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社四川|35年後新華社《瞭望》記者再訪四川達州續寫巴山風情

大巴山脈 華山 農村改革 李子 四川政商動態 2017-09-17

原標題:新巴山風情錄

地處川陝渝交界地的達州市,是國家秦巴山集中連片扶貧開發重點區域,貧困人口居四川各市州之首。1982年改革開放之初,新華社《瞭望》新聞週刊記者採寫的長篇通訊《巴山風情錄》,引起讀者強烈共鳴。35年過去了,新華社《瞭望》記者重訪故地,脫貧路上的巴山又有怎樣的新氣象?

《瞭望》新聞週刊記者任硌、陳健、吳文詡

紅得發紫的脆紅李尚未摘完,綠中透黃的檸檬又近成熟,白牆青瓦的巴山新居點綴在綠水青山間,頭戴金黃色草帽的農民不懼烈日的炙烤拾掇著地裡的作物。初秋的巴山,空氣中處處瀰漫著收穫的味道,而深深呼吸則又能嗅見新一輪耕耘的氣息。

這是《瞭望》新聞週刊記者在大巴山區——四川省達州市境內數百公里的行程中,感受到的直觀印象。大巴山之美,展露出勃勃生機,讓人陶醉又令人振奮。

大巴山區既是革命老區,又是脫貧攻堅任務很重的貧困地區。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大巴山美麗自然人文風光的背後,浸透著共產黨人和當地群眾的辛勤汗水。

無論是當年幹革命還是如今與貧困決戰,當地人紅色基因中傳承的愚公移山、智勇堅定的精神,正是當前脫貧攻堅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決戰階段所需的不竭力量。

四川省達州市渠縣水口鄉團林村“農民夜校”教師楊雪(左三)在講夏季疾病防治常識課(8月3日攝)鄧良奎攝

山裡人的性格:捨命修通致富路

走進大竹縣廟壩鎮華山村,白牆青瓦的川東民居、農家樂乾淨整齊,水泥路如玉帶蜿蜒在山林間,脆紅李掛在枝頭,體驗採摘樂趣的遊客絡繹不絕。難以想象,這裡曾是一個特困村。

變化得益於一個人,他就是在“左腎壞死,右腎積水”等7種疾病折磨下,始終戰鬥在脫貧富民第一線,舍“腎”忘死的廟壩鎮長樂(華山)村黨總支書記楊幫武。

華山村地處山頂,長樂村地處山下。今年3月,這兩個村子合成了一個村,而在過去,這兩個村曾天壤之別。楊幫武原為長樂村黨支部書記,他興產業、富山村,把默默無聞的長樂村變成了達州市新農村建設示範村。而與之毗鄰的華山村,卻因交通不便、產業滯後等多種原因,被列為全縣十大特困村之一。

《瞭望》新聞週刊記者曾在十多年前來到村裡採訪過楊幫武。2004年,大竹縣委著眼於“富村帶窮村、先進帶後進”,組建長樂村華山村聯合黨支部,楊幫武被兩村黨員高票推選為書記。華山村由於山高坡陡,一直沒有通上電。“沒得電,談啥子發展?”楊幫武找縣委政府“化緣”,又帶領村民一起挖地、豎電杆、拉電線,讓華山村的180戶村民徹底告別了點煤油燈的歷史。

正如同“自古華山一條路”一樣,華山村曾只有一條泥濘陡峭的土路通往村外。交通難,是制約華山村發展的最大瓶頸。楊幫武把華山村貧困面貌拍成照片拿到縣級部門彙報,爭取到了項目。但由於施工難度大、資金有限,公路建設面臨中途停工。楊幫武用自家樓房作抵押,向信用社貸款8萬元填補資金不足。

“楊書記房子都捨得抵押,我們還有什麼捨不得的?”在他的感召下,原本還有顧慮的全村幹部群眾主動投資投勞,齊心協力肩挑手扛,見山開山,見石破石,將1.8公里瀝青路和4公里水泥路建成。如今,村裡的秦王桃、脆紅李、核桃等農產品正是通過這條路銷往外界。

