景象由此可見一斑。

據王五墟老一輩人回憶,解放後很長一段時間裡,王五墟依然是白馬井、排浦、新州、新英、海頭以及大成等地的貨物集散地。海邊從白馬井至新英一帶的漁民,經常挑著海產品到王五墟來販賣,王五墟周邊那些不靠海的農村在稻穀豐收季節會把稻子送到王五墟賣掉,黎區的木材及獵物等山貨也往往拿到王五墟交易。王五墟上,從食鹽到山珍海味,從針線到布匹,從農具到金銀首飾,從香燭到棺木……各種商品應有盡有,來到王五墟趕集的人,基本上都可以買到自己需要的東西。

時至今日,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儋州各個集鎮漸漸興起,形成多個商業中心,王五墟傳統的商業地位受到了衝擊,不過,儘管如此王五墟依舊是一個充滿活力的集鎮。

講軍話的王五墟人

王五墟在歷史上長期繁榮的商業,是一代又一代講軍話的王五墟人締造的。軍話屬於西南官話桂柳片,是儋州境內的八大方言之一,王五、中和與長坡為儋州最流行軍話的三個墟鎮。

儋州軍話人群的婚喪嫁娶和節慶習俗,獨具自身的一些特點,與儋州其他方言族群有一定的差異。儋州軍話族群的文化中,重商思想是一個很突出的內容。儋州軍話群體歷來有經商的傳統,這從他們的聚居地得到明顯的反映,今天儋州說軍話的地方,不是集鎮或與集鎮相鄰村落,就是曾經成立過集市;他們的民間信仰裡,對主管財源的神明十分信奉,王五墟上文昌宮裡的關公,香火就一直很興旺。

重視商業的王五墟人,非常善於經商,他們的商業嗅覺異常敏銳。就說狗肉、豆腐、粽子這幾樣王五墟人愛吃、在其他地方亦常見到的普通食物,王五墟人卻能將它們打造成熱銷的美食商品。先說狗肉。王五墟人在夏至日有吃狗肉的習俗,他們吃狗肉,為了保持狗肉的原味,殺狗時不放血,此為一種與眾不同的做法,宰殺好的狗肉用花生油和其他配料烹熟,出鍋後肉美骨香,讓人垂涎三尺。精明的王五墟人,大打王五狗肉招牌,將它推向市場,獲得了很好的銷路,現在王五狗肉已經成為儋州一道重要名菜。豆腐是中國百姓的日常菜。王五豆腐以香滑細膩、耐炒不爛著稱。據說王五豆腐具有的這些特點是王五的井水賦予的,用其他地方的井水是無法做成王五豆腐的質量。王五墟人利用此得天獨厚的優勢,佔領了儋州豆腐市場的很大份額。端午節的粽子,王五墟人在原料和工藝上非常講究,就連包粽子的粽葉也細分出“公葉”“母葉”而擇優選用“母葉”。他們用心製作的粽子相當美味,深受大眾歡迎,甚至還遠銷國外。狗肉、豆腐和粽子三種王五美食,是王五墟人的商業才華精彩演繹的典型例子。

中國傳統社會裡,重農抑商思想非常流行。講軍話的王五墟人,打破思想禁錮,逆道而行創造了王五墟輝煌的歷史。可以說如果沒有王五墟人的重商文化,便不會有王五墟如此燦爛的商業成就。(作者陳有濟 編輯樑娥 吳宗績)

【儋州故事·歷史】儋州王五墟:西路咽喉 商業重鎮

王五謝家百年老屋

【儋州故事·歷史】儋州王五墟:西路咽喉 商業重鎮

聞名遐邇的王五狗肉

古鎮的記憶

立基於明朝嘉靖年間的王五古鎮,明媚陽光中,依然以黑白粉黛的古樸畫面訴說著自己的前世今生。

走在古鎮的悠長小巷,有風輕輕吹過,一排排青磚黑瓦的房子整齊排列,斑駁的牆面,記錄著它一年又一年的煙雨歷史。輕輕地推開塵封已久的木門,每一間老屋都是精緻的四合院,有4進的,有6進的,有8進的,院落寬綽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獨立,有遊廊連接彼此,起居十分方便,中間是寬敞的院落和天井,封閉式的住宅使四合院具有很強的私密性,關起門來自成天地。站在院內,人去樓空,四周安靜得能聽到風吹樹葉的聲音。留在老屋的,是一根根做工極為精細考究的房樑、樑柱和房簷上依稀可辯的、栩栩如生的喜鵲、蠟梅、荷花等雕刻,幾度的流年覆蓋住了紛繁的凡世,曾經的一切,沒有任何蹤影。我們也只能從這些空曠的奢華中窺見院子裡一家人曾經的和美相親,其樂融融。


