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退2000餘頭奶牛,上海寶山七個規模奶牛場生產作業全部停止

畜牧業 農業 三農 寶羅 上海觀察 2017-04-11

上個月,羅店張士村村民口口相傳的“頭條新聞”就是——奶牛場終於搬走了!

而就在這幾天,月浦海陸村的士元奶牛場不但完成了退養整治,佔地16畝的牧場已經完成覆土……

在寶山區農委和各鎮的努力下,目前全區七個規模奶牛場的生產作業已經全面停止,2260頭成乳牛全部完成退養, 481頭小牛犢在暫養過渡後也將全部轉移,相關設施設備、房屋的拆除、搬遷、清理工作正有序推進。

奶牛場清退中。

昔日奶牛場成汙染源

隨著寶山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作為昔日上海近郊重要農副產品供應基地的寶山,曾經的種雞場、養豬場等養殖基地被關停、清退或遷移,但仍有部分奶牛場散佈各地,特別是在北部的幾個鎮。截至去年底,寶山區還有7個一定規模的奶牛場,奶牛存欄2741頭。

數據顯示,7個奶牛場佔地面積約185畝。最早的寶山區奶牛場建於1982年;位於羅店張士村的寶羅奶牛場佔地68畝,是其中最大的一個牧場。相關部門在調查中發現,現有的幾個奶牛場問題多多,好幾個牧場簽訂的租期達30年,而所有奶牛場近90%棚舍為無證違法建築,未納管牧場4家,還有無照經營3家。

根據國務院《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上海市養殖業佈局規劃》以及《寶山區農業生態環境保護與專項整治行動方案》等,自2016年12月,寶山開啟規模化養殖場退養工作,乘著中央環保督察、“五違四必”以及中小河道整治的東風,在全區層面成立了以分管區長任組長,有關部門和相關鎮主要領導為成員的退養工作領導小組;顧村、月浦、羅店分別成立以鎮主要領導任組長的鎮級退養工作組。同時,寶山區府辦和區農委多次深入任務鎮、規模場開展日常督導,並建立雙週《退養工作簡報》、《政務督查事項專報》制度。

今年2月以來,在摸清奶牛存欄、設施設備、建築面積等關鍵底數的基礎上,寶山區制定了《寶山區規模養殖場退養工作方案》,各責任單位形成了“一場一方案”,明確責任主體、目標任務、時間節點、獎補政策和工作措施。積極主動接觸奶農,開展多種形式政策宣傳,對奶農的訴求,耐心細緻做好疏導,並邀請第三方開展資產評估,解決奶農普遍關心的補償依據問題,確保退養工作順利進行。此外,堅持奶牛隻出不進的原則,並函告光明乳業有限公司逐步減少、停止對本區的鮮奶收購,從奶源收購環節促進本區的退養工作。各職能部門加強協調配合,開展對違法建築、河道排汙等違法行為的聯合整治,聚集多部門的執法資源,形成以執法促退養的良好局面。

清退奶牛場,村民拍手稱快

位於月浦鎮海陸村的士元奶牛場成立於1999年12月,整治前奶牛場存欄奶牛163頭,高峰期間日產牛奶2噸,為知名牛乳品牌提供奶源。奶牛場負責人表示,退養已經是大勢所趨,靠“拖”是不行了。村裡也多次上門做工作,講明瞭政策,也打消他們的顧慮。為做好奶牛場搬遷工作,月浦鎮多次與相關部門進行政策對接,明確補貼對象、補貼方式和補貼標準,同時嚴格退養程序,告知退養事項、發放退養公告、簽訂退養承諾書、資產評估等,確保了退養工作在合法、合理、合情的基礎上順利進行。今年2月初,士元奶牛場率先簽訂退養協議, 3月8日,士元奶牛場最後一批奶牛裝車清運完畢,提速完成退養工作中的“清牛”任務。目前該地塊上的棚舍已經全部拆除,並完成覆土。

位於羅店張士村的寶羅奶牛場,本是為了提高村級收入引進而來,不曾想隨著時間的推移,奶牛場的業態已與周邊的發展不相適應,甚至成為藏汙納垢之地,連片的違章建築突兀地斬斷村容自然之美,腥臭不堪的牛糞牛尿汙染著村民的河水,村民們對此反響強烈。去年曾發生過村民封堵奶牛場門的激烈事件,中央環保督察組在上海開展督察期間,寶羅奶牛場也作為重點關注對象被多次提及。

今年,隨著市高院駁回寶羅奶牛場關於寶山法院判處其違反《環保法》執行退養的再審申請,法槌落定,寶羅奶牛場的強制清退程序正式啟動。羅店鎮在區法院、環保、農委、公安、城管等部門的支持和幫助下,連續奮戰3天,順利完成對寶羅奶牛場的強制清退和違章拆除,共拆除違章建築48943平方米,退養奶牛842頭。矛盾解決了,老百姓奔走相告。寶羅奶牛場執行強制清退當天,村民們自發前往圍觀,大家無不拍手稱快。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內圖來源:作者提供 圖片編輯:笪曦 編輯郵箱:[email protected]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