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誅殺慈禧寵人安德海而揚名,官至四川總督,死後竟無錢下葬

公元1820年某日

他誅殺慈禧寵人安德海而揚名,官至四川總督,死後竟無錢下葬

,在貴州省的平遠州(今天的畢節市織金縣)牛場,一個男孩在一戶丁姓人家出生,這個男孩就是後來的晚清重臣丁寶楨。提到清朝名臣,稍有歷史知識的人都會想到張之洞、左宗棠、丁寶楨等,在這許多的晚清中興重臣之中,不管怎麼排名,都不會落下丁寶楨這個名字。

丁寶楨有多牛?這裡舉一例。

慈禧太后,清朝後面五十年的實際掌權者,舉國上下無不對之畏懼有加,“老佛爺”所到之處,神鬼低頭,禽獸不鳴!就這樣一個人誰敢在她頭上動土?簡直活膩了。而丁寶楨就敢,而且還誅殺了慈禧身邊寵信的紅人太監安德海。慈禧還有苦往肚裡吞,不敢問罪。

敢動慈禧的人你說牛不牛?必須牛。

丁寶楨官至山東巡撫,四川總督,可是就這樣一個封疆大吏,死後卻毫無積蓄,說來你都不信,買一副靈柩的錢都沒有,清廉如此,叫人不服不行,實乃烏蒙山的驕傲,華夏大地的驕傲!

出生在烏蒙大山中的丁寶楨,自由聰明好學,重重大山阻隔不了他對於外面世界的嚮往,經過勤奮苦讀,丁寶楨於咸豐三年(1853年)考中進士。後來歷任嶽州知府、長沙知府,山東巡撫、四川總督。

丁寶楨,一生為官清廉,公正不阿,嫉惡如仇,任職之處,百姓視之如父母,尊崇敬仰。因為受到為官之地百姓的愛戴,這讓他死後都不能魂歸故土、落葉歸根。

他誅殺慈禧寵人安德海而揚名,官至四川總督,死後竟無錢下葬

清朝後期,社會騷亂,吏治腐敗,民眾怨聲載道。

丁寶楨到任山東巡撫後,勵精圖治,整頓吏治,兩次組織清理兩河水患,創造山東機械製造局,大興洋務,整頓鹽稅,成立書院,一時間讓整個山東煥然一新,百姓安居樂業。

也就在山東任上,幹下了足可以讓丁寶楨留名青史的一件大事,這就是誅殺太監安德海。

同治八年(1869年)七月初,安德海仗著慈禧對之的寵愛,違反清朝祖制私自出宮前往江南遊玩,安德海帶著龐大的隨從隊伍,乘坐著懸掛龍鳳旗的大船,一路順著大運河浩浩蕩蕩南下。

沿途州縣官員在安德海的淫威之下,盡極了奉承之事,迎來送往,奉上金銀無數,安德海趁機大肆收刮索要,不幾日,弄得盆滿缽滿。

七月二十日,安德海懸掛著龍鳳旗的大船進入了山東,在富麗堂皇的大船上,安德海過了一個及盡奢華的生日。

一向驕橫跋扈的安德海做夢也想不到,在他眼裡一個小小的山東巡撫會敢於對他動手!安德海在大船上享受的時候,死神已經悄然逼近。

對於慈禧寵信的這個安德海的飛揚跋扈,丁寶楨早就有所耳聞,對安德海的所作所為,已經不是看不慣的層次了,直接就是恨之入骨。

當丁寶楨接到安德海進入山東境內的報告後,立即命人將安德海一行盡數抓捕,押到了濟南。並上書同治皇帝說明安德海數條罪狀,請求行刑。

他誅殺慈禧寵人安德海而揚名,官至四川總督,死後竟無錢下葬

此時的京城,慈禧太后身體不適,臨時將朝政交給皇帝處理,同治帝接到丁寶楨的上書後馬上下旨給丁寶楨,將安德海就地正法。

可是在抓捕中,安德海的隨從有人僥倖逃脫,趕回京城將此事報給了慈禧,慈禧深知丁寶楨的處事風格,知道大事不好,馬上下了懿旨,以八百里加急的方式傳往濟南撈人。

由於用了八百里加急的傳遞方式,慈禧的懿旨竟然搶在皇帝聖旨前頭到達丁寶楨手中,“老佛爺”的懿旨,換誰都聽,而且毫不遲疑放人,可丁寶楨就是丁寶楨,他竟然沒有立即放人,而是故意在拖延時間,等皇帝的聖旨。

慈禧的人眼看丁寶楨沒有放人的意思,著急呀,他們知道丁寶楨這是在拖延時間,可是面對一身正氣凜然的丁大人,也沒法可施。那時候也沒電話,老佛爺再厲害也不知道千里之外的濟南發生了啥,更不可能給丁寶楨直接下達指示。

最後終於等到了聖旨,丁寶楨立即命人將安德海從大牢裡提出押赴刑場,劊子手一刀下去,這個驕橫清朝晚期朝野的大太監就此玩完。

捅了慈禧這個馬蜂窩,同僚們都暗自為丁寶楨捏一把汗,可是慈禧卻破天荒地沒有追究丁寶楨的責任,為什麼慈禧就這樣忍氣吞聲,原因只有慈禧自己知道。

不管出於什麼目的,總之丁寶楨不但沒有受到慈禧的報復,後來還升任了四川總督。在離開山東赴四川的時候,山東百姓結隊拜別,揮淚相送。

他誅殺慈禧寵人安德海而揚名,官至四川總督,死後竟無錢下葬

在四川任職期間,丁寶楨數次興修水利,多次對都江堰進行大修維護,興辦洋務,勤政愛民,政績斐然,深得人心,治川十年,鞠躬盡瘁,於1886年死在四川總督任上。

丁寶楨死後,同僚們才發現,這位手握重權的封疆大吏,由於平時薪水都用來照顧貧苦人們,此時竟然家貧如洗,連買一副棺材的錢都不夠,同僚們只得相互湊錢給這位封疆大吏買靈柩。

死訊傳到山東,民眾聯名上奏,請求將這位山東昔日的父母官靈柩葬回山東。

他誅殺慈禧寵人安德海而揚名,官至四川總督,死後竟無錢下葬

朝廷准奏,並允許山東、四川、貴州三地為丁寶楨建祠供奉,這或許就是對這位一生清廉正氣的丁大人的最好慰藉。

作為官員,你的所作所為是好是壞,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丁寶楨的一生,是烏蒙山的驕傲,更是華夏大地的驕傲,他的名字將永遠名垂青史!(文/納雍趙遠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