【儋州故事·歷史】儋州王五墟:西路咽喉 商業重鎮

△青磚衚衕

王五古鎮的歷史已經500餘年,古時候,因特殊的地理位置,立基以來就是一個商貿重鎮,從明清到民國,白馬井、新英、白沙、排浦等地的商人多在此交易,各地出產的優質農副產品也在此售賣,鎮上每兩天一次的集市商賈雲集,繁華熱鬧。鎮上,出現了大米街、海鮮街、雜貨街、副食街、木材街、布匹街等各種分類清晰又琳琅滿目的商業街,那時在王五,不僅可以買到海南本地的各種商品,還能買到廣州、北海等地的外埠貨物。王王也因商貿的繁榮聲名遠揚,清朝的時候,在海南便有了“東嘉積、西王五”的說法,海口、那大、三亞等地的商人都經常到王五做生意。住在鎮上的人會將農民挑來的稻穀、菸葉、木材、海鮮、海鹽等農副產品收購下來,進行深加工,然後運到雅星、大成、白沙等黎苗地區進行交易,經過這樣的過程,積累到了大量的財富。有了財富後,家家戶戶蓋新房、買田地,據鎮上的老人說,明清時,王五鎮上就有了50多條街巷,幾百間氣勢恢宏的四合院,每一間四合院都做工精美,選材考究,磚是人工一塊塊敲打出來的青磚,樑柱是從廣西北海、海南白沙、昌江等地買回的花梨木、菠蘿木、青梅木等名貴木料,建房的工匠也是從外地請來的能工巧匠。在一戶姓蔡人家的四合院裡,建於清光緒年間的房子依然有大戶人家的影子,雖然主人早已遷走,門外大門的頂上,龍頭鳳尾雕刻還是活靈活現,氣勢非凡,同樣建於清朝的周姓人家的四合院,據說是當時王五鎮上最大的四合院,院內,有房50餘間,光是進出的大門,就有3個。在古巷徜徉,我們發現,巷子縱橫交錯,卻沒有一條十字路口,全是三岔路口,這一特殊的景象,成了王五古往今來的最大特色。


"

編者按:

王五墟在歷史上地處海南西部要塞,被稱為“西路咽喉”。連接山海、溝通漢黎的優越地理位置,為王五墟的商業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自明朝嘉靖年間立墟,王五墟人重視商業,積極奮進,創造了輝煌的商業成績,使王五墟成為海南西部一座歷久不衰的商業重鎮。

【儋州故事·歷史】儋州王五墟:西路咽喉 商業重鎮

“儋州有市曰王五”

王五墟位於儋州西北部,距離那大約四十五公里。王五的得名,流傳兩種說法。清末王五拔貢陳有壯在《王五市緣起及進化記》一文中說到,王五後面十里左右的地方曾有東西兩個軍營,官軍往來路過王五,經常在一個叫王五的小販開的店裡停留住宿,久而久之,“王五”也就由人名變成了地名。今天王五坊間有關王五名稱緣由的傳說則是另一個版本:最先來到王五這個地方居住的是黃氏、王氏和伍氏三戶人家,人們遂以“黃伍”作為王五的地名,“黃伍”在後來演變成了“王五”。

王五早在明代已成為墟市。《萬曆儋州志·墟市》記載:“黃五市,在州南二十里,嘉靖間立”。“黃五市”即王五墟,嘉靖是明世宗朱厚熜的年號,時間為1522年至1566年,以此來算,王五立墟的時間至今已有四五百年的歷史。除了寫為“黃五”,王五在歷史上還曾寫成“王武”“黃武”,這些不同的寫法是因在同一個方音上所選文字不同造成的。康熙四十二年(1703)所撰的《敇封護國庇民英烈天后娘娘廟碑記》有“瓊之儋州有市曰王五”一言,此應是王五墟以“王五”的名稱在文獻上第一次出現。

王五墟建立後,閩粵商人接踵而至,鋪戶不斷增加,貿易日趨繁榮。清初,王五墟慢慢形成市頭坊、市尾坊、市中上下行、東頭坊、白石嶺坊、餘慶坊、打鐵坊、麻子頭坊、福安坊、麥坊、大園坊、甘蔗園坊、登第坊等十三個坊,整個墟的聚落格局基本成型。

