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德歷年古錢成交十強

第十名:戰國 韓“亳百涅”大型銳角布

成交價格:117.6萬

成交日期:2010-05-10

嘉德歷年古錢成交十強

戰國 韓“亳百涅”大型銳角布

戰國 韓“亳百涅”大型銳角布,重16.8克,存世僅三品,先秦貨幣至珍。是品“亳百涅”於1998年3月在陝西博物館公開展出;於1999年至2001年由金泉博物館公開展出 極美品。

戰國時期韓鑄幣,屬大型銳角布,俗稱異形布、有耳布。其面文“亳”,古地名,地望有南、北、西三處。南亳在今河南商丘東南,北亳在今河南商丘北,西亳在今河南偃師西。根據銳角布多為韓鑄幣來判斷,此乃戰國時屬韓地的西亳所鑄。據史料載:韓在戰國七雄中是個弱小的國家,其疆域甚為狹小,且夾在秦、魏、楚三大強國之間。韓哀侯三年(前375年),韓滅鄭後將國都由陽翟(今河南禹縣)遷於鄭(今河南新鄭)。韓昭侯八年(前351年)任用鄭國人申不害為相,“修術行道,國內以治”(《史記.韓世家》)。申不害採取一系列改革,使韓內修政教,外應諸侯,政局安定,國勢大增,商品經濟亦隨之得到發展。

前337年,申不害卒。同年秦惠文王初立,六國中只有楚、韓、趙派使臣去朝賀;次年,“天子賀。行錢”(《史記.六國年表》);兩年後,秦惠文王年滿二十,行冠禮,遂發兵拔韓宜陽(今河南宜陽西北),打開通往中原門戶。韓昭侯死後,形勢發生變化;其子宣惠王立,沒過幾年,始改稱君號為王,但韓國勢日衰,每況愈下。前319年,秦又來攻取韓地鄢(今河南鄢陵西北)。韓無力單獨抗衡強秦,遂於次年聯合趙、魏、燕、齊及匈奴共同伐秦;結果在修魚(今河南獲嘉東南)一戰,秦虜韓將申差,打敗韓太子奐、趙公子渴率領的軍隊,斬首八萬餘眾,五國聯軍大敗而歸。

前293年,韓釐王使公孫喜會同西周、魏兵馬一道攻秦,秦名將白起在伊闕(今河南洛陽東南)大敗聯軍,斬首二十餘萬,俘虜主帥公孫喜,連拔五城。此後,韓元氣大傷,沒兩年又相繼失去宛(今河南陽)城等重地。韓桓惠王十一年(前262年),秦白起攻韓,取野王(今河南沁陽),韓迫於無奈,獻上黨郡求和。從此以後一發不可收拾,連年不斷丟城失地。

“亳”又有釋“皋”者,皋即成皋,古邑名,在今河南滎陽汜水鎮西。春秋時為鄭國之虎牢,戰國時屬韓地,其地形險峻,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古來兵家必爭之地。前249年,秦派大將蒙驁伐韓奪其地。前230年,秦虜韓王安,盡並其地,設穎川郡;韓成為六國中第一個被秦滅亡的國家。

戰國時期,韓鑄行貨幣的城邑較多,其貨幣形態主要表現在平首方足布方面,從幣文地名上看,許多重要的城邑都有鑄造,如宜陽、屯留、陽城、尹陽、宅陽等。除此外,韓鑄幣中尚有平首銳角布存在;其共同點亦為平首、平肩、方足,只是布首兩端各有一突出銳角,故名。銳角布又分為大小兩種,形制上也存有小差異,小型布為尖襠,常見者有公、垂兩種;近有學者認為此是魏、衛鑄幣。其“公”字布正背兩側有從首至足的豎線,幣文“公”字上部兩條豎折猶如豎線至首,背面中間有一條豎線至襠。“垂”字布正面兩側無豎線,背面中間無豎線,惟兩側有從首至足的豎線。大型布為平襠,品種則有百涅、盧氏百涅、洮百涅以及近年來新發現的亳百涅;除“亳百涅”外,其正面均有一條從首及襠的豎線,背面兩側和中間各有豎線至足襠。韓鑄幣形態的多樣化體現,說明當時的商品經濟還是比較繁榮。

