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自創區廈門片區不到一年試點實施12項創新事項

創業 廈門島 軟件 大數據 東南網 2017-05-09

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廈門片區創新機制體制,加速推進片區建設

重點推進創新平臺、重大項目、科技招商、創新事項等工作

國家自創區廈門片區不到一年試點實施12項創新事項

紫光科技園

國家自創區廈門片區不到一年試點實施12項創新事項

廈門日報訊(記者 吳君寧)2017年6月,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以下簡稱“自創區”)廈門片區正式獲批將滿1週年。自獲批以來,國家自創區廈門片區建設工作圍繞“編制規劃方案、政策先行先試、搭建創新平臺、構建特色園區、重大項目帶動”等五大工作重點,取得良好開局。本報今起聯合廈門市科技局推出“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廈門片區獲批1週年系列報道”,展示廈門建設國家自創區一年來的經驗、成效以及未來的工作思路等。

去年6月,一個“國字號”示範區花落鷺島——國務院批覆福建福廈泉為第15個自主創新示範區。自此,一個閩南科技創新高地逐漸崛起,國家自創區廈門片區亦開啟了創新驅動發展的新徵程。

去年10月,廈門特寶生物肝炎治療國家Ⅰ類新藥“派格賓”獲批上市,成為福建省近十年來首個國家Ⅰ類新藥,而這僅是廈門生物醫藥港眾多顯著成就的其中之一,也是國家自創區廈門片區快速進展的一個縮影。國家自創區廈門片區獲批建設以來,廈門市委、市政府緊緊圍繞中央關於福廈泉自創區的定位和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重點推進制定行動方案、特色園區、創新平臺、重大項目、科技招商、創新事項等六大工作。

擁有先天對臺優勢的廈門片區,定位打造“科技體制改革和創新政策先行區、創新合作引領區、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將以廈門國家火炬高新區為核心,以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為載體,充分發揮特區區位優勢和開放創新優勢,推動自主創新能力提升和高端產業發展,打造一批具有較強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為兩岸高端產業集聚發展、推進兩化融合和創新合作戰略性樞紐作用等方面提供樣板。

取得哪些進展?

一、構建工作機制。成立了由市領導領銜的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廈門片區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自創辦”),進行自創區創新事項的研究制定、推進與協調及自創區招商工作。

二、統籌謀劃佈局。編制實施《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廈門片區行動方案》,編制完成《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廈門片區空間規劃》。

三、建設特色產業園區。加快廈門生物醫藥港、紫光集成電路產業園等一批特色產業園區建設。謀劃建設新材料產業園等一批特色科技產業園區。

四、加強科技供給。加快建設一批科技條件平臺,細化、完善首批“19+20”個重大項目和平臺。

五、聯動招商引智。建立健全“一庫、一圖、一隊伍”,即建立滾動項目庫,掛圖作戰,促進一批項目建設和實施;建立專業化招商隊伍,市區聯動,協同招商。

六、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研究提出首批擬推動實施的69項創新事項,目前,已試點實施12項創新事項,成效顯著。

接下來怎麼做?

機遇與挑戰並存。面對新機遇新挑戰,自創區廈門片區將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發揮經濟特區先行先試的優勢,促進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融合,以推動高端產業不斷集聚、升級、發展。具體來說,將加快創新事項落地試行;完善自創區發展規劃、空間規劃,實施自創區行動方案;策劃啟動、全力推進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基地及產品測試認證和保稅交易平臺、廈門稀土材料研究所等一批重大平臺建設;圍繞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材料、軟件與信息服務、智能製造等重點發展的產業,強化招商“引智”;加速構建自貿試驗區、自創區“雙自聯動”工作機制;加快聯芯大規模集成電路項目、電氣硝子二期、天馬微電子以及京東雲廈門產業大數據中心等一批重點項目建設和實施;完善工作協同推進機制,凝聚合力共推自創區建設。

【亮點】

八大重點行動

據介紹,自創區廈門片區實施“兩大抓手+一個環境”的“2+1”工作體系。其中,兩大抓手是指鼓勵大中型企業自主創新,扶持創新型團隊創新創業;一個環境是指構建較為完善的創新創業生態體系。圍繞“2+1”工作體系,提出了八大重點行動。

主導產業升級行動

加快培育一批新產業,攻克轉化一批新技術,構築提升一批新平臺,融合衍生一批新業態,推廣應用一批新模式,促進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融合發展。

兩岸融合創新行動

發揮對臺優勢,以促進人才流動、項目合作為核心抓手,主動加快與臺灣高端產業的對接,在開展產業技術聯合攻關、拓展科技合作交流領域方面先行先試,形成常態化交流機制和平臺,推動兩岸協同創新、融合創新。

創新要素匯聚行動

發展一批高水平科研單位,建設一批龍頭企業研發中心,培育一批新型創新創業孵化平臺,扶持一批技術轉移轉化中心,引進和推動一批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落地。

企業研發激勵行動

多措並舉,促進企業自主創新,培育一批高成長、成規模的“瞪羚企業”和“小巨人領軍企業”。

創業孵化促進行動

落實《廈門市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城市示範實施方案》等政策,完善“基地+眾創”模式,使自創區成為廈門市乃至海西最具規模和特色的創新創業集聚區。

創新生態構建行動

通過建設各類平臺,促進創新要素之間的互聯與協作,形成創新協作網絡,以“產業共同締造”的理念和方法,構建創新生態體系,更好地推動企業自主研發和團隊創新創業。

“雙自聯動” 協同行動

強化自創區與自貿試驗區在創新發展中的疊加優勢,統籌協調推進技術、資本、人才、信息等創新要素流動的“創新自由港”建設。

園區載體提升行動

強化自創區與自貿試驗區在創新發展中的疊加優勢,全面提升廈門海空陸鐵運輸通關效率,降低創新的門檻和成本。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