王五墟逐漸壯大的同時,其文化也獲得長足的發展。乾隆三十九年甲午科(1774)陳鵬考中武舉首開風氣,隨後王五墟人文興起,湧現眾多才俊。宣統元年己酉科(1909),三十一歲的陳有壯考中拔貢,將王五墟的科舉推向又一個高峰。

王五騎樓老街

進入民國後,王五墟繼續穩步向前發展。民國十八年(1929),王五墟迎來了一次影響深遠的市政改良運動,其最重要的成果是修建了一條騎樓街。

騎樓是歐陸建築與東南亞氣候特點相結合的產物,騎樓底層沿街面後退而留出公共人行空間,給過往行人提供遮風避雨的場所。十九世紀,闖南洋的海南華僑將南洋風格的騎樓引進海南,後來騎樓逐漸在海南多地出現。儋州地區的騎樓,修築的時間相對較晚,今天分佈在王五、中和、新英、新州、南豐等地的舊騎樓,都是民國時期的建築。

王五騎樓街,是在原有的街上修建的。原來的街非常窄小,據說只能容牛車通過,街旁的建築物缺少統一規劃,整條街彎曲無序,房子高矮不一,十分不美觀。王五騎樓街在動工之前,由周定江、蔡文雲等人組成的王五改良市政委員會請來了專人進行規劃設計,爾後動員街上有經濟條件的商戶先蓋上騎樓,其他的商戶也要爭取儘早修成騎樓。改良市政委員會的號召得到了商戶們積極響應,大家紛紛拆掉舊房蓋起“下店上宅”的商住騎樓,並都按要求讓出了商鋪前的一些地方以加寬街道。街道兩旁的騎樓修好後,開始在街面上鋪大黑石板,修成了一條堅硬平整的黑石板路。竣工後的王五騎樓街,寬大齊整美觀,非常氣派,是當時儋州地區數一數二的商業街。

騎樓街的建成,促進了王五墟商業更加繁榮,趕集日王五墟上人群熙熙攘攘,熱鬧非凡。民國時期全國很多地方將主要街道命名為有紀念孫中山和三民主義寓意的“中山街”,中山街一時成為了城市繁華街道的代名詞,王五騎樓街名叫中山街,可謂名實相符。騎樓街吸引的人流讓商戶獲益甚豐,很多人說這或許是上天對王五墟人在騎樓街的修築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齊心協力、不計個人得失的團結舉動的回饋。

改革開放後,一批批農村人搬上王五墟,王五墟修建了新的大街,居民區面積擴大了很多。到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百業城、百業城大街和新的農貿市場建起,王五墟的商業中心地帶發生轉移,風光了半個世紀的騎樓街才慢慢失去往日的輝煌。

“東嘉積,西王五”

王五墟的發達商業,人們常用“東嘉積,西王五”一語做評價,此言的意思是說嘉積和王五分別是海南東西部最為繁華的商業之地。所謂“嘉積”即瓊海的嘉積鎮,民間傳說嘉積的地名是因一個叫嘉積的人最早在其地設鋪賣東西而得名,這與王五一名的由來有點相似。嘉積在明代成集市,清初被稱為“瓊崖巨鎮”。

嘉積居於海南東部平原的中心,由於位置重要、交通便利,其成為了瓊東之重鎮。王五墟的地理在過去亦是十分重要,其為儋州境內連接山海、溝通漢黎的一個咽喉之區。民國時期儋州修築多條公路,其中的“王成公路”以王五墟為起點通達大成,“儋珠公路”由新州經過王五墟通向海頭珠江。路通財通,“王成公路”“儋珠公路”的開通,為王五墟的貨物流通提供了更好的條件。王五墟市政改良啟動六年後即民國二十四年(1935)成書的《民國儋縣誌》載:“(王五墟)街市商店一百餘間……蔬菜出產稱為全縣之冠。黎方山貨、海濱魚鹽及各鄉之糖米、雜糧鹹集合交易於此,誠為瓊西交通之一重鎮也。”當時王五墟商業蒸蒸日上景象由此可見一斑。

據王五墟老一輩人回憶,解放後很長一段時間裡,王五墟依然是白馬井、排浦、新州、新英、海頭以及大成等地的貨物集散地。海邊從白馬井至新英一帶的漁民,經常挑著海產品到王五墟來販賣,王五墟周邊那些不靠海的農村在稻穀豐收季節會把稻子送到王五墟賣掉,黎區的木材及獵物等山貨也往往拿到王五墟交易。王五墟上,從食鹽到山珍海味,從針線到布匹,從農具到金銀首飾,從香燭到棺木……各種商品應有盡有,來到王五墟趕集的人,基本上都可以買到自己需要的東西。