方足布中有同文“涅”字存在,此為古地名,涅水經此,地望在今山西武鄉,戰國時先韓後趙。“百涅”舊釋“涅金”,或為“金涅”。對於“金”字,有學者根據幣文意義與出土器物及古璽印文字改釋為“百”字,與魏鑄幣“樑新釿百當寽”、“樑正幣百當寽”中的“百”字義同;“涅”字在此不作地名,作轉化之義解。今又有學者釋其為“百浧”者,讀為“百盈”,《集韻》:“浧,通流也”。其布文用之,取貨幣流通之義。是品“亳百涅”大型銳角布(見圖),通長71毫米,肩寬42毫米,重17克;體大厚重,品相鏽色甚佳,早年出土於河南新鄭一帶。其原為創見新品,近年來已陸續出土發現三枚,存在意義十分重大,可增補先秦貨幣銳角布系列中新地名之考證,當忝列古泉珍品之一。

第九名:西夏 天盛元寶折十大錢

成交價格:133.4萬元

成交日期:2010-11-15

嘉德歷年古錢成交十強

天盛元寶

公元1038年,北宋寶元元年,党項族首領李元昊正式稱帝,定都興慶府(今寧夏銀川市),國號大夏,一個獨立的王朝-西夏開始出現在中國西北的歷史版圖上。這是一個曾經兼收幷蓄有過盛極一時文化的王朝,自公元1038年-公元1227年,在西夏存在的190年中,它先後和北宋、遼以及南宋、金鼎足而立。據史書記載,西夏曾建有雄偉的宮殿、寺廟。根據安西榆林窟的第三窟西夏壁畫中的一幅《鍛鐵圖》,我們可以瞭解到西夏的金屬冶煉工藝已相當先進,《鍛鐵圖》繪製了工匠推拉雙扇木風箱,持錘鍛鐵的圖案。畫面中出現的雙扇木風箱,是當時最為先進的鼓風設備,鼓風力量大,可大大提高爐火的溫度,保證了金屬冶煉的技術高精度。但是在蒙古大軍的鐵蹄下,這個王朝最終也沒能逃脫“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宿命,連同它的輝煌與夢想,統統湮沒在歷史的煙雲中。正史中很少有關於西夏的記載,《二十四史》中,《西夏史》成為遺憾的空缺。數百年來,西夏漢文史料的匱乏和同時代宋、遼、金史料的豐富形成了鮮明的對照,西夏成為一個被遺忘的王朝,朦朧而神祕。後世的研究者們並沒有因為史料的匱乏而放棄對西夏古國的追尋,人們通過各種途徑,尋找著這個佚失王朝的蹤跡,其中西夏貨幣以其精美的鑄造,流暢的書體,很早就受到了學者的關注,成為研究西夏曆史的寶貴資料。清乾隆15年,樑詩正等人奉敕撰編《欽定泉錄》時,收錄了一枚“天盛元寶”,使西夏鑄幣首次登臺亮相。天盛元寶是西夏仁宗天盛年間(公元1149-170年)鑄造的漢文錢。天盛廿三年為西夏經濟、文化的鼎盛時期,故在西夏諸錢中,天盛元寶是西夏錢幣中數量最多、鑄工最好、錢文最美的品種,是西夏經濟文化高度發展的象徵。過去泉界一直流傳著西夏無當字大錢的看法,此枚存世孤品-天盛元寶折十大錢推翻了西夏無大錢的舊說,具有及其珍貴的研究價值,更顯珍罕。

