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金購李自成,五千金購張獻忠,崇禎皇帝的這番舉動可謂幼稚至極

我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之中誕生了不少偉大王朝,諸如大漢王朝、大唐王朝、大明王朝、大清王朝。這些王朝都誕生過不少盛事,給後人留下了彌足珍貴的歷史文化。當然了,每個王朝都難免會經歷浮浮沉沉,就如同人生老病死。既然有偉大的開創者,就會有悲情的結束者。今天作者就來聊聊明朝的末代皇帝明思宗朱由檢。從崇禎元年(1628年)開始,在接下來十七年的時間裡,朱由檢悲欣交集地完成了大明王朝最後的收官動作。這實際上是沒有多少懸念的旅途,因為作為兩百多年來,朱元璋制度設計的實踐者和破壞者,朱元璋的子孫們演繹了種種可能和不可能。當所有風景看遍、激情耗盡之時,崇禎帝的宿命也就呼之欲出了。

萬金購李自成,五千金購張獻忠,崇禎皇帝的這番舉動可謂幼稚至極

他再也變不出什麼花樣來,歷史也不會給他更多表演或者突圍的空間。公元1628年,所有含義豐富的歷史事件糾結在一起,共同完成一個王朝崩潰前所必須有的那些伏筆與鋪墊。這一年,大明有三個地方發生了叛亂,分別在薊鎮、寧遠和固原。叛亂的原因大體相同,都是朝廷欠發餉銀,兵士們因飢餓索餉,不得不幹出一些出格事來,比如說殺死將軍。說起來這些駐地將軍們也是犧牲品,軍餉大都不是他們剋扣的,實在是朝廷沒餉可發。但兵士們卻把矛頭對準他們,誰讓他們是具體的執行者呢?!七月二十五日,寧遠叛亂中,巡撫畢自肅、總兵官朱梅、通判張世榮、推官蘇涵淳就成了這樣的犧牲品。畢自肅因為職位最高,更是兵士們的嚴刑拷打。

萬金購李自成,五千金購張獻忠,崇禎皇帝的這番舉動可謂幼稚至極

同年八月初八,這位年過花甲的老臣因不堪忍受,壯烈殉國了。但人死了,賬還在。至崇禎元年止,遼東所欠軍餉達五十三萬餘兩,這也是寧遠兵變深層次的原因之所在。在薊鎮,這個問題同樣存在。薊鎮叛亂平息後,為了安撫人心,順天巡撫立馬向戶部及兵部打報告請求先發三個月的欠餉。總之一切都是讓局面得以維持下去,以防發生更大的突變。固原巡撫胡廷宴與延綏巡撫嶽和聲對叛亂兵士提出來的餉銀問題無法解決。最終導致兵士們鋌而走險,走到大明的對立面上,向這個王朝要說法。當然,作為當事人的崇禎皇帝那是相當的焦頭爛額,應接不暇。

萬金購李自成,五千金購張獻忠,崇禎皇帝的這番舉動可謂幼稚至極

崇禎元年(1628年),大明除了發生此起彼伏的叛亂外,其他麻煩而棘手的問題也是層出不窮。該年,後金兵進犯黃泥窪,準備攻打山海、石門。在陝西,安塞高迎樣、漢南王大梁反叛,一個自稱闖王,一個自稱大梁王。更令朱由檢頭疼的是,老天也不長眼,時事艱難之時還興風作浪。在浙江嘉興、紹興一帶刮颱風,“海水直入郡城,街市可行舟。彷彿為王朝唱晚,添加若干傷感的背景音樂。崇禎二年(1629年),形勢進一步惡化。十月二十七日,後金兵入關,他們包圍了薊州。十一月,京師不得不宣佈戒嚴。這一年皇帝頗有作為,裁撒了驛站的兵卒,以為大明節省財務開支。每年可以節省支出數十萬兩白銀,但是世事因果相連,那些失業驛卒因失了飯碗,紛紛加入起義軍。

萬金購李自成,五千金購張獻忠,崇禎皇帝的這番舉動可謂幼稚至極

這其中有一個叫李自成的年輕人也從銀川驛站“下崗”,走上反叛的道路,他是兩年前到此應徵當一名驛卒的。崇禎的所作所為,無意間競啟動了江山易主的最後程序。崇禎和李自成誰都沒想到,他們的命運交集在這一年就悄悄發生了,而不必等到十五年後,李自成打進京城那一刻。大明的崩之旅在接下來的時間段顯得更加觸目驚心。崇禎八年(1635年),高迎樣、李自成、張獻忠等攻陷明中都鳳陽,焚了龍興寺,搗了皇帝的祖墳。崇禎九年(1636年)四月十一日,後金皇太極稱帝,改元崇德。崇禎十一年(1638年),京城西直門內安民廠發生火藥爆炸。方圓十數裡內房屋盡皆震塌,居民死傷萬餘人。這一酷似天啟六年(1626年)發生的王恭廠大爆炸事件。

萬金購李自成,五千金購張獻忠,崇禎皇帝的這番舉動可謂幼稚至極

安民廠大爆炸後一百天,清兵入塞,開始了對大明長達半年時間的大掃蕩。而這又是比火藥爆炸更加震撼人心的事件,大明的脆弱在這個年頭一覽無遺。九月二十四日,京師戒嚴。隨後清軍分八路南下,深入中原腹地二千里,俘獲人口近五十萬、黃金四千餘兩、白銀近百萬兩。清軍這場掃蕩持續到崇禎十二年三月,是五年後他們入關的總預演,昭示大明王朝的覆亡已無任何懸念。崇禎十二年(1639年)正月,目睹國事艱難,翰林院修撰吳偉業忍不住感時傷懷。他上奏崇禎說:“今日陽危至極,皇上當下哀痛之詔,憫人罪己,思咎懼災。”吳偉業這麼說,彷彿從大明內部發出預,王朝大去之期不遠矣。崇禎十五年,兩個人的降清加劇了局勢的惡化,一個是祖大壽,另一個是洪承疇。這兩個大明抗清的標誌性人物在這一年做出的的抉擇,說明世道人心的改變已是不可遏止的潮流。這一年,清兵再次入塞,接連下八十八城,大明毫無抵抗能力,魯王朱以派殉國。

萬金購李自成,五千金購張獻忠,崇禎皇帝的這番舉動可謂幼稚至極

崇禎十六年(1643年)五月初七日,朱由檢在召右僉都御史徐標入京奏對時潸然淚下。因為徐標向他描述的一幅世紀末情景實在是不忍耳 聞:“臣自江淮來數千裡,見城陷處固蕩然一空。物力已盡,蹂蹁無餘,蓬藠滿踣,雞犬無音。皇上無幾人百姓,無幾土地,如何致治?”崇禎聽了,那叫個淚如雨下、情何以堪啊。此時,離大明王朝的最後覆滅只剩下短短不到一年時間。而李自成和張獻忠在這一年充滿渴望或者說野心,他們與遼東的後金遙相呼應,準備完成對大明王朝的最後一擊。這一年,崇楨皇帝做的一件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是向李自成、張獻忠二人發出懸賞令,所謂立“賞格”,規定:“購李自成萬金,爵通侯,購張獻忠五千金,官極品。”崇禎的這番舉動可謂是幼稚至極。這道懸賞令是皇帝六月十五日對外發布的,這個夏天,大明王朝悶熱異常,是崇禎朱由檢即位以來最熱的個夏天。同時也是崇禎生命中最後一個夏天,因為他再也看不到崇禎十七年夏天的太陽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