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疾病與傳播區域之間只有一個航班距離

“當前,全球公共衛生形勢十分複雜嚴峻。全球貿易的加速發展、交通網絡的愈發便捷、人員往來的日益頻繁,使得任何一種新疾病與傳播區域之間只有一個航班的距離。”海關總署副署長張際文近日在重慶舉辦的口岸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演練現場如是說。

《法制日報》記者從海關總署獲悉,今年1月至7月,全國海關入境檢疫檢出傳染病病例12565例,同比增長8.62%,首次檢出寨卡病毒病和基孔肯雅熱合並感染病例,多次檢出霍亂、寨卡等重大傳染病病例。而世界範圍內鼠疫、霍亂、黃熱病等傳統傳染病疫情時有暴發,埃博拉出血熱、中東呼吸綜合徵、寨卡病毒病等新發突發傳染病不斷湧現,隨時可能成為傳染病領域的“黑天鵝”“灰犀牛”,給全球公共衛生及中國海關帶來嚴峻挑戰。

疫情形勢空前嚴峻

人類歷史發展脈絡中,與傳染病的抗爭是一條永恆的主線。

天花、鼠疫、霍亂等傳染病都曾在世界範圍內廣泛傳播,造成數以億計的人員傷亡,令人聞之色變,嚴重擾亂了社會秩序,影響了社會經濟發展。

據海關總署衛生檢疫司處長許鳳介紹說,進入21世紀,各種傳染病造成的影響並沒有隨著世界經濟的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下降,反而隨著世界交通便利化的提高,傳染病疫情在全球範圍內快速傳播。近幾年,全球傳染病疫情此起彼伏,新發再發傳染病每年出現1至2個,疫情暴發頻次越來越密、波及範圍越來越廣、危害程度越來越深、輸入風險越來越大,使全球公共衛生形勢空前嚴峻。

2014年,埃博拉疫情在非洲3個國家暴發,帶來的恐懼和旅行限制幾乎癱瘓了整個世界。

2015年,1名感染中東呼吸綜合徵病毒的商務旅客返回韓國,迅速傳染186人,造成38人死亡,1.7萬人被隔離,導致韓國衛生系統和社會紊亂,韓國出口同比下降10.9%,總統被迫取消訪美行程,疫情還波及到我國。

2016年,寨卡病毒病在非洲和亞洲沉寂了60年後,突然在巴西流行,並不斷跨境傳播。因寨卡病毒可引發新生兒小頭症,世界衛生組織宣佈其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今年7月,世界衛生組織(WHO)宣佈剛果(金)埃博拉出血熱疫情已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疫情傳播風險加劇,防控壓力增大。

許鳳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全球傳染病疫情信息監測網監測信息涉及68種傳染病、140個國家和地區。從發生範圍看,除流感外,流行較廣的是麻疹、登革熱、基孔肯雅熱、霍亂和瘧疾;從危害程度看,病死率較高的是肺鼠疫、埃博拉出血熱、中東呼吸綜合徵、拉沙熱和漢坦病毒肺綜合徵;從流行區域看,非洲主要流行埃博拉出血熱、鼠疫、霍亂、黃熱病、拉沙熱和裂谷熱,亞洲主要流行霍亂、中東呼吸綜合徵和登革熱,美洲和歐洲主要流行登革熱和麻疹。

檢出傳染病上萬例

各種傳染病不僅對人民健康安全帶來巨大威脅,也對社會穩定和國家經濟造成極大衝擊。隨著我國“一帶一路”建設和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推進,以及全球貿易的加速發展、交通網絡的愈發便捷、人員往來的日益頻繁,人類在疫病面前,前所未有地結成了“命運共同體”。

為此,全國海關築牢口岸檢疫防線,嚴防重大疫情傳入。今年1至7月全國海關入境檢疫檢出傳染病病例12565例。

6月10日,寧波機場海關工作人員發現來自曼谷的一架航班中多名旅客出現嘔吐、腹瀉、腹痛等症狀。海關關員立即開展現場排查處置,發現屬於同一旅遊團的15名旅客出現了消化道感染症狀,工作人員在採集血液等樣本後,發放就診方便卡,囑其儘快就醫後放行。6月14日,寧波保健中心反饋3名旅客腸溶血性大腸桿菌O157:H7陽性。海關立即電話告知旅客檢測結果,建議其前往醫院作進一步複查和診治,並將處置情況上報寧波市政府,通報寧波市衛健委。同時,加強與旅遊管理部門協作,及時向各旅行社發佈預警,要求近期赴泰旅遊團隊關注相關疫情並作出旅遊線路調整。

