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2018豬價比13、14要慘”為時尚早,把豬養好是正道

畜牧業 養豬 飼料 農資 中國養殖業聯盟 2017-05-18

今天朋友圈裡有一篇文章瘋傳,是標題為《專家警告:2018年養豬將大面積虧損,比13、14年更慘烈!》,原文發自《證券時報》。從春節前,我一直在提醒大家要注意豬價會進入下行通道。不過,春節並未大跌反而有所反彈,讓養豬人過了一個舒心的春節。但是,過完春節,豬價真的一路下跌,比高點時約下跌了20%,現在可以說全國已經全線破7了。

大家不要小看這個“7”,這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價格防線,應該說是大部分人認為2017不會跌破的防線。就這兩天看,養豬人的心態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如果繼續扭轉,恐怕真的會引起“踩踏”,豬價一瀉千里。這個時候,理智一點很重要,養豬人的心齊更重要。

一、再談供需問題

價值是什麼決定的?供需決定的!所謂:“供需關係影響價格,商品屬性決定價格。”所以,要想搞清楚豬價的趨勢,首先得研究供需形勢。不過,關於供需的問題,參考官方數字不好講,我們只能根據全國市場的反饋來“猜”,即使是猜,可能也比看某些數據更靠譜。

近期,農業部畜牧業司牧監測處副處長張富表示:“今年的市場需求不會好於去年,但是今年下半年跟明年上半年不會出現產能過剩。”按處長的說法,明年上半年也不會出現產能過剩。產能不過剩就是還有不足,頂多是大致持平。需求大於供給,產能不足的情況下怎麼會出現比13、14還慘?

我們再來看一下國家發改委的說法。國家發改委是國家價格主管部門,按道理應當有一定的話語權(可信度)。發改委認為:“2017年後期生豬價格趨勢預測。從調查情況看,預計生豬出欄價格二季度不會出現2016年快速上漲的局面,可能在8元/500g左右震盪,下半年8、9月份可能出現最高點,最高可能在9元/500g左右。

主要依據:一是據農業部數據顯示,2017年2月份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為3627萬頭,環比下跌0.5%,同比下跌1.6%,由於生豬的生產週期較長,能繁母豬持續的下跌,將在較長的時間內影響生豬的供應,生豬供應偏緊的局面仍會持續一段時間;

二是環保要求在2017年底前,依法關閉或搬遷禁養區內的畜禽養殖場和養殖專業戶,生豬養殖場的搬遷和關閉,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了生豬產能的恢復速度;

三是養殖戶看好10月份國慶、中秋的節日消費需求和四季度肉類消費旺季的生豬價格預期,從生豬的生產週期來看,養殖戶在8-9月份可能會出現惜售的現象,生豬供應會有所減少,推動生豬出欄價格上漲。“

你信不信農業部的?信不信發改委的?不管你們信不信,反正我是……

二、我為何認為春節豬價就“應該”下跌?

原因是我認為豬多了,供需已經已經產生了很大的變化。所以,我認為春節前就可能有較大的跌幅。不過,春節前沒跌,春節後就一直在跌,從時間上來看,還是比較接近。我看豬多不多,不聽農業部的,也不聽發改委的。我只看牛豬多不多?出欄體重大不大?這是不是全國性的現象?如果是的,跌的可能就很大了。

說“2018豬價比13、14要慘”為時尚早,把豬養好是正道

不過,春節前真的沒跌。沒跌主要是養殖戶看好後市!他們為何看好後市?

1、一個是當時的價格還算堅挺。

從2016年10月初短時下跌後反彈,就一直緩慢上升,養殖戶的心開始平靜下來,後來則對春節充滿信心。

2、大家都說缺豬。

大家一致認為缺豬和兩個原因有關。

(1) 農業部能繁母豬數量報告

按照農業部的說法,在3月份之前,能繁母豬的數量是一直在下跌。這個我不相信,但大部分人都相信。信就是真的,不信就是假的。所以,信,就有信心,有信心就壓欄挺價,春節就這樣過去了。