楊幫武長期超負荷工作,身患多種疾病。2004年6月,廟壩鎮領導到長樂村檢查工作時,楊幫武的病發作了:臉色一片煞白,滿臉黃豆大的冷汗。人們趕緊將他送醫診治,發現患有膽囊息肉。可做完手術沒幾天,楊幫武就回到工作崗位。2005年8月,突然下起瓢潑大雨,為保護剛剛打好的水泥預製橋面,楊幫武在給橋面蓋薄膜時,不慎踩空滑倒,左手腕粉碎性骨折。在鎮醫院做完手術後,他手纏繃帶趕回了工地。2006年3月,正在走村串戶的楊幫武腰部疼痛不止,診斷結果為左腎壞死,必須切除。手術後沒幾天,楊幫武又回到了工作崗位上。2008年4月,楊幫武在硬化華山村公路時,腰部再次疼痛,在親人的哀求下,他到醫院檢查,發現自己唯一的右腎也長有積水,且腰椎間盤突出嚴重。但他還是沒有住院,而是在腰部綁上夾板,又投入到工作中。

山裡人性格倔強。有人說楊幫武是“愚公”,想要改變“華山”的面貌談何容易。可在楊幫武看來,只要他的身體還沒有垮,還能堅持,就無論如何也要把山裡的路打通,把貧困的大山搬走。

如今,本刊記者再訪楊幫武,他仍帶病為群眾脫貧奔忙。“我們這裡的脆紅李是晚熟品種,比其他地方的李子晚1~2個月,能賣出更好的價錢。”楊幫武說,村裡從2011年開始種下第一批李樹,現在已達800畝。李樹對土地不挑剔,適合在山坡上種,一畝李子純收入能達到1.4萬元,不少貧困戶藉此脫了貧。

經過幾年的脫貧攻堅努力,長樂(華山)村的貧困戶從2014年的62戶,減少到目前的2戶。過去3年,村集體經濟收入累計已達上百萬元。2016年,長樂村人均收入達16580元,華山村人均收入達15800元。

本刊記者在採訪中強烈地感受到,只要有這種“愚公移山”的精神,還有什麼困難不能克服?我們向大竹縣委的同志瞭解到,當地黨員幹部在脫貧攻堅中複製推廣“富村幫窮村、先進帶後進”經驗。2016年,大竹縣實現18個貧困村成功摘帽、1.8萬人順利脫貧。

山裡人的胸懷:紅軍山上的三代種樹人

在大巴山革命老區腹地,萬源保衛戰曾是關係川陝革命根據地生死存亡的一次決戰,堅守在萬源主戰場的8萬紅軍在徐向前、陳昌浩、李先念等指揮下,粉碎了國民黨軍隊26萬餘人的圍攻,取得了紅四方面軍戰史上最輝煌的勝利。

今天,達州市下轄的萬源市仍處處流傳紅軍的傳奇。在萬源市花樓鄉花樓壩村,本刊記者沿著崎嶇的山路,來到梨樹坪,探訪曾在此居住的一位老紅軍的後人。三十多年前,《瞭望》新聞週刊記者、後來擔任新華社社長的郭超人在此採訪過他。時光荏苒,老紅軍早已在1993年病逝,而他生前栽下的漫山遍野的泡桐樹,更加英姿茁壯。

老紅軍名叫高維魁,生於1904年。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紅軍、八路軍和解放軍的一名戰士。1950年他離開部隊,當時組織上考慮安排他擔任縣委書記,但他卻選擇回到家鄉務農。他居住的這座山原本叫尖峰山,由於老百姓敬愛他,就把這座山叫做紅軍山了。

回到家鄉的高維魁並沒有閒下來,而是以“愚公移山”的精神繼續投入到綠化荒山的戰鬥中。他在山上住了四十來年,親手栽種的泡桐樹、杉樹等,超過1.5萬棵。他生前常說:“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為我們的後代造福,這是共產黨員的天職。”這是山裡人的胸懷,也是一個老共產黨員的胸懷。

在去梨樹坪沿途的山路旁,矗立著一排排高大的樹木,當地人說:“這就是老紅軍當年種下的樹,你看,好端直喲,像不像紅軍的站姿!”

在上山路上本刊記者看到,山腳的路基已拓寬平整,即將進行路面硬化。山腰堆放著一摞摞塑料水管,正在修建農村安全飲水工程。拐過一道道彎,我們來到了老紅軍高維魁當年的居所。老紅軍當年的屋子,只是一間川東農村常見的木結構土坯房。高維魁的侄兒高國忠、侄孫高亮國仍生活在旁邊。

山裡人拉出幾根長條凳,在院壩里拉起了家常。“果樹成了山上的新風景。”47歲的高亮國說,高維魁要求後輩堅持種樹,3年前他家種下的100多棵青脆李,今年已開始掛果了。“現在黨的脫貧政策這麼好,村裡的貧困戶一個個脫了貧,只要肯幹,生活總會越來越好。”