7月1日,昆明海關在長水機場口岸自緬甸入境人員中發現1名中國籍男性旅客體溫偏高,現場工作人員立即對該旅客進行體溫複測、流行病學調查和醫學排查,經排查該旅客腋溫為37.7℃,並伴有頭痛、肌肉關節痠痛等症狀。工作人員初步判斷可能感染蚊媒傳染病,遂第一時間採集血樣送檢。7月2日,雲南保健中心檢出該旅客寨卡病毒核酸陽性。海關立即電話通知患者,對其進行健康宣教,同時將情況通報雲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7月11日,一架來自肯尼亞的航班向廣州白雲機場海關申報1名剛果(金)女性旅客在飛行途中有發熱、嘔吐、腹瀉等症狀。海關人員判定為埃博拉出血熱可疑病例。海關第一時間啟動聯防聯控機制和應急預案,做好防護、消毒措施;隔離該旅客,並聯系地方醫療機構對其進行轉院,同時連夜送樣並啟動24小時備檢機制。次日,技術中心衛生檢疫實驗室(P3)報告排除埃博拉病毒病嫌疑。

防範化解衛生風險

“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是黨的十九大確立的三大攻堅戰之一,具體到海關衛生檢疫工作,就是要堅持嚴防重大疫情、嚴把國門安全的底線思維,堅決防範化解口岸公共衛生安全風險隱患。”海關總署衛生檢疫司司長林偉說。

2018年4月,按照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統一部署,出入境檢驗檢疫管理職責和隊伍劃入海關總署。機構改革後,海關監管職責更多,監管範圍更廣,監管鏈條更長,維護國門安全面臨的壓力和挑戰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大,給海關衛生檢疫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為嚴防重大疫情傳入,築牢口岸檢疫防線,海關衛生檢疫探索“關口前移”模式,選派精兵強將,赴境外開展疫情防控,不斷完善境外傳染病監測體系。嚴格口岸檢疫查驗,做到逢疑必查、逢警必處,提高實驗室檢測能力,實施精準檢疫工程,開展重點口岸病媒生物跨境聯合監測,實施口岸食品安全、衛生監督抽檢計劃,不斷完善口岸衛生檢疫防控體系。

針對外派勞務人員等重點人群提升國際旅行健康服務,海關不斷完善國際旅行健康服務體系。近年來,妥善處置了埃博拉出血熱、中東呼吸綜合徵、寨卡病毒病等重大疫情,守住了國門。檢出我國首例、全球第二例彈狀病毒感染病例,檢出國內未見的黃熱病毒、寨卡病毒、裂谷熱病毒、庫波熱病毒、中東呼吸綜合徵冠狀病毒等6種新病毒,實現了疫情檢出“絕對量”和“含金量”雙提升。

為強化監管優化服務,主動服務發展大局。海關實行優化特殊物品審批流程,5日辦結率達95%。實施風險管理,強化事中事後監管,減輕企業負擔,支持生物醫藥科研和產業發展。口岸衛生許可“二證合一”,取消國境口岸儲存場地衛生許可,實現13項衛生檢疫政務服務事項網上運行;出色完成G20峰會、APEC會議、上合峰會、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首屆進博會等重大活動保障。

全國273個國家開放口岸通過口岸公共衛生核心能力達標驗收,履行了《國際衛生條例》約定,兌現了中國承諾。寧波“全港創衛示範城市”經驗被WHO向全世界推廣。此外,建成了首個口岸公共衛生風險監測預警決策系統,實現對全球傳染病、病媒生物的全面監測、自動預警、科學決策和快速反應;創全球大型船舶整船衛生處理規模之最,首次整船燻蒸十萬噸級巨輪,殺滅60萬隻活體蜚蠊。

參與國際衛生治理,發出中國聲音。海關落實衛生健康援非行動,推進援建非洲疾控中心。成立WHO《國際衛生條例》(口岸)合作中心和國際旅行衛生合作中心,積極加強與國際組織及周邊國家地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衛生檢疫合作,逐步建立信息互通和聯合應急處置機制,為國際衛生治理和疫情防控貢獻“中國經驗”,展現“中國擔當”。

海關總署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全國海關將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築牢口岸檢疫防線”重要指示精神,堅持底線思維,加強口岸疫情防控和應急演練,主動深化與各級部門的聯防聯控,嚴防傳染病跨境傳播,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 本報記者 蔡巖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