第八名:戰國·趙 小型“五陘”背“十二朱”三孔布

成交價格:143.75萬元

成交日期:2013-11-23

嘉德歷年古錢成交十強

戰國·趙 小型“五陘”背“十二朱”三孔布

戰國·趙 小型“五陘”背“十二朱”三孔布(通長:55.2mm,重量:8.23g),惜殘有修,孤品,美品

羅振玉舊藏

三孔布為先秦貨幣中的大名譽品,歷來為泉家所重,每有新品出土或譜外品種面世,定會引起泉界和學者的關注。有關三孔布的著錄,最早見之於清代初尚齡《吉金所見錄》一書。它的問世,使得當時的金石學家、古文字學家、藏泉家極為重視,分別對其國別、鑄地、文字等多有考稽,並對後世的學術研究產生了重大影響。對於三孔布的鑄造國別,學術界歷來爭議頗多,主要有趙鑄、中山鑄、秦鑄三說;目前,根據其出土區域、地名、形制及歷史文獻等因素考證,泉界大多傾向於趙鑄說。

三孔布是由圓首圓肩圓足布發展演化而來,因其首部與兩足各有一圓形穿孔而得其名。三孔布幣值,分大小二等,採用“朱(銖)兩制”紀重,大者一兩,小者十二朱(銖)。據出土報道資料載:1983年,在山西朔縣北旺莊露天煤礦工地八號墓葬中,曾出土了一枚“宋子”小型三孔布,其背文“十二朱”,首端有數字“一”,當為爐次或範次;通長55毫米,重6.8克。宋子:古邑名,戰國時為趙地,在今河北趙縣東北。從現存文獻資料上看,這枚宋子三孔布,是目前唯一有準確考古出土記載的實物,其意義十分重大,彌足珍貴。

另據《收藏》雜誌總259期趙梓凱《雪堂舊藏“封氏”三孔布聞見錄》一文載:“2011年初,有一批羅振玉舊藏曆代古泉面世,持者為羅氏後人,內中有‘封氏’‘五陘’二品小型三孔布。……據羅氏後人所言:‘此皆先祖所藏,文革時曾被抄家,落實政策後發還。’……此“封氏”“五陘”三孔布,皆為方天仰《三孔布集》中原品,如今所見二品拓片,皆出於此。後再未見有新品發現,是故近百年來,此二品三孔布仍為孤品。”

是品“五陘·十二朱”小型三孔布(見圖),經對照譜錄,應是趙梓凱文中所述之一,當為羅振玉舊藏,方天仰《三孔布集》中原品,可謂傳承有序。其通長55.2毫米,重8.23克。該品“五陘·十二朱”小型三孔布,是目前發現的唯一孤品,且出自名家舊藏,傳承有序,對於研究和探討三孔布的國別、鑄期至關重要。其學術價值極高,對於佐證史料、研討三孔布國別、鑄期以及考究衡制演變和地理位置變遷等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第七名:“齊返邦長大刀”六字刀背“日”

成交價格:149.5萬元

成交日期:2011-05-15

嘉德歷年古錢成交十強

“齊返邦長大刀”六字刀背“日”

“齊返邦長大刀”六字刀背“日”,《昭和泉譜》原件,通長185mm,極美品

第六名:清代咸豐通寶寶福局背“大清壹百”

成交價格:196.00萬

成交日期:2009-11-11

嘉德歷年古錢成交十強

大清一百

從咸豐年間寶福局所鑄錢幣上看,紀值等級有小平、當五、當十、當二十、當五十、當百幾種;材質上有銅、鐵兩種,銅錢又有紅、黃之分;錢文上只有“通寶、重寶”之別,而無“元寶”稱謂。從存世實物和錢譜上看,寶福局所鑄大錢品種最為紛呈多樣,其版式孔繁,珍品亦多,並有多種系列套錢存在。除雕母、母錢、樣錢外,其系列中以“咸豐通寶”大錢面文帶“大清”國號的寶福一十;以及背文上下紀值“一十、二十”,右左紀重“七錢五分、壹兩五錢”最為珍貴。“咸豐重寶”大錢則以背無滿文、右左紀值五十;和背文內紀值“一百、紀重五兩”兩種最為珍貴。

是品寶福局所鑄“咸豐通寶·大清壹百”大錢(圖2),系前譜無載之物,目前為創見之孤品。其直徑72.5毫米,重197克。面文為“咸豐通寶”,背有“大清壹百”和滿文寶福紀局,可謂集國號(大清)、年號(咸豐)、紀局(寶福)、紀值(壹百)於一身。其錢文為寶福局特有的山谷體,秀美絕倫。錢體形制大而厚重,製作甚為精湛,當屬初鑄試樣錢,未曾流通,故而珍罕無比,孫仲匯先生稱其為“清錢之王”。是錢1998年出於閩地,後由福建泉友攜至上海,進入雲洲商廈錢幣市場,被滬上大藏家收入囊中。

