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鄉親一起致富的“放牛郎”——記南寧邕寧區那樓鎮大朗肉牛養殖基地負責人黃廷放

帶鄉親一起致富的“放牛郎”——記南寧邕寧區那樓鎮大朗肉牛養殖基地負責人黃廷放

走進廣西南寧邕寧區那樓鎮那旺村的大朗肉牛養殖基地,只見連綿不斷的土坡上長滿了一人多高的牧草,一位養牛人正在坡頂的牛棚裡查看肉牛的情況。他叫黃廷放,是基地的負責人,也是帶領村民致富的“放牛郎”。

現年45歲的黃廷放是土生土長的那樓鎮人,當年是村裡為數不多的大學生。幼年時家境貧寒,他暗下決心一定要學有所成,改變家鄉落後的面貌。而黃廷放大學畢業後工資也比較微薄,隨著家中負擔加重,他毅然辭職,下海經商。在憑藉勤勞實幹淘得人生的第一桶金後,黃廷放於2005年回到南寧創業。

回到家鄉,黃廷放發現,20多年的時間過去了,村裡落後的生產方式並未發生改變,村民依舊沒有富裕起來。2013年6月,經過多方考察,黃廷放拿出全部積蓄在家鄉建起了大朗肉牛養殖基地。2015年,他又牽頭成立了大朗農牧發展專業合作社。

合作社規模化養牛,每天牧草的需求量就有七八噸,有效帶動了周邊村屯的牧草種植。但牧草種植的推廣並非一帆風順。2016年以前,基地的草料基本要在其他地市購買,成本高不說,還經常斷貨。黃廷放便在村裡四處動員村民種植草料。由於曾被客商矇騙導致農產品滯銷,村民們有了戒心,動員難度很大。黃廷放便從貧困戶入手,與他們簽訂收購協議,並免費贈送草料種子,終於與10戶農戶達成了合作。4個月後,牧草豐收,基地以350元/噸的價格收購。種植牧草的收入是種植傳統農作物的3倍,激發了農戶們的種植熱情。2017年,簽約種植牧草的農戶達到60戶。

2018年,周邊村屯共有160多戶農戶種植牧草供大朗肉牛養殖基使用,其中貧困戶近40戶,全年共為村民增加收入70多萬元,貧困戶戶均增收8000元以上。如今,基地的草料80%以上都是就地供給。

以前村民們種植玉米、花生收割後,玉米杆和花生藤都被焚燒,現在則可以賣給基地當做飼料。變廢為寶,村民也有了額外的收入。

黃廷放還在大朗肉牛養殖基地組建了專業的研發團隊,研發新型草料。團隊創新牧草發酵技術,利用五種不同的草料配比混合後進行發酵。這樣發酵後的草料,吸收率可提高20%。目前,這項技術已獲得國家專利。

大朗肉牛養殖基地還成為了邕寧區最大的優質雜交肉牛繁殖基地,並被廣西畜牧研究所品改站選定為南寧市首個“母牛雙胞胎繁殖”示範場。專業的養殖技術,使出產的肉牛品質受到市場肯定。近幾年來,基地以訂單+互聯網銷售的模式,將肉牛大量銷往福建、廣東等地的高端市場,銷售供不應求。

近期,黃廷放正在積極解決資金週轉和土地使用的問題,計劃在距離不遠的河浪村也建起一個基地,帶動周邊更多的村民發展產業,脫貧致富。

大朗肉牛養殖基地已發展成為邕寧區最大的肉牛養殖場,佔地230多畝,牛棚佔地6500多平方米,存欄肉牛560多頭。在基地會議室的牆上,掛滿了廣西畜禽現代化生態養殖場四星級、邕寧區首批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邕寧區就業扶貧車間等各種牌匾。這些都是對黃廷放成績的肯定,而他卻謙虛地說:“農村的發展必須要有產業支撐,只有產業發展好了才能徹底剷除貧困。我也只是儘自己所能,發展了家鄉的產業而已。”

通訊員 覃捷 記者 陳自林

帶鄉親一起致富的“放牛郎”——記南寧邕寧區那樓鎮大朗肉牛養殖基地負責人黃廷放帶鄉親一起致富的“放牛郎”——記南寧邕寧區那樓鎮大朗肉牛養殖基地負責人黃廷放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