時至今日,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儋州各個集鎮漸漸興起,形成多個商業中心,王五墟傳統的商業地位受到了衝擊,不過,儘管如此王五墟依舊是一個充滿活力的集鎮。

講軍話的王五墟人

王五墟在歷史上長期繁榮的商業,是一代又一代講軍話的王五墟人締造的。軍話屬於西南官話桂柳片,是儋州境內的八大方言之一,王五、中和與長坡為儋州最流行軍話的三個墟鎮。

儋州軍話人群的婚喪嫁娶和節慶習俗,獨具自身的一些特點,與儋州其他方言族群有一定的差異。儋州軍話族群的文化中,重商思想是一個很突出的內容。儋州軍話群體歷來有經商的傳統,這從他們的聚居地得到明顯的反映,今天儋州說軍話的地方,不是集鎮或與集鎮相鄰村落,就是曾經成立過集市;他們的民間信仰裡,對主管財源的神明十分信奉,王五墟上文昌宮裡的關公,香火就一直很興旺。

重視商業的王五墟人,非常善於經商,他們的商業嗅覺異常敏銳。就說狗肉、豆腐、粽子這幾樣王五墟人愛吃、在其他地方亦常見到的普通食物,王五墟人卻能將它們打造成熱銷的美食商品。先說狗肉。王五墟人在夏至日有吃狗肉的習俗,他們吃狗肉,為了保持狗肉的原味,殺狗時不放血,此為一種與眾不同的做法,宰殺好的狗肉用花生油和其他配料烹熟,出鍋後肉美骨香,讓人垂涎三尺。精明的王五墟人,大打王五狗肉招牌,將它推向市場,獲得了很好的銷路,現在王五狗肉已經成為儋州一道重要名菜。豆腐是中國百姓的日常菜。王五豆腐以香滑細膩、耐炒不爛著稱。據說王五豆腐具有的這些特點是王五的井水賦予的,用其他地方的井水是無法做成王五豆腐的質量。王五墟人利用此得天獨厚的優勢,佔領了儋州豆腐市場的很大份額。端午節的粽子,王五墟人在原料和工藝上非常講究,就連包粽子的粽葉也細分出“公葉”“母葉”而擇優選用“母葉”。他們用心製作的粽子相當美味,深受大眾歡迎,甚至還遠銷國外。狗肉、豆腐和粽子三種王五美食,是王五墟人的商業才華精彩演繹的典型例子。

中國傳統社會裡,重農抑商思想非常流行。講軍話的王五墟人,打破思想禁錮,逆道而行創造了王五墟輝煌的歷史。可以說如果沒有王五墟人的重商文化,便不會有王五墟如此燦爛的商業成就。(作者陳有濟 編輯樑娥 吳宗績)

【儋州故事·歷史】儋州王五墟:西路咽喉 商業重鎮

王五謝家百年老屋

【儋州故事·歷史】儋州王五墟:西路咽喉 商業重鎮

聞名遐邇的王五狗肉

古鎮的記憶

立基於明朝嘉靖年間的王五古鎮,明媚陽光中,依然以黑白粉黛的古樸畫面訴說著自己的前世今生。

走在古鎮的悠長小巷,有風輕輕吹過,一排排青磚黑瓦的房子整齊排列,斑駁的牆面,記錄著它一年又一年的煙雨歷史。輕輕地推開塵封已久的木門,每一間老屋都是精緻的四合院,有4進的,有6進的,有8進的,院落寬綽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獨立,有遊廊連接彼此,起居十分方便,中間是寬敞的院落和天井,封閉式的住宅使四合院具有很強的私密性,關起門來自成天地。站在院內,人去樓空,四周安靜得能聽到風吹樹葉的聲音。留在老屋的,是一根根做工極為精細考究的房樑、樑柱和房簷上依稀可辯的、栩栩如生的喜鵲、蠟梅、荷花等雕刻,幾度的流年覆蓋住了紛繁的凡世,曾經的一切,沒有任何蹤影。我們也只能從這些空曠的奢華中窺見院子裡一家人曾經的和美相親,其樂融融。


