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共和國的脊樑

陳景潤 鄧稼先 李四光 錢學森 中國數字科技館 2017-06-10
他們,是共和國的脊樑

“人的一生,如白駒過隙、稍縱即逝;但若能像這馬蘭花一般,綻放絢爛,那便是無怨亦無悔了!中國人的第一顆原子彈,就從這裡開始吧……”這是由清華大學師生創作的話劇《馬蘭花開》裡鄧稼先的一句臺詞。5月18日—6月8日,2017年“共和國的脊樑——科學大師名校宣傳工程”匯演活動在重慶舉行。開幕劇《馬蘭花開》一開場,便深深吸引現場觀眾,掌聲、唏噓、淚流不斷。

還記得他們的故事嗎?鄧稼先、陳景潤、錢學森……他們將畢生的心血乃至全部的生命都奉獻給了中華民族,他們不僅是宇宙的精靈、是智慧的象徵、更是共和國的脊樑。如何把他們的精神傳承下去?採用“校友演校友、學弟演學長”的方式,從不同角度詮釋中國優秀科學家群體的風範,這便是“科學大師名校宣傳工程”的初衷所在。

“本次匯演持續近一個月,集中展現鄧稼先、錢學森、李四光、茅以升、竺可楨、陳景潤、唐敖慶、楊石先和羅陽等9位科技界民族英雄的光輝人生和感人故事。”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尚勇說,他們是中國科學家精神的優秀代表,讓他們的形象走進高校,走近青年學生,可以激勵更多科技工作者,特別是青年人才投身到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行動中。

家國情懷 體悟科學大師的胸懷

趙新雅,中國地質大學(武漢)2011級學生,該校原創話劇《大地之光》李四光的第一任扮演者。兩年前,他畢業奔赴新疆,成為一名地質工作者。

“我不想只扮演李四光,我想靠近他,做真正的‘李四光’。”趙新雅說,當初,很多人問我,這是為什麼?我很想知道李四光先生對這類問題的答案,想知道他們那一批科學家們為國家不計報酬、不辭艱辛奉獻一生的原因是什麼?

在趙新雅看來,先輩們的肩膀上扛的不僅僅是個人的成敗榮辱、喜怒哀樂,還有家國命運。在很多人看起來非常艱苦的物質條件下,他們卻在其中享受著極大的精神愉悅,他們充滿豪情壯志。很多人說,當今社會太浮躁了,青年人太不安分了。“確實,是話劇讓我靜了下來。”趙新雅說,“現在,我已經不去糾結當初選擇的對與錯,而是很享受山裡的靜謐。因為先生早就教會我‘靜’——靜心,一輩子只做一件事,把我學到的全部知識奉獻給親愛的祖國。”趙新雅說。

張可,清華大學歷史學系2012級碩士生,在《馬蘭花開》中飾演楊振寧。他清楚地記得,在一次校友會專場演出後,老師問臺下的觀眾裡有沒有參與過核武器研製的校友。問了一遍,沒人答應。兩遍,還是沒人答應。站在臺上,看見下面有好多老校友在竊竊私語。三遍後,終於有人站了起來,一個,兩個,三個……有20多位校友走上了舞臺。

張可說:“當時我突然想到了戲裡的一段臺詞,鄧稼先對父親說:‘這也沒什麼’。我妄自揣測這些老校友們的內心:他們不願上臺,也許就是因為他們覺得‘這也沒什麼’。”但老校友們輕描淡寫的語言卻讓張可心潮澎湃——“我本科畢業直接分配到了九院,與鄧稼先共事了20餘年”“從畢業開始,我參與過氫彈、中子彈的研製”“本科畢業我就去了馬蘭,呆了10年,然後又去了九院”……

“每一個校友都是為中國的核武器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的無名英雄,都是活生生的‘老鄧’。那是演員們在舞臺上表演得最釋放、哭得最酣暢的一場,不為成功的謝幕,只為更崇高的開始。”張可說。