只要肯幹,就會更好,山裡人胸懷樂觀、敞亮。這個皮膚黝黑的農家漢子,精瘦而幹練,雖然現在還不富裕,可充滿了對未來生活的憧憬。花樓壩村是省定貧困村,當地同志告訴我們,最近幾年,隨著脫貧攻堅深入推進,當地像高亮國一樣種獼猴桃、青脆李等果樹的農民很多,帶來源源不斷的收入。同時,隨著易地扶貧搬遷、農村危房改造的實施,村民的居住條件大幅改善,花樓壩村將按計劃在今年脫貧退出。

紅軍山上祖孫三代人種下的樹,密密匝匝,競相向上長著,林間瀰漫著綠色植被特有的芬芳氣息,那是一種在山裡才能聞到的氣息。萬源在主體功能定位上屬於重點生態功能區、限制開發區,四川省對當地不考核GDP,而是側重考核生態環境指標。但不考核GDP並不意味著不發展,今年萬源投入5億元用於通村公路建設,投入20億元用於58個村易地扶貧搬遷和危房改造。

山裡人的信念:貧困村裡的幹部們

流淌在大巴山腹地的巴河,是長江上游渠江流域的一條大河,達州市達川區道讓鄉位於巴河旁,是全區最偏遠的一個鄉。道讓鄉黨委書記黃興國今年36歲,2012年他從河海大學水文水資源專業博士畢業,回到家鄉達州工作,現在是全市僅有的博士鄉黨委書記。

是什麼原因,讓他放棄了留在大城市、大研究機構的機會,心甘情願回到大巴山區的窮鄉僻壤?“這裡同樣大有作為。”黃興國說,大巴山區缺人才,他堅守著一個信念,就是一定要帶領父老鄉親擺脫貧困。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黃興國讀博士期間的研究方向是水環境保護,隨著全國推行河長制,如今他是巴河道讓段的河長,水環境保護是他的重要職責。

巴河被規劃為達州市應急水源取水點,黃興國除了定期巡河,還組織鄉里取締網箱養魚、非法採砂,並通過種養循環的方式,實現全鄉兩家生豬養殖場糞便資源化利用,避免了畜禽糞便汙染水體。對於農村生活汙水,則先進入化糞池,再通過生態溼地處理法,運用美人蕉、菖蒲等植物吸收水中的氮磷等廢物。

道讓鄉在4個貧困村發展青花椒產業。雖已入秋,但當記者來到其中一個貧困村靳家坪村採訪時,當地仍是43攝氏度的高溫。62歲的村支書劉大興正帶領幾名頭戴金黃色草帽的村民,頭頂烈日,在一處山坡上整飭蓄水池,為的是不讓花椒苗缺水,這是當地水肥一體灌溉系統的一部分。

“這套灌溉系統實現了精準施肥,避免了化肥流失造成的農村面源汙染。目前,巴河的河水達到Ⅱ類水質,稍加處理即可飲用。”黃興國說。

過去,道讓鄉沒有什麼產業,黃興國拿出調查研究的本領,為鄉里找到了一條脫貧致富的好路子。他發現,鄉里很適合發展青花椒產業,臨近的重慶江津有規模很大的青花椒交易市場,不愁銷路。現在4個貧困村分3期發展青花椒,首期1000畝長勢良好。一畝青花椒一年收入可達5000元以上,高的甚至接近萬元,其中農戶拿90%,村集體經濟佔10%。

“四十多度的天氣算什麼,只要這些青花椒苗苗長得好,能讓大家脫貧,我們再辛苦都值得。”劉大興說。

從道讓鄉沿巴河而下,是達川區的龍會鄉。這裡有一個遠近聞名的“牛支書”——吳傳全。說他“牛”,是因為他60歲回到花石巖村擔任黨支部書記,用4年時間把全區最貧窮最落後的後進村,變成了山青水秀、花果滿山,即將整體脫貧的先進村;說他“牛”,更是因為他以一個老共產黨員的情懷,像魯迅先生筆下的“孺子牛”一樣,放棄了城裡安逸的生活,放棄了孫子繞膝的天倫之樂,重返窮山村,默默耕耘,與鄉親們譜寫了一曲“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巴山壯歌。

