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勝:用慘烈的死亡證明王侯將相是沒有種的,但卻必須要有腦子

天下匈匈,海內乏主,掎鹿爭捷,瞻烏爰處。陳勝首事,厥號張楚。鬼怪是憑,鴻鵠自許。葛嬰東下,周文西拒。始親朱房,又任胡武。夥頤見殺,腹心不與。莊賈何人,反噬城父!

唐代著名史學家司馬貞的這段話道出了陳勝的一生。

始皇帝死後,天下紛擾。

失去了這位威震四海八荒的絕世君主的威壓,早已受夠了嚴苛秦法的六國民眾,自然是要造反的。

陳勝:用慘烈的死亡證明王侯將相是沒有種的,但卻必須要有腦子

秦始皇

除非有人對帝國進行一場良性的政治改革。將嚴苛的秦法變得寬鬆許多,以適應太平世道的民眾所需。

但很明顯,因為沙丘之變,曾經最有希望成為帝國改革者的扶蘇已經被胡亥賜死。這場惡性政變斷送了帝國最後的希望。

繼位的秦二世沒有停止始皇帝生前的浩大工程,沒有與民休息,而是更加橫徵暴斂。

並且為了穩固自己的皇位,他幾乎殺光了父親留下的人才,也殺光了兄弟姐妹。這樣一個人,又如何能安撫這個紛亂的天下呢?

這個受盡了創傷的天下,此時需要的是一位仁君,而不是暴君。

陳勝:用慘烈的死亡證明王侯將相是沒有種的,但卻必須要有腦子

陳勝吳廣

於是一位農夫便假借著扶蘇的名義掀起了一場推翻帝國的大起義。這個農夫就是陳勝。

說陳勝大家可能只是有點印象,但是他說的這句話大家都是知道的。這句話便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陳勝早年給地主家幫工。

有一次,陳勝和幾個幫工坐在地頭休息。陳勝對身邊的人說道:“苟富貴,勿相忘。”

結果大家都嘲笑陳勝:“你連飯都吃不上,哪來的富貴?”

陳勝長嘆道:“燕雀焉知鴻鵠之志。”

多年以後,這個吹牛逼的傢伙終於實現了當年的牛逼。

公元前209年7月,秦政府徵集900人到漁陽(北京密雲)戍邊,陳勝也在徵發之列,並被任命為帶隊的屯長。

結果,半路上,遇到大雨,耽誤了期限。

秦法規定,“失期,當斬”。

陳勝借這件事,煽動大家造反,他說:“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在死亡的威脅下,在名垂青史的誘惑下,這些人跟隨陳勝造反了。

大家在陳勝、吳廣帶領下,袒露右臂作為標誌,築壇盟誓,按事先謀劃,詐以公子扶蘇、楚將項燕之名,宣佈起義。 陳勝自立為將軍,以吳廣為都尉,一舉攻下大澤鄉,接著又迅速攻下蘄縣縣城。

陳勝:用慘烈的死亡證明王侯將相是沒有種的,但卻必須要有腦子

陳勝吳廣

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戰爭就這樣爆發了。

在陳勝的領導下,起義部隊不斷壯大,勢如破竹地佔領了陳縣(淮陽,故楚國首都)。

陳勝以陳縣為根據地,對起義部隊進行了整編,自己稱王,封吳廣為假王(副職)。

派出三支隊伍打擊秦國:一路由吳廣率領,西攻關中;一路由武臣率領,北伐趙地;一路由鄧宗率領,南下九江。

陳勝用實際行動證明了王侯將相的確是沒有種的。他一介農民工都可以做王,這王侯將相又哪裡有什麼種呀!

可是當王的確是不需要身份,但是要腦子呀!

陳勝:用慘烈的死亡證明王侯將相是沒有種的,但卻必須要有腦子

秦軍

秦將章邯解除了起義軍對滎陽的包圍後,即傾全力進攻陳縣。

秦二世二年十二月,陳勝親率農民軍將士與秦軍展開激戰,雖奮力拼搏,終究未能挽回敗局,被迫退至下城父(今安徽蒙城西北),準備重新聚集力量,再做反秦的努力。但沒想到,竟被跟隨自己數月的車伕莊賈殺害,成為千古遺恨。

從起義稱王到被自己的車伕殺害,陳勝僅僅只用了六個月。為什麼陳勝會那麼快敗亡?

主要是因為他無謀,不回收買人心。

“不立楚而自立,其勢不長”

首先按范增的說法就是陳勝這個旗號沒打對,既然要反秦復楚,那不立楚國王室多少有點不合適。名不正言不順。

其次,陳勝內部體系搞得一塌糊塗。他沒有形成一個有效的軍政體系來節制自己手下的勢力,從而導致很多離開他的將領直接就自立了。

北征的武臣自立為趙王,蛻變為割據頭目。 其部將韓廣在攻略燕地後也自立為燕王。攻取魏國舊地的周市雖未自立為王,卻立了魏國後裔寧陵君魏咎為王,而自任魏相,割地自保。

最後一點便是人心。這也是陳勝最大的失誤。

早先和陳勝一起給地主種田的一個同鄉聽說他做了王,特意從登封陽城老家來陳縣找他,敲了半天門也沒人搭理。

直到陳勝外出,攔路呼喊其小名,才被召見,一起乘車回宮。

因是陳勝的故友,所以進進出出比較隨便,有時也不免講講陳勝在家鄉的一些舊事。

不久有人對陳勝說:“您的客人愚昧無知,專門胡說八道,有損於您的威嚴。”

陳勝便十分羞惱,竟然把“妄言”的夥伴殺了。

這後果是相當嚴重的。

按照太史公司馬遷的說法,那後果就是:“由是無親陳王者”。

陳勝失敗的根本原因在於人心盡失!當一個政權組織到了離心離德的地步,隨之衍生而來的便是各種政治方向混亂、隊伍管理渙散等問題,李自成功敗垂成的反面教材即是對此完美的詮釋。

陳勝:用慘烈的死亡證明王侯將相是沒有種的,但卻必須要有腦子

朱元璋

當王不需要有高貴的血統,但必須要有腦子。對比一下朱元璋就知道了。朱元璋採取“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戰略,最後成為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