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冠軍陳一冰:競技體育從來不會尊老愛幼

陳一冰 創業 鳳凰 寧澤濤 中國經濟網 中國經濟網 2017-08-27

在熱點頻出的當下,每一種流行文化,每一篇爆款文章的背後,都反映出這個時代人們的價值觀和審美取向- 這也是我們做“100 Points百人計劃”的初衷。

100 Points百人計劃是鳳凰網青年頻道2017年推出的一個青年人物專訪計劃。在繁雜與劇變的時代中,百人計劃以“人”為標識,去記錄在歲月洪流中閃耀的2017年。在這個計劃中,我們提取十個焦點領域,並在每個領域中選取十位有想法且把想法付諸實踐、享受憑一己之力改變社會的過程的“新享法”青年,跟他們聊聊當下的現象和變化,聽他們對加速到來的未來的期待,以及身處變局之中的觀點。我們相信,經由我們收錄整理的100位青年的100個觀點,將繪製成2017年的時代平面圖,供後來者查詢與回溯。

2016年8月8日,傅園慧一句“鬼知道我經歷了什麼”一夜成名,爆紅互聯網;時鐘撥回兩年前,寧澤濤剛剛在第十七屆亞運會中嶄露頭角,憑著臉蛋和肌肉斬獲了大眾男神的封號,身家過億;但同一年,前體操運動員張尚武卻被網友拍到在北京地鐵通道內現身賣藝,此時距他盜竊被捕入獄刑滿釋放剛好3年;再往前8年,2003年6月,南方週末一篇《舉重冠軍之死》的特稿將1990年北京亞運會冠軍,被譽為“亞洲第一力士”才力貧病致死的悲劇展示在世人面前,引發輿論譁然。

從體育大國到體育強國,同步帶來的是每年有至少3000名以上的運動員退役,而“退役即失業”已成為大部分成績、名氣稍遜的運動員所面臨的難題。有感於斯,吊環王子、體操世界奧運冠軍陳一冰退役後放棄了處級幹部的官職,選擇了創辦幫助退役運動員再就業的“型動體育”。

大健康產業方興未艾,阿里、萬達等商業巨頭紛紛入場佈局,國務院頒佈出臺的《關於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到2020年,健康服務業總規模將達8萬億元以上。這也與當下中產階級中流行開來的長跑、健身熱潮不謀而合。“型動體育”意圖屹立潮頭,將擁有數十年專業體育健身知識、自我健康管理經驗的退役運動員進行培訓,幫助其在市場經濟的大浪潮中實現社會化再就業的想法,用時下流行的話來說,吃的不只是情懷的飯。

明星跨界創業早已成為時下流行,但也並不是每一個明星創業者都能一帆風順。得益於奧運賽場及訓練場上的殘酷競技,陳一冰對創業所面臨的諸多問題都能淡然面對,但他也知道,創業不能像競技場一樣追求完美。儘管如此,陳一冰還是在忙碌的生活節奏中享受著當下,在實踐著互聯網創業新想法的同時,他還在北京師範大學擔任體育老師、進行全國百所高校巡講、出書,同時也不忘在微博上幸福地晒出妻子和女兒的日常。因此,我們與這位奧運冠軍聊了聊,聊他二十年訓練生涯的收穫與成就,聊運動明星情懷滿滿的大健康產業跨界創業,以及背靠這兩個洶湧熱潮的果敢行動的“新享法”。

競技體育在沒有看到結果之前,誰都無法說清楚誰是冠軍

鳳凰青年:06年你拿到第一個世界冠軍的時候22歲,但在此之前經歷了長達數年的沉寂期,這麼長的時間是怎麼熬過來的?

陳一冰:我22歲才拿到世界錦標賽的金牌, 這對於體操運動員來已經是比較老的年紀了,因為競技運動從來都不會尊老愛幼。我那個時候過得比較艱難,大目標是能成為世界體操吊環冠軍的夢想,但起點離得很遠。尤其是我剛進國家隊的時候沒什麼成績,甚至都不是正選,那時候就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進國家隊以來最刻苦的運動員。所以我每天比別人早進館一個小時,晚出館一個小時,任何一個訓練機會和比賽機會都不放過,就一步一步的繼全國的第八名第七名第六名到亞洲冠軍最後到了世界冠軍。

鳳凰青年:你覺得成為世界冠軍需要天賦嗎?

陳一冰:一定是需要天賦的,尤其是在項目上。競技體育在沒有看到結果之前,誰都無法說清楚到底誰能成為世界冠軍。所以在天賦沒有被突顯出來的時候,只有努力能夠積累成功。

鳳凰青年:是一種怎樣的信念支撐你走了這麼久?