第五名:清 “咸豐元寶”背“寶泉當五百”雕母

成交價格:218.50萬元

成交日期:2013-11-23

嘉德歷年古錢成交十強

雕母,也被稱為祖錢,並不真正參與流通交換,只是在翻砂鑄錢過程中使用的錢形模具。中國的貨幣的鑄造方法延續數千年,影響廣泛,周邊國家,如:日本、泰國、朝鮮、越南、印尼、馬來亞等均使用鑄造法制作貨幣。我國最早採用範鑄法鑄錢—先直接在磚石上過刻模,後用銅石等材料製成母範,再用母範翻鑄大量子範鑄錢。範鑄法一直沿用到宋代,北宋時母錢翻砂法已經完全取代了範鑄法,此法又延續近千年,直至清末才被機器衝壓方法所代替。

關於清代雕母製作過程的文字記載非常少,常被引用的總結起來有兩種:一是清人鮑康的《大泉圖錄》;二是《皇家文獻通考·錢幣考》。鮑康在《大泉圖錄》中介紹道:每次開始鑄錢幣時,錢局先用質地純淨的上好象牙,按照擬鑄造的錢幣式樣,雕刻成錢樣,然後經錢法堂,即戶部主管部門的官員審定通過。再由有資質承接官方訂貨的銅匠鋪(如:老啟盛齋)中的熟練工匠,用精銅(並非純銅,而是配比合理的銅合金)雕刻而成帶有小方孔或小圓孔的錢形模具,被稱之為祖錢或雕母。當時只有熟練工匠才能雕出高質量的祖錢,印模過程中不會掛砂,從而形成光滑的錢模。準雕母須經錢局審定後,方可使用,而被稱為“金口”的穿孔,必須由錢局工匠完成開穿工序,使之成為印模翻鑄次級的模具——母錢形態。然後,再經由母錢印模,正式鑄造出大批的流通貨幣。因為考慮到從雕母,到母錢,再到流通錢生產過程中會發生數次縮模,且鑄成後打磨拋光工序也會導致尺寸和重量減少,所以雕母都會留有加工餘量,其尺寸明顯大於正式流通的貨幣。整個貨幣鑄造過程就是一個不斷減重的過程。按照清代文獻《皇家文獻通考·錢幣考》中的記載:每枚面值一文的雕母重約二錢三分,經過加工,製成母錢重一錢七八分,而最終制成流通錢幣時,則重一錢至一錢二分。最近翻閱清人王慶雲的《石渠餘紀》,其中有關祖錢製作的記載講道:首先鑄成錢形銅餅(無文而圓),然後再加以雕刻。王慶雲是道鹹時的官員,曾在咸豐時,任戶部左侍郎,即中央政府主管財政稅收、貨幣發行的官員。他應熟知錢幣的鑄造過程,其描述應當比較準確。

當時,雕母都嚴格控制在錢局相關人員手中,極少流出,再加之清末民初、改革開放幾代人不遺餘力的大力蒐羅,現在已經很難再新發現開門見山雕母了,而現有的雕母大部分或流出海外,或入捐各大博物館。留存在市面上的雕母,自然更是稀如星鳳,成為泉友和收藏者爭相收藏的目標。此枚咸豐元寶寶泉局當五百雕母,在《咸豐泉匯》中定名為扁豐長泉。當年只雕刻了雕母,迄今未見母錢或流通錢面市。