不畏艱難 勇於探索的科學精神

“真誠地謝謝大家用心的演出,看著這一幕幕場景,我真的覺得先生又回到了我的身邊……”看完廈門大學排演的話劇《哥德巴赫猜想》後,陳景潤的夫人由昆女士哽咽著說。

陳景潤是新中國培養的第一批數學家,他的一生飽經憂患、歷盡坎坷,但他仍然堅持以異於常人的毅力和痴迷進行科學探索,他的傳奇人生是一代知識分子為了國家興盛在風雨歲月中戮力前行的縮影。

“希望通過回顧和展現陳景潤平凡人生和非凡成就,迴歸真實人性的層面,以新的視角審視人類歷史中諸多科學大師匯聚而成的人類探索精神,深刻反思人才培養的基本起點,嘗試回答著名的‘錢學森之問’正是當代科學人文戲劇的重要使命。”該劇導演王根說。

如導演所言,許多觀眾和主創人員因為《哥德巴赫猜想》愛上了話劇、點燃了心中的科學夢想。王炳俊是廈門大學2013級材料學院本科生,9月份就要赴牛津大學繼續深造。在劇中他一人身兼中學生、中科院專家、紅衛兵等多個角色。劇中陳景潤先生對科研認真執著的精神深深影響著他。“寫論文時,有一些實驗得出的結果跟自己最初預想的不太一樣,其實本科論文沒有那麼嚴,完全可以胡亂湊個數據就完了,但想到陳景潤先生對科研的一絲不苟,覺得在當前這麼好的條件下,就更沒有理由敷衍放棄了。”王炳俊說。

“最後一段看得想哭,這絕對是我目前看的最有意義最精彩的演出。景潤學長對數學的痴狂喜愛著實令人佩服,未來的道路上,學習他的專注、勤奮,天道酬勤。”有觀眾說。

團結向上 一個人和一種力量

出演一部劇,體會一種精神,自覺向這種精神靠攏,這也許就是藝術之美、之偉大。

正如吉林大學話劇《唐敖慶》導演王培所說:“戲劇跟教育是一樣的,老師是人類心靈的工程師,戲劇是人演人的藝術,讓觀者體會到心靈的碰撞,滌盪自己的靈魂,從而對自己的人生進行梳理,反思。”

此前,像社會上大多數人那樣,王培也覺得90後大多是獨生子女,自私、懶散,毛病多。“和學生們接觸一段時間後發現,他們做事認真、負責、專注,與現在社會風氣不太一樣。會把說的每一句話都記在心裡,依然還是積極向上的。”王培說。

王寧博,吉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研二學生,在劇中飾演唐敖慶。由於《唐敖慶》在舞臺演出時是在以象徵知識的圖書轉檯上完成的,寓意唐先生那句經典名言——“人,應該站在書本上讀書,吸取前人的成果,然後去耕耘,去創新,去開拓。”

“有了這個劇之後,知道了團隊精神,知道了兩個詞——團結、配合。”王寧博說,轉檯很重,需要10多個學弟學妹去推,站在側臺準備上臺的時候,我看到推臺的學弟拿著手電筒在看化學筆記。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什麼叫做臺前和幕後,這是一個整體,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脫離整體站在臺前。

“不分臺前和幕後,這是一個整體。”這是記者採訪中聽到最多的一句話,為了這個整體,很多學生放棄暑假回家與親人團聚,即使生病高燒,也堅持排練,排練結束後去打點滴,第二天再繼續。

“對學生最大的教育是德育,如果德教育不好,其他越強對學生的危害也許越大。在當今浮躁的社會,用演劇的形式,讓學生親身體會科學大師的純粹、美好,而不是空洞的說教,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正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廈門大學黨委副書記林東偉說。

(科學日報記者 付麗麗)

相關推薦

推薦中...