陳一冰:就是想讓更多人認識我。國家隊有一個世界冠軍榜,中國第一個體操奧運冠軍馬豔紅排第一位,然後是李寧這些前輩。那個時候覺得這是一個夢想,不知道有一天自己的照片能不能掛在上面。我進國家隊的時候沒有人認識我,甚至都沒有一個自我介紹的機會,別人就說那是新來的。所以我那時候就對自己說,我希望能夠通過努力,讓所有的隊友,所有教練都認可我。

鳳凰青年:那20多年專業運動員生涯,對於你來說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陳一冰:體育精神,以及一種不怕競爭的狀態,就是永遠都覺得還有對手,要追求更完美。我從5歲開始練,上去就摔下來,摔下來就再爬上去。看似是很簡單的重複,但是這樣的一種習慣讓我知道了人要從跌倒爬起來,再去面對之前摔倒的那個困難。

鳳凰青年:那這跟你退役後,明明可以去做官,但選擇了互聯網創業有關係嗎?

陳一冰:可能大家都覺得做官很輕鬆,或者說鐵飯碗,但我覺得做官也很不容易。因為如果你是有理想抱負的人,那你在任何職位上都會有更多的事情可以做。我放棄的時候並不是因為它太清閒,而是因為讓我負責管理競技體操這一部分的工作可能不宜實現我對於體育的抱負。退役之後,我覺得體操人應該有新的體操訓練方式和訓練模式,甚至整個體操生態鏈的煥發,不應該再只有競技體育大發異彩,我想做的事遠比這個要大的多。在我去過美國調研以後,包括歐美日本這些整個的國家的體育發展,我更看好未來中國在大眾體育和校園體育的市場,所以選擇了辭職去創業,去尋找我認為的這個更有空間的事情。

鳳凰青年:於是就有了“型動體育”。

陳一冰:對。

中國未來的校園體育不應該只有廣播體操

奧運冠軍陳一冰:競技體育從來不會尊老愛幼

青年頻道:那你從有了這個新想法到把想法落地的過程是怎樣的?

陳一冰:剛開始型動體育是出於我想做一個運動員做轉型平臺。由於中國以前的舉國體制,體教不結合,使很多退役運動員出現與社會脫節的情況。轉型成功的運動員很少,成績好的成為管理者,成績一般的可能留在專業隊或者國家隊當教練,還有一些練不出來的只能是自由擇業,所以你看到運動員退役後生活艱難的新聞層出不窮。但其實每一個運動員都有了十幾年或者二十幾年的專業訓練,他們比現在社會上的教練更適合從事體育工作。所以當時想做這樣的一個平臺。

青年頻道:具體是怎樣幫助到退役運動員的呢?

陳一冰:比如對於體操運動員來說,中國的體操市場現在還沒有被大眾化,所以他職業就業的概率很小,只有專業隊需要我們這樣的人才。但一般的體操運動員都是很小就開始訓練,他們比任何人都知道怎樣去做運動。舉重運動員會更懂得怎樣去練他的腿、背肌,及整個肌肉的訓練方式。通過半年的健身知識培訓,他們都可以很順利的輸送到各個俱樂部去做高級教練,退伍軍人也是。

第二,給他們找就業出口。可以看到這兩年中國的體育的市場前景非常好,有更多的馬拉松賽事和健身房出現。所以有更多的需求,跑步的人多了他自然需要康復教練、跑步教練、體能教練。包括未來我覺得各個小學、中學、大學會需要更多專業的體育老師和體育課程。在我看來,中國未來的校園體育不應該只有廣播體操,他應該有更多的專業足球,籃球,排球、棒球等等這些很有特色的校園體育。

青年頻道:但現在健身行業並不十分規範,型動花費很多時間和成本培養出來的優秀教練,在市場上能否有實際競爭力呢?

陳一冰:第一,時間會檢驗教練的水平,從而得到的反饋就是我們教練的課會賣的非常好,確實是安全有效的。第二從大範圍來看,我們在做國家志願資格這樣的行業培訓。現在普通的健身可能門檻很低,像我有24年的體操經驗,我都不敢說每一個人我都能夠教的很好,但現在很多健身房教練好像無所不能,因為我長得帥,身材練的好,我練完以後就可以教你,你也不知道我的證是哪來的,這個其實很可怕。所以我們現在就在大力推行國家認證標準,教練必須學習運動生理與運動解剖,以及肌肉結構這種原理知識,包括實操和教學都要有考試。我不敢說他去健身房一定是最好的教練,但最少出去以後理論知識和實操是不會出現問題的。

青年頻道:那你作為體育明星跨界創業,這個身份都有什麼優劣嗎?