第四名:戰國-燕 “安陽”方足布銅範

成交價格:224萬元

成交日期:2010-11-15

嘉德歷年古錢成交十強

這是錢幣界公認的銅範鼻祖,它證明了先秦時期最早使用銅範鑄造貨幣的國家是戰國時期的燕國,在中國鑄幣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戰國時期,燕在各大國中實力最弱。公元前314年,齊宣王出兵伐燕,燕王噲死難。公元前312年,秦、魏、韓出兵救燕,敗齊於濮水之上,次年,燕昭王繼位。唐代詩人陳子昂有詩:“南登碣石館,遙望黃金臺,丘陵盡喬木,昭王安在哉!”詩中所指就是燕破之後即位的昭王。燕昭王為了報仇雪恥,建黃金臺招賢納士,碣石宮就是他特意為當時著名的陰陽五行家鄒衍修建的學館。經過二十八年的勵精圖治,原本弱小的燕國成為一時之強。前284年,昭王拜樂毅為上將軍,率傾國之兵聯合趙、楚、韓、魏伐齊,連下齊國70餘城,殺死齊王,幾乎滅亡齊國,並把貨幣文化擴至齊地,鑄出了泉界人人仰慕的齊明刀,這件銅範正是這個大時代背景下的標誌性產物。公元前279年,燕昭王死,惠王即位,燕惠王猜忌樂毅,改用騎劫為將。齊將田單趁機反攻,收復喪失的七十餘城,燕從此國勢不振,公元前222年,秦軍攻取遼東,燕國滅亡。富強之夢不到百年就破敗,令人慨嘆“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這枚銅範則為我們證明了燕國當年雄踞北方,一度強大的一個古老的故事。

探花: 真書折二型“天眷通寶”

成交價格:241.5萬元

成交日期:2013-05-17

嘉德歷年古錢成交十強

天眷通寶

通檢中國歷史年號,“天眷”為金熙宗完顏在位時的年號,時間不太長,前後不過三年。對於目前新發現的幾枚天眷錢來說,因前譜未載,自問世以來,頗受錢幣界學者和藏家的關注。由於其關乎金代鑄錢之始端問題,故在學術上一直存有相左爭議,可謂見仁見智,莫衷一是。近二十年來,國內錢幣收藏熱潮再度興起,許多前所未聞之譜外珍泉相繼出現,令初涉者撲朔迷離。就天眷錢實物真偽而言,今早已毋庸置疑,泉界有確係真錢之定論。目前所知,已陸續發現了“天眷元寶”小平篆書,“天眷通寶”折二真書,“天眷重寶”折三真書三種。其數量大致為元寶小平2枚,通寶折二2枚,重寶折三1枚。從其錢文名稱、形制大小和輕重標準上判斷,此應為系列套錢,正符合“子母相權”三等幣制。

有學者和泉家通過對天眷系列錢上的錢文書體、形制風範、鑄造工藝、出土區域以及社會歷史背景等進行考究,認為此係列錢均有篆、真對品存在;且多在河南、山東、山西等金統治區內出土。極有可能是金熙宗在天眷年間(1138-1140年)實施漢化改制時所鑄,是參照偽齊劉豫阜昌錢鑄就的試鑄錢,故錢風上留有阜昌錢餘韻。其惟與阜昌錢不同之處是錢文均為右旋讀,而阜昌錢除元寶小平外,通寶折二、重寶折三則為對讀。從天眷系列錢整體上看,其錢文佈局合理,疏密有致;筆畫流暢自如,結體寬持,意韻天成。篆書近於玉篆,線條朴茂敦厚實;真書則帶有行意,且遒勁有力。其材質為青銅,製作十分規範,當出自官爐所鑄無疑。

再從天眷錢折射出的歷史軌跡上去看,當時金王朝正處於從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時期。據史料載:金熙宗完顏合剌,漢名本為太祖完顏阿骨打嫡孫,及長又深受太宗喜愛,雖生於女真皇族之家,但自幼接受的卻是漢化教育。他曾受學於漢人儒士韓棠等人,貫綜經史,善文辭,能用漢文賦詩填詞,並喜好雅歌儒服以及漢人的鬥茶、焚香、對弈等生活方式,被女真宗室視為“宛然一漢家少年子”。

