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四川省瀘定橋13根重約21噸鐵索,是如何架設過大渡河的?

我在學生時代通過電影知道“紅軍飛奪瀘定橋”的故事的。那個時候,沒有電視,書籍又少,我不知道瀘定橋在什麼地方。1981年參軍入伍到西藏林芝某部,我有了親臨瀘定橋的機會。軍校畢業後,來到川藏線某部工作,經常參觀瀘定橋,對瀘定橋的歷史和“紅軍飛奪瀘定橋”的故事,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

你知道:四川省瀘定橋13根重約21噸鐵索,是如何架設過大渡河的?

瀘定橋東橋頭

四川省西部的甘孜藏族自治州瀘定縣城,坐落在奔騰不息的大渡河東西兩岸,是國道318線、也就是三千里川藏線必經之地。瀘定橋就建在大渡河上,又稱鐵索橋,是中國古代橋樑建築史上的傑作。1705年即康熙四十四年動工興建,1706年(康熙四十五年)竣工。瀘定橋竣工之際,康熙皇帝親題"瀘定橋"橋名,現在橋名石碑就立在橋的西橋頭。

你知道:四川省瀘定橋13根重約21噸鐵索,是如何架設過大渡河的?

瀘定縣位置

你知道:四川省瀘定橋13根重約21噸鐵索,是如何架設過大渡河的?

康熙皇帝題橋名

據相關資料顯示,瀘定橋是湍急的大渡河上建造得最早最長的一座橋。橋體分別由橋身、橋臺和橋亭三部分組成。橋身,由十三根粗約5公分的鐵環相扣的鐵索組成,共有12,164個鐵環。橋面有9根鐵索、橋的左右護欄各有兩根鐵索,是瀘定橋的主要組成部分。東西橋頭各建橋臺,臺上建亭。兩橋臺之間淨跨約100米、鐵索長101.67米、橋寬2.7米。

你知道:四川省瀘定橋13根重約21噸鐵索,是如何架設過大渡河的?

瀘定橋東向西橋面

你知道:四川省瀘定橋13根重約21噸鐵索,是如何架設過大渡河的?

瀘定橋東向西橋面

你知道:四川省瀘定橋13根重約21噸鐵索,是如何架設過大渡河的?

大渡河

9根鐵索組成的橋面,第一層由寬20公分左右、厚3公分左右的木板與鐵索垂直鋪在鐵索上,第二層用5塊約20公分寬、厚約3公分的木板與鐵索同向鋪在第一層木板上,其中中間相連鋪三塊、兩邊的中間各鋪一塊。橋面兩邊與鐵索垂直的木板間,有10多公分的空隙,可以看見翻滾的河水。兩邊的2根護欄鐵索,沒有其他防護設備,只有間隔不等的幾條細鐵索與橋面鐵索加以固定。行人走在橋面上,整個橋身起伏盪漾,晃晃悠悠。沒有恐高症的、膽大的行人,可以在橋面行走;如果膽小的、有恐高症的行人,連拖帶扶才能上橋去。

你知道:四川省瀘定橋13根重約21噸鐵索,是如何架設過大渡河的?

東橋頭

那13根固定在兩岸橋臺落井裡的鐵索,重約21噸。如此重的鐵索,在當時沒有起重設備的條件下,是如何安裝的呢?

有資料記載:在修橋的時候,工地上組織了滎經、漢源、天全等縣的能工巧匠,共商如何將13根各重3000多斤的鐵鏈牽到對岸,獻計獻策。最後採用了“索渡”的原理,就是把粗竹索固定在兩岸,每根竹索上穿十多個短竹筒,把鐵鏈系在竹筒上,再從對岸把繩索拴在十多個短竹筒上,然後從拴繩索的一岸拉動繩索,如此巧妙地就把竹筒和鐵鏈拉到了對岸。

你知道:四川省瀘定橋13根重約21噸鐵索,是如何架設過大渡河的?

東向西橋面

這就是將13根重約21噸的鐵鏈牽到對岸的方法。通過這個方法,我們看到了勞動人民的光輝智慧。

你知道:四川省瀘定橋13根重約21噸鐵索,是如何架設過大渡河的?

祝願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瀘定橋,充分發揮旅遊資源作用,笑迎八方賓客,為瀘定縣經濟發展做出新貢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