陳一冰:其實既是優勢也是弱勢吧,優勢在於你是奧運冠軍來創業,可能你會見到很多相對來講平臺比較高的人,合作伙伴也都是總裁、副總裁這樣的,他們給你的利好也會比一般創業者會更多一些。弱勢呢,你是奧運冠軍,但不代表你是成功的創業者。很多人會質疑你的商業邏輯,甚至管理能力,更多人也都是在觀察你,也不太覺得你會成功。

所以在我看來就是兩個點,第一點就是去跟這些商業大佬還有前輩學習。第二就是找團隊,用團隊來彌補自己的弱勢。在創業裡一定要非常清晰自己是哪裡不足,覺得自己哪裡都行是一件很可怕的事。第三就是放平心態,創業是一個很磨練心智的,完全從零開始的過程。我也要一遍一遍地改商業計劃書,見很多投資商,也判斷失誤過,也裁過員。其實所有這些都跟正常的創業者沒什麼區別,也焦慮,這種時候就要放平心態。

青年頻道:創業過程跟運動員相比是一樣的嗎?

陳一冰:不太一樣。

青年頻道:不同的地方有哪些?

陳一冰:不同的地方就是,運動員是比較專一的,你自己跟自己較勁,去追求完美。當然瓶頸也在那兒,你要要求自律,完全排除所有東西,去完成這一件事。創業有追求完美的心態,但是你不能用完全完美的狀態來創業。

青年頻道:為什麼?

陳一冰:我當然希望有十個二十個陳一冰一塊工作,但這不太可能。人和人的想法是不一樣的,你要有一個包容的心,要拋棄自己,知道自己哪裡是弱的,然後你要去接納強的人,去信任他。就像有點像我們團體比賽的那種狀態,每一個都要比我強,然後這個團隊才有戰鬥力。

創業要有追求完美的心態,但不能用完美的狀態來創業

青年頻道:平時出差多嗎?

陳一冰:多,因為也在做全國的培訓和合作,所以就來回飛,哪都有。

青年頻道:現在有家庭了,怎麼平衡家庭生活跟工作呢?

陳一冰:我儘量不在週末安排出差,多陪陪孩子和太太。其實我從5歲到29歲這24年,幾乎就沒怎麼在家裡陪過爸媽。本身想退役之後好好陪陪爸媽,結果結婚了,有了自己家庭了。當我選擇創業的時候,其實是種抉擇,是太太和家人的支持和理解,讓我能夠全身心投入。

青年頻道:那自己真正當了爸爸以後,跟原來設想的有什麼變化?

陳一冰:更有一種上有老下有小的感覺,就是真正的頂樑柱。覺得爸媽身體有點不好了,你要去照顧他們,去想一下他們的未來,小孩太太和家庭你要怎麼樣去做的更好,就責任感會越來越重一些。

青年頻道:現在你創業做了很多事情,家庭也很美滿,你享受現在這種生活狀態嗎?

陳一冰:非常享受。我覺得人最幸福的是追求目標的過程。就是你總覺得目標離你很近,但又總是就差一點,那個追求的過程其實既痛苦又有收穫。而且最好玩的是我還蠻跨界的,從專業運動員變經商,創業畢竟還是有商業的本質。在錢也不多,人也不多的情況下你要去完成關於未來的一種很大的構想,仔細想想會是很有成就感的。

青年頻道:現在退役了,對競技體育還有關注嗎?

陳一冰:必須關注。競技體育我會以一種觀眾的心態來看,現在我對整個大體育,包括體育產業的政策會比以前更關注。

青年頻道:近年來國人對競技體育的包容度還有關注方向有什麼變化嗎?

陳一冰:早期的競技體育等於是政治外交的一種手段,比如乒乓外交。改革開放初期,我們的發展跟改革是需要一些體育精神來振奮的。2008年的時候我們向世界證明了我們已經不單單是參與者,而更多的是一個領導者了。那這個時候我們已經不是僅僅看金牌了,而更多的是一種欣賞比賽的狀態。就像傅園慧,她就更能代表新一代運動員的精神,我不認為第三名是一件非常失敗的事情。所以這是雙方心理成熟的一個狀態,就是我不再因為金牌的數量去證明我們民族自尊心了。在未來,我覺得會出現更多這樣的事情。

青年頻道:那你覺得政治體育和大眾體育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的呢?

陳一冰:未來應該會向歐美轉變吧。至少從現在來看,像我們小時候的這種體校制,我覺得並不是一個最理想的狀態。就我判斷,國家的改革向社會化發展,未來在體育方面可能更多需要社會的一些愛好者,從愛好者裡面去選一些有天賦的。然後這些孩子裡面有天賦的好的慢慢培養,體教結合,他才有可能未來越來越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