【儋州故事·歷史】儋州王五墟:西路咽喉 商業重鎮

△青磚衚衕

王五古鎮的歷史已經500餘年,古時候,因特殊的地理位置,立基以來就是一個商貿重鎮,從明清到民國,白馬井、新英、白沙、排浦等地的商人多在此交易,各地出產的優質農副產品也在此售賣,鎮上每兩天一次的集市商賈雲集,繁華熱鬧。鎮上,出現了大米街、海鮮街、雜貨街、副食街、木材街、布匹街等各種分類清晰又琳琅滿目的商業街,那時在王五,不僅可以買到海南本地的各種商品,還能買到廣州、北海等地的外埠貨物。王王也因商貿的繁榮聲名遠揚,清朝的時候,在海南便有了“東嘉積、西王五”的說法,海口、那大、三亞等地的商人都經常到王五做生意。住在鎮上的人會將農民挑來的稻穀、菸葉、木材、海鮮、海鹽等農副產品收購下來,進行深加工,然後運到雅星、大成、白沙等黎苗地區進行交易,經過這樣的過程,積累到了大量的財富。有了財富後,家家戶戶蓋新房、買田地,據鎮上的老人說,明清時,王五鎮上就有了50多條街巷,幾百間氣勢恢宏的四合院,每一間四合院都做工精美,選材考究,磚是人工一塊塊敲打出來的青磚,樑柱是從廣西北海、海南白沙、昌江等地買回的花梨木、菠蘿木、青梅木等名貴木料,建房的工匠也是從外地請來的能工巧匠。在一戶姓蔡人家的四合院裡,建於清光緒年間的房子依然有大戶人家的影子,雖然主人早已遷走,門外大門的頂上,龍頭鳳尾雕刻還是活靈活現,氣勢非凡,同樣建於清朝的周姓人家的四合院,據說是當時王五鎮上最大的四合院,院內,有房50餘間,光是進出的大門,就有3個。在古巷徜徉,我們發現,巷子縱橫交錯,卻沒有一條十字路口,全是三岔路口,這一特殊的景象,成了王五古往今來的最大特色。


【儋州故事·歷史】儋州王五墟:西路咽喉 商業重鎮

△記者在採訪當地知情人

來到王五,不得不去的就是王五老街,老街叫中山街,是清朝末年一位蔡姓商人發起,鎮上的居民出錢出力建成的一個騎樓街,據說為了畫好老街的施工圖紙,當時鎮上有文化的鄉紳多次去到瓊海嘉積,考察、學習,最後才定稿動工建設。老街把市頭坊與市尾坊東西兩間連接,宛如一條騰空欲飛的地龍。老街長約五百米,寬約二米到八米,全由1米上下的黑石條砌成。200多年的時間過去了,老街的很多騎樓建築都已經破損,但騎樓的門卻留下了兩樣珍貴的東西,一是建築師的精雕手藝;一是歷代文人留下的書法。王五地靈人傑,歷史上多有名賢,有的善於書法,有的精通詩文。如陳有壯拔貢、丁兆蛟、許敬若等老先生,他們雖然已早離人世,但他們為後人留下的詩句和墨寶,使他們名揚後世。在王五騎樓上的字,寫得最好的是許敬若手書的“彩新”二字鋪號(注:位置現在中山街88號)。當時的一位縣議員因公務到王五見到這二字,滿心誇獎,但讚美之餘又感嘆:“此字必出一位窮先生之手”。許敬若先生寫得一手好字,卻一生貧困,不幸被議員言中,具有十分濃厚的傳奇色彩。現在老街仍有許多店鋪留有字號,大都模糊不清,但都有跡可尋。象店鋪“會昌——輪轉流通”門楣木雕;店鋪“陳恆勝”浮雕等等。

勤勞智慧的王五人,逐步富起來後,開始重視對後代的教育,他們紛紛將自己的孩子送到教育發達的地區就讀深造,新州、府城、海口甚至省城廣州都有不少王五學子的身影,如就讀於廣州私立執信學校的丁兆蛟,就讀於廣州廣雅中學張麟駿、薛翰高和李邦均。在眾多王五學子中,不少人能升入更高的學府深造,其中不乏響亮的名牌,如國立北京大學的周頌清、中山大學的許質庵、最高軍事學府——陸軍大學校的張麟駿,這些學子的出類拔萃,為古鎮王五賦予了文化的靈魂,使古鎮更顯厚重、古樸、悠遠。

脫下腳上的鞋,赤腳踩在老街平滑的石板路上,走在斑斑駁駁的陽光裡,想一些古鎮的過往,古鎮的記憶,古鎮的昨天……(記者樑娥 吳宗績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