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關路街道 從“四個圍繞”入手 文明創建有新招

慈善 交通 法律 正能量 城關發佈 2017-07-07

嘉峪關路街道緊緊圍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目標,從“四個圍繞”入手,細化責任落實,強化舉措辦法,不斷推進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出實效。

圍繞築牢思想道德基礎,深入開展“四立四行五進五融入”實踐活動,著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質。積極開展“四立四行五進五融入”主體實踐活動,四立即立德、立言、立信、立志,四行即開展奉獻社會志願行動、扶貧濟困慈善行動、關愛未成年人希望行動、遵德守禮文明行動,五進即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進家庭;五融入即將“四立四行”融入道德建設、未成年人思想建設、文明禮儀建設、市民教育建設、行業規範建設。圍繞“四立四行五進五融入”活動,全面抓好四項工作:一是抓文明教育引導。以“理想信念、核心價值觀、文明素質”三大教育為內容,依託道德講堂、市民學校和家長學校三大平臺,舉辦道德、文明、文化、科技、法律五大專題講堂,分層次、針對性地加強市民宣傳教育。同時,以市民應知應會的文明禮儀知識為重點,在相應場所張貼市民公約、文明餐桌提示、文明旅遊提示、禁菸標示,大力開展普及教育。二是抓公益廣告宣傳。製作張貼700餘塊公益廣告宣傳牌、宣傳畫、展板。五里鋪社區在人流密集的瑞德景觀大道兩側路燈杆上設立公益宣傳廣告;排南社區製作110米公益廣告長廊;嘉北社區在東甌兒童城商場內懸掛10米關愛未成年人條幅;嘉西社區製作帶有照明燈的宣傳欄,加強夜間創文工作宣傳。三是抓先進典型示範。廣泛開展道德模範、城關好人、文明市民評選活動,街道共推薦道德模範、城關好人40餘名。通過舉辦文藝演出、道德講堂等形式廣泛開展道德模範巡講活動,用身邊的好人好事教育身邊的人,不斷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好風尚。

圍繞加大民生保障工作力度,深入開展志願活動,著力彰顯為民服務特色。嘉峪關路街道在創文過程中不斷創新活動載體,積極開展各類志願服務活動。嘉西社區成立了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志願者服務隊,積極開展文明交通勸導、“小小志願者,爭做消防小衛士”等志願活動;嘉峪關路社區以“三關愛”為主線,藉助“我們的節日”等時機,開展“關愛睏難”、“關愛生命”、“關愛下一代”等活動,並通過註冊“多彩社區”微博,及時發佈志願者招募、社區志願服務活動等信息。聯合蘭州城市學院大學生志願服務隊舉辦假期社會實踐班,豐富未成年人期假生活;嘉北社區舉行“關愛空巢,情繫白髮”主題志願服務活動,將空巢老人、特困家庭、殘疾人家庭納入每日網格巡查的必查事項,組織開展“關愛生命、共享陽光”救助特困兒童系列活動。永新房地產開發公司志願者為白血病患者捐款1萬元,東甌國際兒童城志願者出資16000餘元救助嘉峪關路小學8名貧困學生,街道聯合新東部工商所舉行義賣活動,設立“愛心公益基金”,用於救助轄區的貧困家庭、殘疾人家庭等。

圍繞打造良好的環境秩序,大力開展“五治”行動,著力提高城市文明程度。針對“城市病”問題,大力開展“治髒、治亂、治差、治堵、治難”五治行動,集中解決城市管理頑症。通過“治髒”,加強背街小巷、綠化帶、樓群院落、市場商場等公共場所的清掃保潔,建立常態化清掃保潔制度,實現環境衛生清潔化;通過“治亂”,加強轄區內亂堆亂放、店外店、佔道經營等問題的集中治理,建立良好環境秩序;通過“治差”,解決市民不遵守交通規則、公共場所亂吐亂扔、大聲喧譁、爆粗口等不文明行為,提高市民文明素質;通過“治堵”,加大交通疏導工作力度,實行小街巷單側停車,實現交通微循環,確保交通秩序井然;通過“治難”,管好各級各類窗口單位,徹底解決“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等群眾反映較為強烈問題,進一步提升文明程度。

圍繞構建常態化機制,建立健全創建責任體系,著力推動創建工作制度化。創建過程中,街道堅持從細節出發,從小處入手,建立起“條塊結合、以塊為主,全民動手、齊抓共管”的“234”創建責任體系和推進機制。“2”即市區兩級黨委政府的領導,“3”即三級包抓責任制,包括市級領導包抓一級網格(街道),市級部門包抓二級網格(社區)、縣級幹部包抓三級網格(樓群院落),“4”即建立創建調度會制度、督查問責制度、考核獎懲制度、負面清單制度等“四大”推進機制。通過建立創建責任體系和推進機制,不斷將創建工作規範化、制度化、常態化,形成“層層有人抓、事事有人管、項項有指標、限時有效果”的創建體系,確保創建工作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持之以恆、不留死角。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