花石巖村四面環山,當《瞭望》新聞週刊記者沿著新修的水泥路翻過山樑,進入村子時頓覺眼前一亮:4個大小不一、總面積超過100畝的人工湖如4塊碧玉,錯落有致地鑲嵌在村子中央;一條條水泥路,如同繞在綠水青山間的絲帶,通達四方;一排排為易地搬遷貧困戶新建的二層小樓,粉牆碧瓦,被成片的李子園、無花果園、盆景園簇擁著。

近30年來,花石巖村先後換了14任村黨支部書記,但怎麼也摘不掉那頂“全縣最窮村”的帽子,2013年上半年村民人均純收入還不到1600元,遠低於全縣平均水平。在村委會辦公室,記者見到了吳傳全,儘管已經63歲了,仍是滿頭黑髮,聲音宏亮,健步如飛。吳傳全從小生活在這裡,幼年喪父的他吃苦肯幹,高中畢業後便擔任了當時生產隊的團支部書記和副隊長。1978年從師範學校畢業後,吳傳全先後做過教師、廣播局記者、縣委報道組組長,1993年後任達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等職。

2013年初,剛從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崗位上退下來的吳傳全接到了花石巖村村民的“聯名上書”,請求他回村當黨支部書記,打破村子30年無發展的“魔咒”。妻子與女兒聽說後堅決不同意,說他“腦子裡進水了”。此後3個月裡,村裡40多名黨員和部分村民聯名寫了請求書,摁上紅手印,交到鎮黨委,再交到縣委組織部。村民們還多次到吳傳全家去勸說,他們深信吳傳全對家鄉這片熱土的感情。吳傳全放不下山裡的鄉親們,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和反覆做家裡人的工作,決定進山帶領大家與貧窮作鬥爭。當年7月23日,他全票當選為村支部書記。

因為貧窮,村裡的青壯年大多外出打工,80%以上的田地荒蕪,野草長得比人還高,一派淒涼,蛇蟲出沒。

剛開始的幾個月裡,已近六旬的吳傳全帶著黨支部幾個人,在荒山上趟出一條條路,把整個花石巖村走了個遍,為防蛇和蚊蟲,大熱天都得穿長袖長褲,還得把袖口褲腳紮上。他請來外面的專家,論證村裡的發展思路,四處奔波邀請企業來村裡投資……

一頂草帽、一雙布鞋、一身汗水,4年來,吳傳全紮根在村裡,在工地看項目進展、研究發展規劃、發動鄉親們團結苦幹。全長18公里的村社水泥路、23公里的生產便道修起來了。引入投資500萬元、流轉荒山薄田760餘畝的太吉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立了。土地流轉後的村民優先到合作社務工,工資為每天40~80元,且不受年齡限制,這就為土地流轉後部分剩餘勞動力找到了出路。2017年底,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75戶293人的花石巖村將實現整村脫貧。

人沉到了最底下,接觸了最實際,大事小事一把抓,用真情“泡”出了黨群之間的魚水深情。新村新貌靠真幹實幹,實現黨的宗旨,老百姓不聽你說得好,關鍵是看你幹出實效來,群眾的檢驗標準就是這麼簡單。

吳傳全這個山裡走出的老黨員幹部,帶著一幫仍生活在山裡的人,與落後的思想觀念鬥,與落後的生產經營方式鬥,與經濟貧窮鬥,與等、靠、要、懶、偷等不良行為鬥,與各種各樣的歪風邪氣鬥,與身邊可能發生的腐敗行為鬥。這個鬥,需要勇氣與堅決,需要不怕得罪任何人的精神與氣魄,需要自己的乾淨與擔當。同時,也需要委屈和忍讓。

採訪中,《瞭望》新聞週刊記者深深感到,在發展新型農村經濟的過程中,要闖成功、幹成功,沒有共產黨人的滿腔情懷不行;沒有山裡人的勇敢與堅韌不行;沒有外界的幫助不行。這不是大話空話,是山裡人在實踐中,從骨子裡體驗出來的實話。

初秋的巴山大地,黛色的群山連綿起伏,一條條高速公路、鐵路四通八達,渠江兩岸的工廠、田間,處處都是山裡人忙碌的身影,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達州市委的同志告訴我們,經過多年的建設,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和四川省加大了對這裡的扶持力度,達州已成為四川重點建設的百萬人口區域中心城市。2016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47億元,居四川省第7位,完成了149個貧困村退出、127653人脫貧。森林覆蓋率達42.3%,成為長江上游重要的生態屏障。

山裡人憑著愚公移山般的堅定信念,用勤勞、智慧和汗水,繪就了一幅巴山風情的新畫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