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尊重自己的努力,好好敬畏時光——致迷茫的年輕人'

創業 筆記狂人 2019-08-11
"

原創文

因為創業項目與年輕人的自我修煉和自我成長有關,最近幾乎24/7地思考,究竟什麼才是真正對年輕人有用的“說教”。

不用說不了解現在的00後。就連現在的同齡人,我們其實也看不懂幾分。

為什麼好好的時間不去思考自身價值的提升,不去為自己掌握生活主動權而奮鬥,只是甘願淹沒在別人為自己準備的種種嚼過不知幾遍的垃圾信息流,或者處心積慮為殺時間而存在的應用裡無法自拔。慢慢就這樣消磨靈魂的悸動,蹉跎了人生。

時光是值得敬畏的。特別是對於當下迷茫的一代。

我們生而不是為了任何人而活,就該為自己活著的。但之前18年所受的幼小初高的教育中,可能很難有完完全全符合自由意志的選擇。因為我們是未成年人,有時候是天生羸弱,在父母眼裡,不會做什麼睿智的選擇。於是慢慢我們也就屈從於大部分的社會理念,只一心想著考上大學就能逃離被監管的一切。

你,有為自己的18-25歲,七年時間,做一個精心的策劃麼?

這恐怕會是最難的一個策劃case。因為這是不能倒帶重來的人生。也是人最有精氣神,又在當下最尷尬,最容易被蹉跎的時光。

這個七年,會有人生最大的差距在你和你同齡人之間產生。這個七年,是幾乎不能讓任何人左右否則就要荒廢的人生。這個七年,如果你不去想,時光會倏忽溜走,到時讓你後悔不迭。

但生活的微妙之處就在於,你不去親身經歷,永遠理解不了別人的“苦口婆心”。換句話說,那些該走的彎路,一步也少走不了。那些該掉的坑,也一個不少地要掉。有些人慶幸自己少走了些彎路,但豈不知,許多更精彩的人生路徑就此也錯過了,人生就只能歸於平庸。

總不能說,人生倒頭來,自己都難以滿意吧。只要是正常有思想的人類,恐怕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擁有幾次高光時刻。

18歲,就是你最重要的一次做策劃的時候。

要傾聽,不要輕信。

這句話適用於任何時候、任何狀態下的成年人。我們的獨立思考勝於一切。要相信,人與人的智商差距很有限,當別人拋出很厲害的觀點,或對你做出很扎心的評價,不管那是好的還是壞的,都不要輕易相信,立刻將其加入定義自己的標籤。因為,

沒有任何人可以定義你,除了你自己。

可是,對自己獨立思考的培養是很艱辛的,因為它時常需要你跳出本我,用超我的客觀眼光去看待當下發生的冗雜。這需要剔除情緒,剔除成見,剔除很多環境甚至是時代烙印,去真空看待這件事情本身對我們自己的生命帶來的影響。非常難。但訓練可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因為,你生活中的每一個時刻的選擇都代表你,這是貫通的。你會選擇一些細枝末節,也就能慢慢懂得如何對大是大非進行判斷。這種訓練很有趣。慢慢你會發現,你觀察別人的角度也開始發生了變化。你會注意觀察,別人如何對待一些微小的事情,那些做法和選擇非常真切地反映了人性。所謂“旁觀者清”。有時候我們也要當自己人生的旁觀者。漸漸地,你會形成自己的思考框架,而容易建立起“七年人生策劃”的原則。

所謂的七年人生策劃,並非是要等同一個項目那樣去設計管理目標,而是讓自己逐漸瞭解自己的過程。原來,我們在成年之後,完完全全可以掌控得了自己的人生。我們不再像小時候做選擇題,選項都寫好給你,你只要選ABCD就可以。實際的人生升級打怪的算法特別複雜,有時候根本沒有選項給你,或選項多於100種。這時候,我們怎樣去精簡時間,最大效率地一下選出自己想過的那種人生路徑呢?

我也在創業之後逐漸意識到,我們不是在做一個封閉性的課題,好似所有的相關問題都能在我們這找到正確答案。其實我們一直要做一個開放性的問題,接納更多的可能性和答案,甚至還要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現更多奇妙無比的路徑,讓這個課題本身產生更豐富的深度。

我們就在這樣的一條“掘金之路”上,慢慢成長起來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