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首屆春晚總導演黃一鶴去世,倪萍周濤發文回憶跟他的合作

昨天(4月8日),央視首屆春晚總導演黃一鶴去世,享年85歲。這位做過5屆春晚導演的老人讓當年的“禁歌”《鄉戀》走上了春晚的舞臺,讓“主持人”取代“報幕員”,讓香港歌手張明敏唱響了《我的中國心》,讓黃阿原成為第一個出現在內地電視臺的臺灣主持人,更是成就了年年出現在春晚“壓軸”的《難忘今宵》……能將一臺晚會變成春節“新習俗”,黃一鶴功不可沒。

央視首屆春晚總導演黃一鶴去世,倪萍周濤發文回憶跟他的合作

黃一鶴1934年4月出生在遼寧瀋陽,在新中國成立同年,黃一鶴參軍,在部隊文工團從事音樂創作,1950年赴朝參加抗美援朝戰爭。1960年他轉業到中央電視臺從事編導工作,嘗試不同電視體裁節目滿足觀眾的文化需求。

作為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黃一鶴分別在1983年、1984年、1985年、1986年、1990年,擔任了五屆《春節聯歡晚會》擔任導演。1983年,黃一鶴導演了首屆春晚。那時候現場只有五臺攝像機,所有工作人員加起來不到60人。沒有宣傳和預告,但是他卻發現“節目開播時,北京城還是此起彼伏的鞭炮聲。後來鞭炮聲漸漸稀疏,等到晚會結束,鞭炮聲再次驟然響起,原來都看晚會呢!”

第一屆春晚就採取了直播形式,而且還在現場開闢電話點播,其中就有李谷一的《鄉戀》。這首當時還是“禁歌”的歌曲收到特別多的點播條,時任廣電部部長吳冷西就在晚會現場,最終拍板兒:“黃一鶴,播。”這首歌就這麼“解禁”了。

在黃一鶴導演的春晚中,還出現過很多個春晚歷史上,甚至是中國電視文藝史上的“第一次”:第一屆春晚改變了以往只有報幕員的形式,第一次採取了由馬季、姜昆、王景愚、劉曉慶組成的“主持人”形式。1984年,黃一鶴又尋求突破,找來了香港歌手張明敏。《我的中國心》是黃一鶴在深圳的中巴車上聽到的,於是他跑去問了司機,打聽到了歌手和歌名。然後專門辦了邊境證跑到香港買到了磁帶。經多方聯繫才找到張明敏本人。在黃一鶴和同事頂著重重壓力的不懈堅持下,張明敏最終站上春晚舞臺唱響了《我的中國心》。

每屆春晚的結束曲《難忘今宵》,第一次也是出現在黃一鶴導演的1984年春節聯歡晚會上。當時,黃一鶴覺得缺少一首與整臺節目相配合的歌曲,就找到了詞作家喬羽,希望他能為春晚的結尾曲寫一下歌詞,內容要有家人團聚,祖國大團圓,親人間的骨肉之情和對未來的希望。喬羽把黃一鶴所說的主題思想,在歌詞裡全體現出來了。歌詞完成後,黃一鶴找來了作曲家王酩譜曲,導演組內部對這首還沒徹底完成的歌曲發生了爭議,但作為總導演的黃一鶴並沒被這種聲音所左右,與李谷一堅持把這首歌錄了下來,這便是《難忘今宵》。此後每年春晚,這曲動人旋律年復一年地上演。

昨天,多位文藝界人士發文表達對黃一鶴導演的悼念。倪萍在微博中稱:“一位富有才華又低調,畢生都追求完美的電視導演走了……20多年前我有幸跟黃導合作過在太廟直播的中日歌會。下雨天彩排,他在臺上來回地跑,不停地摔,副導演給他打傘被他罵了一通:‘沒見過雨嗎?’在這臺節目裡,因為黃導的指導,我進步了一大截,可惜只跟黃導合作過這一次。黃導一路走好!”主持人周濤曾與黃一鶴導演多次合作,她在微博中說,“黃一鶴導演是中國電視文藝重要的開創者之一。黃導在央視工作的最後一臺節目是我主持的。在2007年時,我曾請教他關於電視文藝的一些問題。黃導用整整一個下午的時間,對我的每一個問題詳細迴應,並且把他的專著送給我作為參考。黃導對待工作孜孜以求的態度,對待晚生後輩熱情的提攜令我感動。黃導,您一路走好!”

(原標題:央視首屆春晚總導演黃一鶴去世)

來源 北京晚報 記者 邱偉

流程編輯 TF003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