自宋、金之間連年戰爭以來,北方的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民生凋敝,流民嘯聚山林,使金朝在經濟和軍事上受到極大削弱。金熙宗為恢復和發展經濟,下詔把國家剩餘土地和逃難農民遺棄的閒地,甚至包括自己在京西的狩獵場地分給農民。鼓勵墾荒種植,發展農桑。後又將契丹、女真人自東北徙入中原,置屯田軍,與漢人雜居,並實施“計口授田”制度。這些措施的實行,對於緩解社會矛盾,增強民族融合,恢復農業經濟,加速金王朝的封建化進程起到了促進作用。

社會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商品貿易和貨幣的使用流通,熙宗在漢化改制過程中,肯定會注意到貨幣經濟方面的問題。據文獻記載:金國的貨幣制度有其特殊性,立國之初仍保持“以物易物”的貿易方式,其“賦稅之徵,亦無常,隨用度多寡而斂之”。後逐漸過渡到使用遼、宋舊錢階段,當時由於貨幣用途未廣,所用舊錢已基本適應需要,且具有合法性。金滅遼、滅北宋後,佔領了北方大面積領土,在商貿方面,對貨幣的需求量會不斷增加,其來源主要還是北宋末年“歲輸銀50萬兩”;“燕京代稅錢100萬貫”;偽齊劉豫“歲貢錢360萬貫”;劉豫被廢黜後,所得偽齊財物計“錢9870餘萬緡,絹近270萬疋,黃金市120萬兩,銀1600萬兩,糧食90餘萬石”。除此外,尚有戰爭掠奪、榷場貿易、賦稅徵收、套購宋錢等幾大宗項。

《金史·食貨志》:“金初,用遼、宋舊錢。天會末,雖劉豫‘阜昌元寶’‘阜昌重寶’亦用之”。按:金代幣制,除用舊錢外,行鈔早於鑄錢。《金史·太宗紀》載:天會十一年(1133年)八月,黃龍府置錢帛司。因當時所用遼、宋舊錢和偽齊鑄錢已經基本能滿足商品流通和邊貿需要,故沒有必要自行鑄錢。其主要原因可能是自行鑄錢底子薄,成本高,缺少原料資源之故。熙宗朝雖然也未正式鑄錢,但崇尚漢制,接受漢文化的同時,貨幣文化也是熙宗大一統觀念和皇權思想不可缺失之部分。是時,作為被熙宗重用的漢人蔡鬆年,曾在改制派宗弼手下任職,是創設金代財經制度的重要人物。至金海陵王時,蔡鬆年官至戶部尚書,貞元初遷都燕京(今北京)時,他徙榷貨務以實都城,首倡發行鈔引,與銅錢並行。

按說熙宗朝當時如要鑄錢已具備了條件,無論是內部因素還是外部環境。尤其是廢黜偽齊劉豫以後,完全可以利用其原有的資源自行鑄錢,但終熙宗一朝,史料和文獻中並無鑄錢記載。舊譜中見有孤品“皇統元寶”小平篆書拓圖,謂之乃民國時北京泉家駱澤民舊藏,幾經易手後,實物最終歸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早年曾有幸見過一枚“皇統通寶”折二篆書錢,山西長治一帶出土,錢風與譜載小平如出一轍。是錢雖已流入海外大藏家篋中,然可謂無獨有偶。這說明熙宗在位時還是有鑄錢之本意,也曾試鑄過本朝兩種年號錢,只不過是因客觀條件所限未能如願。史載金海陵王正隆三年(1158年)二月,始置錢監正式鑄行銅錢,此時金建國已歷經四十三年。天眷三等幣制系列套錢的出現,如按是說雖為試鑄性質,當可補證史料軼缺;若定其為金代鑄錢之始端,可把金代鑄幣史提前近二十年。

榜眼:清 “寶源局造”背“鎮庫”

成交價格:253萬元

成交日期:2013-05-17

嘉德歷年古錢成交十強

“寶源局造”背“鎮庫”,珍,極美品

鎮庫錢是錢局在開鑄流通錢之前,為壓服邪惡,祈求吉祥而特意鑄造的大型超重錢。鎮庫錢是錢局特製的非流通錢幣,屬於花錢中的珍品,因為它與錢幣的鑄造制度有關,所以古人在造錢譜時都將其和歷代流通錢幣一起收錄。