(2) 仔豬價高且緊俏

仔豬不好買,而且價格高。大家一推斷,還是缺豬。不過,我不那麼認為:仔豬不好買是因為大家看好後市,都不賣,除非自己沒有育肥舍,只要有就不捨得賣。另外一個原因是很多飼料企業在搶仔豬搞放養。這些飼料企業自己沒有母豬,又看好後市,為了多放養,拼命搶仔豬,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是抬高了仔豬價格。什麼東西,只要搶就會緊張,緊張了就會漲。

但現在,30斤體重的仔豬價格大約500元左右,甚至還有400多的,這才短短兩個月,一下子就過剩那麼多?當然不是!是本來就多,散養戶越不敢買,價格越跌,越跌大家越觀望,這樣的一個邏輯。我得到的消息是有的飼料集團現在開始毀約,原來訂的仔豬,不要了。這也是真夠烏龍的。現在不光是仔豬,河南某著名養豬上市企業,現在正大量出售妊娠母豬,這也是個很不好的信號。

說“2018豬價比13、14要慘”為時尚早,把豬養好是正道

三、下一個影響豬價最重要的因素

根據我的判斷,現在跌破7元差不多了,應該暫時企穩一段時間,然後,天熱了,學生放假了,可能會再跌一跌。暫時問題不大,當然,這是根據存欄來判斷。

不過,有一點不好判斷,那就是養豬人的心理防線會不會崩潰。如果,養豬人認為豬價會出現大幅下跌,真的認為明年比13、14還慘烈,那就麻煩了。心理防線一崩潰,那就真的會出現拋售。集中出欄會帶來短期的供大於求,正好被屠宰企業利用,那時候,恐怕真的要一瀉千里了。

也正是這個原因,寫這篇文章的初衷是想讓大家理性一點。正常情況下,供需關係是慢慢變化的,不會一下子大起大落,只有心理不會大起大落。不過,這還真是致命的東西,人心不齊,不好講,這是最大的不確定因素,暫時還不是標豬數量。

四、2018真的會那麼慘烈嗎?

我前幾天寫了一篇文章《下一階段比你想象的更痛苦》,說“更痛苦”,還真的和“更慘烈”比較搭。不過,我說的“更痛苦”倒不是說豬價會跌的慘不忍睹,主要是想表達“冬天更長”的意思。這兩者之間還是有明顯區別的。產能不足(豬價漲)-產能恢復(豬價跌)-產能過剩(養豬虧),是這樣一個過程和規律。所以,我的判斷,2018年還不至於那麼慘,但2019年的日子大概率是“很難過”。

不過,2018年和13、14年還是有些不同。

1、不是每個人都很慘

經過這幾年,國內養豬人的成本水平已經產生較大差距。現在,有的集團養殖企業的成本可以控制在5.2元/斤,這個水平,2018年會虧嗎?不一定了。但那些在6-6.5的,恐怕日子就比較難過了。所以,豬價跌,很多企業並不擔心,反而希望通過豬價來實現洗牌。洗幾遍,供需會相對穩定,盈利水平也會相對穩定。

2、飼料成本今非昔比

我記得兩年前揚翔集團提出了一個口號:“6元成本,揚翔領航”,很多人嘲笑他們吹牛。不過,兩年後的今天,揚翔新的口號已經變成了“3028四塊五”。目標是在現行的飼料價格下,爭取實現PSY30,MSY28,出欄成本四塊五的新目標。除了技術的進步外,顯然,這個口號和當下飼料成本維持在較低區間有很大的關係。

假定,豬價也跌倒2013年的水平,但飼料成本會漲到那一年的水平嗎?我想,玉米不會了,豆粕可能性也沒那麼大。這是和2013年大不一樣的地方。因此,也不要太悲觀。

所以,在行情好的時候,我們要居安思危,豬價下跌了,也不要風聲鶴唳,把豬養好,才是正道。我再說一遍我的觀點:“中國豬業是養得好的那部分,賺養不好的那部分人的錢。”洗牌,永遠洗的是落後。是高效率洗掉低效率。能夠笑到最後的,一定是精細化水平高的,生產效率高的,有那個精力,還不如想盡辦法去提高生產水平呢。(中國養豬網)

學習養殖技術,瞭解養殖行情,諮詢養殖問題 ,歡迎關注“中國養殖業聯盟”微信公眾平臺,微信公眾號:zgyzylm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