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田芳大師一生錄製百部評書,但也因作品涉及侵權,攤上幾場官司


單田芳大師一生錄製百部評書,但也因作品涉及侵權,攤上幾場官司

單田芳

80年代評書有三駕馬車:袁闊成、單田芳、劉蘭芳。單田芳生於營口,從小長在天津,祖父輩、父輩或說評書,或唱西河大鼓,都主要說、唱《隋唐》,這是單氏傳家書目。成名後單田芳改編錄制了大量新書,也翻新了很多老作品,但也因此攤上了幾場官司。

生於曲藝世家的單田芳原名單傳忠,從小耳濡目染,五六歲時已能有聲有色、有滋有味地說上幾段《包公案》《呼延慶打擂》。1955年,他正式拜評書老藝人李慶海為師,1956年首次登臺表演,說的第一部書是《大明英烈》,由此開始了漫長艱辛的評書生涯。

22歲時單田芳在鞍山市曲藝團走紅,他說書的茶館常被書迷們擠得水洩不通。因為深感自己史學、文學知識不足,單田芳又報考了遼寧大學歷史系函授班,學了三年曆史。

單田芳大師一生錄製百部評書,但也因作品涉及侵權,攤上幾場官司

幼年單田芳

60年代,為人耿直的他因說了幾句真話,倒了黴,被打掉門牙,他的嗓音本來很豁亮,聲帶患了肥厚、息肉的病,完全不能說話,全家被遣送到農村,一呆就是九年。但單田芳仍未放棄評書,一邊幹著農活兒,一邊背《三國》《水滸》《聊齋》,背學過的詩詞。古書背完了背新書,新書背完了背課文,實在沒得背了,就從頭再背,鍛鍊了超強的記憶力。

1978年11月,單田芳重返鞍山市曲藝團,從1979年到1994年,他同鞍山電臺合作錄製了43部、3500多段評書,在全國各地100多家電臺、電視臺播出。聽眾從收音機裡聽到他那蒼渾厚重的聲音,都想:“這老爺子總得七八十歲了吧!”其實他當時不到50歲,因為聲音沙啞,被聽眾譽為“書曲界的周信芳”。

單田芳大師一生錄製百部評書,但也因作品涉及侵權,攤上幾場官司

少年單田芳

1983年8月,單田芳在天津中山門影劇院演說《隋唐演義後傳》《明英烈傳》等書的精彩片段,這是他第一次在天津演出。他的表演氣勢雄偉,鏗鏘有力,口齒流利,妙趣橫生。他認為,相對應相聲演員的基本功“說學逗唱”,評書演員的基本功應為“評暴脆帥”,其一,沒有“評”就不成“書”;其二,表演要火爆,講究“冷、賣、詐、驚”;其三,口齒要清楚;其四,舉手投足帥氣十足。

80年代,單田芳錄製了《隋唐演義》《明英烈》《三國演義》等傳統評書,因為不願滿足現狀,他編演了一套由鴉片戰爭到辛亥革命的近代史書目,名為《百年風雲》,這是他編演的第一部新書。隨後,又創新編演了《亂世梟雄張作霖》《張學良》,整理了《十二金錢鏢》《童林傳》《白眉大俠》等傳統書目,還曾根據《九十年代大案要案偵破紀實》一書,改編了百集評書《江洋大盜緝捕紀實》。

單田芳大師一生錄製百部評書,但也因作品涉及侵權,攤上幾場官司

單田芳與家人

正是因為改編作品太多,單田芳在2000年前後,引來了幾場官司。2000年12月,民國武俠小說家宮白羽之子宮以仁,將單田芳告上法庭,認為單田芳改編錄制並播出的長篇評書《十二金錢鏢》涉嫌侵犯宮白羽的著作權,索賠15萬元。

《十二金錢鏢》是宮白羽的代表作,1938年在天津《庸報》上連載。1987年,宮以仁將該書改編整理後,由北嶽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20萬冊,由華夏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兩萬冊。單田芳改編錄制的《十二金錢鏢》,在全國近40家電臺播出,他從未與宮氏家人聯繫過,沒有支付相應報酬。

單田芳大師一生錄製百部評書,但也因作品涉及侵權,攤上幾場官司

而單田芳則認為,宮白羽的《十二金錢鏢》是在大量民間傳說和故事的基礎上創作的,自己只是參考使用了宮白羽原著的部分內容。一審判決,單田芳及鞍山電臺侵犯著作權成立,應支付報酬3萬元。最終單田芳向宮以仁致信道歉,並賠付3萬元,但宮以仁並未要這筆錢。

另一場官司,是評書老藝人張傑鑫之子張弘午,起訴單田芳侵權《三俠劍》,賠償40萬元。當時單田芳的《三俠劍》《童林傳》在全國百餘家電臺播出,影響極大,他還以個人署名出版了這兩本書。如果說《十二金錢鏢》確係宮白羽所作的小說,那《三俠劍》應不應該屬於張傑鑫個人,就不好說了。

單田芳大師一生錄製百部評書,但也因作品涉及侵權,攤上幾場官司

單田芳大師一生錄製百部評書,但也因作品涉及侵權,攤上幾場官司

單田芳

民國初年,老一輩評書藝人王致久見常演老書無法叫座,便與師兄英致長等人把《彭公案》《施公案》等書的枝葉,編演成了一部新書,這便是《三俠劍》。他們又以《大宋八義》《於公案》等書枝節為題材,編出了一部新書《雍正劍俠圖》,也就是《童林傳》。

張傑鑫是王致久的弟子,學說《三俠劍》後,又經他本人重新潤色、改編,演出火爆異常,以至時人說起《三俠劍》,便提張傑鑫。20年代末,《三俠劍》以武俠小說形式見諸報端。《三俠劍》刊出時,張傑鑫已去世,口述者是他徒輩的蔣軫庭。但為招徠讀者,仍署張傑鑫作。

單田芳大師一生錄製百部評書,但也因作品涉及侵權,攤上幾場官司

單田芳

評書故事梗概——行話叫“書樑子”,自古以來一直是口傳心記,師父傳給徒弟,徒弟記在心裡,再傳給自己的徒弟,許多“書樑子”在這個過程中散失了。單田芳給自己定下一個目標:要在把自己知道的評書全部寫成書,以傳後人。十幾年裡,他創作整理出47部共2000多萬字的評書小說。《三俠劍》《童林傳》作為民國時知名度很高的評書,自然也在其中。這場官司最後不了了之。

中國國家話劇院編劇趙雲聲,曾寫過《趙四小姐與張學良將軍》一書,他也將單田芳告上法庭,認為評書《千古功臣張學良》剽竊了自己的作品。單田芳也只能表示無奈,畢竟錄製了那麼多作品,真正的原創確實不現實,斯人已逝,這些往事都成了懷念。(文:何玉新)

單田芳大師一生錄製百部評書,但也因作品涉及侵權,攤上幾場官司

單田芳

單田芳大師一生錄製百部評書,但也因作品涉及侵權,攤上幾場官司

單田芳作品《明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