現在已知最早的鑄有“鎮庫”字樣的鎮庫錢為五代十國時期的南唐王朝鑄造的“大唐鎮庫”,迄今已有一千餘年的歷史。雷州市博物館藏有一枚咸豐通寶背大清鎮庫大錢,直徑4.5釐米,厚0.9釐米,重2.1市斤,據中華書局出版的《古錢大辭典》,共存世五枚,其中三枚流失海外,一枚下落不明,此枚為國內僅存。清代寶泉局和寶源局在咸豐年間亦曾鑄造過鎮庫字樣的大錢。寶源局是清代隸屬工部的鑄錢局,它和戶部的寶泉局同稱為京局。馬定祥先生主編的《咸豐泉匯》中收錄了兩件,其中寶泉局鑄造的是“咸豐元寶”背“鎮庫”及滿文寶泉字樣的大錢,寶源局鑄造的是“寶源局造”背“鎮庫”字樣大錢。直徑11.6釐米,穿孔邊長1.8釐米。字文同出一手,大小尺寸厚薄類似,有可能是同時頒發兩局所鑄造。按照馬定祥先生在《咸豐泉匯》中的記載,寶泉局造鎮庫錢僅見一品,寶源局造鎮庫錢最早見載於美國邱文明於1936年出版的《中國曆代五金貨幣》一書,迄今僅發現四、五品而已,均屬珍品。

狀元:戰國 趙 大型“武陽”背“一兩”三孔布

成交價格:352.80萬元

成交日期:2015-05-10

嘉德歷年古錢成交十強

戰國 趙 大型“武陽”背“一兩”三孔布

戰國 趙 大型“武陽”背“一兩”三孔布,重15.5克,此布屬於大型三孔布,上世紀出於河北石家莊地區。其文字清晰,面、背周沿邊廓完整,澆口在首部,合範準確,鑄造精美;僅有極小微修,極美品。是品三孔佈於1998年3月在陝西博物館公開展出,並印有宣傳圖冊《中國曆代貨幣》,其中有此“武陽”三孔布彩圖;於1999年至2001年由金泉博物館公開展出,存世孤品,稀世名珍。國內首次拍賣。

三孔圓足布幣俗稱三孔布,是戰國後期流通於趙國地區的貨幣。此布幣面上下有三孔,其形制具圓足布特徵,故李佐賢《古泉匯》把它歸入圓足布類,屬於圓足佈一個品種。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金石名家初尚齡著《吉金所見錄》16卷,該書刊載“南行唐”背十二朱三孔布手摹本,首次向世人介紹這種布幣。此後近兩百年來雖時有發現,但獲藏此布幣者數目寥寥。故泉書認為它“是三晉布幣中最稀少一種”,“實物多已湮沒無聞,保存在私人手中或文物部門的也寥若晨星。”

—《中華珍泉追蹤錄》 關漢亨

戰國時期趙鑄幣。三孔布是由圓首圓肩圓足布發展演化而來,因其首部與兩足各有一圓形穿孔,故名之為“三孔布”,是現今錢幣界公認的古泉名珍之一。對於三孔布的鑄造國別,學術界歷來爭議頗多,主要有趙鑄、中山鑄、秦鑄三說;根據其出土區域、地名、形制等因素考證,目前泉界大多傾向於趙鑄說較確。

三孔布是先秦貨幣中最為珍貴的品種,除存世罕覯外,主要是採用“朱(銖)兩制”紀重。三孔布分大小二等幣值,大者一兩,小者十二朱(銖)。據出土報導資料載:1983年,在山西朔縣北旺莊露天煤礦工地八號墓葬中,曾出土了一枚“宋子”小型三孔布,其背文“十二朱”,首部有數字“一”;通長55毫米,重6.8克。宋子:古邑名,戰國時為趙地,在今河北趙縣東北。從現存文獻資料上看,這枚宋子三孔布,是目前唯一有準確考古出土記載的實物,其意義重大,彌足珍貴。

是品“武陽”三孔布(見圖),重15.5克。此屬於大型布,為老生坑傳世品,早年出土於河北石家莊地區。其文字清晰,銅質微紅;面、背周沿有邊廓,圓形穿孔不太規範;澆口在首部,合範較為準確,稍有溢銅存在,鑄造尚屬精美。其通體留有硬綠老鏽,局部有少許白鹼鏽,剔後可見結晶紅斑。面文“武陽”兩字上下書寫,“陽”字左右兩邊分距較大,與“武”字呈三足鼎立之勢;背首穿孔上鑄有數字“十五”,背文“一兩”字體稍傾斜。據不完全統計,三孔布自清季始入譜錄以來,目前發現的大概有三十餘種;實物除博物館藏品外,大多流散海外,現今每有新出土或新品種面世,定會引起泉界轟動。2001年由國家郵政局發行的中國郵政明信片《金泉錢幣博物館藏珍》一套10枚,是品“武陽”大型三孔布編號為2001秦yzp0118(10-1),曾受到國內外專家學者和眾多泉家關注。據史料載,趙惠文王在位時,國力尚強,與各國諸侯時而結盟,時而爭戰,稱雄一時。前265年,趙惠文王卒,傳位於太子丹,是為趙孝成王,以平原君趙勝為相。是時,秦因五年前與韓相攻時,趙派大將趙奢擊秦,敗秦軍於閼與(今山西和順縣)。秦見趙王新立,太后主事,遂伐趙,拔三城。趙求救於齊國,齊必以長安君為人質,方肯出兵。觸龍(觸讋)說趙太后之典故,講的就是此時故事。

前262年,秦攻取韓戰略要地野王(今河南沁陽),韓納上黨郡於秦,郡守馮亭不願降秦,欲將十七座城邑歸趙。時平陽君趙豹分析利弊後,認為受之不妥;趙孝成王聽信平原君趙勝等人“此大利,不可失也”(《史記·趙世家》)之說,發兵取上黨;後來導致“長平之戰”發生,秦坑殺趙降卒四十餘萬。隨後,秦進兵圍趙都邯鄲,平原君攜毛遂至楚請救;及魏公子無忌使如姬盜兵符、殺晉鄙奪兵權,乃解邯鄲之圍。至此,趙國力大衰,每況愈下。前248年,秦遣大將蒙驁攻趙,連拔榆次(今山西榆次北)等三十七城,初置太原郡。在先秦貨幣中,三孔布幣文之地名多為趙地,故殆為趙鑄幣。從是品“武陽”三孔布地名上考究,見著於史料的有:趙孝成王“十一年(前255年),武陽君鄭安平死,收其地。”(《史記·趙世家》)《集解》徐廣曰:“故秦將降趙也。”按:鄭安平原為魏國人,助範睢入秦,秦昭襄王任用範睢為相。前259年,鄭安平被範睢推薦為將軍,在攻打趙都邯鄲時被圍,結果率二萬人降趙,被封為武陽君,死後其封地被收回。如是說無誤,武陽君鄭安平的封地似應為趙地。據《史記·趙世家》載:孝成王“十九年(前247年),趙與燕易土:以龍兌、汾門、臨樂與燕;燕以葛、武陽、平舒與趙。”從史料上看,武陽古邑,原屬燕國領地,為燕下都,分東西兩城,規模相當宏大;燕昭王曾在此設“黃金臺”招徠天下賢士。是時,趙孝成王與燕交換土地後,武陽歸屬趙國,其地望在今河北易縣東南。另外兩地葛(今河北高陽縣西北)與平舒(今山西廣靈縣西北),均同時入趙境內,今分屬冀晉兩省。《正義》引《括地誌》:“故葛城又名西河城,在瀛洲高陽縣西北五十里。”“平舒故城在蔚州靈丘縣北九十三裡也。”這枚面文為“武陽”古地名的大型三孔布,是目前發現的唯一孤品,其學術價值極高,對於左證史料、研討三孔布鑄期以及考究衡制演變和地理位置變遷等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值得一提的是,是品“武陽”三孔布自早年首次出現後,一度輾轉於坊間,歷經多位泉家之手,最後歸入金泉館藏。在此之前,曾被人以此作範模翻鑄過數枚仿品流於世,故遇有與此形制、文字、紀數乃至缺陷位置完全相同者當審慎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